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第一句子大全 > 标签 > 论语故事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三十五:心有余而力不足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三十五: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观上非常想做某事,但是客观上受条件的限制,力不从心。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仁”是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

2015-08-09 #经典句子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六十:仰之弥高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六十: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仰:仰视,敬慕。弥:更加。出自《论语·子罕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017-11-19 #经典句子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七十一:内省不疚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七十一:内省不疚

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因为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疚:愧疚。出自《论语·颜渊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011-12-31 #经典句子

关于论语中的一则故事

关于论语中的一则故事

关于论语中的一则故事一则故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什么意思呢?按汉唐以来的解说就是孔子在卫国居住的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想要见孔子,后来孔子推辞不掉...

2023-10-11 #经典句子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四十九:不愤不启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四十九:不愤不启

不愤不启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启:启发。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11-02-16 #经典句子

民间故事:糊涂官判糊涂案 竟真想靠一部论语治天下

民间故事:糊涂官判糊涂案 竟真想靠一部论语治天下

宋代时,临清县有个叫李二奎的恶棍无赖,他贪婪好色,靠巴结东京的高官,平步青云,当上了山东提刑所副千户。可这个胸无点墨的暴发户,根本不知道如何审案量刑。怎么办?正在为难之时,他的相好李金瓶给他出了个点子...

2023-12-25 #经典句子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文|橙果妈妈《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是孩子们进入高年级的必读科目,这也是十分值得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学习的。说到《论语》,就不得不提一下孔子了,孔子是谁?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距今大...

2019-03-01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阳货两句话说得孔子哑口无言 礼乐都不要了

《论语》故事|阳货两句话说得孔子哑口无言 礼乐都不要了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17.1: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译注: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没有去拜见,(阳货)送给孔子一头煮熟的小猪。注:归,通馈,送。豚,小猪。阳货何许人?他是季氏的家臣,又...

2023-10-02 #经典句子

读故事 品《论语》 跟孔子学学说话的艺术

读故事 品《论语》 跟孔子学学说话的艺术

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有人却恶语伤人六月寒。战国时苏秦凭借三寸之舌博得六国相印,三国时杨修却因言获罪人头落地。那么,说话应当何时说,怎么说,说什么,我们不妨听听孔子的建议。孔子说:“侍于...

2023-09-16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带你轻松看论语

《论语故事》带你轻松看论语

一提到《论语》是不是会想到一群摇头晃脑的小孩子齐声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抑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耳熟能详的句子意思大家都懂,若换一句呢?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子之门者,曰:“...

2022-12-17 #经典句子

读《论语》学习励志语录及小故事

读《论语》学习励志语录及小故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他这个人发奋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语出《论语·述而》。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

2018-02-23 #经典句子

论语很通俗易懂 就是一本故事书 就是一本好句子的摘抄本

论语很通俗易懂 就是一本故事书 就是一本好句子的摘抄本

【一】《论语》中有很多的名句,至少也有一百多条。列举几条常见的: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2022-11-22 #经典句子

孔子嫁侄女的故事|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孔子嫁侄女的故事|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11.5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嫁侄女的故事。前文(《公冶长第五》5.2)已经讲过这事,这里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白圭,指的是《诗·大雅·抑之篇》篇中的一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2017-03-08 #经典句子

读故事 品《论语》 看看“小人”究竟是些什么人

读故事 品《论语》 看看“小人”究竟是些什么人

《论语》中提到“小人”一词的章节有二十余处,把“小人”与“君子”对举的有16处。“小人”的具体含义大概有两种,除少数几处是指普通人、一般人以外,其他均指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可以说为“小人”画了一幅特点鲜明...

2023-02-03 #经典句子

山东第一观察|用论语经典传承儒家文化 用现代交响讲好中国故事

山东第一观察|用论语经典传承儒家文化 用现代交响讲好中国故事

“尽美矣又尽善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辛丑年公祭孔子大典举办之际,曲阜万仞宫墙前鼓乐声声、合唱悠扬。作为此次大典一大创新的开城仪式——大型现...

2008-04-13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伦理与法律的冲突

《论语》故事:伦理与法律的冲突

一日,叶公和孔子谈及地方政治,得意地对孔子说:“我们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人民都很正直。以前发生过一件偷盗案件。一个人偷了别人的羊,怎么调查也查不到,最终还是这个人的儿子站出来说明是他父亲偷的,案件才真相...

2015-12-22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君子的标准

《论语》故事:君子的标准

卫灵公听说孔子师生一行来到卫国,心中大喜,急忙派人前往迎接,安顿好之后,立刻请孔子前来会面。待宾主坐定,寒暄数句,卫灵公就直奔主题;“请问夫子,行兵打仗战阵之事可以说说吗?”孔子心中一凛,回答道:“俎...

2011-08-13 #经典句子

历史名人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流传千古的谎言

历史名人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流传千古的谎言

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15岁时随父迥(或作週)避后唐之乱,迁居洛阳定居。赵普自幼学习吏事,后周显德三年(956),他成为匡国军节度使...

2011-05-21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成年人的不快乐 都是庸人自扰

《论语故事》:成年人的不快乐 都是庸人自扰

你会不会常常患得患失?比如说,在你工作很忙时,领导分走了一部分工作,你开始担忧:是不是领导不喜欢你了?是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或者,平日里秒回信息的男朋友,某日半天不回你消息,你就胡思乱想:是不是他生气了...

2023-12-25 #经典句子

《论语故事》:穿越千年 孔子的智慧仍然值得一生学习

《论语故事》:穿越千年 孔子的智慧仍然值得一生学习

孔子在传世史书《春秋》里面用了极简洁的文字记录了郑国姬寤生与弟弟共叔段之间的恩怨: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短短6个字,却蕴含了巨大的信息。第一:共叔段没有弟弟的样子,所以不用“弟”字,直呼其名以示批评。...

2023-08-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