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故事》:穿越千年 孔子的智慧仍然值得一生学习

时间:2023-08-05 07:37:01

相关推荐

《论语故事》:穿越千年 孔子的智慧仍然值得一生学习

孔子在传世史书《春秋》里面用了极简洁的文字记录了郑国姬寤生与弟弟共叔段之间的恩怨: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短短6个字,却蕴含了巨大的信息。

第一:共叔段没有弟弟的样子,所以不用“弟”字,直呼其名以示批评。

第二:姬寤生跟段是兄弟争国,而段又自据其城,跟大哥如同两个国君,所以不用“征”,而称之为“克”。

第三:不说姬寤生以国君身份讨伐共叔段,而称他为郑伯,是批评他有失兄长的职责,非但没有好好教育弟弟,反而故意放纵、精心安排,让弟弟走上造反的道路。

第四:没有把共叔段出奔共这个结局写出来,是实在不好下笔。说大哥把弟弟逼到共城把,对姬寤生不太尊重;说共叔段自个儿跑到共城吧,就对弟弟太不公平。

一句话,不仅将事件记录得清清楚楚,连自己对这件事的评论和看法也一同写进了文字,待后人查看,不得不服孔子的智慧。

孔子在倡导礼仪的鲁国成长,一直是礼仪方面的权威,不如如此,他的其他处理智慧也值得世人学习。

虽然已过了千年,但是他《论语》依旧是大家学习的内容,无论放在过去还是今天还是未来,都有他的立足之地。

时至今日,依然有大批人在学习孔子的智慧,在下村湖人的《论语故事》里,他根据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讲述了孔子和学生相处时的一些道理,读完他们的日常相处,看到他们的为人处世,我也学会了这三点道理:

01 帮助人一定要了解实力

升职加薪是每个打工人的动力,当人的能力和担任的职责不匹配时,升职不是好事,而是坏事。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不仅不会得到称赞,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为他人好,想要给他人提供帮助,在自己认为是做好事,但是却在明知道对方能力有所欠缺时,还一味地把人推上工作岗位,不是帮人,而是在害人,也有可能只是满足了自己。

正如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看到机会,推荐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他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帮助子羔得到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职位。

哪知自己的老师孔子听到后却非常生气,因为曾经闵子骞已经很优秀了,做了费邑宰还没有治理好,更不用说子羔未谙世故的毛头小子,虽然人品和修养还不错,但是年轻,在学识和才能等方面经验不足,而且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点,他在识人断事上面有点迟钝,这样的人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所以孔子说:“子路这个人简直是个糊涂虫,鲁莽到了极点。如果在用人方面不慎重的话,无论如何,政治上是行不通的。而且,这对本身就难以胜任的子羔来说,他的处境真是很难呐。子羔也许会因为做了官而感到高兴,但是他的前途可能就此毁于一旦了。”

本以为做了好事的子路,想要到孔子那里听取表扬的,却不知道老师的心里早已经对他的做法做出了批判。

他还想为自己争辩,认为子羔到了那里,不仅可以一边做官,还可以一边学习,对他是有好处的。哪知老师根本不同意他的看法,

在子路一边看着老师的脸色,一边再进行深度的剖析后,才意识到,推荐子羔去做官,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如果能力不够,即使担任要职,也不能把事情办好,不仅害人,还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要帮助人,先要评估对方的实力,只有实力到了,才是正确的做法。

02 不耻下问,是为了做好事,而不是丢面子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以前学到这句话的时候,老师的翻译是: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

告诉世人一定要承认自己不知道的,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因为只有把事情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决定,不然会把事情搞砸。

这句话由孔子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在礼仪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鲁国有一年要举行太庙的祭典,原来那个熟悉的主持官却因为生病请假了,一时间找不到精通礼乐的人。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最终选择了孔子,认为他能够担此大任。

时年36岁的孔子已经有很多弟子了,德行和学术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却没有主持祭典的经验,很多没有真正接触过他的人都想看他出丑。

他在进行筹备工作时,第一次进入大殿就向各部门的祭官请教每一种祭器的名称和用途,并且还费了整天时间,不停地向他们询问每一种祭器的用法和操作,以及举行仪式时各种详细的进退揖让等。

然而他的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在其他人看来就是业务不熟,根本没有能力担任祭典的主持人,不禁对他大失所望,也对祭典表示出了担忧。

他的弟子子路听到了,着急忙慌地去问孔子原因,明明老师的学识渊博,为何在太庙里面表现出如此无知,什么都要问?

孔子解释说,他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要清楚地知道以前的仪式是怎么举办的,只有问清楚了,才不会出错。

遇到问题要仔细反省,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这种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他人的至为纯粹的心,才能增进自己的知识。

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是不夸耀而能谦逊的人才能取得的。

在后面的太庙祭祀仪式上,孔子细致地对以前仪式上不合于礼的各种错误进行了纠正,并且弥补了以前祭祀官们所忽略的地方,祭典活动进行地相当顺利。

遇事则问,不是丢了面子,而是为了更好地做事和维护自己的面子。

03 知错能改,方能进步

做了错事,第一想法肯定是掩盖,想办法补救。虽然心虚,但是只要不受到责骂,怎么都好说。

因为一旦犯错,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人肯定能力不行。但是犯错不承认,更是不能让人容忍。

孔子的弟子宰予某天午睡过头了,醒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在上课了,他感到很羞愧,但是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睡过头的原因。

他走到教室,看到孔子,想要找理由为自己辩解,谁知孔子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直接让他回去继续睡觉,不用来上课了。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意思是说:“腐朽了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在孔子看来,实事求是很很重要,当犯了错误,就要主动承认,而不是想办法掩盖。

有过失就改正,就恢复到无过的状态,唯有不去加以改正,那么就真成了过错了,而一辈子也来不及改正了。

他认为,人与人交往,诚信最重要,不可因为一点错误而丢失了自己的诚信,反而得不偿失。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是这样的道理,一个人平时都诚实守信,大家对这个人可能不会过分地关心,但是一旦犯了错,就会被很多人指责。

言行一致一直是做人的准则。

而且有错没有及时承认,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

记得有次我发一封邮件,有些关键信息没有删掉,后面领导打电话过来询问,我当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为了摆脱是自己的责任,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虽然事情过去了,但是却一直在我心里,直到现在,我还能清除地记得这件事。

因为它给我带来的印象太深了,现在我还心存愧疚,庆幸还好没有给公司带来损。在以后需要给客户发邮件的时候,都会认真仔细地检查。

总结: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这些在初中就学了知识,到现在能记住的已经很少了,但是孔子语录里面的一些句子还非常清楚。

孔子作为鲁国的政治家、教育家,在春秋末代时期做了很多利民的事,他的智慧不在于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而是能启示多少人,让人做正确的事情。

下村湖人的这本《论语故事》读起来不会太费力,语言通俗易懂,但是里面讲述的道理却值得大家学习。他本身就是日本的教育家,关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现在发现朋友圈越来越多人在学习《论语》,可见它的影响力和能流传下来的原因,经典就是经典,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相反,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读懂它的人,将它融入自己的生活,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升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黑色头像2023-12-18 13:20黑色头像[国外网友]103.47.222.39
    穿越千年,依然能感受到孔子的智慧,令人敬佩。
    顶0踩0
  2. 廊桥遗梦《666天》2023-10-11 22:28廊桥遗梦《666天》[香港网友]203.21.137.172
    这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故事,孔子的智慧真是跨越时空,永恒流传。
    顶2踩0
相关阅读
「部编本必学」0元动画微课趣解《论语》第2季 让孩子爱上学习!

「部编本必学」0元动画微课趣解《论语》第2季 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一,部编本语文教材将论语列为必学内容

2023-07-08

《论语》最经典的5句话 自我提升的5个黄金法则

《论语》最经典的5句话 自我提升的5个黄金法则

论语,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更是让我们能穿越千年时空,面对面和先贤对话

2018-04-14

10月22日-24日 相约夹谷山!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10月22日-24日 相约夹谷山!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出席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于建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尼山圣源书院副院

2007-06-08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说到论语,就不得不提一下孔子了,孔子是谁?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距今大约2600年前,就是一个特别遥远的古人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