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楼市新动态:高层表态第3次 1.46万亿考验

时间:2024-02-05

最近,楼市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据称,近期楼市的粮仓似乎又满了,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10天内,高层领导已经进行了第3次表态,意味着对楼市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最近,楼市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据称,近期楼市的“粮仓”似乎又满了,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10天内,高层领导已经进行了第3次表态,意味着对楼市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重视。另外,市场还将面临着1.46万亿的考验,这将是对楼市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检验。 这一系列动态正在引发人们对楼市的关注和担忧。随着高层领导的表态和市场的考验,人们对楼市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期待和疑虑。楼市的健康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希望通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和市场的检验,能够为楼市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文 UC资讯平台 作者:蓝白观楼市

有人说,房地产是实体经济,盖房子要用到钢筋、水泥、工程机械、交房后要用到建材五金、家具、家电。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有一点没有考虑到:房地产,本质是靠资金驱动的高杠杆行业。

上述其他行业,表面上都跟盖房子有关,但这些行业并没有像房企一样,经营中采取预售制、银行贷款、土地抵押,极度依赖融资。

融资,就是房地产的“生命线”,也是楼市的“粮仓”,没了银行贷款,信托渠道,公司债等方式,房子肯定盖不起来。

但是,从中至今,房企的这个“粮仓”储备一直在下降,贷款不断收紧,投向房地产的信托额度也持续减少,地产商发行公司债的票面利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开发商破产家数创出了历史记录,达到了525家。

更何况,经历了近期特殊事件的影响,一月份TOP100房企销售额下降幅度达500多亿元,10多个城市叫停了土拍,340亿的土地收入也“不见踪影”,遭遇“断粮”的房地产,处境愈发艰难了。

不过,10天内,高层第3次表态,预示着楼市的“粮仓”又要满了。

2月10日,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参加发布会,并就市场关注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以及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将如何操作进行回应。

发布会中,有一个重要表态,是这样说的,内容如下。

在回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会否下调的问题时,潘功胜表示,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会影响LPR预期,现在市场预期下次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利率较大概率会下行。

同时,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和预期的LPR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这段话该如何解读?

1,本月LPR下调是大概率事件。

在去年10月份实行LPR报价机制后,与基准利率不同的是,LPR每个月都会变动,也就是说,只要LPR下降,就能起到降息、降低资金成本的效果。

但是,从11月、12月到今年1月份,连续3个月时间,LPR的报价都没有下降,市场里的资金依然比较紧张。

注意看此次央行的表态:“市场预期本月会下行”,虽然没有说成“大白话”,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静静等待2月20号就好。

2,房贷利率也可能会继续回落。

LPR降了,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当然是房贷利率。

最新的报价是1月20号的4.8%,按照规定,首套房利率不应该低于4.8%,二套房要加到60个基点以上。

显然,LPR越低,各个城市银行所执行的房贷利率也就越低。

数据显示,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51%,环比下降1BP,为5年期LPR加点71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82%,环比下降2BP,为5年期LPR加点102BP。当月有20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环比下调,其中4个一线城市悉数下降。

注意,这是在LPR报价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降的情况下,20个城市出现了房贷利率环比下降,假如本月20号LPR报价如期下调,就意味着购房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之所以说是高层的第3次表态,是因为10天时间内,央行、银保监会等多个部门都先后发声,稳定楼市情绪。

第一次是在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重点提出要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第二次是在2月3日,央行官网宣布,为维护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2月3日,人民银行将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

这3次表态,虽然侧重点不同,手段不一样,既有政策方向性的引导,也有具体的资金面宽松措施,但对楼市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尤其在当下这个阶段,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没了销售回款,就只能靠银行贷款、降低利率“活下去”了。

尽管房地产短期内可以“喘一口气”了,未来依然有1.46万亿的“考验”。

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测算,房企境内债券到期5902亿元、海外发债到期2136亿元、房地产信托到期

6544亿元,合计约1.46万亿元,较实际到期值增长19.4%。

这1.46万亿中,2月到期金额为672亿,占全年比重为4.6%,3月到期金额环比增84.7%至1240亿,且呈逐月上升趋势,7月到期值达到峰值1490亿。

也就是说,对房地产行业来说,2-3月份的资金压力最小,随后逐步上升,到今年7月份,也就是5个月以后,债务会达到近1500亿的峰值。

要知道,境内+海外的债券到期额度达到了8000亿的规模,这些钱是要用真金白银来偿还的。房地产信托的6500亿资金,这些钱到期后,客户们是要赎回的。

对开发商来说,只要售楼部不开放,只要工地不开工,每一天都是煎熬,1.46万亿犹如一座大山一般,在楼市的头上“悬着”。

换个角度来说,高层对楼市的连续表态,对无房者是一种利好。

一方面,买房成本实实在在降低了。

房企能否活下去,看的是融资这个“粮仓”,而对无房者来说,房贷利率就相当于“粮食”。

一旦本月LPR报价下降,首套房利率极有可能出现三连降的局面,各城市加基点的幅度也会降低,刚需族买房的话可以省掉一笔利息。

当然,对多套房投机客来说,依然是调控重点遏制的群体,购房成本会居高不下,这一点不要抱幻想。

另一方面,降价的房源、打折的特价房、卖不出去的二手房会增多。

即便地产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公司债等资金“救济”,也只是缓解短期压力罢了,真正能纾解房地产燃眉之急的,是把房子卖出去,唯有销售回款,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旦未来楼市销售恢复正常,各地售楼部再次开放时,大量积压的新房、二手房,必然会以降价促销的手段,来回笼房企的现金流。

这对无房刚需者来说是一个“捡漏”的机会。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经历了这次风波,人们应该明白,对一般家庭来说,房子1-2套够住就好,假如收入有盈余,最好多存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在突发事件面前,多余的房子与钢筋水泥没有任何区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楼市新动态:高层表态第3次 1.46万亿考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罗玉风2024-02-05 14:33罗玉风[海南省网友]42.139.150.137
    这次+1.46万亿的考验真的够大,不知道市场会迎来怎样的波动。
    顶3踩0
  2. BB2024-02-05 14:26BB[江苏省网友]61.28.44.123
    看来政府对楼市的调控不敢松懈啊,市场对政策的反应也是一直都非常敏感。
    顶8踩0
  3. jkhk2024-02-05 14:18jkhk[河南省网友]119.88.37.20
    @王琼楼市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希望这次政策调整能够带来市场的平稳发展。
    顶7踩0
  4. 王琼2024-02-05 14:11王琼[台湾省网友]103.44.123.44
    这可真是波谲云诡的楼市,每一次政策出台都会引发市场的热议。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凭实力上榜 白云这匹黑马将重新定义广州楼市话语权

凭实力上榜 白云这匹黑马将重新定义广州楼市话语权

据中指院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广州10万+豪宅成交表现惊人,有豪宅盘平均2 5天就成交一套

2023-09-27 #经典句子

划重点!这两句话暴露了今年楼市的连锁反应 天津也逃不掉!

划重点!这两句话暴露了今年楼市的连锁反应 天津也逃不掉!

不打压、也不刺激;没有显著的利好,但也没有利空

2023-10-25 #经典句子

10句话 总结济南楼市上半年

10句话 总结济南楼市上半年

其实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过类似的预测,大言不惭的说,基本上都中标了,如果你没看过可以自行翻阅公众号历史文章

2023-09-11 #经典句子

关于目前真实的西安楼市 这里有20句掏心窝子的话

关于目前真实的西安楼市 这里有20句掏心窝子的话

每天几千字长篇大论的跟大家唠叨西安楼市、唠叨一些话题,估计大家也看腻了。因此,今天换一种方式。在媒体环境发达的今天,面对市场上各种声音,大家在

2023-05-10 #经典句子

《楼市亮话-汤文亮》了解豪宅了解香港楼市

《楼市亮话-汤文亮》了解豪宅了解香港楼市

豪宅与普通物业有所不同,豪宅的价钱不合理,租金回报不高,但有一个作用其他物业不能作出比较,就是身份象徵,香港政府可以填海、收农地、开辟郊野公园

2024-01-05 #经典句子

不要再误判明年的楼市 该存钱还是买房?这“3句话”告诉你答案

不要再误判明年的楼市 该存钱还是买房?这“3句话”告诉你答案

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如果第一胎是女儿,还可能生第二个孩子,但如果第一胎就是儿子,很多人都会比较谨慎了,毕竟一个儿子一套房,生上两个儿子,那父母

2023-02-04 #经典句子

楼市风向:楼市秋意浓 房子买不起卖不掉?官方三篇文章说明一切

楼市风向:楼市秋意浓 房子买不起卖不掉?官方三篇文章说明一切

和去年相比,今年金九银十大概率上成色明显不足,无论成交量还是找房热度都有可能出现下滑。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张波指出。的确,新政频出、成交下滑、市

2013-08-20 #经典句子

人才培养利好不断 文物修复:用传统工艺传承中华文明

人才培养利好不断 文物修复:用传统工艺传承中华文明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文物修复师成了备受欢迎的网红职业,每年报考到故宫修文物的年轻人迅速增长,出现了千里挑一的火爆局面

2020-02-22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10月24日)写作素材必备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10月24日)写作素材必备

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15日 第 05版关键词:人才、职称制度★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

2017-05-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