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庄子为何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文明不应异化 人应该天真地活着

时间:2011-09-12

因此,人天然就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人首先是自然的动物,然后才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天然就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一是社会属性。

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问题。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道家则强调人的自然属性。

儒家认为人首先是社会人,因此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规范及礼仪的限制。作为一个社会人,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总的原则是“仁者爱人”,我们应当去爱父母兄弟朋友,我们要本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努力构建让世界充满爱的社会,这才是人生的价值。而儒家提倡人的价值要在社会的舞台上才能实现,因此,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终极理想。

在儒家看来,人与禽兽是不能同伍的。因为儒家眼中的人是社会里的,禽兽是自然性的。孔子就曾经说几个隐士,“鸟兽不可同群也”。意思是说那些隐居于方外不问世事的不负责任的隐士乃禽兽,而儒家的二号人物孟子更是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善端,而禽兽没有,他骂人口头禅就是你这个禽兽!

看来,儒家高度重视人的社会性而反对人的自然性。而儒家反对的,恰恰是道家所提倡的。在儒家看来,人不能沦落成禽兽,而道家的庄子偏偏喜欢与禽兽为伍。他梦想的“至德之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鸟兽亲密无间,人没有社会上争权夺利的厮杀,没有勾心斗角的阴谋诡计,没有成功时的狂喜,也没有失败时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样子。

而人一落进社会的尘网,那将是是悲剧的开始。庄子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于社会中,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么,真是悲哀的人生。庄子强烈反对人的社会性,他追求的是自然逍遥无所待的生活。

我们从庄子对“天然”“天真”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庄子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庄子说,牛马四足就是“天”,首穿牛鼻就是“人”,牛马天然的保持原本应该的样子就叫做天,而给马牛穿上缰绳甚至像伯乐那样驯马的名义摧残马?这就是人。言外之意,人就是破坏自然破坏本原的罪魁祸首。换言之,就是文明的严重异化。文明严重异化了人性,破坏了人的自然本性,将人一步步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庄子甚至预言照此下去,千年以后将会有人吃人的现象出现。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工业文明的几次战争,一战、二战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庄子言不诬也。

《庄子》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子夏看到田中有老农在用瓦罐打水浇地,子夏告诉老农说,有一种机器打水很省力,可以免除你的劳动之苦。而老农说,有了机器他就有了机事,有了机事就有了机心,而人有了机心,思想就要变坏,世界也随之变坏。庄子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人住在海边,整天与海鸥一起玩耍,关系亲密无间。他的父亲知道了,就让他下次再去的时候捉一只海鸥来,此人再去海边,海鸥再也不来了。这同样说明,人有了机心与诡诈,就会破坏原本和谐的天道与自然。在庄子看来,凡是人为的都是在破坏这个世界的本然,破坏人的自然本性。

庄子强烈反对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等社会价值观。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正是圣人创制了那些束缚人本性的社会规范,从而让人心越来越沉沦。仁义礼智社会规范的出现,是社会秩序混乱的结果,而仁义礼智反过来更造成了社会更大的混乱,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死循环。因为看起来善的仁义礼智,同样可以为不善之徒所利用。庄子曾经举了两个例子,辛辣地讽刺了儒家的道德规范对人性与社会的破坏。

庄子说“盗亦有道”:“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仁义礼智本是儒家提倡的价值观,而圣人则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而庄子说,盗贼也有仁义礼智这一套的价值观,第一个冲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叫做勇;最后一个出来的叫做义;平均分配偷来的赃物,叫做仁;知道能不能下手去偷,叫做智;一打眼就知道人家藏了多少钱的,这叫做圣。由此可知,庄子认为仁义礼智不仅可以为善人所用,更可以为大盗所用。

庄子还有一个故事叫“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偷了人家的一个衣带钩被杀,而齐国的田氏将齐国都偷了过去,却心安理得地世世代代做诸侯。因此,在庄子看来,儒家的那一套规范,只能是违逆自然违背人的本性,把人与社会都带坏了,这就是庄子所批判的儒家与儒家的社会性与文明的异化。

庄子的自然主义,首先是要破除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成心”与执念,把自己放到天真的大自然中去,顺应自然顺应天性,法天贵真无为而治,最终“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实现“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然境界,此种境界,庄子把它叫做“逍遥游”。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庄子为何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文明不应异化 人应该天真地活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先秦鲁国学术作假大案 被庄子一句话破获 古代作假会有什么下场

先秦鲁国学术作假大案 被庄子一句话破获 古代作假会有什么下场

...面的环境里,大家都以文盲而感到羞耻。作为礼仪之邦、儒家起源的鲁国,那里的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夫子那样有学问。为此,一场全民弄虚的运动酝酿而成。因为鲁国人故弄玄虚的表演太...

2023-01-22 #经典句子

庄子这句话被无数人误解 其中有四重意思你读懂第几重?

庄子这句话被无数人误解 其中有四重意思你读懂第几重?

...种人为界定的善恶和祸福,一切归于自然。道家一向反对儒家的许多学说,包括孔子提出的仁义之类的东西,和繁复的礼仪。庄子这句话的深层意思就是人不应该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尽繁复的礼仪和各种人为界定的仁义忠孝善...

2018-11-23 #经典句子

以《庄子》读《庄子》之立足文本的还原解读

以《庄子》读《庄子》之立足文本的还原解读

...一员,警告同道不可囿于门户,即此认为《庄子》衰读了儒家观念而产生成见,影响阅读。这种情况除了涉及哲学概念,也涉及儒家圣贤在《庄子》中的面目。《德充符》: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前一例关涉到儒家的根本宗旨“...

2013-09-15 #经典句子

东西问|短评:尼山论坛为何聚焦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

东西问|短评:尼山论坛为何聚焦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

...孔子诞生地命名,本身就蕴含深意。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理念,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得以和平相处、...

2022-12-06 #经典句子

庄子道家经典 5句格言警句竟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谋而合

庄子道家经典 5句格言警句竟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谋而合

...其中最知名的5句格言。一经罗列,竟意外发现其中暗藏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学。人说儒释道三家,同出一源,今日信了!1.修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阐述庄子的...

2023-07-26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什么不同

传统文化: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什么不同

...展成学派,而这12家中,以儒.道.墨三家最为显著。其中儒家以“仁爱”,墨家以“兼爱”为自己的核心思想,究竟他俩之间有什么区别?儒家由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的思想学派,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

2013-11-30 #经典句子

诸子百家|庄子一句话 鲁国举国上下 竟没人敢穿儒装

诸子百家|庄子一句话 鲁国举国上下 竟没人敢穿儒装

...子”之一,庄子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的哲学思想,对儒家学派的影响极其深远,庄子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他的哲学理念。书中记载,鲁哀公在与庄子会晤时,曾感慨道:“我们鲁国儒生很多,但却缺少像您这样精通道...

2023-06-09 #经典句子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人”同时出现,而且大多是出自于孔子之口。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非常看重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但是,圣人孔子眼中的君子或者小人,都是以“仁义道德”为标准的。那么,“道家”眼中的君子和小人,又是什么样子呢...

2022-12-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