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先秦鲁国学术作假大案 被庄子一句话破获 古代作假会有什么下场

时间:2023-01-22

漫长的科学岁月里,故弄玄虚的事件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故弄玄虚”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项悠久的传统。漫长的科学岁月里,“故弄玄虚”的事件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西方经济学家邓宁格曾说“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人类会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人类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人类敢突破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人类不惜冒着绞刑的危险”。

人类史上最大的弄虚案,莫过于2000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在孔夫子的故乡鲁国发生一起全民弄虚大案。

先秦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年代。人人都以修身治学为美,喜欢用知识的外衣把自己包装成华丽的文化人。张口闭口不用“之乎者也”都不好意思跟人交流。在那种没有文化等于没有脸面的环境里,大家都以文盲而感到羞耻。

作为礼仪之邦、儒家起源的鲁国,那里的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夫子那样有学问。为此,一场全民弄虚的运动酝酿而成。因为鲁国人故弄玄虚的表演太过于逼真,以至于鲁国国君鲁哀公都信以为真。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庄子外篇田子方》记载一段庄子与鲁哀公的故事。庄子前往鲁国拜见鲁哀公。因为鲁国人崇尚儒家,庄子是道家。鲁哀公听说拜访者是庄子,心里有些不愉快,但是碍于礼贤下士的形象,鲁哀公决定见一见庄子。

双方见面后,鲁哀公开始损庄子,说他的道家就是一些神神叨叨的术数。在鲁国可能不吃香,鲁国人喜欢孔子的儒家,先生还是去别的地方游说吧。

庄子听完后,对鲁哀公说:鲁国没有真正的儒家学者。

鲁哀公很好奇地问,先生何出此言,整个鲁国都穿儒家的服装,您怎么能说鲁国没有儒家学士。

庄子解释道,我从前听人说过,儒家学士里,头戴圆帽子的人都精通天文,脚上穿着方形鞋子的人都擅长地理,腰上系着五彩丝带和玉佩的人都是遇事决断的公卿大夫。但是我认为,真正有学问的君子不一定非得采用那种穿着打扮。不信我们可以打赌,您不妨下一道诏令,说“不懂儒家却身穿儒服的人,一经发现即可处斩”,看一下会有多少人继续穿儒服。

鲁哀公不服气,随即发出诏令。结果不到五天,鲁国焕然一新,20多万鲁国人(后汉书推测),只有一个人敢穿着儒服站在鲁国王宫外边。庄子说,鲁国精通儒学的人,只有他一个人。原文是这样记载:

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细细品味庄子的话语,真是蕴含着无穷的大智慧。

鲁哀公毕竟是一国之君,虽然比较容易受骗,但庄子的身份是士大夫,劝谏君上要给对方保留颜面。

他首先肯定鲁哀公尊崇的儒家是高等学问,把儒服说成通晓天文地理,遇事果敢决断的儒家象征。但是他略开玩笑地说,既然敢穿儒服,想必肚里都有点墨水,大王不妨发个诏令吓唬吓唬他们。鲁哀公哪里想到,鲁国人太没骨气了,居然吓得赶紧把儒服扔了。

庄子想借此唤醒鲁哀公,告诉他:衣服都是表面现象,不是说穿上儒服就是儒家知识分子,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也不需要包装自己。

那要是花九块九包邮买个博士帽戴在头上,再拍照发个朋友圈,是不是就能说明他是博士?显然不可以。

真正的学者从来都是专注的工匠,起码对科学怀着无限的敬畏,而不是流连于物质。

中科院院士、遥感地理专家李小文院士,从来不在意吃穿,一件老旧的中山装,一双四边磨得起毛的棉布鞋,因为穿衣打扮实在不像大学教授,多次被新来的保安当成收废品的老人挡在校外。

李院士数十年如一日,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专业研究中,他在遥感地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比欧美国家都要先进,这才是庄子眼中真正的“大儒”。

有些知识分子就不同了。一年论文数十篇,成果产出为零,也不知道是研究得太深奥了,现有的实验器材赶不上理论研究,使得论文成果迟迟不能转化,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贾生也曾有过学历“弄虚”的经历。早年,家里安排相亲,姑娘是研究生学历。双方见面聊得挺满意,就是对方特别喜欢聊学历,弄得我实在难以接受。最后,贾生甩下一句“我是博士生毕业,我显摆了吗”扬长而去。

也就是现在,放在过去的话,学历学术弄虚绝非闹着玩儿。

公元1654年的丁酉科场案,因为存在徇私舞弊被清官任克溥揭发,顺治皇帝勃然大怒,直接把主考方猷、钱开宗、叶楚槐就地正法,家产没收,妻儿流放。

自古学术弄假不是儿戏,连南宋首奸秦桧都没有那么大能耐和胆量操作。绍兴二十四年,秦桧想把自己的孙儿秦埙弄成状元。他把主考陈之茂叫到家里,故意称自己忙,让陈学士在书房等候。

陈之茂闲来无事,发现相爷的书桌有份文章,随手拿来读一下。后来,陈之茂翻阅考卷时,发现一篇一模一样的文章,立刻明白相爷召见自己的用意。

虽说秦埙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陈之茂依然不买账,把头名状元给了陆游。

学术和佛门一样,应该是清净之地。知识分子应该像孟子说的那样“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心无旁骛投身科研,对知识心怀敬畏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学术界时有宵小之徒捣乱,阵阵邪风不止的话,将来出现“隔空取物”“意念读书”,岂不是比福岛核废水无毒更可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先秦鲁国学术作假大案 被庄子一句话破获 古代作假会有什么下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庄子临死前说了2句话 揭露了天道的奥秘 道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庄子临死前说了2句话 揭露了天道的奥秘 道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人情这些成语,但是很多人知道,这些成语,其实是出自庄子的大作。不管是从脍炙人口的庄周梦蝶还是到齐物论,再到鼓舞人心的《逍遥游》。在中国,没有人敢说自己把没有读过庄子的文章,很多人喜爱庄子,更是将他道法...

2023-06-20 #经典句子

《庄子》中的经典名句 句句都是真理 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庄子》中的经典名句 句句都是真理 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何在生活中与自己自处,收获心灵的宁静?也许,读了《庄子》中的这些话,你会受到启发。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鲫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

2023-12-15 #经典句子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追溯《文子》成书渊源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追溯《文子》成书渊源

...两者的可比性问题。《文子》是一种先秦道家著作,而《庄子》也是;两者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又各具鲜明的特色;而且两者的产生年代相距不远,亦即基本属于同时代的文本而略有先后。因此两种文本是有比较价值的。由于...

2023-07-20 #经典句子

庄子为何强烈批判和嘲讽文明 刘慈欣《鲸歌》表达了怎样的哲思

庄子为何强烈批判和嘲讽文明 刘慈欣《鲸歌》表达了怎样的哲思

人类命运系统性危机庄子是诸子百家里最独特、最有趣的,其他先贤总喜欢讲道理灌输给他人,而庄子却像一个小孩子般总爱问为什么,通过他的追问,我们能够在他的哲思中看到他对人类文明化的反思,即:人类文明化到底是...

2023-01-12 #经典句子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10.(14分)[古文阅读][甲]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2023-08-29 #经典句子

初高中语文最难背诵的4篇文言文 第3篇难到想哭 你还背得出吗?

初高中语文最难背诵的4篇文言文 第3篇难到想哭 你还背得出吗?

...开头的一句话,相信大家也有印象。《逍遥游》的作者是庄子,庄子与儒家的孟子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庄子比孟子小3岁。虽然他们是同一个年代的思想家,但他们并没有见过面。《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

2023-01-12 #经典句子

从“语”字说破音异读

从“语”字说破音异读

《孟子·梁惠王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在觐见齐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这里的“语”,意为“告诉”,读yù。语,在辞海中共有三种读音:语,音yǔ,意为话、言语;...

2023-06-20 #经典句子

《庄子》中的四句话 描绘了人生的四个境界 太深刻

《庄子》中的四句话 描绘了人生的四个境界 太深刻

...什么样的事,也就有了不同的体会,生在春秋之世的先贤庄子,对人生,也有一番体会,在其《庄子》一书中的句子,就描绘出了人生的四个境界,很深刻。第一境: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江水干涸,鱼儿们相互吐泡沫来...

2023-08-12 #经典句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后一句却颠覆了大部分人的观念 你知道吗?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后一句却颠覆了大部分人的观念 你知道吗?

...们在很小就开始学习的东西了,而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庄子留下的一句话。说到庄子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庄子,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是一位极富盛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姓庄,单名一个周,是战...

2023-09-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