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重庆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语文联考及答案

时间:2022-11-16

材料一: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文化联系,近年已经得到不少学者的注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2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文化联系,近年已经得到不少学者的注意。他们列举了两地出土的陶盉、高柄豆、玉璋、玉戈、玉圭等器物在型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认为这两种文化之间“应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使古籍传说中的夏与蜀有历史关系的记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印证。两地铜牌饰的发现,又为研究这两个重要考古文化和两大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佐证。

目前所知,这种长十多厘米盾牌状的铜牌饰,只出现在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两处。它们分别处于各自文化的中心区之内,因此两者的关系就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表明两地文化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不管是“因国破人亡时的四散逃窜的传播”,还是“因夏国力强盛,文化影响力四射的传播”,二里头文化的这种特有器物确实传到了大西南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三星堆文化中心遗址之中。

二里头和三星堆出土的铜牌饰,都没有生产和生活方面具体功能,显然不是实用器。它是一种精致珍贵的兽面神像,是神圣的信仰、礼仪或宗教专用物品。它运用了代表当时最高工艺水平的青铜器铸造和绿松石镶嵌技术,以刚刚成熟的威严的兽面纹(婆餮纹)作为主题图案,被绑扎悬挂在胸前衣襟处的显要住置上,它可能是一种神灵的标志,一个崇拜的对象,它被作为护身的宝物,放置在人体胸前最显著的位置上,用以表述某种特殊的信仰和崇拜观念。

铜牌饰的这种性质和作用,到三星堆文化阶段也是同样存在的把这种代表某人群特有观念的器物流传过来,说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特殊的内在文化联系。从三星堆铜牌饰器形趋向图案化、简略化的情况看,这种观念后来又逐渐趋干淡化,最终彻底消失了。

三星堆钢牌饰出现的时代,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晚期到二里岗下层文化阶段,即相当于夏代晚期到商代前期。

由于这是一种存在时间短、文化特色强的标型器物,使用时间不会晚于商代前期,因此它又成为三星堆文化出现有铜器的重要标志,从而把巴蜀地区青铜器的起源时间追溯到了夏末商初。与铜牌饰共出的玉石器,也均具有较早的时代特征,表明三星堆青铜文化是夏商之际在夏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铜牌饰研究》)

材料二

记者: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我们能否印证一些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

王巍:当然,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距今约50000年这个时期,包括成都平原地区在内,各地都有迈向文明的进程。到了夏商时期,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格局开始形成。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青铜器及其制作技术向周围的传播;另一个便是玉石礼仪用具所代表的礼仪制度向周围的传播。随着中原王朝势力力量的增强,其对周围广大地区的影响成为交流的主要形式。当然,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当中,有“商王伐蜀”的记载,跟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雷雨:三星堆这次的考古新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征。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发现之前,三星堆文化的陶器极具地域特点,但大量青铜器、玉右器出土后我们看到来自周边的各种文化因素,有长江中游的、长江下游的、甘青地区的,占比最大的仍然是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即便三星堆最具特色的神像和面具仍然可以在长江、黄河流城古文化中找到溯源。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有什么联系,三星堆文化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的独特性正是中华文化丰富性、多祥性以及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特质的最好表达。

赵海涛: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直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从二里头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就有着比较多的交流,这种交流改变了成都平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内涵,开启了成都平原地区随着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进程而变迁的新阶段。

雷雨:在今年新发现的文物中,一件“青铜顶尊人坐像”是比较典型的,尊是中原的典型礼器,古蜀人把它加以改制,目前看到尊的附件至少有两条龙形饰,这是前所未见的,最特别的是在尊底部有一个跪坐人像,这件器物我觉得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把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证明都是龙的传人。

(摘编自新华网记者《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存在密切联系的观点,不仅有文献资料的依据,更有铜牌饰等考古发现的佐证,因此得到不少学者认同。

B.二里头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牌饰大小、形状基本相同,作用也相同,它们不是实用器具而是人们绑扎悬挂在胸前的护身宝物。

C.文化的交流互鉴并不对等,从里头到三星堆,不管是青铜器还是玉石礼仪用具,都体现田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周围传播的特点。

D.三星堆文化的陶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极具地域特点甚至县有域外色彩,最新发现的“青铜顶每人坐像” 就是典型代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地区文化对古蜀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是夏朝国力强盛、文化影响力四射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国破家亡时四散逃窜的结果。

B.三星堆铜牌饰从二里头文化流传过来,但器形变得图案化、简略化,表明它所代表的特有的信仰和崇拜观念不如二里头文化浓厚。

C.三星堆铜牌饰运用的青铜器铸造和绿松石镶嵌技术,代表了夏商时期最高工艺水平,这是中原和成都平原地区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D.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地区文化乃至长江中下游文化等影响,否定它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之间具有联系。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三星堆博物馆中,矗立着一件青铜爬龙柱形器,柱顶有一龙,龙头、龙身、龙角、龙须、龙爪等一应俱全,各部分造型十分生动。

B.三星堆的巨大青铜树,成了远古神话最直观的“实物样本”,诊释了干载传唱的关于“扶桑树”“十日”和“太阳鸟”的美丽传说。

C.北纬30度、铸铜术、制作金箱术、神秘的贝壳、夸张的造型艺术,让众多考古爱好者满怀信心来一探究,却带者更大的谜团离去。

D.考古工作者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初步判定:三星堆4号坑年代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4.材料一中说“两地铜牌饰的发现,又为研究这两个重要考古文化和两大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佐证”,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这一观点的?请简要概括。(4分)

5.请根据材料二中三位专家的回答,总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特征的具体内涵。(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住在衣服里

王鼎钧

张爱玲有一句话:人都住在他自己的衣服里。大家公认是警句。警句者,使人惊,使人醒,使人集中注意力。哪来的魅力?因为以前没人这样说过,我们从未这样想过!原来人的空间如此狭小,人所拥有的是如此贫乏。灵魂住在肉体里,肉体住在衣服里,衣服住在屋子里,屋子住在市镇村庄里……你我只是住在自己的衣服里。

写成这一句名言的秘诀是,他用了一个“住”字,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的两个合而为一。论修辞,这个字可以跟王安石用了那个“绿”字比美,(春风又绿江南岸),甚或更为精彩。相沿已久的说法是人都裹在衣服里,或是包在衣服里,辞语固定,读者的反应也固定,终於失去反应,视线在字面上木然滑过。作家的任务是来使你恢复敏感。

“人都住在他自己的衣服里”这句话真的是破空出世吗?似又不然。东晋名士刘伶觉得穿衣也是礼教拘束,脱光了才自在,一时惊世骇俗。他的朋友去看他,劝他,他说,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怎麼跑进我的裤裆里来了?这不是宣告他“住在衣服里”吗?他的办法是把“衣服”放大了,房子是衣服,天地是房子,超级飓风过境,好大的口气!

同一时代,另一位名士阮籍,他又有他的说法。东晋偏安江南,不能发奋图强,北方强敌压顶,士大夫苟全一时,阮籍慨叹人生在世好比虱子在裤裆里,一心一意往针缐缝里钻,往棉絮里钻,自以为找到了乐土,其实……!阮籍用比喻,世人好像虱子一样住在衣服里,他把人缩小了。

阮籍的年龄比刘伶大,但是不能据此断定刘伶受了阮籍影响。张爱玲呢?我们只知道他的警句中有阮籍刘伶的影子。从理论上说,作家凭他的敏感颖悟,可以从刘、阮两人的话中得到灵感,提鍊出自己的新句来。如果他的名言与阮籍刘伶的名句有因果关系,这就是语言的繁殖,作家,尤其诗人,是语言的繁殖者,一国的语言因不断的繁殖而丰富起来。

即使有阮籍刘伶的珠玉在前,张爱玲仍有新意,在他笔下,人没有缩小,衣服也没放大,他向前一步,把人和衣服的关系定为居住,自然产生蟹的甲,蝉的蜕,蜗的壳,种种意象,人几乎“物化”,让我们品味张派独特的苍凉。张爱玲,阮籍,刘伶,三句话的形式近似,内涵各有精神,作家有此奇才异能,我们才可以凭有限的文字作无尽的表达。

警句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也许有关系,也许没关系,陈义芝写出“住在衣服里的女人”,多了一个“女”字,如闻哗啦一声大幕拉开,见所未见。女人比男人更需要衣服,也更讲究衣饰,衣饰使女人更性感,一字点晴,苍凉变为香艶。文学语言发展的轨迹正是从旧中生出新来。

也许有关系,也许没关系,有位作家描写恶棍,称之为“一个住在衣服里的魔鬼”,他似乎把“住在衣服里的女人”延长了。忽然想起成语衣冠禽兽,沐猴而冠。这两个成语沿用了多少年?你怎未想到写成“住在衣服里的猴子”?我们往往要别人先走一步,然后恍然大悟。收之桑榆,未为晚也,我们仍然可以写“一个住在军服里的懦夫”,“一个住在袈裟里的髙利贷债主”之类等等。

又见诗人描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说他是“住在衣服里的人”。这句话和“人都住在他自己的衣服里”,都是那麼几个字,只因排列的次序不同,别有一番滋味。还记得“小处不可随便”和“不可随处小便」吗?住在衣服里的人,和“一身之外无长物”何其相近,可是你为甚麼提起笔来只想到陈词滥调呢!

文本二:

王鼎钧的散文有丰富的人生含量,王鼎钧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深刻性。优秀的散文对于作者的要求是要通透人情世故,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从而写出“人情练达”的好文章。王鼎钧的散文充满了智性,往往见他人之所未见,发他人之所未发,读后让人有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王鼎钧散文中的智性是他生命经验的结晶,王鼎钧是一个注重内敛修身的传统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的现代人。他自觉地追求一种个人人格的大境界,在他的散文中,基督的博爱、儒家的担当、道家的淡泊、西哲的洞见常常融入叙事抒情之中。

王鼎钧的散文是平和的,不是激烈的。他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执著于一种民间的生命情怀观照现实,对苍生世界的博爱与自身的精神超越造就了王鼎钧散文的大境界,“我爱看邻人,我爱看陌生人,爱看亲人,爱看仇人。人的名称,种的形象。动静举止原是画,喜怒哀乐原是戏,慢慢看啊,每个人都是风景。”(《我们的功课是化学》)王鼎钧的超迈与博观,熔铸了他散文的精神境界,自觉地超越个人的人生苦难。王鼎钧的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记人,或明理,或在回忆中联想,或在抒情中沉思。小说的笔法,诗的语言,寓言的章法都被王鼎钧巧妙地化用在散文创作之中。意识流式的思绪跳动与清晰的故事讲述同存,象征性的细节勾画与明了的人生哲理相伴,使王鼎钧的散文摇曳多姿,呈现出艺术上的多样性。

(摘编自周志雄《王鼎钧散文的魅力》)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爱玲话说得好,好在个“佳”字,并非“裹”“包”不好,但说法相沿已久,读者反应木然,而“住”字新,有助读者恢复敏感。

B.张爱玲是“语言的繁殖者”,因为她警句中有阮籍刘伶的影子,她凭自己的敏感颖悟,从刘、阮话中得到灵感,提炼出了自己的新句。

C.这篇散文围绕张爱玲的警句展开联想,勾连古今中外大量语料形散而神不散,表达了作者对语言创新的思考以及对陈词滥调的批判。

D.作者文字表现力极强,不必说文白和融,整散结合,单是“超级飓风过境”“如闻哗啦一声大幕拉开”两个比喻,就显现出非凡张力。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自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语言的发展就是旧中出新而新胜于旧。

B.王鼎钧散文平和,不激烈,但文本一却并非如此,从结尾“你为甚么提起笔来只想到陈词滥调呢!”一句看,文章的批判态度很激烈。

C.鲁迅《孔乙己》中写孔乙已“排出九文大钱”的细节,精妙在一个“排”字,这一个字体现了鲁迅对人情世故的通透,充满作家智性。

D.师陀说“散文忌“散”,王尔龄说“散文要‘散’”,王鼎钧散文“意识流式的思绪跳动与清晰的故事讲述同存”,可见他更赞同前者。

8.作者说“张爱玲,阮籍,刘伶,三句话的形式近似,内涵各有精神”,请分别简要概括其内涵。(4分)

9. 请概括文本二的评论要点,并结合文本一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发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初,完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度以宰相节度彰义军,宣慰淮西,奏愈行军司马。愈请乘遽先入汴,说韩弘使叶力。宪宗遣使者往风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相。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成天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初,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B.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文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C.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D.七世租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兄,长兄。古有长兄如父之说,父逝,长子需照顾弟妹以尽扶养、教育之责。

B.宫市,唐德宗时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称“宫市”,付价甚少或不付价。

C.权知,代掌某官职。也就是暂行某官职的职权,实为正式任命拜授之前的试用。

D.宣慰,指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也可用作官职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喜好读书,学识甚为渊博。他每天所做读书笔记多达上千字,长大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学说,后来考中进士。

B. 韩愈耿直忠贞,敢于犯颜直谏。他因上疏直陈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尽职守责,关心民生疾苦。在潮州刺史任上,他因鳄鱼之患亲往祝祷;在袁州,又着手解决了以儿女为隶的积弊。

D.韩愈为人真诚,乐于成全后辈。他与人交往,绝不欺诈善变,态度始终如一;常常指点教授后辈,帮助他们取得成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14.韩愈在其嫂郑氏离世后,为何要“服期以报”?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旅行

殷尧藩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注]堠,古代驿路旁记里程的土堆。呼卢,古代博戏的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景,树林笼罩在烟雾之申,时隐时现,寒气森森,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

B.第二句写人,晚秋时节,路上往来的村民只带着简单的行李,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C.山中鹤鸪声声,让人生出故乡之思;旅店寒灯一点,让人倍感寂寥,都是以悲景写悲情。

D.末句写诗人深夜无眠、买酒浇愁的情景;一个“许”字,透露出邻家对天涯孤客的理解。

16.“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二句在对比中显出张力,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和“金”这些生活常见的事物作喻,是为了说明“,”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借鸟兽的反应侧面描写了蜀道之高。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天然情感,正常的亲情,健康的亲情,蕴含着人间大义,同样能够让天地动容。。哲学家冯友兰说:行这种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然而,这种缅怀本来属于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容易被淡化、被省略的思想过程,( )这就是“墓祭”,这就是清明祭扫。

先人有在天之灵,这不过是生者的想象,不过是活人的表述,死者对生者没有任何约束力,躺在地下的先辈无法得知子孙是否到墓前看过他们。因此,为先辈扫墓,自己去还是不去,理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理智同时告诉人们,自家的祖莹应该有人祭扫。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以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现场行动,更需要一种仪式

B.所以更需要一种仪式,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现场行动

C.所以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仪式,更需要一种现场行动

D.所以更需要一种现场行动,更需要一种身临手到的仪式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暗绿色的水波冲圮了堤岸,柳树的根部裸露出来。岸边的道路纤细曲折,宛如悬架于峭壁的栈道。

B.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梦桃源,梦大同,梦一个天下为公。梦回归,梦嫦娥,梦一个小康繁荣。

C.特斯拉面对消费者时居高临下的“倔强”,带有几分蛮横,其后果就是既损失了“口袋”,又丢失了面子

D.老板随口说出的一席温暖的话语,化解了这个老同志的尴尬,让他如同沐浴在春风里,提着的心一下落地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礼治秩序中的礼,其内容既有成文仪式规范的部分,也有生活经验的知识积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无讼”这一篇讨论了很多“礼”是如何作为司法程序、判断证据、审判前提和制裁方式的。他,指出两者的差异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礼是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的。从表面上看,礼似乎接近于“文化”,是人自动形成的秩序,依赖于人的道德修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礼没有强制力,相反,礼所背负的道德要求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同时它本质上作为人与人之间规矩的反复衡量,在处理罪行的时候比法律从个人权利出发的考量要复杂得多,也苛刻得多。所谓“无讼”,并不是一味压制争端,制造一种 ,而是说大量基层纠纷不会通过官方司法机构,而倾向于。“无为政治”所说的就是国家法权无法介入乡土社会的情况。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用三个否定句概括上文提及的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篇中的重要观点。(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近年来电子政务的普及,使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很多,节省了人民群众的时间和精力;ETC的广泛安装,显著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效率,让司机和乘客出行更加舒心;电信行业出台的流量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等新规,打破了原来的制度壁垒,让用户更加省钱省心。

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 岁老人被抬进银行做人脸识别、2G 基站关闭让“老人机”失去信号、老人看病挂号困难、老人用现金交医保遭拒…… 层出不穷的信息化应用让老年群体在当今数字时代“寸步难行”。

班级将举行一次“科技与生活”的主题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发言稿,

阐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D(“青铜顶尊人坐像”是把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不是地域特色甚至异域既彩的典型代表)

2. D(原文并未否定它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具有联系,只是说没有找到它们的联系。)

3. C (C项渲染使秘色彩,将三星堆文化的源头指向外来文明甚至外星文明,而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一份了)

4.铜牌饰发现地方的唯一性;铜牌饰的性质和作用的相同性;铜牌饰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性。(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5.多地起源,并存发展;丰富多样,交流互鉴;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收并蓄,百川归海。(每点2分,共6分)

6. B(文中作者没有明确说张爱玲的警句与阮籍刘伶有因果关系,选项将可能性变为了确定性。)

7. C(A, 新未必胜于旧,说法绝对;B, 通篇只在最后一句体现批判意识,算不得激烈;D, 两者说法各有侧重,不能看出王鼎钧更赞同前者。)

8.张爱玲表达了人“物化”的苍凉;阮籍表达了苟且偷安的悲哀;刘伶表达蔑视礼教,特立独行的旷达。(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9.思想内容深刻:他对种种句子的解读和阐释可以看出他深谙人情世故,对陈词滥调给予批判,表现他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风格平和而不激烈:通篇如闲谈,只在结尾批判一句,点到为止,语态节制;艺术形式多样:从张爱玲到阮籍,刘怜,再到其他作家,联想丰富,看似意识流式的思绪跳动,必则有清晰的讲述,摇曳多姿。(每点2分,共6分)

10.A

11. C(不是“正式任命拜授之前的试用”。)

12. A(“每天所做读书笔记多达上干字”错,应为“每天识记上千个字”)

13.(1)然而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希望稍微宽容,以便让大臣前来进言谏净。(“内怀”“安能”“宽假”“来”各1分,共4分)

(2)所有没有后嗣的内外亲戚或者朋友,他为他们嫁出孤女并且接济他们的家属。(“若”“交友”“嫁遣”“恤”各1分,共4分)

14. 韩愈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长兄去世后,由嫂子郑氏独自抚养;韩愈为郑氏服丧期年实为报答养育之恩。(每点1分,共3分)

15. B (行李萧疏,意为往来行人稀少,该句仍然在描写诗人自己旅途中的孤寂。)

16.“万里关河”的阔大与“传舍”的促狭形成对比,反衬诗人奔波飘零的渺小孤寂;当年纵情博戏的欢乐与当下 “五更风雨”的凄冷形成对比,反衬诗人人生失意的愁苦凄凉。(每点3分,共6分)

17.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鹰愁攀援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每空 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8. B(将“现物行动”放在后面成为强调的语意重心,才能更好地与下一段“去与不去”衔接;“身临手到”与“现场”更搭配,且后一句文字更长才与前一句对称。)

19. D(都是比喻,A是同类事物作比较;B中的“梦”是用的词语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手法;C为借代。)

20.清明墓祭,敬拜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各自真实的祖宗和前辈,是亲情衍生的一种祭礼。(3分)

21.将礼与法律区分

海晏河清的和平假象

在乡土社会内部自行裁决(每点2分,共6分)

22.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来维持;礼不是没有强制力;“无讼”不是没有纠纷。(5分)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名茂,有功于后魏,封为安定王。父亲名叫韩仲卿,任武昌令,有德政,离任后,县里人为他刻石歌颂功德。官位终于秘书郎。韩愈生下来三岁丧父,跟随长兄韩会贬官到岭表。韩会去世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自己知道读书,每天识记上千个字,等到长大后,能够完全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考中了进士,恰逢董晋任宣武节度使,上表举荐他为观察推官,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疏直言陈论宫市的弊端,德宗发怒,把他贬为阳山令。受到百姓的拥戴,百姓生了儿子大多用他的姓起名字。元和初年,暂任国子博士,在东都任职,三年后正式拜授国子博士。当初,宪宗准备平定蔡州的反叛,命令御史中丞裴度出使到各军巡视。等到裴以宰相任彰义军节度使,宣旨抚慰淮西时,上奏举荐韩愈任行军司马。韩愈请求乘驿车先到汴,游说韩弘让他出力协助。平定吴元济后,升任刑部侍郎。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有的人甚至按照夷人方法炙烧身体,施舍珍宝,路上纷至沓来人流不断。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奏表递上去后,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韩愈出言不逊,治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若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藉此鼓励大臣进言谏诤。”皇帝说:“韩愈说我事奉佛太过分,还可以容忍;至于说自从东汉信奉佛教以后,天子都夭亡短命,言语是何等地冒犯不当呢?韩愈身为人臣,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就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为潮州刺史。当初韩愈到达潮州后,询间百姓的疾苦,都说:“恶溪中有鳄鱼几乎吃光百姓的家畜,百姓因此贫穷。”几天后,韩愈亲自前往视察,命令他的属官秦济将一只羊一头猪投进溪水并诅咒鳄鱼。诅咒的当天晚上,溪水中出现暴风雷电,几天后溪水完全干涸,向西迁移六十里,从此潮州人再没有遭受鳄鱼的祸害。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任后,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还给他们父母的有七百多人。于是与袁州人约定,禁止用儿女作奴隶。召入朝廷拜授国子祭酒,改任兵部侍郎。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韩愈官位显达后,逐渐谢绝教授。凡是内外亲戚或朋友中没有后代的人,为他们岀嫁孤女并救济他们的家属。嫂子郑氏死后,为她服丧一年作为报答。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重庆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语文联考及答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动作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动作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动作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过渡句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过渡句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过渡句。过渡句定义在“百度百科”中对过渡句的定义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判断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准确判断过渡句呢?在一个句子中,前半句提到了上...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2-24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比喻句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比喻句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用跟 甲事物 有相似之点的 乙事物 来描写或说明 甲事物。”当然,这样理解起来有点深奥。举个例子来说,“太阳像个大火球...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语言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语言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2-28 #经典句子

论语里的经典句子赏析

论语里的经典句子赏析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2、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5、我非生而知...

2008-12-02 #经典句子

通过例句和范文赏析 掌握分析和理解句子以及体会关键句的方法

通过例句和范文赏析 掌握分析和理解句子以及体会关键句的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元宝老师,是一位有着十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我发现无论是在语文的学习还是考试中,“阅读”永远是最让老师和同学们头痛的内容。所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开设了“语文阅读小课堂...

2022-11-13 #经典句子

理解和赏析句子:“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理解和赏析句子:“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知识背景劳动人民最勤劳。这种勤劳的美德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基因里,世世代代传承着。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年年如此。一年到头脚打后脑勺,忙忙碌碌,没有闲暇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

2022-11-15 #经典句子

阅读理解高频考点——句子的赏析超级答题公式。

阅读理解高频考点——句子的赏析超级答题公式。

阅读理解是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语文考试里丢分最多的一道大题,那么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重难点呢?老师有如下几个建议:第一,要能快速地读懂一篇文章第二,要能读懂题目(考点或出题者意图)第三,...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