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9.21 ——9.22|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的儒学义理

时间:2023-12-08

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9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一章,看到很多注解,阐释惜乎的意思,是因为颜回死了。

若是如此,子谓颜渊后边当有个句号。表示孔子说颜渊的事情。应该如此,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若是按照现在的符号标注,当应以孔子对颜渊讲话,颜回还活着。

但按照惜乎的意思来讲,当是颜回死后的事情了。

孔子说到颜渊的事情,讲到,颜回太可惜了。颜渊学习我只看到颜渊天天都有进步,从未看到他有停止的时候。

所谓苟日新日日新,颜渊就做到了。也是赞叹颜回好学,善学,有悟性。

可结合我上边所引用的例子来理解。就可知颜回是如何做到在三十岁左右入圣的境界了。他不仅有悟性,而且还做到了苟日新日日新。在学习义理的同时,还时时反省,诚意正心。

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之下,颜回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孔子的弟子中如颜回有悟性却又好学者,真不多。就连子贡这样的人也自叹弗如。

《论语》中出现的关于颜回的语句,也多是赞叹,惋惜之辞。

个人觉得最大的悲哀就是颜回未有自己的著作流传下来。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者多把注意力放在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我独放在有矣夫。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乃自然之现象,孔子特地拿过来说,强调的是有这种现象。

孔子微言,亦多曲言。

以孔子自身而言,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仁政毫无结果,岂非是秀而不实哉。若是如此,当是达者的自嘲之辞。

以弟子而言,孔子三千弟子,贤者七十二,哲者十人,余则岂非是有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哉。

而即使十哲之中,冉求,子路,颜回皆未终其天年,亦可谓秀而不实者也。此亦是孔子感叹之辞,哲人之思。

苗而不秀,有人为,也有天则,人为者固不可取,然天命不可知也。比如种子若未经历冬眠,多是苗而不秀者也。

秀而不实,亦有人为,也有天命。固有种子自身之缺憾,亦有外力之左右,熟知其然哉。

故君子者,唯有戒惧修省,苟日新日日新,以求立己达人而已,其余只能交于天命。所谓居易以俟命也。

秀,显然是开花之意。

孔子说了,种子光长大成苗却不开花的现象还是有的吧。光开花而不结果的现象也是有的。

苗而不秀,学习而未立己也,秀而不实,立己而未达人也。君子之道,格致诚正定静安,立己而达人,一个环节不可缺少。所谓秀者,诚于中也,所谓实者,形于外也。

这是圣人所要讲的儒学义理旨趣所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9.21 ——9.22|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的儒学义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天多长地多久@2024-01-07 14:31天多长地多久@[海南省网友]203.21.82.199
    @知儿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种论断实在深刻,对儒学义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顶1踩0
  2. 知儿2023-12-28 11:31知儿[浙江省网友]203.57.230.108
    儒学一直强调实践,而非空谈,这段话提醒着我们不要只是追求外在的光鲜,而要注重内在的实质。
    顶0踩0
  3. 司徒人2023-12-18 08:31司徒人[西藏网友]60.63.64.121
    这段内容反映了儒学理念中的虚与实的辨析,很有启发性。
    顶8踩0
相关阅读
《论语》4.1:里仁为美 高妙的理论硬生生被解读成了儿童造句

《论语》4.1:里仁为美 高妙的理论硬生生被解读成了儿童造句

择不处仁,焉得知?整个里仁篇章都是讲儒学义理的

2023-01-31 #经典句子

论语探本3.19:君使臣臣事君 古代国君已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论语探本3.19:君使臣臣事君 古代国君已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问,不是好问。是别有用心的问。是打着儒学的旗号,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2019-02-19 #经典句子

《论语》12.19|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论语》12.19|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首先,季

2023-07-17 #经典句子

朱熹《论语集注》研究综述

朱熹《论语集注》研究综述

在这一时期内产生的论语集注,一方面继承了北宋诸儒重视义理的阐发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废汉唐以来注重章句训诂的工夫,集中体现了这种融通汉宋,兼收两

2023-07-08 #经典句子

《论语》6.10 伯牛有疾 孔子说两遍斯人也而有斯疾的道理是这个

《论语》6.10 伯牛有疾 孔子说两遍斯人也而有斯疾的道理是这个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就是冉耕,和冉雍冉有是三兄弟。一门三贤。与颜回

2018-01-26 #经典句子

《论语》7.12——7.14

《论语》7.12——7.14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一章看起来不会有多大歧义了。儒学义理上就是讲儒家的义利观。在儒家眼里,义和

2023-07-17 #经典句子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说来惭愧,作为应试教育的产品,我深入地接触国学太晚了

2024-01-04 #经典句子

参论语百十四 进与止

参论语百十四 进与止

孔子说譬如堆一小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呀

2022-12-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