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唐太宗时期设弘文馆 广招儒士 唐朝才能迈入盛世

时间:2023-11-25 07:39:01

相关推荐

唐太宗时期设弘文馆 广招儒士 唐朝才能迈入盛世

设弘文馆 广招儒士

唐太宗刚登上皇位,就在正殿的左边设置弘文馆,招揽天下通晓儒学的人才,让他们以现在担任的官职兼任学士,给予他们上等的饮食待遇,轮流住在弘文馆里面值班。处理朝政的空隙时间,唐太宗让这些人进入内殿,讨论古代的典籍和国家的政事,有时直到晚上才停止。唐太宗又颁诏,让三品以上的功 臣贤良子孙当弘文馆的学生。

尊奉先师 发扬儒学

贞观二年时,唐太宗下令停止尊崇周公为先圣,开始在国学中建立孔庙。 按过去典籍的法则,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后世庙堂的两侧陈设俎豆、 干戚等礼器和乐舞工具的规矩,从这个时候就确定下来了。这一年,国家大力 招揽天下的儒士,赐给布帛,供给驿马饮食便利,让他们来到京师,给予他们 重要的职位,很多人都被提拔分布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里。学生中通晓一门经典 以上的,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职位。

京城的国学增建学舍四百多间,国子监、太学、四门、俊士等学馆都增加 了不少学生和教员,过去没有的书法、算术等科目也开始设置教师,并招收学 生,使各种学科俱备。自玄武门起,驻守宫廷的兵士也配备博士,教他们读经 书,其中通晓经学的,向皇帝推荐。唐太宗又多次到国学去,听博士、祭酒等 学官讲论,完了各赐给他们布匹奖励。学生中能通晓经书的,立即提升,得到重任。不久,吐蕃等民族的首领,都派遣自己的贵族子弟来请求进入国学学习,差不多有几百人。在国学之内,读书和讲学的 旺,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差不多达万人。儒学的兴旺,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

奖励先儒 配享孔庙

贞观十四年时,唐太宗下诏说:“梁朝的皇侃、褚仲都,北周的能安生 沈重,陈朝的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朝的何妥、刘炫,都是前代"的名儒" 他们的学术都可以作为法度,又加上现在的学者,很多都在用他们的讲义,应 该对他们加以重赏,以鼓励后来的学者。可以寻访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写下姓 名呈报上来。”贞观二十一年时又颁诏说:“左丘明、卜子厦、公羊高、谷梁 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萇、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 植、郑玄、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这二十一个人,要把他们的 著述传给皇室大臣的子孙。既然奉行他们的学说,按理应该进行褒奖尊崇。从 现在开始,如果太学有什么祭祀的事,可以一同在孔庙随受拜祭。”唐太宗尊 敬儒学、重视道统到这样的地步啊!

朝廷大臣 博学通经

贞观二年时,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管理国家的关键,主要在于得到 人才,不按照人的才能而随便任用,一定难以达到治理的目的,现在所要任用 的人,必须要以德行和学识为根本去考核。”谏议大夫王珪说:“臣子如果没有 学问,就不能认识过去的历史,哪里能堪担大任。汉昭帝的时候,有人骗称自 己是卫太子,围观的人有数万人之多,都被迷惑了。京兆尹隽不疑凭借《春 秋》上记载的卫国太子蒯嗾违法出逃后回国,新国君不接受这件事的春秋大义 进行判断(不管是不是真太子都是罪人)。汉昭帝说:’公卿大臣,应该用通 晓儒术而又明白古今大义的人,这本来就不是一般舞文弄墨的俗吏可以比拟 的。"”唐太宗说:“确实就像你说的这样。”

考订经典 撰写注释

贞观四年时,唐太宗因为那些经典书籍都已经通行很久了,有号多文字错 误,于是命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核订定五经。到这件事情完成;豐 令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集合众多儒生重新加以详细讨论:那时儒学豐驚; 习各自老师的学说,错误很多。颜师古就引证鬻當霊儒翥鴛囂 进行清楚的答辩,援引论据详细明白,全部出人意先白二豳、甬曲萨常侍 服的。唐太宗由衷地称赞他做得很好,赐给他五百段锦帛,增授通直散骑常侍职位给他,把他刊定的经书颁布于天下,命令读书人学习。唐太宗又认为儒家 流派很多,文章句子烦琐复杂,命令颜师古和国子监主管孔颖达等儒士,撰定 五经的正确解释,一共一百八十卷,命名为《五经正义》,交给国学作为教科 书使用。

勤奋治学 完善自己

唐太宗曾经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承自己天生的本性,但是必须通 过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像大蛤这种动物本性是含水的,但是要有月光照射 才会喷水,并形成美丽的图案;木材的本性包含有易燃的因素,但要等到火种 引燃才会有火焰发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灵性,要等到学业完成才能显出美好 的才能。所以苏秦用针刺自己的大腿认真苦读;董仲舒把窗帘放下,三年不看 园子的景色。不在道德和技能上勤奋努力,功名就建立不起来。”岑文本回答说: “人的本性相近,性格却各有不同,必须用学习来矫正性格的缺陷,成就完美的 品性。《礼记》上说「玉石不琢磨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所以古人勤奋学习,并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美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深拥我@;深吻我。2024-01-29 03:14深拥我@;深吻我。[吉林省网友]203.31.69.213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确实迈入了一个盛世,儒士们的才华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顶7踩0
  2. ♔挚爱2023-12-27 17:26♔挚爱[青海省网友]203.32.56.6
    唐太宗真是雄才大略,设立弘文馆广招儒士,为唐朝的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顶0踩0
相关阅读
129期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千古一帝之唐太宗诗句必赏

129期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千古一帝之唐太宗诗句必赏

↑↑↑ 敬请关注!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

2018-08-26

高句丽太子入唐做质子 唐太宗派陈大德回访 暗中刺探其国情民风

高句丽太子入唐做质子 唐太宗派陈大德回访 暗中刺探其国情民风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致力于维护以唐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此前提下与各藩属国发展友好关系

2023-11-08

李世民8大经典名句 千日醉不醒 十年味不败

李世民8大经典名句 千日醉不醒 十年味不败

李世民为人机智过人,更难得的是文武兼修

2014-11-10

袁天罡作为大唐的预言家 还乡前对唐太宗说了一句话 太宗大喜

袁天罡作为大唐的预言家 还乡前对唐太宗说了一句话 太宗大喜

在唐朝的初期时,有很多的能人志士,但袁天罡应该算是当时最出名的一位了,他当时既是著名的风水大师还是非常厉害的预言家,他掌握的技能当中预测是最拿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