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句丽太子入唐做质子 唐太宗派陈大德回访 暗中刺探其国情民风

时间:2023-11-08 04:52:01

相关推荐

高句丽太子入唐做质子 唐太宗派陈大德回访 暗中刺探其国情民风

上回我们说到唐高祖时期,对待高句丽的态度是以和为贵的,唐丽关系是比较融洽的。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致力于维护以唐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此前提下与各藩属国发展友好关系。当这个体系稳定运行时,唐丽关系就友好,当高句丽试图破坏它时,唐太宗必然要通过战争来维护它的尊严和地位。唐太宗时期,唐朝的内外形势都大为改观,处理内外事务开始游刃有余。原因有两点:

首先,从618年起,李世民参与平定了国内的割据势力,平定陇西薛仁杲、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等。

二是清除了对唐王朝最大的威胁--东突厥。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勣出兵大败突厥于阴山,并生擒颉利可汗,灭掉东突厥。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立即遣使奉上“封域图”,以示祝贺。不过高建武内心极度惊恐,害怕唐朝大军会征伐它,因为突厥曾经是高句丽的盟友,突厥被灭,高句丽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唐太宗灭突厥对高句丽产生了强烈的震慑效果,荣留王高建武殷勤奉唐,竭力维护好与唐朝的关系。唐高祖曾与高句丽交换过俘虏,唐太宗李世民则将隋丽战争战后事宜进一步推向深入,这就是了本栏目开篇所说的贞观五年(631),唐太宗派广州都督府司马长孙师入高句丽收敛隋时阵亡将士骸骨的事件。

长孙师遵唐太宗诏令,收敛了隋时阵亡将士骸骨,并进行了祭奠。毁掉了惨无人道的,高句丽用隋军尸体筑成的“京观”,打击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令高句丽举国震惊。虽然唐朝是高句丽的宗主国,但唐太宗敢于让人在高句丽境内拆毁京观,就是要告诉高句丽,铸京观这种对中央王朝挑衅示威的举动是绝对不允许的,也是唐太宗对高句丽这种残忍行为的蔑视,甚至不畏惧再次与高句丽开战。

高句丽此时看到的是一个比隋炀帝还要强硬的中原王朝皇帝——唐太宗。唐太宗对藩属国的要求比隋炀帝还要严格,不仅要建立朝贡、册封关系,纳入中央王朝体系,还要实质性的藩属;不是表面上的臣服,而是要服从中央王朝的诏令。此次拆除“京观”本身也是一次测试,看你高句丽能怎么样,是对抗还是继续友好,唐王朝已经解决了突厥这个最大的威胁,现在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高句丽。

荣留王高建武惶恐不安的同时,开始文武两手准备。为了表达自己与唐朝友好的诚意,同时也为高句丽赢得恢复和壮大的时间,荣留王更加殷勤朝贡唐朝,而且派出高句丽太子桓权入唐做质子。这是高句丽与唐朝关系的一大进步,高句丽一向对中原王朝不感冒,经常阴奉阳违,很少让太子冒险去别国做人质。荣留王高建武此举,说明了此时他与唐朝搞好关系的意愿是较为真诚的。

不过他也害怕有朝一日,唐朝会向隋朝一样对他们进行征伐,因为唐朝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唐太宗雄才大略,能征善战,拆毁“京观”更是让高建武不寒而栗。正是之前高句丽对中原王朝的表面归顺,背后捅刀子的做派,让他心虚不已,因此耗时16年修筑了一条起自扶余城、西南到海的全长 1000 余里的长城,以防御唐朝的进攻,不过后来证明,这条长城基本没起到什么作用。

高句丽荣留王派太子桓权入唐做质子这件事,唐太宗自然非常重视,选派素质很高的使者去边境迎接,太宗选中了陈大德。陈大德何许人也?

陈大德,生卒年不详,河东桑泉人, 历任荔州刺史、职方郎中,是一位儒雅、机敏、饱学之士。唐太宗非常注重选派出使少数民族政权的使者,陈大德能够被选中,必然是其才华气质俱佳,智慧谋略过人。

而且这也不是唐朝首次向朝鲜半岛派出使者。贞观初年,唐太宗就派朱子奢持节处理朝鲜半岛纷争。《旧唐书·朱子奢传》载:“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连兵数年不解,新罗遣使告急。乃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充使,喻可以释三国之憾,雅有仪观,东夷大钦敬之,三国王皆上表谢罪,赐遣甚厚。”

朱子奢形象气质不错,而且其人学识渊博,不过朱子奢没有抵住“糖衣炮弹”的侵袭,接受了出使国赠送的美女,被唐太宗训斥了一顿,但也没有治罪,朱子奢出使终归是没有达到唐太宗的要求。

对于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一事,《新唐书》载:“久之,遣太子桓权入朝献方物,帝厚赐赍,诏使者持节答劳,且观衅。大德入其国,厚晌官守,悉得其纤曲。见华人流客者,为道亲戚存亡,人人垂涕,故所至士女夹道观。建武盛陈兵见使者。大德还奏,帝悦。大德又言:闻高昌灭,其大对卢三至馆,有加礼焉。”

公元 640 年末,职方郎中陈大德受唐太宗之命,从长安赶到柳城,迎接入唐的高句丽太子桓权,随后出使高句丽。此次陈大德出使高句丽可谓重担在肩,除了名义上持节答谢高句丽遣太子入唐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担负着“觇国虚实”的重任,就是要刺探高句丽国情民风,考察高句丽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以备不时之需。

唐太宗此举看似不地道,其实正是高句丽王修筑长城的挑衅举动在前,让唐太宗警觉起来,认为高句丽还是从骨子里不服从宗主国,借答谢之便,派遣陈大德赴高句丽就是要摸查一番高句丽的军情,为日后发生战争不测做前期准备。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非常注重情报工作,对于高句丽这样的地区性强国更是不敢小觑,战前的情报收集,如果能在一个宽松的和平环境中进行岂不是更好?

陈大德进入高句丽境内后,高句丽人自然对其有所防范,特别是对军事城池、要塞布防的严密保护。这还是在和平时期,唐丽关系友好的情况下,其实每当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张时,高句丽对中原进来使者的防范更加严格。

为了完成唐太宗“且观衅、觇国虚实”之命,不引起高句丽人的警觉,陈大德自称醉情于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游山玩水,乐此不疲,给了高句丽人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就是,这个唐朝使者是个地道的驴友,高句丽奇美的山河能得到唐朝使者的热爱,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自豪。

为了方便行事,陈大德将准备的的绫罗绸缎赠送给高句丽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让这些官员受宠若惊。他们本就对强盛的大唐仰慕不已,又收到大唐珍贵的礼物,更是感恩戴德一般热情接待。这些地方官亲自为其做向导及讲解,带领陈大德游遍高句丽名山大川,使得陈大德对高句丽历史地理以及民族风俗有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考察,在很短的时间内,摸清了高句丽的虚实。

除了结交高句丽当地官员,陈大德与滞留在高句丽的隋朝故人的互动,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高句丽的乡间考察时,遇到了很多滞留在高句丽的隋朝故人,这些隋朝故人都是隋丽战争时被迫留下来的。对于滞留在在高句丽的隋人,唐高祖时期就非常关心,唐太宗李世民派陈大德出使高句丽考察风土人情,不会想不到让其了解隋人的现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海南岛主2024-02-06 23:29海南岛主[宁夏网友]125.215.30.136
    历史原来是这么有趣,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那个时代。
    顶3踩0
  2. ㄘ綿ㄖ♀②2024-01-07 17:16ㄘ綿ㄖ♀②[山西省网友]203.3.68.208
    唐朝真是厉害,这种渗透和侦查手段都用得出来。
    顶0踩0
  3. 南宫穆何2023-12-08 11:04南宫穆何[广西网友]103.246.158.103
    这段历史真是惊险刺激,看得我热血沸腾!
    顶8踩0
相关阅读
隋唐时代作乱东北的一颗钉子 崛起的高句丽!

隋唐时代作乱东北的一颗钉子 崛起的高句丽!

隋炀帝率军亲征高句丽,但是由于战线太长,高句丽兵势如烽火,双方交战久久相持无法破胶着之态,久战不下,加上隋军后方杨玄感发兵叛乱,使得隋炀帝首尾

2023-09-29

隋朝奸臣宇文化及 杀了杨广还睡杨广的女人 遗言却传遍全中国

隋朝奸臣宇文化及 杀了杨广还睡杨广的女人 遗言却传遍全中国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周昙隋门·炀帝隋炀帝杨广隋朝仅仅只存活了37年,是我国古代一个存在时间比较短的王

2023-06-16

正史上隋炀帝真的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 其他皆可”这句话吗?

正史上隋炀帝真的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 其他皆可”这句话吗?

在没有成为皇帝之前是一个善于装成君子的伪君子

2015-02-08

经典巨作《夺天下》 让人惊喜连连的细节 一直追文一直爽!

经典巨作《夺天下》 让人惊喜连连的细节 一直追文一直爽!

自古以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的,谁见过南方统一北方?当然,除了朱元璋那厮例外

200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