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通解语言是鉴赏的第一步——文学鉴赏谈之一

时间:2023-09-08 03:04:01

相关推荐

通解语言是鉴赏的第一步——文学鉴赏谈之一

北京 王俊鸣

一说到“文学”,一般就会想到“鉴赏”。过去,人教社编印的语文教材,更明码标价,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鉴赏”,而且是“诗歌鉴赏”——相对于散文、小说,诗歌的鉴赏有更大的难度。所谓“鉴赏”,是说鉴别而欣赏,就是辨高下,析优劣,赏其高而玩其优,怡情养性,审美享受。殊不知跟书本打交道的第一道“坎儿”是语言,语言未通就来“鉴赏”,势必无的放矢,云山雾罩,不仅难收“鉴赏”之效,久而久之还会养成粗枝大叶、信口雌黄的恶习。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把诗歌与小说混编在一起,其“单元指导”语除了“追求真理,拥抱未来”之类的说教,走的其实还是 “鉴赏”的老路:“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这里还是舍弃或说超越了“语言通解”一层,而从文体特征进入所谓“理解”与“欣赏”。

我们所说的“通解语言”,是指一种超越文体的普适的文本解读能力,无论古文今文,也无论诗词歌赋,要读明白,都不能没有这种能力。任何合格的文本,都是积词成句、积句成章的。通解语言,就是从微观的一词一句到宏观的一章一篇,都一一“读明白”——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诱使需要说文解字),那句话是什么结构(有时需做句法分析),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文本的核心语句在哪里,言语间有怎样的跳脱与照应,等等,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含糊敷衍,如此才能进而从宏观上理解作者之用心,评价行文之优劣,才谈得上鉴赏。

为了证明“通解语言”是文学鉴赏的前提与基础,姑举若干语言未通而胡“鉴”乱“赏”之例如下。

如今,读《红楼梦》已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所以讲析《红楼》、指导读《红楼》的名家如雨后春笋,其著作也大有热销之势,而一些编制语文试卷的高手,也纷纷拿《红楼》考验在校诸生。有这样一段奇文:

正如林黛玉乃大观园女儿世界中的灵魂一样,晴雯之死集中体现了丫鬟群落中的全部灵性和全部悲愤。相对于一些宗教信徒对上帝的至死不渝,晴雯在弥留之际向贾宝玉赠送的是两根葱管般的手指。这两根极具象征意味的手指,一根指向罪恶的人世连同黑暗的历史,从而闪烁着利剑般的抗议和批判;一根指向遥远的天国的手指,一根指向罪恶的人世连同黑暗的历史,从而闪烁着利剑般的抗议和批判;一根指向遥远的天国,为她所爱的主人,也是相知的朋友指点爱情所独具的审美向度;这两根爱憎分明的手指既告诉读者此恨绵绵无绝期,也告诉宝玉花开花落两心知。如果宝玉无意间看见的龄官画蔷还只是一种缠绵的话,那么这种缠绵此刻在晴雯向宝玉的诀别中,变成了一道激动人心的彩虹,横贯长空,照亮了宝玉的灵魂,也照亮了整个的大观园女儿世界……(李劼著《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东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P210,据说有新的增订本,还没读到。)

晴雯临终,宝玉探视,晴雯确有所赠,不过不是“两根葱管般的手指”,而是“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还有“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她的说法是:“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见《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指甲,可以铰下来送人留念,手指怎么送人?也铰下来吗?岂不鲜血淋漓?即使真的铰下来,怎么收藏?但我们的学者就硬生生地把指甲变成手指,是读书时眼花看错了,还是为了“鉴赏”而有意偷梁换柱?最令人讶异的是,两根手指竟然如此惊天地泣鬼神,使我们的学者“鉴赏”出这样大段激昂慷慨的文字。如果不读《红楼梦》原文,我们或许真的会被这种“鉴赏”所感动。但当我们知道这种“鉴赏”完全是背离原文的胡扯时,一种被欺骗甚至被侮辱的感觉会油然而生。还不止此,据传有人拟制试卷,特特选了这样一段文字来检查学生读《红楼梦》的成效,不必说臭味相投,至少说明试题制作者根本就没有去查原著。一群自己都没有好好读过《红楼》的人,倒来出题检查学子,是喜剧还是悲剧?

这种偷梁换柱以助“鉴赏”的情况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建立在对词句误读基础上的“鉴赏”却是屡见不鲜的。

新编语文教材《必修》(上)选了郭沫若的一首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材编者说:“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但看看教材编者的解说和一些公开发表的“优秀教案”,却普遍存着误读。一个“教案”在总结“诗歌主旨”时说:

这首诗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表达了诗人

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一个“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人,是一个呼唤着,呐喊者,它不是“力”的本身,怎么就成了“巨人”,而且“横跨两大洋”?这种解读实在匪夷所思。

原诗的前四行是: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呦!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在具体分析时,上面所引“教案”上来就是:“诗歌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那“白云”呢?“北冰洋”呢?它们跟所呼唤、所颂扬的“力”有什么关系?这是刻意回避、置之不论的办法。教材编者的说法则是:“(诗人)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这是把“北冰洋”“太平洋”和“白云”相提并论了:都没有读懂。其实,四行诗,两个“意象”,可以“互解”。那“滚滚的洪涛”,来自“太平洋”,“太平洋”之“力”就体现在这“洪涛”上。“太平洋”——“洪涛”,这是一个整体。对义互解,上两行诗也是一个意象的整体。主体是“白云”,是白云的“怒涌”——这是“力”的来源与表现。但“云”常常给人“软绵绵”的印象,于是诗人就拿“北冰洋”来做比喻——取北冰洋冰峰涌动力不可当的特点。这就是诗人所描绘的两种“力”。像北冰洋冰峰怒涌的白云来摧毁,太平洋的滚滚洪涛来荡涤,二力相合,“毁坏”着,同时“创造”着。

有一年高考,用史铁生的《合欢树》做题,其题目之一是:

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是: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文章原句是: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

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

怎么种的。

语义的重点显然在“但”字之后。这是一个抒情的句子,而不是在讲哲理:既有回忆母爱的温馨,又有早早失去母爱的伤痛,有对母亲的怀念 ,又有为 母亲终于摆脱苦境而感到的安慰,还有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感到的自豪。而且,从整体上看,本文是叙事抒情的,并非要讲什么“哲理”。说什么“普遍”“特殊”,就像说三十岁以后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一样,是一种象牙塔里的玄想,只可以作阅读“泛化”的标本。以此为基础再说什么“含而不露,韵味悠长”,岂不是痴人说梦?——高考中几万考生有一个能和命题者“想到一块”去吗?

在古诗文的“鉴赏”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句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是偶句,而偶句中相对应的词语意义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是规律。看看新编语文教材的“教师用书”(九年级上册),其翻译竟是这样:“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知道了“翔集”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却不能领悟到与之对言的“游泳”也是两个不同的动作,生生翻译成“畅游”!原文的音韵和谐没有了,情境的美感也翻没了。在水面上浮动为“游”,潜入水底为“泳”。如此,这句子就应该翻译成“五彩的鱼儿时而浮上水面,时而潜入水底”,这才能与上一句和谐相配,构成一种美的意境。

庄子《逍遥游》有一段描写大鹏鸟高飞远翥,自古至今,多以为庄子是在歌颂大鹏鸟,把大鹏鸟看做正面形象。世人为子弟取名也喜用一“鹏”字。其实这是误读而赏。其原文是: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ào 堂上的低洼处)之上,则芥(jiè 小草)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jiāo 船搁浅),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尽、都)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 阻挡)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把大鹏鸟看做正面形象加以肯定甚至歌颂,很难与庄子的人生哲学相吻合,也与文本自身的理路相矛盾。庄子所追求的的人生理想境界,就是本文所说的“无己”“无功”“无名”,也就是虚静无为,安命自保,精神自由。而大鹏鸟“怒而飞”“徙于南冥”之举,不但是“有为”,简直是在拼命冒险。“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是一句重要的“情态语”,明确表示出作者的评价与态度:它奋力而飞,达“九万里”之高,然而这有什么意义呢?它连大地的一点真相都看不到——不过像人从地面望天空,茫茫一片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徙于南冥”?那里有什么在等待着它吗?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本领吗?没有交代,看来似乎是为“徙”而“徙”,甚是无谓。接下来更用“且夫”一段对大鹏鸟的作为加以否定。“且夫”二字,是重要的语篇指示语,是思路脉络的鲜明标志,由此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理路逻辑。而奇怪的是,译注者诸家都置之于不顾。庄子此文,上面对大鹏鸟的作为已然加以否定,这里再用“且夫”引出进一步否定它的道理:它的高举南迁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何况这样的作为还得凭借巨大的风力;如果风力不足,它是飞不起来的:真是何苦来呀!根据这样的文脉,我们可以确定:庄子并不认为大鹏鸟的作为是值得肯定的;其不值得肯定的理由首先是它没有意义,其次是它还得有所凭借。明确了这一层意思,对解读下面的文字至关重要。

周邦彦《过秦楼》(水浴清蟾):“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有人解释说:“在井栏边,她‘笑扑流萤’,把手中的‘画罗轻扇’都触破了。”(万云骏文,见上海唐宋词典)郭伯勋先生的解释更为邪乎:“‘惹破’一词,见纨扇撕裂,萤虫飞逃,花瓣震落,还有我一时帮了倒忙之故。”(《宋词三百首详析》) “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少女活泼天真的举动,再加一“笑”字,更是欢乐的氛围。而说罗扇“撕裂”,“萤虫飞逃”,岂不是煮鹤焚琴,太笨拙、太鲁莽了吗!此中“惹”字,义为“沾上”;“破”字,当解读为“着”“了”。“惹破画罗轻扇”,就是那流萤粘在画罗轻扇上了,这是一种“胜利”喜悦,“收获”的欢乐。——这是由词语的误读而影响欣赏。

张九龄《望月怀远》颈联是:“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是两个因果紧缩句,而诸家的解读不是含糊不清,就是扞格不通。

陈增杰:(“灭烛”二句)“吹熄蜡烛,披衣出户,月光洒满庭宇,更觉得皎洁可爱;月下徘徊久立,夜露湿润了衣裳。”(《唐人律诗笺注集评》)

沈熙乾:“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见上海版《唐诗鉴赏辞典》)

沈文凡、李博昊:“三四句承上写‘怀人’,有情之人都会觉得长夜漫漫,难以入眠,整夜都为相思之情所缠绕,点出相思之深切。颈联写吹灭了蜡烛,愈觉得月光是那样的明亮,整间屋子都是它的清辉;披上衣服,更觉得衣服似乎也被月下的凝露所润湿,微微有些清寒。”(《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

“灭烛怜光满”,是说因“怜光满”而“灭烛”;“披衣觉露滋”,是说因“觉露滋”而“披衣”:倒置的因果紧缩句。《唐诗鉴赏辞典》的解读,竟把“不能入睡”与“烛光耀眼”联系起来;说出门所见,“光线还是那么明亮”,似乎诗人并不喜欢这明亮的月光。这当然不合诗意。至于“披衣觉露滋”,“披衣”与“觉露滋”这两件事的关系完全被打乱了,甚至被取消了。沈文凡、李博昊的说法也有同样的问题,它不仅颠倒了实际的因果关系,也模糊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其他几家也都有因果不清的问题。——这是因句法的误读而影响到鉴赏。

由于语言不通而胡鉴乱赏的现象很普遍,例子可以说是俯拾即是,所以我们一再强调通解语言是鉴赏的第一步,是鉴赏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说通解语言就是要把书“读明白”。这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量的实践,但这不能像某些专家学者所说的仅仅靠一个“多”字,而要探寻文本的规律,进而根据其规律训练自己的解读思维并培养语感。文本的规律,首先要认识到任何合格的文本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有一些语句起着关键作用。这个规律可以叫做“关键指要律”。文本的另一个重要规律是“诸因互解”。一方面,文本自身的诸种因素之间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发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文内诸因互解律”;另一方面,任何文本都是作者的主观产品,而作者为文总不免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作者的主观与社会的客观对文本也有一种既制约又阐发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文外诸因互解律”。

认识到上述文本的规律,阅读能力的训练就有了根据与方向。根据“关键指要律”,要读明白就得树立“整体观”,而要做到整体把握,就得能抓住关键语句。当然,所谓“整体把握”,所谓“关键语句”,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还要能分解,能具体化。根据“诸因互解律”,就要训练以文解文、以理解文、以事解文、以情解文等种种能力。为了读者对阅读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特列表如下;

“阅读能力分解表”说明

阅读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普适)能力与发展(个性)能力。

基础(普适)能力分为三个层次:认读能力,解读能力,统理能力。

认读能力包括:使用工具书,默读与朗读。

解读能力包括整体把握与诸因互解两个维度。

从宏观说包括抓住关键、整体把握。

诸因互解包括: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情解文。

解读能力追求的是“读懂作者”,其中贯穿“质疑辨证”的思维训练。

统理能力是整理综合、化繁为简、把书读“薄”的功夫。

赏读能力包括“根据体裁确定赏读重点”“对内容与形式作鉴别评价”。

拓展能力包括“在文本范围内拓展”“在文本范围外拓展”。

“发展(个性)能力”追求的是“独立判断、质疑创新”。

“解读能力部分详表”说明

解读部分分为三个层次:整体把握(语感)、诸因互解(思维)、统理材料(表达)。

整体把握分为“抓住关键”和“把握整体”两个层次。

抓住关键包括:指示语(对象指示·时空指示·语篇指示·模态指示),概括语,情态语(情感.态度),过渡语,标题语。

整体把握的内容包括:文章体式(文学与非文学),话题范围,层次脉络,情感基调,主题宗旨。

诸因互解包括:以文解文(同义互解·对义互解·连义互解·虚实互解·宾主互解),以事解文(时代·作者·相关材料),以理解文(事理·文理),以情解文(景物中情·言行中情·言浅情深·悖理合情)。

统理材料包括:对应虚实(化繁为简·化实为虚),整合因果,梳理异同。

整个统理过程都注意训练“表达规范”。

2020年11月29日于北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叶落花台雨份飛2024-01-20 15:16叶落花台雨份飛[黑龙江省网友]203.15.151.253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用心去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顶39踩0
  2. 只要有你2023-12-06 19:12只要有你[四川省网友]43.226.78.168
    文学鉴赏是门深奥学问需要细细品味。
    顶0踩0
  3. 胡雅婷2023-10-22 23:08胡雅婷[黑龙江省网友]202.134.132.178
    这句话太经典了语力量确实无穷无尽。
    顶49踩0
相关阅读
《文心雕龙》中人人皆知的15个名句 个个都是文学鉴赏理论的精华

《文心雕龙》中人人皆知的15个名句 个个都是文学鉴赏理论的精华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2023-10-13

中考记叙文考试包含散文和小说 了解散文 小说常见的文体知识

中考记叙文考试包含散文和小说 了解散文 小说常见的文体知识

很多同学分不清这些概念,怎么又是记叙文,又是小说,散文

2023-12-03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范围与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范围与内容

⑶语法和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常见修辞方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2023-10-13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类型 例题 方法汇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类型 例题 方法汇总

精卫词王 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