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类型 例题 方法汇总

时间:2023-09-11 04:04:01

相关推荐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类型 例题 方法汇总

2020年高考备考之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1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典例2 【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

文学史上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意境或内容上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以此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鉴赏诗词语言风格的技巧:

1.品味整首诗,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是否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4.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

答题模板(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

1.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准确点明诗歌的语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平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

3.阐述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折,不正确的一是( )

A.“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深长。

B.“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

C.“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诗题“边庭落日”。

D.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

2.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滕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嚶咛如《竹枝》。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面面。

B.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C.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4.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①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从弟,堂弟。

5.这首诗第一句中“亭亭”表现出松树的形象。

6.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对仗尤为工整。

B.第二句两个“一何”凸现强烈的情感色彩。

C.诗人由外而内揭示松柏孤傲不群的个性。

D.整首诗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精神追求。

7.刘祯的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请结合本诗歌作简要赏析。

1.A

【解析】

项,“从时空落笔”错误。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水。“紫塞”,亦可理解为夕阳下的关隘蒙上一层金紫之色。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是种跨越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这种横跨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被称作诗家笔法。故选

2.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豪迈,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

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本题主要考查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词的格调,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合题干内容“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结合诗歌的意境、人物形象塑造、情感等方面分析。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沙蓬,指蓬草丛生,黄沙飞扬,意即塞外。句意为:我辞去朝廷中的任职,不远万里,奔赴塞外从军。这是诗人追思自己毅然放弃赋闲无聊的京中小吏的职务,投身如火如荼的保卫边疆的经历。“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这是诗人回忆戍守边塞的激烈紧张、丰富艰辛的生活,为把握攻战的时机,随时保持警惕;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而寻找水源,开辟道路。“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

,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诗人一心为国,不以追求官爵为意;看到云气横蔽落日之景,突发奇想以此抒发自己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为君而战,为边境的长治久安而战的矢志不渝思想。诗人由眼前景想到遥远的长安,驰骋想象中,回顾了自己对从戎的选择;随即生动地描写了战地上杀伐之气纵横、干戈之象满目的情景;承此而抒发了为报君恩,将更加奋勇作战,以澄清边塞烽烟的雄心壮志。

3.C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蜿蜓起伏,时隐时现”错,根据第三句“田

望如线”可知,田埂一眼望去如线般笔直,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故选

C

4.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诗歌鉴赏】

刘禹锡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从小生活在江南地区,对那里的农民生活有所了解。“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一贬再贬,长期沉于下僚,远居边荒,这使他有了更多接触社会下层的机会,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写了一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诗篇,《插田歌》即其中之一。本题节选了其中的前八句,语言质朴易懂,平白如话。诗的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视觉景象,冈头花草整齐、燕子穿梭飞舞、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还有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的农妇和披着绿草编的蓑衣的农夫,绿苗白水与白裙绿衣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传达出一种朴素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通过听觉描写来展现农民劳动的热闹景象。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可看作是一种背景的铺叙,而这两句则通过歌声表现了农民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5.挺拔耸立

本题考查把握诗词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首先勾画诗歌选用了什么意象,其次根据诗句中的关键词分析意象特点。回答本题要先正确理解“亭亭”的含义,“亭亭”即“直立高耸”。本诗用来形容“松树”,自然是形容松树在秋风中的挺拔之姿。

6.B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项,“五言律诗”理解错误。这是一首东汉诗人写的五言诗,但不是律诗。

项,“松柏孤傲不群的个性”理解错误。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从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D

项,“借景抒情的手法”理解错误。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故选

B

7.作者开笔便让山上亭亭之松拔耸而起,展现出一种“突兀撑青穹”的雄伟气象。然后再用“瑟瑟”谷风加以烘托,写得极有声势。紧接着连用两个“一何”,先慨叹谷风之凛烈,简直就要横扫万木;后叙写松枝之苍劲,更显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刚挺难摧。然后赞美松柏在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凄寒严冬却依旧端然挺立,一“正”一“常”,语势铿锵,正气凛然。结尾自问自答,点出“松柏有本性”后戛然收笔,意蕴深沉。诗歌气势激宕,语言不事雕琢而刚健有力,读者于涵咏之际,恍可见到,那雄伟苍劲的松柏,还久久矗立在眼前。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语言不是高频考点,但是应该知道。先指出来语言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指出来表达效果。本诗中,“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亭亭”“瑟瑟”叠声词的使用,既表现松树的挺拔高耸,又表现谷中风的凛冽刺骨,由风映衬青松的傲骨,写得极有声势。“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中,“一盛”“一劲”表现风与松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赞美松的苍劲难摧,铿锵有力。“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赞美了松树坚贞不屈的本性,戛然而止。象征的手法,质朴而有力的语言,使诗歌意境高远,格调崇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飞禽林木2024-02-05 08:50飞禽林木[海南省网友]113.11.198.95
    这个汇真太有用了!对古代诗歌感兴趣朋友们定会喜欢这些优美文字和深刻思想。
    顶0踩0
  2. 浅浅笑时光2023-11-23 18:27浅浅笑时光[青海省网友]113.27.220.26
    真是精彩汇啊!古诗韵味与意境每都是文学瑰宝。读诗我常常会尝试用古人眼光去这个世界仿佛能更深刻地感受诗人情感。
    顶9踩0
相关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 字 词 句例题及练习题汇总 老师:基础要打牢

小学一年级语文 字 词 句例题及练习题汇总 老师:基础要打牢

一年级语文主要学习汉语拼音、生字、词语等基础知识,因此,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打牢,这样才能顺利升入二年级的学习

2023-09-10

高中语文 最全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赏析方法 作答套路汇总

高中语文 最全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赏析方法 作答套路汇总

古诗鉴赏题首重积累,无非是多看多记,加上长期的古诗文熏染,慢慢去领会古人在写诗词时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增强自己的诗词语感!当然了,高中诗词鉴赏

2019-10-24

冲刺小升初:历年语文常考100道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考前必做

冲刺小升初:历年语文常考100道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考前必做

对于小升初的考试很多家长和孩子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分为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在小升初的考试之中考出怎么样的成绩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可以上

2008-03-20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汇总 欢迎教师和家长收藏

初中语文文言文考点汇总 欢迎教师和家长收藏

其实这些试题几乎都属于送分题,因为他们考察的大都是学生的背诵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包括古诗文默写部分,以及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评价能力的题型,比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