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红楼梦:潇湘馆的文化底蕴有多深?4种文化 每一种都很特别

时间:2020-12-22

有人认为是出自于贾元春的原因,有凤来仪的潇湘馆是一块风水宝地;有人认为是潇湘馆的翠竹,适合林黛玉的品行;有人认为潇湘馆与宝玉的怡红院比较近,两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导读:大观园分房子,林黛玉选择了潇湘馆。有人认为是出自于贾元春的原因,有凤来仪的潇湘馆是一块风水宝地;有人认为是潇湘馆的翠竹,适合林黛玉的品行;有人认为潇湘馆与宝玉的怡红院比较近,两人不愿意隔得太远……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应是潇湘馆的文化底蕴太深。

1.潇湘馆包含着精舍文化

精舍文化本质是一种建筑文化。大观园竣工后,贾政带人前去参观,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精舍起初是僧人的讲道场所,后来成为僧人长住的地方,精舍一般很精緻、规模不大,是虔诚、少数信者聚集之地。佛陀时代称寺为“精舍”,如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是最早的佛教寺院。起初,精舍大都建在城外幽静的林地,也称“兰若”,即寂静处;又称“伽蓝”,其后逐步设置佛像,就像佛寺了。

林黛玉自然不是僧人,但是她却是信佛的。贾宝玉受了马道婆的妖法之后,昏死几天,后被一僧一道救醒。林黛玉当众说出了“阿密陀佛”。薛宝钗还笑话说佛祖不仅管治病,还要管姻缘。

由此可知,林黛玉是信佛教文化。而精舍传递的就是“精舍”文化。

2.潇湘馆包含着种竹林文化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竹林文化并不陌生。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把文人的风骨与竹林的君子气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世不可医……"。

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些诗文将竹子形态特征凝结成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而这一切恰恰如林黛玉的秉性。

大家搬进大观园之前,贾宝玉问林黛玉选住何处,林黛玉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林黛玉所说,透露出潇湘馆的环境,以及环境背后的竹林文化。

3.潇湘馆包含着苔藓文化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她到大观园参观,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竹林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刘姥姥道只顾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一跤跌倒。众人哈哈笑了起来。

青苔色泽翠绿,茎细如丝,可如毛发一样附着在山石、水池、屋瓦、颓墙、湿地等阴暗潮湿、人迹罕至之处,是一种极不起眼却极富生趣的植物。

潇湘馆里的青苔,让人想到袁枚写的名篇《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林黛玉寄居在贾府里,因为敏感、孤傲和清高,来往的人很少,所以在潇湘馆外才会有青苔。尽管如此,她的内心却是火热的,虽然身处荣国府,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但是她仍如青苔一样,青春自来,牡丹花开。

4.潇湘馆包含着书房文化

贾政带人参观潇湘馆,看完之后,忍不住赞叹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刘姥姥在林黛玉的屋里,看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潇湘馆整体布局像书房,林黛玉又将书籍装满房间,使其比男人上等的书房还要好。在这个书房里,林黛玉教会了香菱学诗,写下了《帷帕三绝》《五美吟》等名篇,涵养了林黛玉的精神。

潇湘馆除了包含精舍文化、竹林文化、苔藓文化、书房文化之外,还有女性文化、色彩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林黛玉的生命状态、生活追求相契合,所以林黛玉才会选择潇湘馆,而潇湘馆也成全了林黛玉。

[文/小涵读书] 每天陪你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红楼梦:潇湘馆的文化底蕴有多深?4种文化 每一种都很特别》,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十三 四岁少女的文化底蕴:探春写给宝玉的信 您能看懂吗?

十三 四岁少女的文化底蕴:探春写给宝玉的信 您能看懂吗?

《红楼梦》虽是白话小说,但其中也偶有文言内容,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探春写给宝玉的信,就是文言文写就。初读《红楼梦》,限于古文底子薄,读不懂这种“之乎者也”的句子,一翻而过...

2023-11-17 #经典句子

一张小小的古琴 虽然并不受大众关注 但其文化底蕴传承了3000年

一张小小的古琴 虽然并不受大众关注 但其文化底蕴传承了3000年

...性,使接触过古琴的人痴迷其中。小编记得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宝玉说:妹妹,近日愈发大进,读上天书来了。黛玉回答:亏你是个读书人,连琴谱都不知道,亏你屋里挂着一张琴。宝玉讲:那只是作作...

2023-05-20 #经典句子

中国文化的底蕴: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下篇)

中国文化的底蕴: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下篇)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其中的代表。《红楼梦》第七十回大观园起社填词,题目就是柳絮,众人的词作都带有颓丧悲戚之意,唯有薛宝钗独出机杼,写出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句子,令众人击节赞叹...

2023-07-26 #经典句子

一部《红楼梦》 写尽玉文化 玉与红楼相辅相成

一部《红楼梦》 写尽玉文化 玉与红楼相辅相成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代表作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自其问世以来,迄今200余年 ,不仅受到国内外亿万人的欣赏和赞誉 ,而且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对 “红学” 研究的浓厚兴趣 ,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众多...

2016-04-06 #经典句子

相比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更优秀吗?

相比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更优秀吗?

...刊》评选的“世界最伟大的一百部长篇小说”中,只有《红楼梦》上榜,还排在了第50位。提到那些伟大的作家,往往是托尔斯泰,卡夫卡,马尔克斯,海明威。难道中国文学,真的不如西方文学优秀?也许你会说,《红楼梦》...

2018-02-11 #经典句子

语文成绩好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语文成绩好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水浒传》《三国演义》,初中时又看了《西厢记》《红楼梦》,高中时还看过《毛泽东选集》1—4卷,《汉语语法常识》等等的书籍。每看一本书,我都做了大量笔记,书写自己的感悟,评论。我把村子里能借到的书籍都读...

2018-10-17 #经典句子

玉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题材 从《诗经》到《红楼梦》都有体现

玉是古典文学中的经典题材 从《诗经》到《红楼梦》都有体现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代表作 《红楼梦》 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 ,《红楼梦》也是一部与中国玉文化联系极为密切的文学巨著。学者刘世民 、于岩膏在玉委会会刊上发表的《试论中的玉文化》一文中...

2023-10-13 #经典句子

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 玄幻网文却不被广泛承认?

为什么金庸古龙的武侠被奉为经典 玄幻网文却不被广泛承认?

...。yy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有利有弊,古典小说巅峰的《红楼梦》,就提到过yy,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是古今天下第一y人,因为他达到了“yy”的境界,也就是精神上的幻想。举个例子就很好区分,同样是后宫流,金庸的《鹿鼎记...

2014-10-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