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相比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更优秀吗?

时间:2018-02-11

文|黏黏书怪我一直想聊聊关于西方文学的一些事儿。在此之前,先说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强大,其本质不在于经济、科学和军事上的绝对强大,而在于文化上。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黏黏书怪

我一直想聊聊关于西方文学的一些事儿。在此之前,先说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强大,其本质不在于经济、科学和军事上的绝对强大,而在于文化上。

这叫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底蕴,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为之自豪的东西。没有文化作为基础,再繁荣的经济,再强大的军队都会不堪一击。所以,在那屈辱的一百年中,国人才会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苦苦寻找出路。所以,经济和军事入侵之前,往往是文化入侵。这便是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

文化输出至关重要,“孤芳自赏”等于“自欺欺人”

说回文学,文学是作为文化,最肉眼可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当世界处于封闭状态时,不同民族写着不同的诗歌,看着不同的戏剧,读着不同的小说。

随着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世界渐渐融为一个整体,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我们在乎经济,在乎科技,在乎教育,在乎医疗,在乎军事,却偏偏忽略了文学,不是吗?

文化输出有多重要,以西安为例。西安这些年便是靠着文化输出一跃而起的,当年的“陕军东征”,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相继登上“茅盾文学奖”,陕西因此成为当代文化强省。再后来,他们用带有陕西风格的民谣,用古老的文化底蕴,用一部部优秀的电视剧,让西安成为全国最有文学氛围的城市,经济也随之飞速发展。

可放眼世界,我们的文化输出竟然如此薄弱。《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最伟大的一百部长篇小说”中,只有《红楼梦》上榜,还排在了第50位。提到那些伟大的作家,往往是托尔斯泰,卡夫卡,马尔克斯,海明威。

难道中国文学,真的不如西方文学优秀?

也许你会说,《红楼梦》的语言意境是外国人根本感受不到,任何语种都无法还原。也许你会说,中国的古体诗,只有中国人能领会其中的精髓。也许你会说,《道德经》这样深邃,带有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西方人无法领略。

没错,以上说法都对。但是,如此优秀的文化只能孤芳自赏,岂不令人惋惜。所以说西安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典范,我们不能捧着古典不放,不能吃老本,不能说外国人看不懂,就说我们深邃。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文化输出,尤其是作家,导演这些人,不能一味地揪住国人的爱国情怀肆意消费,而是努力让全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我们这个国家。

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大体可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鲁迅是近代文坛领袖,中国当代作家无一不受其二人影响。

同时,中国当代作家,也无一不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如傅雷,王道乾等人,他们可以从事的,唯一的文学创作,就是翻译。就这样,西方文学开始影响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

余华深受卡夫卡的影响,才有了手术刀般的锋利与冷静。莫言和陈忠实深受马尔克斯影响,才有了篇幅宏大的魔幻现实主义。王小波深受卡尔维诺影响,行文中才充满荒诞与风趣。

不得不说,西方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等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大量出版西方经典文学后,国人才真正见识到除四大名著,及鲁迅、老舍以外的文学著作,才慢慢了解那些遥远又模糊的国度。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有五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几乎没有在文学上影响别人,而是别人影响了我们。

中国文学的兴盛有三个时期,第一是盛唐,诗人辈出,但那时的文学还不具有普遍性,只属于读书人。第二是明末,小说开始兴起,读书人也终于有了“课外书”。第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伤痕文学为开端,开启了“文艺青年”的时代。

原因并不难总结。盛唐时期,活字印刷还没发明出来,况且那个年代向外输出的全是瓷器,丝绸等,根本没有文化输出的概念。

直到明末,出版业才真正兴起,这也是小说能够昌盛的重要原因。但紧接着的闭关锁国,让整个中国处于封闭状态,就更甭提什么文化输出了。何况小说在那时只是落魄文人的下流玩意儿,根本不被主流接受。

所以,当中国文学真正拥有良好土壤的时候,可以借鉴的东西却太少了。我们不得不借鉴西方文学,来丰富自己。这才有了中西结合的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为何无法走向世界?

别人能向外输出,我们却很难办到。别人不来学我们,我们却去学别人。这是否证明了,西方文学比中国文学更优秀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文学并不比西方文学差,只是有局限性,局限在特有的文化之中。

文化需要碰撞,拿破仑的铁蹄打开了全欧洲的国门,大航海时代打破了原始文明与新文明的屏障。整个西方有着相似的历史,相似的宗教,政治的开放性比中国早了几百年,这些都为文学创造了极佳的土壤。

反观中国,封建制度压制了文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就文学的历史,尤其是小说了历史,较西方差了太多。直到今天,我们小说的整体水平,创作数量,文学氛围,都是不如西方的。

我们有《红楼梦》,就足以说明这片土壤可以生出伟大文学。但我们只有一本《红楼梦》,也足以说明中国文学还无法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原因除了语言意境和翻译外,最重要的是思想。中国文学,目前缺少一些宏大的主题。至今,我们还没有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史诗著作,也没有像卡夫卡或福楼拜这种,可以奠定写作方式的伟大作家。就连畅销书,也比不过日本文学。

中国文学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明白,文学不是为了迎合任何人或任何组织,而应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同时,要创新文学性和艺术性,而不是一味追着西方的写作方式。

我们如果能打破这些,文学才会更有张力,只有让文学归于纯粹,让好的作品在当时发光,而不是百年之后。这样,我们的文学或许才会真的走向世界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相比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更优秀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是国家的强大在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是国家的强大在帮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全球”。恰逢其会地走向世界“和外国文学在中国的热度相比,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在这种大背景下,《解密》等作品这些年在海外受关注的程度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麦家坦承,这里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2023-12-29 #经典句子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提出以来,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以伦理选择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理论和术语体系,运用自己的批评术语解读、分析和评价文学文本...

2020-05-17 #经典句子

马悦然|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是他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文学之间的桥梁

马悦然|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是他架起了中国与世界文学之间的桥梁

...可能不及世界文学呢?所以说,没有拿到诺奖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学价值观存在差异吗?不排除这一点的可能,但除此之外我们遗漏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因,那就是语言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可以用语言障碍来表示了。马悦然曾在2004...

2023-10-23 #经典句子

4月1日讲座预告:苏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的中国话语建构

4月1日讲座预告:苏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的中国话语建构

...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传统喜剧美学的现代解构与变异”,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子课题负责人。出版《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

2023-05-27 #经典句子

马悦然去世:他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学通向世界的桥梁

马悦然去世:他架起了一座中国文学通向世界的桥梁

...,对那些在“欧美文化优越论”情结驱使下试图用所谓“西方先进学术框架”生搬硬套中国文化理念的方法,也非常反感。他还指责这些“西方汉学”普遍存在“对中国史料和典籍欠缺尊重和严谨的粗糙作风”。这种独特的学术...

2023-10-23 #经典句子

【学术中国·文学】南帆:现代文学——概念 审美 娱乐

【学术中国·文学】南帆:现代文学——概念 审美 娱乐

...多文类的总称,知识体系的衔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西方文化的登陆不仅输入了大量的新词,同时还展示了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经史子集是传统文化沿用的知识分类方式,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社会科学则按照经济学...

2023-12-15 #经典句子

列日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讨会

列日大学孔子学院主办“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讨会

...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东西方文化和谐共存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列日大学教授泰乐(Andreas Thele)发表了题为《道教思想和诗歌在欧洲》的报告。他说,早在十六、十七世纪,中国传统文化曾在...

2020-08-24 #经典句子

【学术中国·文学】卜松山:中西美学的异与同

【学术中国·文学】卜松山:中西美学的异与同

我主要想从中西方的差异这方面来谈一谈中国美学。美学是一门属于哲学范畴或者说认知性的学科。众所周知,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最初是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虽然如今的美学系统已经具备了普遍性和共通性,但是...

2023-07-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