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19-08-06

这是与国家和社会当今的人才需求,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的客观现实相适应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目标实现了向发展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转变。这是与国家和社会当今的人才需求,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的客观现实相适应的。教师应明确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要以综合、全面、整体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客观发展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1 构建语文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实现从教学内容表层向深层次的教学,从方法上变单一为多元教学,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会读文字,更能通过表演、感受、创作等多种形式对语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只有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掌握,才能实现从知识与技能向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更高层次发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与生活相联系,回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的形象和作用。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也初步了解本课教学主题与“桥”有关。而后教师将课文《桥》转换成的漫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从普通的读课文变为“看课文”。既能够实现视觉、听觉、思维、情感的同步感受,加强对于课文主题、中心思想和作者赞扬主人公大公无私、英勇献身崇高精神的感悟。又能够让学生与此前生活中的各类“桥”进行对比分析,对“桥”的概念理解升华,实现思维和阅读能力的深度发展。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考本文将客观的“桥” 与象征意义的“桥”相等同的方式,根据教师列出或自己选择一些事物形象,与同学互相交流看法,通过头脑风暴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作文写作或故事创编,例如“树”,通过头脑风暴可以从自然界的树延伸到教师树人、人的成长、植树造林的工作人员等。学生再将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进行写作,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整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多样形式的教学方法,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2 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什么是语文思维?狭义而言,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阅读、写作、表达等教学活动而实现的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述已有所涉及。广义而言,就是立足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从思想情感、个人习惯、文学创作等方方面面在做人、做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人文素养的思维特质。而这些的具体实现,都需要教师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重点引导。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时,可启发学生按照以往语文学习中归纳主题、理解文意、学习技巧与方法、内化吸收的思维方式自主解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者的身份,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诗文初读,以从整体上感受所描写的画面情境,并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来总结和强化对主题“长征”的理解,实现系统化、整体化思维的培养。在文意理解时,可鼓励学生融入个人情感对本诗进行诵读,配合气势、声音和脑中的想象来对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景象进行想象,并将想象结果通过文字、画面来将其展现出来,也能实现创造力的培养。而技巧与方法的学习,则可从七言律诗特点、作者每句诗的字斟句酌等涉及的文学技巧、内容创新等方面进行学习和消化。

3 注重审美鉴赏培养

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学阵地,尤其语文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美、内容美、自然美、情感美等充分体现了其美学价值。发展学生美育,提高审美修养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五育”的重要内容 之一。因此教师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渗透,就必然要注重对 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时,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最直观的形式美入手,让学生通 过默读、朗读等方式来体会诗句本身韵律、节奏、表达上的美感。例如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非常具有对仗特色。教师还可让学生模仿尝试创造同样的诗句或对联,活学活用,提高对语言表达和创作 的审美能力。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理解诗句含义的方式来 感受文中的景象,感受作者的情感,实现对学生内容美、情感美的渗透 和审美能力培养。如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时, 可借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 千帆隐映来”、“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等诗句,让学生一边 感受诗句语言凝练、表达精简的特点,感受诗句的文学魅力,更能通过 课外诗句内容与本诗的相互解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拨云见日”意蕴 的精妙表达。

4 强化学生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无法深入实现的教学内容。学生具有文化意识,才能逐渐培养世界格局、扩展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来辩证、理性地看待不同地区、国家不同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强化。例如在学习《丁香结》课文时,教师可以融入音乐文化:歌曲《丁香花》,影视文化《宝莲灯》中“丁香”角色,课文中“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词文化,丁香在古人作品中代表“愁绪”等含义的情感文化等知识。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对简简单单的植物“丁香”实现从文化层面对的多层次、深入解读。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结合本课作者的描写,从作者角度感受在“我”眼中的“丁香”、“丁香结”,还可结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等其他课外作品互相解读、深入学习。

5 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需要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语文思维、培养审美鉴赏、发展文化意识等方面来对学生予以全方位的综合关注,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创新和实践,才能让其真正获得充分的发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

浅谈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

...低年级,要运用各种办法去教会学生识记汉字,这样到了高年级才能有自主识字的能力。然后就是写字,我们不是要培养每一个小孩成为书法家,但是我们要让每一个小孩从小就记住一点:横平竖直写好方块字。我们的汉字又称...

2023-05-23 #经典句子

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指向 道德与法治学科总复习

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指向 道德与法治学科总复习

...自主查字典的方法,以便能高效理解生字词 含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教师需要引导其理解文章思想情感,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会其中蕴藏的内涵。采用这种循序渐 进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为其...

2023-11-25 #经典句子

核心素养观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观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写作习惯和知识储备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在语文部编版高年级教材中, 一些课文后面设置了“小练笔”的部分,如“落花生”、“慈母情深”、“猎人海力布”等,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课文学习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2015-02-15 #经典句子

浅谈利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浅谈利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解、相互友爱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合作的意识。随着高年级学生语言的深入、思维的拓展,英语句子、语篇阅读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在《先锋英语》六年级上册国际儿童日的语篇中,学生了解到我国的六一儿童节和国际儿...

2023-05-05 #经典句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

2011-07-30 #经典句子

刍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刍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切实的阅读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小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的现状(一)阅读兴趣较为单一漫画小说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类型,这些类型的读物大都娱乐性太强,内容夸张搞怪,迎合了当今学生散漫和猎...

2007-05-20 #经典句子

新课准解读系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及内在逻辑

新课准解读系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及内在逻辑

...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克中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戴晓娥 江苏省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国家开放大学“国培计划”特聘专家

2007-03-12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是成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语文形式的多样性又使小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一、阅读教学是发展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小学阅读课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主体,也是小...

2024-01-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