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学而第一1.7 1.8 1.9原文及翻译

时间:2014-03-09

「注」: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论语学而第一1.7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后人认为子夏是两汉经学的始祖。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崇尚。第二个“贤”字为名词,即贤德、贤能。③易:替代。④致:给予,献出。这里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子夏说:“崇尚贤德替代崇尚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做到尽职尽忠,赴汤蹈火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能够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我也认为他有学问了。”

「解读」:在子夏看来,一个人只要务本重实,能够时常以“孝”“忠”“信”等道德标准来警示自己,要求自己,就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这就是有学问的表现。在当今社会,这个思想仍然受用——一个人能否获取成功,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有多深,而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企业需要的是品德技能兼备的人才,一个国家更是需要德行完备的贤者。

论语学而第一1.8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友不如己者,过⑤则勿惮⑦改。”

「注」:①重:庄重、自持。②威:威严,威信。③固:坚固,深厚。④主忠信:坚持忠信诚实的原则。⑤过:犯错。⑦惮:害怕、畏惧。

「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牢固。为人要以忠厚诚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失,不要怕去改正。”

「解读」:自重自持,忠厚诚信,有过则改。“不重则不威”的“重”和“威”不作外表容貌庄重威严解,“无友不如己者”也不是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的意思。

论语学而第一1.9原文及翻译

「原文」: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注」:①终:这里指父母去世。②追远:尽心诚意进行祭祀。父母死了三年以后,为之宗庙,祭祀尽心诚意就叫作追远。追,逐也;远,对于祖先的祭祀。

「本段的意思及翻译」:曾子说:“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敬慕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这样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自然日趋忠厚了。”

「解读」: 在这一章里,曾子教导君主必须尽孝道,再用自己的行为去教化民众。

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因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凝聚家族情感。祭祀祖先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现在台湾和许多海外华人圈还保留着这一仪式。

「故事」:曾子杀猪——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妻子便对儿子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抓猪去杀。妻子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回答道:“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

以上就是论语学而第一1.7、1.8、1.9原文及翻译,欢迎交流指正。

更多内容请搜索95国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学而第一1.7 1.8 1.9原文及翻译》,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里仁第四4.7 4.8 4.9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7 4.8 4.9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7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人之过①也,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③矣。”「注」:①过:过失。②党:类。③仁:通“人”。「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总类。观察他所犯的错...

2018-03-10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25 4.26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5 4.26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5、4.26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注」:①邻:邻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敬从之人,如居之有亲邻。”「...

2017-06-13 #经典句子

论语宪问第十四14.26 14.27 14.28 14.29原文及翻译

论语宪问第十四14.26 14.27 14.28 14.29原文及翻译

论语宪问第十四14.26原文及翻译「原文」: 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①蘧(qú)伯玉:名瑗,卫国的大夫。...

2023-08-29 #经典句子

论语子路第十三13.21 13.22 13.23原文及翻译

论语子路第十三13.21 13.22 13.23原文及翻译

论语子路第十三13.21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之,必也狂狷②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①中行:行为符合中庸。②狷(juàn):有所不为、洁身自好。「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

2023-10-05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13 4.14 4.15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13 4.14 4.15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13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注」:①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容易。②如礼何:即“如何礼”,意思是要怎样对待礼仪呢?「本段的意思...

2009-08-02 #经典句子

论语公冶长第五5.10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第五5.10原文及翻译

论语公冶长第五5.10原文及翻译「原文」: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不可雕②也,粪土③之墙不可杇④也。于予与何诛⑤!”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注」:①...

2015-12-30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22 4.23 4.24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2 4.23 4.24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2、4.23、4.24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也。”子曰:“以约②失之者鲜③矣。”子曰:“君子欲讷④于言而敏⑤于行。”「注」:①逮:及,做到,赶上。②约:约束。③鲜:少...

2011-11-15 #经典句子

论语雍也第六6.28 6.29 6.30原文及翻译

论语雍也第六6.28 6.29 6.30原文及翻译

论语雍也第六6.28原文及翻译「原文」:子见南子①,子路不说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天厌之!天厌之!”「注」:①南子:卫灵公的夫人,操行失礼,行为淫乱。②说:同“悦”,高兴,愉悦。③矢:同“誓”,...

2017-02-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