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朱自清的《背影》 背后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远比散文内容本身曲折

时间:2014-01-24

1300多字的背影,文字优美,情节真实感人,尤其是描写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叮嘱茶房照应我,给我买橘子等细节,感动一代又一代学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语文教材里的优秀范文之一,最早刊登在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上,是在50年代被撒出课本,1982年重新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后,曾经引起诸多争议,2003年还被某地方版本从语文教材里删除。

1300多字的《背影》,文字优美,情节真实感人,尤其是描写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叮嘱茶房照应“我”,给“我”买橘子等细节,感动一代又一代学生。但是在《背影》的后面,掩藏着朱自清和他的父亲朱鸿钧交恶的辛酸往事。

一、最初的父爱和期望

朱自清出生前,两个哥哥先后夭折,朱鸿钧把父爱和期望倾注在朱自清身上,白天送他去新式学堂上学,晚上去夜塾继续读文言文。每天放学回家,朱鸿钧都要检查朱自清的作文。文章写得好,朱鸿钧会拿起桌上的豆腐干、花生米奖励儿子;写得不好,会责备儿子,甚至把文章投进火炉烧掉。

朱鸿钧是“公务员”,职位是徐州“榷运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烟酒专卖局长”。因为纳妾,被扬州老家的姨太太闹得满城风雨,影响恶劣,被革职查办,丢了仕途,这也是《背影》里“父亲差事也交卸了”的真正原因。

二、朱鸿钧的封建家长作风

朱鸿钧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实际上他只能依靠借贷和变卖家产应对眼前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任务。他勤奋学习,一年修完两年的课程,1920年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职,每月把自己工资寄一半给父亲,留下一半养家。

1921年,朱自清回到扬州任省立第八中学教务主任,升了官,提了收入,妻子武仲谦再次怀孕生子。丢了“官帽子”、却端着“官架子”的朱鸿钧一直没找到工作,整天怨声载道,脾气变得暴躁。

朱鸿钧一直嫌弃他的薪水挣得太少,认为朱自清是北大毕业,应当有更好的前程,现在又因为儿媳怀孕,交给自己的“养老钱”少了,更是气得要命,封建家长的作风发作,在小妾枕边风的挑唆下,动用自己与校长的私交,直接把朱自清的工资截留给自己。

朱自清在新思想洗礼下长大,一直想追求人格独立,本来每月给父亲生活费已经是“尽孝”,现在又被老爹半路“截胡”,失去工资的支配权,一肚子不高兴。

三、父子的二次僵局

最终引起父子反目的“火药桶”,是因为朱自清的妻子武仲谦“爱笑”。武仲谦多数时候是带着两个孩子和朱鸿钧住在一起,看到包办婚姻娶进门的武仲谦整天乐呵呵,朱鸿钧认为儿媳“不懂事宜”,时常冷嘲热讽,心情郁闷时会破口大骂。

颇有传统思想的武仲谦不能开罪公公,又不能告诉朱自清实情,郁结于心,病倒在床。武仲谦的笑,一直是朱自清生活中最大的一抹阳光,现在阳光变成阴霾,源头是“气死祖母、截走工资、辱骂妻子”的父亲,朱自清赌气带着妻儿辞职离开扬州,去宁波、温州等地谋职,父子关系第一次陷入了僵局。

1922年,朱自清想主动缓和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暑假时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杭州,结果朱鸿钧先是不让朱自清一家人进门,后来在家人的劝和下,让儿子进了家门,却始终不肯对他说一句话,搞得朱自清“很尴尬”。

朱自清在冷漠的家中待了几日,父子之间的关系没有丝毫缓和,最后怏怏返程,半年后郁闷地写下长诗《毁灭》,用“一年来骨肉间的仇视”来映射父子之间的矛盾。

四、第三次僵局,父子几年未见

朱自清心里一直抱着和父亲和解的想法,1923再一次回家探亲时,却与朱鸿钧发生争执:工资是该由儿子自由支配,还是“父亲花儿子的钱天经地义”?武仲谦爱笑的性格是不是需要好好管教?

积蓄多年的怨恨彻底撕破两人的亲情,这一次,父子正式决裂。朱自清压抑自己的悲愤,离开家之后几年,虽然月月寄钱给父亲,但他基本没与父亲联络过。这也是《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和“最近两年的不见”的背景。

五、《背影》,让父子和解

1925年10月,朱鸿钧给在清华教书的朱自清寄来了一封家书,这也是《背影》最后一段提到的内容:“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父亲的信里提到哀叹“大去不远”,又想到父亲一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自清内心深处的“怨怼和决绝” 瞬间土崩瓦解,“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以《背影》为题的散文集出版后,拿到书的朱鸿钧看到《背影》里最后一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潸然泪下,父亲终于读懂儿子深情的回应告白,“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光彩。”在那一刻,父子多年的积怨,冰雪消融。

由于彼此的生活理念不同,父母与子女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子女嫌父母,父母怨子女,归根到底还是“理解问题的角度不同”。朱自清与父亲的能够和解,原因是两方各退了一步,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沟通。

天下间,虽然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不同,但矛盾不可能割断亲情。朱自清在《背影》的背后掩藏的真相和解决之道,几十年之后,依旧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人生苦短,岁月摧人,子女对父母纵有千般纠葛恩怨,不妨读一读《背影》,学一学散文里流露的父与子之间血浓于水的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朱自清的《背影》 背后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远比散文内容本身曲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的火车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的火车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住了这一刻,这就是中国式的父子情深。这则真实动人的故事发生在民国七年(1918)冬,朱自清,朱自清父亲,橘子,火车站,这些人和物交织在一起上演的真实故事让无数国人在少年时明白了中国式的含蓄深沉的伟大父爱。...

2014-08-06 #经典句子

张怡微谈散文写作:《背影》被“误读”多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张怡微谈散文写作:《背影》被“误读”多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合现实。因此,“有时候,对你影响很大的经历不一定有故事性……让所有人共情是很难的,不能让所有人都理解你。”陈引驰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散文会有隐含读者吗?”,即在进行散文创作时,作者是否会意识到自己所...

2010-02-01 #经典句子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后 一个真实父亲的背影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后 一个真实父亲的背影

...长篇巨署,好像不太时宜。于是,随手重新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样能缓合疫情的浮躁。人人熟知的那篇署名散文“背影”,不知触动了多少人对奔波劳累的父亲身影的沉思与感伤。不管是谁,不任是校长,还是组...

2009-12-19 #经典句子

余光中评《背影》认为朱自清是“假大师”?两人水平一句话见分晓

余光中评《背影》认为朱自清是“假大师”?两人水平一句话见分晓

...个人不会有交集。但是,余光中晚年写了一篇点评朱自清散文的文章,字里行间不乏挑剔和苛责之意,有人将其意图归纳为“讥讽朱自清是假大师”。余光中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

2023-10-19 #经典句子

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如何?著名诗人余光中:朱是浪得虚名的假大师

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如何?著名诗人余光中:朱是浪得虚名的假大师

...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朱自清的散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典雅、善用修辞,在现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写景状物,在朱自清笔下都会是一篇篇美文、范文。因此,朱自清的散文...

2019-06-12 #经典句子

中国散文界的一哥——朱自清 只活到50岁 两次娶妻育有8个孩子

中国散文界的一哥——朱自清 只活到50岁 两次娶妻育有8个孩子

...的生活陷入困顿。父子两人,从此形同路人。《背影》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朱小坡刚失业,朱自清在读北大哲学系第一年;中间父子两人关系恶化;到1925年朱自清刚到清华任教,落笔写下《背影》,期间隔了八年。又过三年,...

2023-12-22 #经典句子

朱自清的《背影》:没有一等一的至情 写不出一等一的文章

朱自清的《背影》:没有一等一的至情 写不出一等一的文章

...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将朱自清与其父亲朱鸿钧之间真实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从而为朱自清的《背影》是天地间第一等的至情文学提供一个有力的佐证。自古以来,亲人是人们最坚实的依靠。一切华丽的辞藻,在真挚而深沉的亲情...

2012-11-26 #经典句子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 朱自清父亲翻月台违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 朱自清父亲翻月台违法

...了孤身一人奔赴远方的游子与父亲离别之时的场景,一篇散文,却引发了人们内心的感情开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朱自清的《背影》也承受了诸多的争议。更有甚至建议相关部门删除《背影》,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原因呢?...

2007-06-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