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后 一个真实父亲的背影

时间:2009-12-19

于是,随手重新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样能缓合疫情的浮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下是快节奏的新时代,在疫情笼罩的春节,宅在家中,静下心来读那些像《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这样的长篇巨署,好像不太时宜。于是,随手重新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倒是一样能缓合疫情的浮躁。

人人熟知的那篇署名散文“背影”,不知触动了多少人对奔波劳累的父亲身影的沉思与感伤。

不管是谁,不任是校长,还是组长,不管是首长,还是队长,你年幼时的成长,都离不了父亲那份厚重的滋长。

不管是谁,当你默默读完“背影”,莫名,从喉咙的梗阻,到内心呐喊“父爱如山”的那份酸楚。

也许,每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管教不一样,也许,每一个父亲对子女的要求不一样,也许,每一名父亲对孩子的期望不一样,但是,天下做父亲者,给予孩子的爱是一样的。那就是,不求回报的无限付出的爱,这心甘情愿付出的爱,是世上最深沉地爱。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凡俗的土壤。有谁明白,“背影”背后是一样父与子的纠结与苦恼。

也许因为父与子曾经的隔阂与误会,也许是经历了已经有两年父子不曾相见的尴尬,才有这融入了灵与肉的鲜活“背影”。这就是这篇佳作的磁力所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文章的开头,只用了简简单单的41个字,就把父亲与自己这个做儿子的两年没相见的真真原由一笔带过了。同样也是把两年来父与子之间的隔阂与烦恼一笔勾消了。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那些不值一提的鸡毛往事就像是过往烟云一样不足挂齿了。

又有谁知道,这对父与子曾经也是行同陌路。看看他们父子二人后来是怎样由倔强变为和谐的。看看这样的署名文人学者,在现实的吃穿住行的生活中又是怎样与我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过的日子是一样一样的。然后又从中学到了什么。看是不是能够给现在,有着家庭矛盾的成员有所提醒和借鉴呢。

文章中这个伟大背影的父亲,原名朱鸿钩,又名朱小坡。曾经因为自己为人做事的偏错,直接导致了祖母的离世。而本应该是祖母的孙子,作者自己来安慰祖母孝子的父亲的,却是因为这个中年孝子的过失而导致的丧事,反过来是父亲来劝告自己:

“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这是不是叫做悲凉。

就是这样由父亲的过失直接影响了整个家庭生存的危机。

因为当时年轻的朱自清还在清华大学念书。后来,作为长子的朱自清在读大学的后两年中,硬是把两年的学习课程,咬紧牙关一年读完,提前一年毕业,参加工作,好为家庭减轻经济因难。每每发工资后,总是给一半父亲这个大家庭,自己留一半过自己的小日子。

再后来,朱自清调动了工作。他父亲利用儿子工作的学校校长与自己是相好,就在没有经过儿子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就把儿子的工资全部领走,归为已有,自行开支了。这是在朱自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父亲的所作所为。这叫谁,也难以接受吧。

也许,这时的父亲只会想到,当初是自己把儿子送到新型学校学习,晚上还要把儿子送到传统师塾老师那里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争取做到新学旧学都不落下。才会有儿子今天 的出息。而直接拿走儿子的工资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老父亲有没有想到,这是直接剥夺了儿子自己应有的权力啊,更何况,当时已经是新民国时期了。很明显是做父亲的固执己见,还是老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这样,朱自清被迫又换离了工作。至此,父子关系彻底决裂了。

也许,这样的父子关系一直会僵持下去,恒久不变。

可是,一年后,朱自清为了缓和缓和与父亲的尴尬局面,就在春节期间用主动回家团聚的方式来与父亲和解。可是,当朱自清一家人回来看望父亲时,父亲却不与开门。虽然后来在亲族的劝说下,父亲开门把儿子一家让进了家门,但是,还是对朱自清不理不采。实在是难堪,朱自清只呆了两三天就惺惺返回了。

第二年依然是朱自清主动回家,以示合好。依然遭到了冷遇。这时候,做儿子的为了和好,真的已经很努力了。毕竟朱自清在外工作一直都是很忙的。

直到,父亲渐老,也许是真正思念儿子了,就给北平的儿子写了一封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无疑是父亲思儿心切的信号。

看到父亲来信,读着父亲那句“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双眼能不潮湿。那在火车开动前的紧张时间里,连走带跑地去买桔子的背影何等的清晰。那翻越站台的背影是那样的有力,那用衣襟兜着鲜红桔子的背影永远定格在心里。

就这样,父与子僵持的尴尬被解冻。这样,就有了感动无数人的惊世之作——《背影》。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心平气和沟通的那一种。心乱如麻,焦头烂额时的沟通是无效的。再加上双方都要让步,真真都放下了,才能回到从前的温馨。

还是那句不变的话,血浓于水,理解万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背后 一个真实父亲的背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的火车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的火车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读者朋友们上中学时都学过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这篇饱含父子之情的回忆性散文讲述的是朱自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时,他的父亲在浦口火车站为他送行,照顾他,并替他买橘子的事情。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胖...

2014-08-06 #经典句子

朱自清的《背影》 背后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远比散文内容本身曲折

朱自清的《背影》 背后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远比散文内容本身曲折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语文教材里的优秀范文之一,最早刊登在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上,是在50年代被撒出课本,1982年重新进入中学语文课本后,曾经引起诸多争议,2003年还被某地方版本从语文教材里删除。1300多字的...

2014-01-24 #经典句子

张怡微谈散文写作:《背影》被“误读”多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张怡微谈散文写作:《背影》被“误读”多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的主题。在充斥着物品的消费社会,我们鲜少有时间享受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闲暇。张怡微向读者们提示,“咏物”是一个长久的传统,在当代生活中也会有新经验。她用淘宝直播作为例子,觉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散文写...

2010-02-01 #经典句子

余光中评《背影》认为朱自清是“假大师”?两人水平一句话见分晓

余光中评《背影》认为朱自清是“假大师”?两人水平一句话见分晓

对于朱自清,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在小学、中学,都是读着他的文章长大的。像《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名篇代表作。对于余光中,影响力虽然远不及朱自清...

2023-10-19 #经典句子

1. 背影:父爱如山 读后感言
2. 背影:亲情无限 感悟与分享
3. 背影:成长历程中

1. 背影:父爱如山 读后感言 2. 背影:亲情无限 感悟与分享 3. 背影:成长历程中

《背影》是中国作家朱自清的小说之一,以其深刻的父子情感和创伤的儿时回忆而著称。本书以五篇读书心得体会来探讨这部小说在读者心中所引发的共鸣和感悟。每篇读书心得都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感流露...

2024-02-01 #大杂绘

大学教授:要求删除课文《背影》因“父亲”违反交规 理由成立吗

大学教授:要求删除课文《背影》因“父亲”违反交规 理由成立吗

...里只是依据丁启阵教授,之前发表的一篇名为《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的博文内容,进行简要的讨论交流。关于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恐怕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谁还没上过几天学?主要讲述的...

2023-11-28 #经典句子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教学设计

...语言。3、体会文中的父子情深。教学过程一、导入这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文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朱自清的哪篇文章?朱自清(1898-1948),安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

2015-07-07 #经典句子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 朱自清父亲翻月台违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建议删除《背影》 朱自清父亲翻月台违法

...像百年以前一样化作辉煌?在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之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必修课程。这篇文章已经传承了几代人,朱自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孤身一人奔赴远方的游子与父亲离别之时的场景,一篇散文,却引发了人们内心的...

2007-06-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