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大义(崔栢滔)里仁篇 第七章

时间:2010-05-30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注释①党:说文曰:党,不鲜也。从黑,尚声。此处用其本意,仁心不鲜,不显。与仁同过,过与仁是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

①党:说文曰:党,不鲜也。从黑,尚声。此处用其本意,仁心不鲜,不显。与仁同过,过与仁是一体两面,观过可以知仁。另解,党,类的意思。

【释义】

孔子说:“人之所以有过失,都是由于其仁心(一时为物所蔽而)不显。返观反省自己的过失,(‘与过同仁’,揭去所蔽,则仁心自现),这样就知道仁了。”

【按语】

这里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认识仁的方法。

前面探讨了很多仁的问题,这一章教给大家认识仁的方法。

子路的姐姐死了,时间到了,子路还不准备安排入葬,这是不合礼制的。

孔子责怪他,子路说:“我不幸失去了姐姐,实在不忍心让她这样孤独地离去。”违背礼制,是过,然而,子路之过完全出于仁心。过去常常有人把子路的这件事作为观过知仁的例子。

有的人把本章解读为观过斯知人,是说作为一种知人的方法,看这个人所犯下的过失的性质类别,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品性,也有道理。仁者往往因其仁厚而有过失,在过失中也能见其仁厚;不仁者因其不仁而有过失,在他的过失中就能见到他的不仁。

《韩非子·说林上》有这样一则故事:孟孙氏把打猎时捉的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抱回去,鹿妈妈跟着哀叫,秦西巴不忍心,把小鹿放掉了。孟孙氏非常生气,把秦西巴也赶走了。过了不久,孟孙又把秦西巴召回来做自己儿子的老师,有人不理解,就问孟孙:“你本来是惩罚这个人的过失,现在又召他做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孟孙回答说:“这个人对一只小鹿的儿子都那样怜爱,更何况对我的儿子呢!”我们应该知道,秦西巴纵鹿其实并不是一个君子的过失,只是对于孟孙来说,他有过失,所以,这种解读对于领导者识人用人有意义,然而,用于君子修身成仁,并不是十分妥切。

人之过也,有说法认为唐以前本“人”或作“民”,旧解在这个意义上说,本章为莅民者而言。比如耕夫不能认字书写,并不是他的过,所以观过当属于恕道,就是说面对百姓的君子对于百姓的过失之处能够施以恕道,这是仁的表现。

【大义阐微】

仁,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核心的东西,是人的内核所在,为每个人自性本有之物。但是,见仁,却往往成了一般人最为难的事情。其实,这都是人们在当事之时,碍于偏颇,不识全体,而有过失,这个过失,就将自性中仁的光芒掩盖了。所以,观过,不断地剖判过失之所以发生,“过”去则仁现,见仁就很容易了。这里,《论语》引用孔子的原话,举出了知仁的一个具体方法。

观过,确实是非常具体而可行的简易方法。后世之中,各家各派都有戒律,其实质,就是将各派精华以戒律的形式表现出来,指导学人的心念行为,使学人在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之间,自觉地以戒律为镜子,来规范自己,事后,则省察检讨自己,及时拂去心镜上的灰尘,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观过原理。

观过知仁,后世发展为以戒为师,用戒律来检省自己的过失,在过失中发现仁心之所在。师在,以师为师;师不在,以戒为师。在师的身边,师可以帮助你指出、纠正身行上的过失,师可以帮助你观过。师不在身边,那就要以戒律为师,及时地以戒律为镜子,反省发现自己过失之处。古人有闻过则喜,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有日知前日之非,这些,都是为仁的具体方法,功夫所在。

将被“过”掩盖的人之为人的本性之仁找回来,恰是功夫用力之处,故而本章直承上章,在前一章说明不是力不足之后,进一步说明为仁如何用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大义(崔栢滔)里仁篇 第七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怀川讲堂|乐读《论语》里仁第四(19):父母在 不远游

怀川讲堂|乐读《论语》里仁第四(19):父母在 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译文】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去远方游历。如果必须要出远门,一定向父母禀明去向。”【评析】本章夫子谈论为孝的方法。 (1)游:指外出游历。(2)方:...

2023-12-27 #经典句子

论语大义(崔栢滔)里仁篇 第一章

论语大义(崔栢滔)里仁篇 第一章

...平齐的地位和能力。仁是孔门全部学问的核心,是全部《论语》文心之所在。本篇首先解决什么是仁的问题,随之确立仁道,接下来讲,求仁从孝行开始,进而指明行仁道,致大孝于天下的方法和要点。仁,是孔门学问对人的精...

2014-09-28 #经典句子

浅谈《论语·里仁篇》:君子与小人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时变换的

浅谈《论语·里仁篇》:君子与小人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时变换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本章孔子讲“义”与“利”。因为这一章中含有极为明显对立的观念,且又直接与人...

2007-03-21 #经典句子

雅韵网——《论语·里仁》: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雅韵网——《论语·里仁》: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释义】周:合群;比(音bì):勾结。君子能团结人而不与人互相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是团结人。【延伸】团结和勾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11-11-29 #经典句子

我读《论语》62:里仁为美

我读《论语》62:里仁为美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是论语的第四篇第一章,也即为《论语.里仁》的第一章,《论语.里仁》共计26章,主要谈仁、义、利等,整体而言较谈礼的《论语.八佾》更务实、更精彩一些。孔子:居住...

2016-11-13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7 4.8 4.9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7 4.8 4.9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7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人之过①也,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③矣。”「注」:①过:过失。②党:类。③仁:通“人”。「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总类。观察他所犯的错...

2018-03-10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25 4.26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5 4.26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5、4.26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注」:①邻:邻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本段的意思及翻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敬从之人,如居之有亲邻。”「...

2017-06-13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第四4.22 4.23 4.24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2 4.23 4.24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第四4.22、4.23、4.24原文及翻译「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也。”子曰:“以约②失之者鲜③矣。”子曰:“君子欲讷④于言而敏⑤于行。”「注」:①逮:及,做到,赶上。②约:约束。③鲜:少...

2011-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