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开篇讲中庸:人不知而不愠

时间:2024-01-19

所以,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就讲学习

学习,是从无知到知,从凡人到圣人的唯一途径。

所以,《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就讲学习。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的方法。也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与志同道合的人谈论自己喜欢的学问,这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吗?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学习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中庸的态度。

什么是人不知而不愠?从文本上来看,就是说,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所成就的时候,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怨恨。

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显摆。真君子不应该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学问而生气。

其实,如果你真有学问,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涵养,同时努力的教育自己的家人,让全家人都变得有学问,有涵养,这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大学》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真君子,即使是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可以对国家做出贡献的。有什么贡献?孩子在家里行孝,对国家就可以尽忠;在家里兄弟和睦,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就可以和谐;在家里仁慈,在社会上就可以教化民众。

所以,真君子,即使是在家里,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把你的孩子教育好,你的孩子以后为国家做出大贡献,这其中不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吗?

更何况,《大学》随后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好了,国家自然也就好了,家庭出了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

所以,真君子,不必为了自己的学问不被人知道而生气,更不必因为自己的学问没有用武之地而苦闷。如果你真有学问,别人不会不知道;如果你真有学问,就不会没有用武之地。

当然,古人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学而无用,归于天命。就连清末著名国学教授李炳南也说:学在自己,用由天命,学成而人不知,不得其用,天命也,君子何愠之有?故曰不愠。

把学成而不得其用,归于天命,看似淡薄,其实消极。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真的学成了,而不得其用,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所学的知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有经典,也有时尚之学。经典是根,时尚之学是果。有根无果,当然没有用。

所以,学习,首先应该搞清楚要学什么!学错了,没有社会价值,当然就没有用。当初左宗棠他们放弃儒学经典,改学“经世之学”,主张学以致用,起初被那些硕儒说成是离经叛道,后来左宗棠他们建立了大功勋,硕儒又说他们是与时俱进。无论是离经叛道还是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左宗棠他们成功了!我们努力学习,最终追求的,不就是成功吗?

其次,你学到了那个层次,你所达到的层次,和你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一致?你也学《论语》,别人也学《论语》,你学《论语》只会之乎者也,别人学《论语》可以当教授,可以成为哲学家?这能比吗?

你不能说:他学《论语》,我也学《论语》,为什么他是教授,我就是个卖菜的?应该多问问自己:你用功了吗?你领悟了吗?你学透了吗?这也符合孔子讲的文质彬彬的原则:你肤浅的读一遍,看到的只是之乎者也,所以你只能卖菜,因为你学到的只是卖菜的本领。学问的深度,和最后达到的高度,是相互匹配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你也不应该发脾气。

因此,人不知,也不应该愠,而是应该多方面反思。

反思自己,以求达到文质彬彬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弄墨2024-01-20 08:12弄墨[网友]45.122.74.157
    不愠怎么做到呢?向大师请教一下。
    顶1踩0
  2. 哭诉、无可救药2024-01-20 03:08哭诉、无可救药[网友]58.82.99.83
    有点难以理解,需要用心去思考。
    顶0踩0
  3. 清舞飞扬2024-01-19 22:04清舞飞扬[网友]101.55.226.136
    @双色晶鱼太有道理了!不被外界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
    顶7踩0
  4. 双色晶鱼2024-01-19 17:01双色晶鱼[网友]27.112.32.147
    读了这句话,感觉自己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啊。
    顶10踩0
  5. 阿斯发2024-01-19 11:57阿斯发[网友]139.170.221.200
    这就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啊,很难做到,但值得向往。
    顶0踩0
相关阅读
《论语》开篇3句话 便道透了3种人生境界 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论语》开篇3句话 便道透了3种人生境界 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么,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论语》开篇孔子所说的3句话,便道透了3种人生境界,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2023-07-08 #经典句子

重读华夏经典:论语1

重读华夏经典:论语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读论语,能解开论语的首章首句,基本上整部论语就通了...

2023-07-17 #经典句子

逐字逐句讲《论语》 从开篇三句话讲起 您理解对了吗?

逐字逐句讲《论语》 从开篇三句话讲起 您理解对了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言行记录,在排版的过程中其实是属于随机性比较大的那一类书目。开篇这三句话,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

2023-08-03 #经典句子

《论语》——如何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论语》——如何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简单到我们中学时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学的就是这句话。而孔子的门人把这句话放在开篇第一句,大概这句...

2017-08-20 #经典句子

《论语》开篇三句话 告诉我们人生有三种快乐 你拥有哪一种

《论语》开篇三句话 告诉我们人生有三种快乐 你拥有哪一种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关于这句话,历来就有很多种解释。要理解这句话,关键在于...

2023-07-16 #经典句子

《论语》开篇三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

《论语》开篇三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着字面理解,一般人认为这三句话讲的是三个内容。但当我们认真研读了《论语》以后,发现此开篇的三句话应该是谈学习态度的,尤...

2023-08-14 #经典句子

孔子「论语」前三句被误读几千年 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孔子「论语」前三句被误读几千年 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莫名其妙,是因为三句话毫无关联,一上来就难倒了千古学者。论语的误解通常学者把这三句话大约解释为:1)学习并且常常的复习,...

2023-10-26 #经典句子

读了这么多年《论语》 真的懂得“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读了这么多年《论语》 真的懂得“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古人写书有个习惯,经常会把整个文章的重点放在第一章的第一句。那么孔子的弟子把这句话放在《论语》的第一句,有什么含义呢?1...

2024-01-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