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三国演义》里为何要“扬刘抑曹”?别小看文学作品的舆论引导

时间:2024-01-15

诸葛亮六出祁山总是功败垂成,每次都揪着心,难过得要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刘备哥仨颠沛流离的样子把人心疼死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总是功败垂成,每次都揪着心,难过得要命。再看曹操,轻易地就获得了江湖地位,以丞相自居,还有那么多的谋士和将领,看他的嘴脸,简直是坏到流油,恨的牙齿痒痒。

但到了后来,发现曹操并不像书里说的那样不堪。

曹操的业绩了不得

曹操从小就是个疾恶如仇的人,而且非常正直,19岁被举孝廉,当骑都尉,为了整顿洛阳纷乱的环境,在衙门口树立“五色棒”,“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掌权人的亲属不信邪,被曹操直接打死。

曹操参与黄巾起义,建立军功,被升为济南相。济南有十余个县,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可见曹操是一个有理想也有能力的好官。

董卓入京,曹操散尽家财起兵讨伐,开启了他不一样的人生。之后在大大小小的征战中,逐渐统一北方。统一是个大事,是政治家的最高理想,也是最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人。

汉末政治糜烂,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能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混战的情况,对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另外,曹操稳定匈奴,远征乌桓在民族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成绩。

曹操手下谋士和武将的比例都是最高的,也是源于他不拘一格的选才方式。在那个门阀林立的环境下,如此是给了很多机会给下层人。某种意义上说,算是一种从小而上的革命。

曹操最被人诟病的是其“狭天子以令诸侯”,违背了人臣之道。其实,对比曹操之前的皇帝颠沛流离和提心吊胆,倒好了不少。曹植酒后驾马车夜过皇道,曹操怒斩车夫,怒斥曹植,可见他还是遵从人臣之礼的。赤壁之战后,孙吴实际已经自治,刘备也已经有稳定的地盘,再加上董卓、袁绍、袁术之前的行为引导,曹操并没有篡汉之行为,倒是难能可贵的了。

以各家族自身为利益基础的社会里,如果不是曹操的强力政策,维持相对稳定几乎不可能。

如此看,曹操并非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罪不可赦。

罗贯中扬刘抑曹,为的是推行“正统观念”,是舆论需要

罗贯中是个文学家,但他最合适的身份是革命家。罗贯中生在元朝,14岁到杭州生活,26岁的时候参加张士诚的抗元起义军。此后的二三十年,罗贯中的主要工作是推翻元朝。

1279年崖山海战后,元朝已经统一了全国,到罗贯中跟随张士诚起义,元朝历经了75年。虽然说元朝对汉人的统治非常血腥,但七八十年时间让汉人逐渐接受了蒙元的统治。在后期,社会逐渐趋于稳定,而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农民起义造反,其实是不容易的。

罗贯中14岁到杭州,师从赵宝丰,而杭州地区聚集了相当多的说书艺人和杂剧作家,这些传媒方式对罗贯中的影响很大。罗贯中在张士诚的帐下做幕僚,所谓幕僚就是谋士,用今天的话就是参谋。在张士诚的起义过程中,民众发动不力,一度让张士诚兵败投降元朝。这些都被罗贯中看在眼里,恰在中途遇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便立志要把这舆论战的大旗扯起来。

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汉人,自然是尊尚正统理论的。而蒙元是外族,作为华夏正统,统一天下,驱除鞑虏是必须完成的使命。三国纷争,虽然曹魏的势力最大,但刘备是汉室宗亲,最为正统。于是,罗贯中便借刘备之口说出“匡扶汉室”的口号,势要祛除奸佞。虽力有不逮,也让诸葛亮“逆天而行”。曹操和之后的曹魏政权,作为文中的大反派,也恰是蒙元的代表。在《三国演义》全书中,罗贯中还强烈灌输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深入人心之后,家国情怀就出现了,历史使命感也就出来了。如此,再上战场为国为民就顺理成章了。

“扬刘抑曹”在一定时间内也是历史学家的观念,正因为此,宋辽对峙的时候,也是以宋为正统。

“名正言顺”、“师出有名”的舆论战现在更激烈

现在全世界都讲“民主”、“自由”、“平等”,为什么会如此,当然不是随便来的,而是欧美国家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宣传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普遍认识”之后,“民主文明”的国家指责、制裁“不民主文明”的国家就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了。甚至出兵打你,杀你,抢你,也都是应该的了。伊拉克、阿富汗的遭遇都是如此。

这些思想如何被全世界接受的呢?文学作品、电影、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等都是舆论战的工具。人的思想一旦被改变,便很难被扭转,可见舆论战的威力。

也正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努力,过去、现在和未来曹操的奸雄形象都很难逃脱。

当然,说这么多不是为曹操叫屈,而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的力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三国演义》里为何要“扬刘抑曹”?别小看文学作品的舆论引导》,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Zzzz2024-01-20 03:38Zzzz[澳门网友]103.254.188.203
    《三国演义》中的“扬刘抑曹”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产生了新的思考,这才是它的魅力。
    顶4踩0
  2. 许 娟2024-01-19 12:32许 娟[海南省网友]103.229.215.165
    作者将“扬刘抑曹”的情节设计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
    顶0踩0
  3. 猫千然2024-01-18 21:26猫千然[澳门网友]203.56.192.167
    《三国演义》中的“扬刘抑曹”情节引发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这才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顶3踩0
  4. 奢布德2024-01-18 06:20奢布德[山东省网友]175.191.34.243
    @西雨东晴“扬刘抑曹”不只是故事情节,更是一种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顶7踩0
  5. 西雨东晴2024-01-17 15:13西雨东晴[火星网友]116.252.60.254
    这正是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观点和态度。
    顶2踩0
  6. 情描淡写2024-01-17 00:07情描淡写[火星网友]120.128.232.190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引导读者思考,而《三国演义》中的“扬刘抑曹”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顶10踩0
  7. ghhlong2024-01-16 09:01ghhlong[内蒙古网友]111.67.204.159
    “扬刘抑曹”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立场,也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
    顶10踩0
  8. 微笑着行走 。2024-01-15 17:55微笑着行走 。[江苏省网友]202.189.187.42
    《三国演义》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扬刘抑曹的故事情节设计让人难以忘怀。
    顶2踩0
相关阅读
曹操最出名的四句话 一句成嘲讽国足经典 一句成为千古名言

曹操最出名的四句话 一句成嘲讽国足经典 一句成为千古名言

...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作者高举拥刘反曹的大旗,曹操在此事中的过错被无限放大,他这句无奈之言,也被改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曹操陷入了...

2017-11-20 #经典句子

本人“曹操”铁杆迷!(历史形象VS文学形象)

本人“曹操”铁杆迷!(历史形象VS文学形象)

...也是个极具故事性的人。那之后,就是明朝了,罗贯中《三国演义》用小说手法把那个时代渲染到了极致,自然也把主角之一的曹操捧红到了极点。位列四大名著,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此也就不去作太多的赘述。在现代社...

2024-01-01 #经典句子

曹操有四句话最出名 一句极尽奸诈本色 一句却标榜汉室忠臣身份

曹操有四句话最出名 一句极尽奸诈本色 一句却标榜汉室忠臣身份

...内心的谴责与愧疚,还有一种迫不得已。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曹操的这一句话就经过了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其中的意思也随之改变,变成了“宁可让我辜负背叛天下...

2023-08-31 #经典句子

从文人战争看冰心一生

从文人战争看冰心一生

...女孩子。正是因为爱读书的好习惯,冰心自小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作品,同时期也在接触西方文化。1911年,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其后,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

2023-05-02 #经典句子

张梅:传统文化符号与安倍政府对日本国家认同的建构

张梅:传统文化符号与安倍政府对日本国家认同的建构

...法。据日本现存的个人读书笔记记录和藏书目录分析,《三国演义》有可能早在安土桃山时代(1568-1598)就传入了日本。之后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现代小说在日本文学舞台占据一席之地。横山光辉的漫画《三国志》深受日本...

2019-05-06 #经典句子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 有几分是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 有几分是真实的历史?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从历史著作到文学作品,再到今天的影视,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已经被多次刻画,并被应用于不同的场景。然而,《三国演义》作为百姓口中熟知的文学作品,它与真实的历史有几分相似呢?又或者...

2020-04-22 #经典句子

古典文学六大名著 为何只剩4本?另外2本为何落选?

古典文学六大名著 为何只剩4本?另外2本为何落选?

文学爱好者都知道《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四部经典文学名著。他们的作者是吴成恩、施耐庵、罗贯中和曹雪芹。但许多人不知道,所谓的四部古典文学名著开始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说法...

2009-10-22 #经典句子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致使一种文学形象 但似乎更为人们所乐道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致使一种文学形象 但似乎更为人们所乐道

...,终于由罗贯中集其大成,雅俗兼收,写成了不朽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成书后,由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无可竟争的影响力,十分自然地成了进一步衍生三国和诸葛亮俗文化现象的基地。《三国演义》虽号称“七...

2023-10-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