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从文人战争看冰心一生

时间:2023-05-02

190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9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文题由来,也正是冰心笔名由来,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说起宅子,便看出其家庭的优越。说起宅子便不得不聊起这宅子的由来,大宅是革命烈士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鸾恩从其家属的手中购得。

从冰心的曾祖父谢以达这一辈开始,进城谋生。民国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中国在那一段特殊时期,文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比如鲁迅、张爱玲、苏青与林徽因等都是那一时期的著名人物。

面对外敌时,他们有着共同的态度,希望用自己的一支笔来表达爱国之志。然而在他们内部,其实也存在一些矛盾。就比如我们熟悉的冰心,她是非常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家,在我们曾经的课本上,代表作《繁星》与《春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们。但实际的情况却让人瞠目结舌,在文学界冰心是很不受待见的。

林徽因狠怼过她,鲁迅瞧不起她,张爱玲讽刺过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冰心出生于条件优越的家庭,自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时候冰心就非常爱读书,当别的小朋友来找她玩耍的时候,她总是不屑一顾。这里还有个很直接的因素,冰心是家里几个孩子里,唯一一个读书识字的女孩子。正是因为爱读书的好习惯,冰心自小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作品,同时期也在接触西方文化。

1911年,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其后,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说起冰心的文学天赋,这里不得不说起一个故事。一次作文考试,任课老师出了一个非常刁难的题目,同窗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唯有冰心奋笔疾书,很快完成了一篇佳作,就连老师也很惊讶。此后的学业过程中,冰心还时常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并且获得了多个奖项。在孔夫子的圈子里,冰心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才女。

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在这点上,文豪鲁迅也是弃医从文,只是鲁迅是觉醒,冰心却是被动的。后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运动,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1919年,19岁的冰心决定与那些有志之士一样,以笔为武器,做一名勇敢的斗士。但一个女子要是选择文字作为武器,自然需要足够宽广的胸襟。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冰心因为表现优异,还获得了去美国继续学习的机会。在那里,冰心遇到了后来的丈夫吴文藻。

在美国,吴文藻对冰心悉心照顾,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回国之后吴文藻向冰心求婚,冰心欣然答应,两人便组建了家庭,并育有一子二女。然而在家庭和事业上都十分顺利的冰心,在文人圈子里却并不讨人喜欢。

首先是林徽因,她与冰心原本是闺蜜,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两人变成了仇敌。至于具体什么原因结怨,众说纷纭。林徽因与梁思成回国之后,因为其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常常有一些名流在周末去他们的家里交流思想。

久而久之,林徽因每周六下午在家里举办的聚会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文化沙龙,她的座上客有卞之琳、徐志摩、沈从文、胡适等等国内顶级文人学者。

导致两人不合的原因之一,这里提到也是颇受大众采纳的一个原因。沙龙宴会,大家以被邀请为荣,而冰心作为闺蜜一直没有被邀请,她渐渐心生不满,因此写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的关系。

计谋也罢,无心之过也罢,毕竟文字传达给别人的情感,在感同身受的人看来,就是极其应景的。

才女间自然是心机深不可测,一方可以隐藏的意思,另一方必然极易察觉。林徽因心高气傲,自然不肯受这样的讽刺。民国才女都是怎么争奇斗艳的,一次恰好她在山西出差,于是托人送给冰心一坛美味陈醋,并回怼冰心:“你吃醋了吗?”

纵然解释无用,但还是接连称词是误会,才女的影响力,必然让这件事情的舆论愈演愈烈。于是更多人认为冰心虚伪,敢做不敢当,这样的说法,即使在冰心离世之后依然作为茶话供人闲聊。

再说鲁迅,理性思考的他,自然不会把厌恶这样的情绪放在一个女子身上,而是根本瞧不起她。

有一段时间,杭州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被禁,其中也有冰心的名字。鲁迅给妻子写信说到这件事,当时只有表达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作家,作品才会被禁。

像冰心这样粉饰太平的人,竟然作品也会被禁?鲁迅原话是“连冰心在内,奇极”。用文字杀人、吃人的,不愧是鲁迅。冰心之所以会被鲁迅直接抹掉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早年的时候,她的生活优越,吃穿不愁。而磨难和痛苦才恰恰是这世界上少有能觉醒人潜在力量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多厚的粉也掩饰不了这乱了一团糟的社会现实,何况是在文字折射出的思想动态上,这样的修饰无异于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而且这次砸的不是脚,而是心。文坛与实干无异,而其更多的是字字诛心的精神打压。

除了他们两位,张爱玲也讽刺过冰心。女人的妒忌心是最可怕的,尤其是愈加优秀的女人。她说如果有人将她与冰心比较,她是不会高兴的,因为冰心的作品实在谈不上优秀,不该与自己相较。

跳过与自己的比较,张爱玲将不值一提的冰心,反手拿去了与苏青,这一比,自己很是开心。这开心不管是是真是假,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心里的包袱和不屑已全然抛出,于自己而言,表面上也已经站在了冰心的头顶上。

而苏青也讽刺过冰心,表示“没有兴趣看她的作品”。而且,她做得更多,不仅是文笔水准上的刺杀,更是从皮囊的角度,讽刺过冰心长得不好看。民国文坛群星璀璨,即便是文人相轻也能将话说得如此美丽,实在令人叹服。

可是文人最不怕的便是这些不伤及本体的舆论压力,因为笔和文字会把另一种态度和人生写在纸上。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所以影响愈烈。

其实后来逐步成就冰心自身能量的,正是一路走来的冷眼相看。一个能忍受屈辱和偏见的人,文字才更具力量。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作为小读者最爱的作者,冰心在此后的文学道路上,将“冰心”这样纯粹的情感注入作品当中。毒鸡汤只能刺激那些还有斗志、毅力惊人的血性文人。这样的人太少,若不是经历过亡国恨、众叛亲离这样大悲大痛的,怎么能在鲁迅笔下活过三页千字的鞭策。

而冰心的粉饰,正是在新一代的生命体中建立了保护心灵的屏障。这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的善的作用,你得有这份压箱子的存货,往后的每一天才能更加坚定走下去。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冰心受到的是双重教育,一是充满了儒家色彩的家庭熏陶;一是在教会学校获得的正式教育。

说起两份教育带给她的礼物,就很有必要提到一个善用文化的行为。正如刚才提到的,冰心受牧师洗礼,却不是入教。在基督教文化认知上,她截取了其教文化中可圈可点的部分,用于注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为基督教的文化中有符合自身对于温柔作品的解释和升华。

这样的行为像什么?如今礼佛,或者简言之:带着佛系的态度生活。这正是截取了佛文化中,带给当今人们的一种释压的方式方法。和尚和基督徒都是各自文化一脉上的继承者,存在即合理,而于万千大众而言,知其所以而不入才是应该保持和拥有的本心,因为文明还需要再上升高度。神佛之下,我们仍需前行!

在燕大毕业后的冰心,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出国留学前后,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同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芙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

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又曾在昆明、重庆等地积极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并曾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 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经过国破之恨的冰心,全然不知,回到祖国的她,却踏入了另一个灾难的漩涡之中。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批斗。1970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战争最终保留存活下来的,其实就两种人,一个是思想根本的传承者,一个是物质文明的重塑者,血气方刚的人,会为民族存亡的大义屈身赴死。这时月也没有了,水也没有了,妹妹也没有了,竹棚也没有了。这一切都不是——只宇宙中寂寞的悲哀弥漫在他稚弱的心灵里。这是冰心在《繁星-春水》第58章寂寞中的句子。

冰心算是“错过了”中国内乱的现实景象,但是却经历了祖国重新苏醒的拐点,同时自己也算是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即便如此,“冰心”依旧不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这算是老人家在这世间最后的时刻,最美的祝福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从文人战争看冰心一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游戏里哪句台词你永远忘不了 这些句子里面的含义 你读懂了吗?

游戏里哪句台词你永远忘不了 这些句子里面的含义 你读懂了吗?

...们形容自身条件的一句话,也就是要啥没啥,爱咋咋地。战争从未改变“War will never changes”战争从未改变。也许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很好的体会这句话,也许这也是在和平年代,我们能够听到关于战争最多的句子,...

2023-01-23 #经典句子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 14在柏林 课文笔记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 14在柏林 课文笔记

...部分(4):老兵说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感受: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亲人生死离别,也破坏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希望世界上永远不再有战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微型小说,讲了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

2022-11-15 #经典句子

现代文阅读:妈妈 抱抱!

现代文阅读:妈妈 抱抱!

...战已经很难见到,只是零星听到的枪炮声仍在告诉我们,战争还在继续。街头巷尾到处是出来寻找食物的人们,他们大多是孩子。工厂、商店早就成了废墟,要想找到一块吃的东西还真不容易。看着他们往往翻找了半天却仍然一...

2022-12-13 #经典句子

本文以《伊凡的童年》为例 分析了塔可福斯基电影的三大主题

本文以《伊凡的童年》为例 分析了塔可福斯基电影的三大主题

...塔可福斯基的作品,我以为这只是一部从儿童的角度批判战争残酷性的作品,更有趣的是,他用梦的形式使电影表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分裂。很多年后,每当我们回顾这部电影时,我们都会发现塔可fsky细腻的思想流,作为艺术...

2023-07-22 #经典句子

抗美援朝刚刚胜利 毛主席就警惕地说了句话 事后发现真有远见

抗美援朝刚刚胜利 毛主席就警惕地说了句话 事后发现真有远见

之前文章说过,朝鲜战争的本质,是全球两大陆权国家中国和苏联,以及全球两大海权国家美国和英国之间,因为地缘政治板块和资本主义内生矛盾发生了不可避免的碰撞之后,以朝鲜半岛为代理人战场,以朝鲜战争为代理人战...

2023-10-05 #经典句子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文知识点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文知识点

...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课文第1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3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

2023-08-20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 每日一题丨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中考语文 每日一题丨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5】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别偷懒哦做完了才能看答案!【答案】【1】A【2】B【3】①我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

2023-09-26 #经典句子

21考研英语翻译真题解析!长难句翻译技巧就靠它!

21考研英语翻译真题解析!长难句翻译技巧就靠它!

... societies came out of the war,可以翻译为这些国家(社会)从战争中走出来,或者在战争结束之后。 the relevant age group 指的是相关年龄群体,其实就是适龄群体。3.词义确定 (1)come out of 从……走出来 。 (2)enrolment 注册 入学的人...

2023-07-28 #经典句子

八年级语文能力测试题 得分率85以上初三能进重点班

八年级语文能力测试题 得分率85以上初三能进重点班

...,是魔鬼的翅膀遮住了太阳,母亲的眼眸里只剩下忧伤;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们希望看到洁白的鸽子在蓝天自由飞翔,希望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我们希望世界能铸剑为犁!(1)...

2023-1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