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解读系统之八

时间:2024-01-13

孔子的为政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曰德,二曰礼,又被称为德治与礼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如前所述,《论语》讨论的三个主题,即“为人、为学、为政”,前面讲了“为人”与“为学”,今天讨论《论语》中体现的 “为政”思想。

孔子的“为政”思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曰“德”,二曰“礼”,又被称为“德治”与“礼治”。

先说“德治”。所谓“德治”,是以“仁德”为本的治国理念。它是说政府的各级官员,从君主到小吏,在处理政务的时候,都要本着对百姓的“仁爱之心”,要爱惜百姓,不要过度压榨百姓。这种治国理念,其实就是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里的体现。比如: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处理国事,要谨慎专一,取信于民,节俭用度,爱惜百姓,征调劳役要不违农时。政府官员能做到这些,从他的心地上讲,一定是本着一颗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才可能。

又如: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

要让百姓尊敬官长,效忠政府,自己首先得庄重,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同时处事公道,赏罚分明。这仍然是要求从政者首先得以“仁”为本。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举。等后文分别有详述。

这种思想,现在看来是过于理想化了。说到底,是孔子把政府官员想的太好了。当然,让那些思想品质一般的政府官员处处为民着想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一定不是从他本身的“仁爱之心”出发,而一定是从他本身的利益出发,让他经过周密的计算之后发现,处处为民着想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仁政”。

再说“礼治”。它的意思是说要用“礼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不过现在大家都讲“法治”,对“礼治”能否真正具有治理国家的效果都持怀疑态度。

从日常生活角度看,在家庭之中,朋友之间,靠“礼法”来维持关系的和谐还有可能的。但若说靠“礼法”去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安定,这似乎不大靠谱。其实,孔子也并非不知道“礼法”并没有强制作用,对坏人没有足够的震慑力。他之所以仍然提出“礼治”思想,是基于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我们知道,孔子宣扬的“礼”,实际上是指周礼,即周朝的礼法制度。周朝是实行分封制的,整个国家被分成大大小小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与周天子之间,都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在每个诸侯国内部,其国君与诸大夫之间,也是有血缘关系的。所以,从总体上看,周朝这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各诸侯国又是一个小家庭。诸侯国的国事乃至周朝的国事,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家事。周朝内部各实权人物的关系,其实都是亲戚关系。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礼治”才有现实的基础——“礼法”在维持家庭内部关系和谐方面还是有作用的。当然,周朝的“礼法”真正起作用,也主要是在西周时期。到了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社会上早就“礼崩乐坏”,曾经遮在实权人物脸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早就被撕下来,扔在地上了。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土地、人口,互相征伐,“礼法”在安定社会方面的作用,早就荡然无存了。

治理国家虽然不能全靠 “礼治”,但与“法治”相比,“礼治”在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确实也有法律所不及的作用。比如: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则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这就是说,如果大家都讲道德,讲礼仪,那么一定是要面子的。出于面子上的需要,很多坏事就不要意思做了。当然,这只是针对说一般人中的好人说的(象项羽似的那种人)。若是真碰到只图利,不要脸,又厚又黑的小人(象刘邦似的那种人),孔子这句话就当是没说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解读系统之八》,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谷先生2024-01-19 16:08谷先生[上海市网友]202.131.19.77
    这个解读系统的架构很清晰,让我在阅读《论语》时有更明确的引导。
    顶0踩0
  2. 梦非2024-01-18 17:45梦非[宁夏网友]43.247.79.129
    感谢作者开发了这个解读系统,真是方便了大家更好地了解《论语》。
    顶5踩0
  3. 木兆2024-01-17 19:22木兆[内蒙古网友]202.46.128.237
    @弦上音且吟且听这个系列的解读系统真是孔子思想的宝藏,我每次都能收获很多。
    顶0踩0
  4. 弦上音且吟且听2024-01-16 20:58弦上音且吟且听[四川省网友]124.192.165.84
    这个解读系统真是五花八门,每次都能给我带来新的视角。
    顶9踩0
  5. 圣。 寻2024-01-15 22:35圣。 寻[云南省网友]218.20.24.205
    @火焰使者非常喜欢这种系统化的解读方法,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论语》。
    顶4踩0
  6. 火焰使者2024-01-15 00:11火焰使者[山西省网友]103.239.224.122
    看过这个解读系统后,我的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顶5踩0
  7. 琴心茶韵2024-01-14 01:48琴心茶韵[山东省网友]43.249.239.102
    这个解读系统真是太有趣了!帮我更好地理解《论语》。
    顶0踩0
相关阅读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的状态,非一般人所能及——必须在学说上要有独到的、系统的创见才能让别人来“注我”。于丹的论语解读虽然还没有达到“流经注我”的高度,但她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还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于丹将古代人的学问智慧与...

2023-09-25 #经典句子

好书·推荐 | 论语大家学:经典生命力的展现

好书·推荐 | 论语大家学:经典生命力的展现

...看到了“肉体”的“我”,而没有顿悟到肉体后面的指挥系统,那才是“真我”。孔子的这句话太有名了,解释者多如牛毛!我今天想走一条新的体悟之道,就是将这句话倒着来看。“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六十”...

2013-02-12 #经典句子

全程高能!萌姐解读《论语》听一次就上瘾!

全程高能!萌姐解读《论语》听一次就上瘾!

...的挂钩。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很多积累的知识,是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思维所整理的,或者是没有经过一些实践方面所检验的,所以人类的记忆都是一种基于机械式的记忆,他并没有办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是我觉得,学理论一点...

2024-01-16 #经典句子

绵阳丨品《论语读记》多视角带你读《论语》

绵阳丨品《论语读记》多视角带你读《论语》

...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对中华传统经典《论语》进行了注译解读。今天(9月5日)下午,王晓阳带着《论语读记》和喜欢《论语》的读者们,进行了一场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王晓阳,现任绵阳日报社总编辑,业余时间颇爱文学...

2011-12-16 #经典句子

论语拾梦:全新视角解读论语(3)

论语拾梦:全新视角解读论语(3)

小伙子,你已经拥有了向上生长的力量,现在可以跟你谈“孝悌”了。虽然我也刚知天命,但年龄还不到孔子的1/50,所以他总爱称呼我“小伙子”。上新课,夫子按了一下案前的按钮,虚拟屏闪出暖色的光,投出论语原文:有...

2024-01-16 #经典句子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具有灵活性和原则性的“道”。1、“君子不器”的直接解读:比起专才,君子当成“全才”其实,《论语》一书中,儒家孔子之“君子不器”,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想要理解道什么层面,颜小二觉得就看我们对“器”这个字能...

2023-05-05 #经典句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是一句天大的谎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是一句天大的谎言?

...提升业绩并因此得到奖励,成为组长等等。同时制定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无数可以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它的好处就是会让你的学习总是能得到回报,比如你通过学习管理,提升了业绩,得到了奖金,你就会...

2022-11-28 #经典句子

论语三反: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三反: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学习,更像是交流。综合孔子年谱可知,孔子很早就已经系统地学习过周乐,未必要向鲁太师讨教。那么,鲁太师为什么会出现在齐国呢?请看下文: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

2012-1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