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有哪些知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论语》有曰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时间:2023-12-20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里的老师,很容易简单粗暴地用学习成绩来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坏孩子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现在的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太在意考试的分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里的老师,很容易简单粗暴地用学习成绩来判定一个孩子的好坏,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坏孩子。

有很多人确实不擅长考试读书,考试的那些科目就是学不会,那么这些人是不是就要放弃学习呢?

孔子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除了那些考试的科目,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

入则孝,指的是在家的时候,要对父母孝顺,也就是说要把父母当成修炼的对象。很多人可能觉得孝顺父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自己都能做到,但是事实上父母有时候还是挺难缠的。

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是很特殊的。如果我们和伴侣之间,或者朋友间没有感情了,那么两个人就离开就好了。虽然这个过程也很痛苦,但是解决方法很简单。但是父母不一样,小时候父母要养着我们,等长大以后,我们要去赡养父母。

并且父母和我们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尤其是近几年,祖国发展特别快。父母的成长经历和我们的成长历经完全不同,他们会用他们以为正确的方式去爱我们,我们会以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回报他们,这两种方式有时候就会冲突,因为观念不一样,很有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明明我们都非常爱对方,但是父母和我们都非常痛苦。

所以孔子提出的“入则孝”,是提醒我们,要把与父母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修行。

出则弟

“出则弟”的意思是,在外面对待那些朋友,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把与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修行。

谨而信

至于“谨而信”其实就是要谨言慎行的意思。“谨”字的意思是要言语谨慎,不夸夸奇谈。“信”是能够让人信服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外面说话做事,谨言慎行,做不到的事情不要为了面子轻易答应,反过来已经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去做到,这样才会让人信服。

有的人整天嘻嘻哈哈的,就爱开玩笑,一说什么事情满嘴跑火车。这样的人往往自以为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身边的人并不会很在意他。所以这里孔子说“谨而信”,是对待事情的修炼。

泛爱众

在我们处理好父母,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后,该如何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呢?孔子告诉我们,要“泛爱众”,要爱这个世界,爱那些与我们无关的那些人。“爱人”其实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质,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泛爱众”,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地美好,而我们自己也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

所以这里的“泛爱众”可以简单理解成孔子想让我们去做一个善良的人,是对内心的一种修炼。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行有余力,在把“父母关系”,“他人关系”,“事情关系”和“内心修炼”这些事情都做好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学“文”了。

这里的“文”在孔子那个时代,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分别为学习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简称“六艺”,这些是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

那么在现代,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科目,也可以理解成是那些高学历的人才,在各个领域所正在研究和学习的东西。

孔子教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个进阶的态度,就算我们没有机会去学那么多的书,没有那么多知识含量的人。但是我们要学会跟父母,跟他人,跟日常工作,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把这些做好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再去追求其他的东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有哪些知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论语》有曰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時光裡。2024-01-10 22:02時光裡。[云南省网友]103.47.108.210
    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之一。人生需要更多的修养和智慧,这正是《论语》所教导的。
    顶7踩0
  2. 枫·竹2024-01-03 15:23枫·竹[陕西省网友]203.18.80.5
    学习成绩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世。《论语》中的智慧言论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启示。
    顶13踩0
  3. 方大国2023-12-27 08:44方大国[内蒙古网友]103.37.46.25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论语》里的这句话正是提醒我们要注重修养。
    顶5踩0
相关阅读
《论语》说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不必靠刷题 你读懂了吗?

《论语》说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不必靠刷题 你读懂了吗?

...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来进行分析和解读。知识是需要经常复习的,通过复习旧知识,能够有新的悟和收获,达到了这种境界,就可以当老师了。这里的“新”,可以有多种理解。第一种是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2023-06-07 #经典句子

古往今来出自《论语》最好的名字top 100(1

古往今来出自《论语》最好的名字top 100(1

...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解释: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的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2022-12-17 #经典句子

孩子一上三年级成绩就落后了?这份语文学习攻略 一定要教给他!

孩子一上三年级成绩就落后了?这份语文学习攻略 一定要教给他!

...学》(全5册),漫画解析清晰、易懂,孩子边读边吸收知识!全套包括:《笑读论语》《笑读诗经》《笑读孟子》《笑读庄子》《笑读老子》五本。有150多篇必学古文、150成语典故,覆盖1-9年级各年龄段。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

2023-05-02 #经典句子

《论语·学而篇第一》1.6: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论语·学而篇第一》1.6: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原文】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②,谨③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注释】①弟子:一般有两个义,一是...

2020-09-14 #经典句子

《论语》导读之六:在《论语》中 表明了孔子教育弟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导读之六:在《论语》中 表明了孔子教育弟子的理想人格

...曰:“弟子入则孝,岀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则孝”,“入”是指进家来,意思是到父母住处,或者说在家。“孝”是指孝顺父母。直白说,就是在家要孝顺父母。“岀则弟”,“岀”与...

2008-04-16 #经典句子

做人一定要诚信吗?孔子怎么说?|论语孔子说

做人一定要诚信吗?孔子怎么说?|论语孔子说

...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孔子提到六件事,依次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说话办事谨慎、爱大众、亲近有仁的人和读书学习。孔子认为这六件事是弟子们在春秋末期那...

2011-01-10 #经典句子

初中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没有头绪 想要短期提高成绩 一定要这样做

初中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没有头绪 想要短期提高成绩 一定要这样做

到了初中,语文的学习难度又会提升一大截,原因在于知识内容的细化和丰富,而且每一层知识中又会衍生出更多需要记忆的内容,不仅仅是在于阅读的基础理解、写作的流畅通顺,更在于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语文基础知...

2023-11-08 #经典句子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6章(上):孝悌为先 文艺在后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6章(上):孝悌为先 文艺在后

...子入则孝①,出则弟②,谨而信③,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⑤,则以学文⑥。”注释①弟子:有二义,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对兄而言,子系对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学生。此处取前义。入:古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

2023-12-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