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抚慰心灵的老子:4层解析道德经1句话智慧格言 悟透生活幸福如意

时间:2023-12-10

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啮咬心灵的毒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啮咬心灵的毒蛇。圣人老子所推崇的上古淳朴民风,随着历史发展早已不复存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现代人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殊不知,千年之前的大圣人老子,早已提出医治心灵的良药;今日为你分享,希望对你的工作生活有所裨益。

老子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u)、或吹,或强、或羸(lei),或挫、或隳(hui)。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一、不得已——统治的初衷:服务大众,维持生存

什么是统治?统治,从刚开始来讲,是为了单纯的目的,为了更好为大众服务,为了生存,为了凝聚合力,一部分人受到大众的信任和推举,从而成为统治者。

为了更好实现统治的目的,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凝聚合力,在艰苦环境下生存,统治者们渐渐开始出台一些规范。这些规范在被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去推动,所以因此产生了所谓的官员。

从最原始的出发点讲,统治、规范、官员,实际上应当是为大众谋利益,为大众服务的服务员。只不过这种服务员,有临机决断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大众赋予的,是大众信任而产生的。

这样的统治,老子比较推崇,认为上古的三皇五帝,都是为大众服务、没有私心杂念的典范。老子说,这样的统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可惜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前进,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的欲望,从基因深处慢慢觉醒。

二、为者败——膨胀的欲望:居高临下,恃强凌弱

人天生具有欲望。食与色,是人类最大的欲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物质的丰富,生存和繁衍渐渐变得不成问题,欲望本身也就失去了关乎人类生存和传承的崇高地位。欲望渐渐变得驳杂、泛滥,犹如决堤的洪水,开始了放纵放任、自由自在的旅行。

权力欲、金钱欲、统治欲、占有欲……这些驳杂的欲望,从原本的食色二欲当中分裂衍生而出,配合人性中固有的贪婪,人类渐渐变成种种欲望的俘虏,朴实无华的人类社会变成欲望的海洋。人类饱受欲望之海的浸泡和折磨,却无法自拔,甚至有人甘之如饴。

强大的,开始欺负弱小的。年轻的,开始鄙弃年老的。有权的,开始欺压普通的。有钱的,开始放纵地展示自己的财富。有武器的,开始放肆炫耀自己的攻伐。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原本是不需要去统治和引导的。只要遵循天地自然大道,乃至于大道衍生出来的大德,就能实现无为而治。就像一颗星球自行运转,原本不需要一双手去转动;一条河流从高处流下,原本不需要一个东西来推动。一切都是“道法自然”“法尔如是”。

三、执者失——神圣的外衣:公器私用,必然有失

欲望越来越泛滥,权力越来越集中。权力从一种用来维护大众利益的工具,变作披上了神圣外衣的、用来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工具。从选贤与能,变成了父传子、家天下。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来临了。

天下,“天”是上天,天所笼罩的一切,都是天下。帝王出现了,他们将“天下”这个众生共存的空间里的一切,都当作私产;他们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一统天下,当作自己家族的后花园。

对此,老子一针见血地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的权柄公器,可以用之服务大众,绝不能够收为私用。因一己私欲而掌权者,唯一的下场就是失败。

既然如此,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算正确?

四、三个“去”——老子的智慧:不避细流,能成其大

老子说:“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u)、或吹,或强、或羸(lei),或挫、或隳(hui)。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之道,从来都是由天地自然入手,在万物运转规律中去寻找答案。这句话的逻辑也是如此。老子首先讲,天地万物都具有两面性。他举例说明,事物无外乎阴阳两面,要么前行要么跟随,要么吸气要么吹气,要么强大要么弱小,要么弯折要么毁灭。

为了不断前行,就得学会跟随;要想吹气,先得吸气;要想强大,先得学会柔弱自保;为了免于毁灭的命运,有时候就得卑躬屈膝、委屈自己。挫,是挫折、折断,形容折节、降服、低下高贵的头。隳,就是毁灭。或挫或隳,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我的理解是“委曲求全”之意。

因为天地自然大道的两面性,所以圣人根据阴阳轮转的理论,善于在相反的方向下功夫,从而有效达到所需方面的提升。这就是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真意。不声色犬马,才能细水长流;不奢靡浪费,才能积累福报;泰者大也,小处着眼、谨小慎微,才能成其大;不让微尘、不避细流,才能成就巍峨的高山和深邃的海洋。

结 语

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钦佩。圣人老子用短短58个字,说尽了历史的变迁、人生的奥妙。现代人终日碌碌,不善于养生惜命,何尝不是偏离自然大道、放纵自身欲望的恶果!如能熟读静思道德五千言,必能身心俱爽、生活如意、福报连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儒释道人心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抚慰心灵的老子:4层解析道德经1句话智慧格言 悟透生活幸福如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Moment绝望2024-01-08 03:48Moment绝望[江苏省网友]103.252.105.253
    看到这个标题就让人心情愉悦,期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智慧。
    顶0踩0
  2. 黑马白浪2023-12-29 11:20黑马白浪[国外网友]210.79.241.82
    一句话道德经格言真的可以触动人心,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顶0踩0
  3. 久了久了就旧了2023-12-19 18:53久了久了就旧了[贵州省网友]202.9.58.94
    这本书真的很有启发性,值得一读。
    顶6踩0
相关阅读
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经》最简单一句话 后人百思不解

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经》最简单一句话 后人百思不解

中国有部奇书就是老子所著《道德经》,而在《道德经》中的四个字却困扰人们千年,每个人看这四个字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老子讲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2023-10-17 #经典句子

聪明的老子:顿悟这三句话的人 福泽深厚不可小瞧 人生大富大贵

聪明的老子:顿悟这三句话的人 福泽深厚不可小瞧 人生大富大贵

...,得享天年。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儒释道人心道德经:七大水德,老子认为顿悟其一,即是稀有的福运双全之人老子说福报之源|社会主宰和聪明人,永远牢记三个字,绝非唱高调聪明人都懂老子道德经3句话,人生...

2018-05-17 #经典句子

《道德经》中“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这句话 是老子的思想精髓!

《道德经》中“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这句话 是老子的思想精髓!

在《道德经》和老子的思想面前,我们都是个孩子,在我和大家都迷茫的时候,我鼓起勇气探讨《道德经》,这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2500年前我国的一位大圣人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后消失,留后人下一本奇书,这本...

2008-02-23 #经典句子

解读《道德经》最经典5句话 感悟老子智慧 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解读《道德经》最经典5句话 感悟老子智慧 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以蓄天下,并实际用以治国理政的君王教育经典,叫作《道德经》。1.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译释】无论如何化解深重的怨恨,必...

2010-07-09 #经典句子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 领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 领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经》九句经典名言,领悟老子的智慧《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他的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

2023-09-24 #经典句子

《道德经》经典名句细讲 带你领略老子智慧 读完受益匪浅!

《道德经》经典名句细讲 带你领略老子智慧 读完受益匪浅!

《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而且文字简洁、富有韵律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因此,有人说《道德经》是哲学的诗化表述。作为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细读其中的经典语句,吸取其中的精华,能让我们的人生受...

2023-09-24 #经典句子

申论范文丨老子道德经中揭露的人性——辩证思维

申论范文丨老子道德经中揭露的人性——辩证思维

(赵孟小楷《道德经》,图片来自网络)风雨谈师水之智 汲水之德水,不仅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智慧、情操的源泉。孔子叹服水之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推崇水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023-12-31 #经典句子

老子5000言:道德经1句话蕴含中华大智慧 学会了健康快乐无烦恼

老子5000言:道德经1句话蕴含中华大智慧 学会了健康快乐无烦恼

...人学习思索。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儒释道人心道德经5000言:7句话解读老子静之道,悟透了生活和谐事业顺利老子5000言:5方面立体解读道德经名言,提升自我,成就人生赢家老子5000言:道德经1句话奠定长生不老理论...

2023-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