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是古代君王的统治术 还是中华文明开源以来的砥柱?

时间:2023-12-09

作为中国古代四书之一,论语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骨子里恪守的儒家思想,也作为王朝统治者驾驭教化万民的枷锁几千年来沉重的负荷在劳动人民的肩膀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者:朝阳

《论语》是战国时期孔子及弟子的语录体集,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国古代四书之一,论语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骨子里恪守的儒家思想,也作为王朝统治者驾驭教化万民的枷锁几千年来沉重的负荷在劳动人民的肩膀上,成为华夏文明深沉久远的一根支脉,淌在民众的血液里。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初读《论语》,从吟哦讽诵到释经解义,孔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折射的其实是人的情感,柔和,包容,而山则象征着理性坚毅。仁人志士寄情于山水是因为山水是一面镜子,可以涤荡心灵,审视古今。“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则诉说了真正的交友之道,一直以来我们对朋友都是来者不拒,以至误交、滥交,对朋友的认知也在日渐模糊。

记得冰心老人曾对朋友有过如此认知,“昨夜我从夜中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所谓益友,不过如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让我们明白何谓持正守方。所谓“和”不是一团和气,是出于对辩论者及另一观点的尊重。而不认同则是对道义的坚守,于庭堂坦荡,绝不为私心私利蝇营狗苟,所谓君子即在方圆之间。

《论语》中曾皙论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仅是个人情志的极致体现,更是天下大同“桃花源”的折射。所谓的仁政,礼制,不过是政客的论谏,君主的手段,但归根结底在百姓身上实在是再平凡不过的“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人生情趣,是大道至简的无境之境。

从学习之道,再到交友之道,人生哲理与政治主张,据书上引经据典的解释,并未有什么悖论。我想,古之士子狂士都尊仲尼为夫子大概是可以理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一点上,孔子足以当得起中华上下几千年来所有人的老师。朝闻道,夕可死也。所谓道,即是人立足当世的尺量法则。由此可见,不是说孔子改变了上万年来蛮蒙尚未开化的愚民的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孔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看周润发演的《孔子》,本以为会拍成小人物的逆袭之路,成为妖魔化的爽文。没想到它高度还原历史,从富户的侍从到管理仓库、做老师,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别人笑他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亦欣然。被围于陈蔡,忍饥受冻亦坦然。他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被误解,被拒绝,但他用一生去追求,去实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电影很沉重,人物却因此更真实。孔子在当时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受尽了小人物该受的冷眼与嘲笑。却让人思考,从个人价值来看,究竟什么才算得上大人物呢?读孔子,我想起了屈原,同样的境遇,屈原决定身死成全他的价值,而孔子则从未抛弃他的信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的处世之道是圆的,隐去了大争之世下礼乐崩坏,政苛民暴的倒刺,但他内心的那把尺从未弯折。世味浓淡,他无欣厌。他的坚持即使从未被认同,也不会屈于内而谄于外。屈平有气节,孔子也不是懦夫,只是任何时候,活着要比死亡容易太多。比起在高岭上生长的玫瑰,在淤泥中绽放的蔷薇更能彰显生命的价值。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宋代大儒朱熹曾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历史角度来说,孔子即是儒文化的一个缩影,他的意志和所推崇的道代表了人民对于百姓善良友谅,社会有礼法秩序,“和”的美好愿望。所以我想孔门七十二贤及门下三千宾客追随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是对社会与人的一种如梦似幻的伟大构想。

它也许不惊世骇俗,却永远无法实现。结合春秋战国时代背景,逐鹿天下才是诸侯霸主长远的梦想。以礼治国或许可以赢得一时的民生安稳,但却终将被强兵悍马所征服。《史记》有载,春秋时期,一卫国国君在国家内乱与长久的战争拉锯中不堪百姓受苦,面对强国兵临城下,他率臣民肉袒牵羊而降。为百姓免受战乱流离之苦,卫君放弃了家国大义,却换取了更多人的长生。

也许我们会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国大义?然而答案在不同的时代亦是不同的。长久的分裂中,武力与利益才是统一的制胜点,也是霸主们目光久久注视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孔子永远不被受到重用,他被排挤,被打压,甚至多次险遭杀害。周游列国饥不饱腹,可是他永远克己复礼,无论顺境逆境都和弟子保持舍生取义的精神,不怨不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比起那些在庙堂上受人供奉,不苟言笑的圣人来说,夫子更愿意做有血有肉与民同乐的老师;比起成神成佛成先知,他更愿做一盏点亮黑暗长夜的灯。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有多大,在当世被轻辱怠慢,却可以让后世人都记住他的名字,尊他为圣贤?大概也只有孔子们这样的人了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论语》,孔子不再是人们宣扬膜拜的圣人,而是一种精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追随者,成为‘礼义仁智信忠孝恕悌’这种精神的追随者。它不再是被古代君王所利用的统治术,也不再是牛鬼蛇神口中压迫人民的帮凶,它是中华文明开源以来的砥柱,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根。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评论和转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是古代君王的统治术 还是中华文明开源以来的砥柱?》,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冬去春来(程)2023-12-25 17:00冬去春来(程)[贵州省网友]222.68.21.127
    《论语》是中华文明开源以来的砥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顶5踩0
相关阅读
诵读《论语》 做少年君子 中牟县文明路小学举办师生共读《论语》

诵读《论语》 做少年君子 中牟县文明路小学举办师生共读《论语》

...书活动。《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是文化的原典;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之作。品读《论语》,传承经典。中牟县文明路小学利用课外阅读课,师生共读,各年级各班精心布置版面,伴着悠扬的古曲,全校园沉浸在《论语》的文...

2007-07-03 #经典句子

“《论语》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孔子博物馆举办

“《论语》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孔子博物馆举办

...物。展览已于今年7月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孔子博物馆举办《论语》主题展,并召开“《论语》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运用馆藏文物资...

2010-12-02 #经典句子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回答!

...院院长杨朝明如何解答这个问题杨朝明院长解释道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大树这棵大树的主干就是儒家文化大树的根部则是孔子以及包括孔子在内的先哲们大树树干之所以粗壮就是因为大树的根扎得深扎得牢孔子思想对中华...

2023-07-17 #经典句子

两岸学生集体朗诵《论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魅力

两岸学生集体朗诵《论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魅力

...祭祀人员行充满敬意的四拜礼,共同以传统奠礼的礼仪向中华文化的至圣先贤表达敬意。上海黄浦区台胞台属联谊会会长程彝敏在致辞中表示,举行这次祭祀活动,是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次良好契机。儒家文化作为中...

2012-07-30 #经典句子

写《论语》 诵《论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师生缅怀万世之师孔子

写《论语》 诵《论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师生缅怀万世之师孔子

封面新闻记者 刘皓洋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9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举行“同缅万世之师,共学优秀文化”孔子像落成暨祭拜仪式。该校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书写...

2009-02-12 #经典句子

《论语》对君子与小人论述影响千古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语》对君子与小人论述影响千古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还发现,《论语》对君子与小人的论述深深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形成,许多涵义融入到我们今天奉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010-12-25 #经典句子

浅谈《论语》:孔子的伟大

浅谈《论语》:孔子的伟大

...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初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开始成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碰撞使得学者们不断的去伪存真,各家学说也得以不断完善...

2012-09-05 #经典句子

个人能力和品德素质 哪个对我们更重要 《论语》中孔子这样解释

个人能力和品德素质 哪个对我们更重要 《论语》中孔子这样解释

...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用”仁“为核心串联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依靠着这个精神力量,我们不仅没有断绝,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内涵。如果你对文化感兴趣,或者有喜爱的文章...

2023-09-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