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朗舌战诸葛亮 明明句句在理 为何还是输了?看司马懿如何评价

时间:2023-12-05

三国演义嘉靖本:蜀兵闻言,叹之不已,皆以为有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认为王朗说得有理的,其实也正常。《三国演义》嘉靖本:“蜀兵闻言,叹之不已,皆以为有理。孔明默然不语。”参军马谡自思曰:“昔季布骂汉高祖,曾破汉兵,今王朗用此计也!”由此可见,效果很明显,引起了共鸣,王司徒功力颇深。

王朗的大论无非两个重点。1、“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于有德之人,此定然之理也。”到底是以德服人不重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早已深入人心。既然夏、商、周、秦亡得?唯独你汉朝不得了,亡不得?

2、“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三千。”蜀弱魏强乃是公理,既然大家都能当皇帝,再加上魏国的实力碾压蜀汉,那你汉有什么不亡的理由?你诸葛亮又凭什么能以弱胜强,靠理想信念还是996的工作作风?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不仿伊尹、周公,故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从古自今,实力才是硬道理,真理往往在大炮射程之内乃是共识,就更别提大字不识的基层士兵了。

当然,诸葛亮也可以有很多种回击方式。但这是两军阵前,可不是东吴会议室,容不得你搬什么“病重先喝粥”的文人理论。因此,诸葛亮的立场不论逻辑是否顺畅,而关乎能否迅速稳定军心。毕竟这里不是“对方辩友”的辩论会。

而是你死我活的阵前讨伐。兵法曰:“一鼓作气、再而竭。”军心不稳,麻烦很大。因此,本着“稳准狠”的原则,孔明一上来就是杀招。“吾以汝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言也!”什么意思呢?你,王朗,汉朝的叛徒。

道理谁都能说,但身份很重要。譬如说宣扬“金钱不重要”论,是不是也有道理讲?也是有的。但如果演讲者是王某某、马某某。这恐怕就要引起大家讪笑了。三国时期的忠君爱国,就社会舆论而言就如同现在的热爱祖国、尊重妇女。

乃人民或女性精神之逆鳞,私下里拥不拥汉不重要,公开场合试问哪位“扛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比如销售员给客户推销产品:我们的产品价格比市场价低20%。客户:你们的产品没有通过国家质量检测。销售员:我们的比同类产品多某某功能。

客户:可你们没通过质检呀?销售员:我们公司是国际型的大公司,在多个一线城市设立了办事处。客户:我知道你们公司很出名,但这款产品没通过质检……诸如此类。涉及到的乃是人生攻击、可靠性质疑。

于是,“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在有礼有节、逻辑顺畅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叫做你本来是汉臣,为何助纣为虐?

或者是:汉朝之所以衰败,就是你这种“食汉禄而不尽人臣本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人太多了吧。在两军阵前,自然就能引起同仇敌忾,挽救士气的效果。忠不忠义无所谓?估计在大庭广众的两军阵前,一旁的曹真也不好递梯子了吧?

无论演讲也好,辩论也罢。主要区分2类情况。一是顺境。比方说普通的演讲场合,无论听众是不是熟人,在主题场境的影响下大多数都叫亲知近派,只需要你逻辑通顺、观点新颖,通常就能打动人心。

反之,如果观点不新颖、论据都是陈词滥调,听众记不住或者口服心不服,演讲也就失败了。二是逆境:也就是舌战群儒或者对战王朗这种情况,四周都是敌人,立场觉悟本来就不认同,无论你讲什么都说服不了对方。怎么办?

让对手哑口无言就行了。如何让对方无话可说?了解对方,详细掌握对手的弱点和黑历史,再站在道德制高点让其闭嘴就行了。比方说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全篇没有依据证明袁绍合法的观点。

就是死咬着曹操祖宗三代的黑历史做文章,没有观点也无破绽。让曹操也颇为赞同,最后抓住陈琳一点没治罪,反而留用了。王朗有道理吗?有,讲的都是事实,但陈词滥调让人味同嚼醋不说。哪想到村夫在隆中时广交的好友是白交的?

纵论过得天下人物是白论的?对比原著,在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里,却增加了这段情节,我认为导演也是熟读了历史,改编成功!且说司马懿此时被贬官,赋闲在家。听说此事后仰头大笑,一旁的司马昭问道:“父亲为什么要笑?”

司马懿说:“我笑的是王朗,自称学富五车,确是小肚鸡肠。”“连几句骂人的话都容不了,活该有这样的下场。”“你们几个要记住,为人要大度才能成大器啊。”司马昭又问:“父亲,之前你不是称赞王司徒76岁了还随军出征,是老当益壮。“

”要我们学习吗?现在为何又咒他?儿不知该怎么判断了。”司马懿耐心解释道:“大丈夫立世,宜即灵活机变,怎么能走极端呢?用兵的道理也一样,重在相机行事。”或许脸皮,也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吧。

后来出山执掌曹魏兵权,以九州之力对阵一州疲惫之兵,却一路龟缩不敢出战,终究是耗死了孔明。或许在大势面前,个人能力真的是无足轻重吧。司马昭也一句怼了回去:“用兵之道,用兵之道,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被贬,手里没兵,道何以乘?”

纵使仲达聪明一世,在儿子面前一时语塞的表情!也让人喷饭不已。比起从小就在父关爱之下成长,有曹真等轮换的司马懿,蜀国又有谁能为丞相分忧、抽出点时间照顾诸葛瞻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朗舌战诸葛亮 明明句句在理 为何还是输了?看司马懿如何评价》,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秋月诗人2024-01-01 07:23秋月诗人[江西省网友]43.254.208.165
    王朗虽然理论充分,却缺乏对局势的洞察和应变能力,这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期待司马懿的评价。
    顶7踩0
  2. ︶ ̄浮生╮若梦い2023-12-18 18:48︶ ̄浮生╮若梦い[火星网友]203.22.181.77
    王朗的才华固然难以置疑,但在与诸葛亮的辩论中却败在了谋略之下。或许司马懿会给出更深刻的见解。
    顶1踩0
相关阅读
诸葛亮是不是打仗的料 死对头司马懿说了一句话 后人认为比较靠谱

诸葛亮是不是打仗的料 死对头司马懿说了一句话 后人认为比较靠谱

长期以来,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的形象被神化了:呼风唤雨、出奇制胜、力挽狂澜、舌战群儒……似乎是无所不能。然而,如果翻开史书,我们就会发现,有关诸葛亮的这些“事迹”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特别是...

2023-02-03 #经典句子

诸葛亮一生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一句话说明 非常精辟

诸葛亮一生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一句话说明 非常精辟

...史上的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陆逊、郭嘉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中非常厉害的存在。要说三国顶级谋士,肯定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三国这一乱世,让百姓流离失所,但是经过上百年的...

2023-06-07 #经典句子

三国中最雷人的五句话 一句红遍网络 一句很多人流传谈笑

三国中最雷人的五句话 一句红遍网络 一句很多人流传谈笑

...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还有舌战群儒,娶了丑妻黄月英的诸葛亮,诸葛亮的被大家调笑的语录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还有整日在各路英雄面前哭来哭去求帮忙的刘备。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下比较有趣的几个人物讲...

2023-07-05 #经典句子

诸葛亮和司马懿 到底谁更强?正历史中的一句话 告诉你真相!

诸葛亮和司马懿 到底谁更强?正历史中的一句话 告诉你真相!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决,做为一场重头戏来写,而他们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次经典战例,如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似乎是诸葛亮总在吊打司马懿,而司马懿惧而不战。然而历史真是这样吗?实际上...

2019-07-12 #经典句子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说了一句话 总结的相当精辟

诸葛亮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说了一句话 总结的相当精辟

在三国的历史中诸葛亮上就是最闪亮的存在,他的前半生闲云野鹤,一直都读书耕田,后半生却全部都贡献给了刘备。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空有大志在胸,却一直碌碌无为过着东奔西走的生活,但是在遇到诸葛亮之后情况就大不...

2016-08-18 #经典句子

诸葛亮身居高位 统帅全国兵马 却被司马懿一句话点破弱点

诸葛亮身居高位 统帅全国兵马 却被司马懿一句话点破弱点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蜀国为何不行,尤其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大权,蜀国越来越差。说明领导能力不行,厉害的领导必备人才储备和知人善用方面的能力。反观司马懿,司马懿掌握大权后,魏国以一敌二,越来越强。所谓...

2019-02-02 #经典句子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 对妻子冷血无情 说出这句话堪比禽兽

史上真实的司马懿 对妻子冷血无情 说出这句话堪比禽兽

了解三国的朋友肯定不会对司马懿陌生,他是三国后期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尽管跟诸葛亮对峙的过程中,司马懿或多或少落于下风,但他始终守护了曹魏的国门,站在曹魏的角度而言,他可算一个英雄人物。然后小说的渲染终究...

2009-10-05 #经典句子

司马懿的三句经典名言 如果用在为人处世上 则一生受益

司马懿的三句经典名言 如果用在为人处世上 则一生受益

...役不在少数,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英雄和谋士,论谋士,诸葛亮堪称第一,然而,诸葛亮这样智如天人,却奈何不了一个人,而他便是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三国纷争皆归于西晋,司马懿可以说是笑到...

2012-08-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