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读《后赤壁赋》体味苏轼语言的意境美

时间:2023-11-25 04:41:01

相关推荐

读《后赤壁赋》体味苏轼语言的意境美

《赤壁赋》是苏轼的名作,分前后两篇,同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前为七月十六日,后是十月十五日,此前已在文章中作过介绍,不予赘述。前赋主要以说理为主,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后赋则是以叙事写景为主,通过同游一个地方,人、事虽未变化,但时令已有所不同,景观自然迵异,主题大相径庭,情趣各异,真乃同工异曲。但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的语言特色没有改变,前赋写初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初冬季节,则有“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季节变化了,山水的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让人体味到如临其景、如置其间的自然美。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语言意境再一次神游赤壁,感受壮阔的景观和泛舟于江的恬适。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开篇交代游赤壁前的时间、行迹、两位同伴、时令等,好一幅“秋夜月景”图,描写了“秋霜之重,秋风之劲,孤月之明,主客之乐”的景象,笔墨之洗练令人感叹不已!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一个“叹”字形象地描绘出与友人游赤壁“无酒无肴”的遗憾之情,既而用与客、妇的对话,交代酒鱼并具,消除了先前的遗憾之情,畅然我心。此刻皓月当空,客知我心,妇会我意,得以尽兴,一切尽如人意,与前文之“叹”形成对比,真乃曲尽其妙之笔!

第二段写与友人泛舟复游赤壁所见的景象,“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寥寥数语,声形并茂,如临其境。写出了惊涛拍岸、泉水激石,怪状嶙峋、犬牙差参的惊险之景,体现的是赤壁的壮阔雄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一雄壮一柔婉形成反差,这就是中庸之道,美之大者,“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意为才过了几天呀,这赤壁的景观,就认不出来了,表面上指自然景色变化之快,实则感叹人生之短暂!

接着写作者提起衣襟离开小舟,攀援峭壁、踏危岩之颠、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怪石上、拉着树枝攀悬崖及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此时用了“履”、“披”、“踞”、“登”、“攀”、“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了作者秋夜游赤壁的兴奋和冲动,体现的是其率真和天然的个性。语言节奏感极强,状物清晰明了,朗朗上口,此刻让我想起了戏曲《九龄救主》“接御酒”那段,张九龄的几句唱词“我小小丞相府,你围个不透风,搜前厅,搜后厅,两廊坊喂马棚,打碎我府门的长明灯,翻箱倒柜收个净,到头落个两手空……”也是用这种语言的节奏感,表现出奸相得意忘形、张牙舞爪、仗势欺人的个性,所以说有时我们读经典,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阅历,用心去体味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读懂读透。

接下来又写登高远眺、仰天长啸的潇洒,以及触景而生的悲伤和恐惧。“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悄然”、“肃然”、“凛乎”三个词,呈递进式,由乐及悲而怖,情感的波动表现的淋沥尽致,继而写登舟而随波逐流,任凭小舟任意飘零而不知其所止的散漫和从容,心态好像又再次归于了自然的那种平和与恬淡。“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半夜时分,四周冷清寂静。忽然一只孤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大如车轮,乌黑的尾巴,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声音悠长戛戛地叫着,掠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了。此为静中有动,孤鹤的一声长鸣划破了夜空,更显的初冬夜半的清冷和静寂。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文章最后,写游赤壁后回家睡觉自己做了个梦,梦见一穿着羽毛编织成衣裳的道士,轻快地自己走来,经过临皋亭的下面时,向自己拱手打招呼问道:“游玩赤壁快乐吗?”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语。“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半,边飞边叫掠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一下,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不见了那位道士的去处。作者以玄妙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又以浪漫的想象写自己梦中与道士的邂逅,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道士、孤鹤与作者,三位一体,亦真亦幻,令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道士的顾笑,作者的惊寤,一“笑”一“悟”之间,现实的艰辛、生活的苦痛仿佛一下子想明白了。最后“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是写梦醒后归于现实,在现实与幻想的虚无之间,作者俨然忘记了一切世间的烦恼,刹那间超脱了争名逐利给自己造成的累累创伤,孤寂心灵霎时得以抚慰。文章在作者梦醒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去寻索和玩味,妙于通幽之曲径。

巴金曾说读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它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去。的确,意境之美需要通过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述,从此点来讲,说《后赤壁赋》“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一点都不为过,当然这需要我们用生活和情感的阅历去细细体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青墨遗香2024-01-29 03:36青墨遗香[云南省网友]202.14.127.11
    后赤壁赋中的每一个词句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简直是一首动人的诗歌。
    顶0踩0
  2. 汀丶2023-12-27 16:08汀丶[江西省网友]203.22.106.107
    苏轼的笔下真是太有诗意了,读起来让人陶醉!
    顶0踩0
相关阅读
文学家的哲学思考 苏轼代表作《前赤壁赋》

文学家的哲学思考 苏轼代表作《前赤壁赋》

理性的光辉,让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精彩

2023-10-25

赵秉文的一首名篇 融入了苏轼的中秋词和赤壁赋 不愧是纵横挥洒

赵秉文的一首名篇 融入了苏轼的中秋词和赤壁赋 不愧是纵横挥洒

他的念奴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意境开阔,感怀深沉,胡仔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赞美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后世读者不仅钦佩东坡先生的高洁品

2023-10-31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2012-10-19

苏轼失意后写下一词 豁达至极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苏轼失意后写下一词 豁达至极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或因理想无法实现而内心苦闷;或因才华无处施展而失意无奈;或因家国之失而满怀伤感等

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