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可信吗?

时间:2023-10-30 07:08:01

相关推荐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可信吗?

在《金刚经》里有句著名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同样的观点,在《金刚经》的其它部分和其它佛典里都有许多类似的表述,那么,佛家的这个观点可信吗?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佛家的这个观点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追根溯源,回到佛教的理论基础上来。

因果论(因果律)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因果律不光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并非人力所能改变。

因果律是指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因果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的形成必定有其因,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涅槃经》有句话“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形象地说明了因果的关联性。

因此,事物的存在总是因果并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不管你是否看到,它们都是本来同时存在的;而我们通常习惯于只看到现象(结果),很少有人去理会因,或者认为因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不必去理会。但事物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因,因为没有因就不会有果,果是因的各种机缘造成的结果。

早在几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悟出了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无主宰的,也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自然规律,从来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万有事物都是因缘所生,不能单独存在。这种因缘所生出的万有,佛家称之为“缘和合假”,缘聚则有,缘散则灭,佛家的观点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幻有且短暂的存在,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但佛的观点归佛家,真相又如何呢?

我们凡夫看事物通常只看现象(结果),不看因的一面,而事实的真相是因与果同时并存的,佛看问题叫做正知正见,因与果两方面都看透了,所以看到的就是事实的真相。

六祖慧能在《金刚经》的解义口诀里有名非常重要的话叫做“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用以指导大家悟理见性,表面是注解《金刚经》,实际上讲的就是因果律,背后的原理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而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

六祖慧能的“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这句话,同样指出事物的相、体、用是同时存在的,实际上是因果律背后的自然法则的延展,它们之间各自对应的是“相=果、体=因、用=用”。

举例来说,一颗树木的种子(因),在土壤、阳光、水和空气等的机缘的作用下最终生成树木(相),因起作用而成相,没有种子(因)就不能生成树木(相),假如没有土壤、阳光、水和空气等机缘的作用,那么种子还是种子,不能生成树木(相),因而,任何相都是“相=果、体=因、用=用”三方面同时存在的;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要看到事物的三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也就不是事实的真相。

我们因为通常只看到事物的相(果)的一面,所以没有看到事物的真相,而佛用正知正见把事物的三个方面全看透了,所以看到的是事实真相,能否看到事实的真相是凡夫与佛的区别。

佛家把看到事实的真相叫做“见性”,所谓“见性”它只是佛家的一个名称而已,如此理解即可。六祖慧能的解义口诀里用“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来指导大家悟理见性,这个“理”最终归指的是因果律背后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没有什么理比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更“大条”的了,所谓“见性”就是见事实真相,就是“相=果、体=因、用=用”这三方面同时存在的真相。

所有的人间现象,都是因起用而生果,都必定有果、因、用三方面的同时存在,同样道理,在佛家的观念里,凡所有相都是相、体、用三方面同时存在的,体本空寂,是事物的真正主宰,因为无体则无法起用成相。如此看来,佛家的这些观念实则“脱胎”于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一点也不神秘。

从现象上来讲,凡事凡物都逃不出因果律背后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果因(相体)是平等的,它们是寂然不动,所以佛家说体性本净寂,我们的《易经》也认为,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因而因果同时存在,这和佛家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出一辙,实际上,佛家认为体(性)是相的主宰的观念并非独创,背后指向的都是因果律背后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正确无比。

在因果律背后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下,凡所有相必定是“相=果、体=因、用=用”三方面同时存在的,任何偏执于一方都不是事实的真相,也就不能“见性”,只有用佛的正知正见方法看到事实的真相才能称之为“见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凡所有相的时候,看到的只是相的表面现象,而相并不是事实的真相,所以佛家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又因为世事无常,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人事有时说变就变,物是分子原子粒子中子的聚聚合合,所有人间现象都是短暂的一时存在,佛家说“刹那无常”,所以凡所有相不但是虚妄的,也是短暂的,四句偈形象地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对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说的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逻辑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观念主张,也就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到了佛家这里就成了有相必有体(性),体(性)起用而现相,相、体、用不能分离,这些观念都是以因果律背后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作为理论基础的,是绝对正确的。

如果我们把这些观念延伸到生活中来,就有了无限解释,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中来,例如古人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时的善恶的因,报的是对应的现象结果,作用是过程,至于何时报那是老天的事,所以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同样道理,我们把这些观念延伸到三世当中来,在佛家的观念里,我们的生命不止这一生,还有前生来生,前生还有前生再前生,来生还有来生再来生,谓之无始亦无终,眼前的所有都是由原因的,如果只看眼前现象,忽略了前世因,也不是事实真相,同理可以用之于来生,所以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

那么,佛家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观念,之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有哪些启迪意义呢?它启迪我们不要只看眼前现象的表面,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看透事物三个方面,追求事物真相;它启迪我们从现象要看到现象的成因,我们平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工作,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时刻反省自己,也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我们想要得到的将来生活结果。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使坏,是必然会自食其果的;佛家的这些观念提醒我们“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我们做人做事,这样思量这样做就对了。

……

今回就说到这,就此收笔。有缘再叙。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心得见解。读者自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城林快运2024-02-28 17:55城林快运[香港网友]43.254.131.198
    无论这句话可信可不信,读过《金刚经》都会给人以思考人生和人性的启示。
    顶7踩0
  2. 怪奇葩拄拐杖走路萌哒哒2024-02-08 12:07怪奇葩拄拐杖走路萌哒哒[宁夏网友]203.23.73.116
    这句话有道理,相对而言,一切都是相对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对于我们所面临的事物持有一定的判断力。
    顶0踩0
  3. 最美好童年的回忆2024-01-19 06:19最美好童年的回忆[浙江省网友]106.80.199.6
    有些人可能无法接受这个观念,但我觉得反思一下还是挺有道理的。
    顶3踩0
  4. 离心梦°2023-12-09 18:43离心梦°[安徽省网友]153.99.251.83
    这句话是真理,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
    顶27踩0
相关阅读
《金刚经》这两句话 值得反复去读 再无烦恼!

《金刚经》这两句话 值得反复去读 再无烦恼!

与心经以及其他佛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说万事万物的空性而说无相

2012-12-07

开悟的人最可怕 人生至高境界 全在《金刚经》这三句话中!

开悟的人最可怕 人生至高境界 全在《金刚经》这三句话中!

在金刚经中体现的道理,跟我们世间常说的聪明才智不同,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如果经常读诵金刚经,可以帮助大家放下烦恼,提升悟性,福慧双修

2023-10-29

《金刚经》这4句话 读得越多 功德越大!

《金刚经》这4句话 读得越多 功德越大!

有人好奇,想知道这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金刚经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具体是哪四句,但通过整个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出四句最契合主题的佛语,且这

2023-11-15

《金刚经》中的这句话若是反复诵读 揣摩 会让你洞悉事物的本质

《金刚经》中的这句话若是反复诵读 揣摩 会让你洞悉事物的本质

这是一样的道理,东西南北谁也说不出来哪个方向大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