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佛教中的“有”和“无”是什么?须菩提的这2句话 说得真到位

时间:2023-10-28 06:24:01

相关推荐

佛教中的“有”和“无”是什么?须菩提的这2句话 说得真到位

研究经典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很多教派的观点都很类似,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或者说解析程度的深浅不同。

如“有”和“无”这两个概念,有道家当中非常重要。但要佛教中,也同样有着类似的说法。

那么,佛教中“有”和“无”是什么?

在《金刚经》的后半部分,须菩提用了2句话,说得很彻底。

他说的第1句是:“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不说是微尘众"。这句话说的是”有“,实际表达的是”无“,

第2句是:”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 是名微尘众“。更是把”无“说到了极致。

为了方便解读,特把这2句话的前后原文引用如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 是名微尘众。

在这里,佛问须菩提:如果把三大千世界都打碎变成微尘,所得的微尘多不多?

须菩提答:甚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是实有的话,那就非常多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说的微尘多,并非是真的微尘多, 而是称名为微尘多。

以上佛说的“三大千世界”并非是世界只有“三大千",而是无数,因为古印度人没有数字的概念,因此用这个来比喻很多。

这次对话的背景是:须菩提到岸后,佛再一次试探他。但这时的须菩提已悟及佛境,已得自在,因而并没有随着佛的往下走。 因此我们看到佛问和”他自问“的问题,他已不需要佛来解释,而是自解(自问自答)。

他说佛问的这个问题若是以”有相分别“来计,那就很多了。但他说这句话以后,便立即否定掉,以示自己不着有相,所说的微尘并非实有。所以他说:“若是微尘众实者,佛不说微尘众”。因为实有(无相)是不能被说出来的,能说出来的都是有相,说出”有相“来的那个人也是着”有相“之人。

但须菩提此时已觉悟,已悟及无相,已不再是着”有相“之人。于是他说:“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以此来展现”如来“的境界:见其本来,见实除妄。

这就是须菩提以”有相“回答而不着”有相“, 破”有相“而不落于”有相见“。

能到达如此之境,也就觉悟成佛了。

在有相的世界,众生所说的多,都是由"聚"而成。这里的”聚“是说微尘因聚而有,不聚而无。

而微尘本来就没有,再什么聚也都是无,就好比一万个零相加依然等于零一样。

因聚而有相,因而被人所见,于是人们把所见之”幻相“当成”有“。

所以实际上并”无微尘“,而人所见的”有微尘“,是人心中所见的微尘,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因此也称之为”心中之相“。

因此佛教所说的”有“,是说”有相“,而”有相“其实也是”无“,是”无相“。因为所谓的”有“其实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并非真的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盛开的季节2024-01-18 08:59盛开的季节[广西网友]103.246.152.247
    @医者 须菩提的这两句话深刻的阐述了这一哲学思想,说得真的非常到位。
    顶7踩0
  2. 医者2023-12-08 07:41医者[贵州省网友]144.255.113.78
    佛教中的“有”和“无”是一种境界,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顶2踩0
相关阅读
佛教:一位老僧所讲的3句话 悟透功德无量!

佛教:一位老僧所讲的3句话 悟透功德无量!

就如六祖慧能禅师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023-02-06

佛教:《金刚经》为什么能断烦恼?佛陀四句话 给出了答案

佛教:《金刚经》为什么能断烦恼?佛陀四句话 给出了答案

所谓有为法,是相对于无为法而言的,也就是说,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总是有心而为之,带着目的,带着诉求去做事情

2023-12-25

这些佛教语真正含义你知道多少?

这些佛教语真正含义你知道多少?

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

2009-03-16

《金刚经》全文讲解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金刚经》全文讲解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弘扬佛教文化,传递生活正能量感恩阅读,喜欢关注收藏分享增长善缘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善现指长老须菩提,须菩提译为善现,正是由于须菩提的请法

2016-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