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高考小说阅读典例题之四:语言

时间:2023-11-30 02:50:01

相关推荐

高考小说阅读典例题之四:语言

四、小说语言题汇总

1.(16年1卷)(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仔细品味题目涉及的语句,结合语句中的其他内容品味数量词的作用。由“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可知,在百亩园耕作是世世代代西湾村人的生活方式;由“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可知,百亩园养活了世世代代的西湾村人,是他们的生存基础。另外,联系下文中的百亩园被毁,可以看出此处的描述是为和下文构成对比。

【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7年3卷)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解析】理解语句含意可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着眼于这句话本身,“一样”是需要重点解读的词语:放眼这句话所在的语境,前文更为关键,这是一段“我”的情感抒发,“同样辛苦”照应“一样”,作者感慨裁缝工作的辛苦,同时也认识到其他工作的辛苦;而从更大范围的前后文来看,作者此处写苦,其实是反衬“乐”,突出了作者对这份普通工作的热爱。

【答案】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3.(17年3卷)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会文章的风格,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析】小说语言包括情节叙述性语言、环境描写性语言、人物描写性语言、人物对话等。语言的生活气息,一是体现在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地域化,二是体现在行文语言的质朴舒缓。

【答案】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特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

【规律方法】鉴赏语言表达特色题目,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从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的角度分析。

(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

(4)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朴实、典雅、风趣、地方特色、形象、生动……

(5)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理感受等。

(6)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4.(18年2卷)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的分析鉴赏。题干指向“艺术手法”“幽默效果”,即找出作者所用的具有幽默效果的艺术手法,属于技巧类题目,直接结合例子点明手法即可(艺术效果题目已经给出,不用回答)。结合“幽默”二字,尤其是需要关注带引号的词语或者句子。比如第一段“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是引用手法,表现了二姐的无知。再如第七段,到了电影院,“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文明”是反语,二姐没骂出来,表现了她的粗鲁。这些句子巧妙地运用修辞,取得了幽默的艺术效果。

【答案】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三点以上即可得满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手机用户32200736142024-01-10 06:05手机用户3220073614[国外网友]121.69.222.61
    这个典例题很有意思,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顶0踩0
相关阅读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如何作答?六个方面考虑!考点分析+例题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如何作答?六个方面考虑!考点分析+例题解析!

另外,从近些年高考阅卷透露出来的相关情况来看,这两道简答题的得分并不理想

2010-05-09

通解语言是鉴赏的第一步——文学鉴赏谈之一

通解语言是鉴赏的第一步——文学鉴赏谈之一

过去,人教社编印的语文教材,更明码标价,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是鉴赏,而且是诗歌鉴赏相对于散文、小说,诗歌的鉴赏有更大的难度

2023-09-08

文学作品《洗河》白话文创作的语言特色

文学作品《洗河》白话文创作的语言特色

白话文是时代语言重要分水岭,在明清小说中,白话文就已经开始通用了,从水浒传红楼梦等图书中可以看到已经成熟的白话文文本

2023-08-30

从《受戒》看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语言艺术!

从《受戒》看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语言艺术!

而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受戒语言简朴自然,洋溢着诗意美,因此本文想用平和闲适的散文化文体特征和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两方面并以受戒为例来浅谈汪先生散文化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