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翻译家林纾:不懂外语翻译200多作品 严复 鲁迅是他书迷

时间:2023-08-02 06:01:01

相关推荐

翻译家林纾:不懂外语翻译200多作品 严复 鲁迅是他书迷

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朝代,都比较注重与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了“丝绸之路”;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原佛教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将所见所闻传遍朝野上下。

即使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仍然对别国的风土文化心向往之。

尤其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外国的名著、电影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翻译在文化交流与国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谁能想到我国现代的“翻译第一人”林纾却不懂外语呢?

文学界的新贵

翻译界的泰斗林纾有一个潦倒的童年,他于1852年出生于福建的一个穷苦家庭。那时候穷人是读不起书的,林纾没有办法,只能在私塾中做一名“借读生”。

因为读书不易,所以林纾格外嗜书如命。再加上他受私塾中先生的影响,喜爱传统文学,尤爱古文与画作。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林纾在小小年纪就感受了生活的苦,为了家庭的生计奔波。

他不得已停止了在私塾的学习进程,但他并不甘心,他爱书竟到了“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地步,可是“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无法,只能去同县的朋友家中读书。

依靠朋友“精神食粮”的接济,林纾从13岁到20岁这7年,读了两千余卷古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882年成功中举。

中举之后,他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有了举人的身份在,许多人也愿意借书给他,所以他才能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古文中。

林纾中举后的生活可谓是如鱼得水,他广结师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坐而论道,谈古论今,好不快活。

因为有浓厚的文学底蕴,他兴致勃勃得进京参加会试,可是名落孙山。不过越努力越幸运,林纾不会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放弃。

接下来七年,林纾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终也没有考中进士。也可能是认命了,也可能是绝望了,放弃了考试的念头。

屋漏偏逢阴雨,在不惑之年,母亲与妻子相继去世,只留他自己独活于世。屡试不第的挫败与亲人去世的悲痛,给了林纾深痛的打击,他陷入消沉的状态不可自拔。

1897年,林纾的留洋朋友王寿昌前去拜访,看到林纾极度颓废,深感无力。将人从悲痛中拯救出来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为他找一个生活的目标。王寿昌突发奇想,想让林纾与他一起翻译外国作品。

林纾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哪去过外国?他连字母都不认得。

王寿昌大笔一挥“包在我身上”。就这样两人与其他留洋的朋友团结协作,翻译了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林纾将小说的名字改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现代社会第一部翻译作品。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洛阳纸贵。林纾也取得了名利地位,成为文学界的新贵。他尝到了翻译的甜头,决定在翻译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翻译界的开山鼻祖

林纾并不会外语,但他会二次创作。在与翻译第一部作品时,王寿昌口译,林纾写下来。

但是他并不是死板记录,他会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将朋友的话进行润色,使之更符合当时的文章特点。

有时兴起,林纾还会在译作中夹带私货,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正是这样,作品才更“接地气”。

林纾与他的朋友们翻译了众多外国名家的作品,英国的《大卫·科波菲尔》、《天女离魂记》,法国的《离恨天》,西班牙的《魔侠传》还有莎士比亚的剧本。

翻译完成后会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面,而他翻译的小说也被称为“林译小说”。

“林译小说”的发表,极大的开拓了中国民众的视野,促进了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林纾在文学上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当时的名人严复、康有为、鲁迅等人都是他的书迷。林纾一直以自己的翻译速度为豪,经常朋友还没有口译完,他就已经将整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写作完成。

当然林纾身为举人,也没有辜负了自己的满身才华,他写了《畏庐文集》等40余部书。在林纾的作品中,他以犀利的文笔诉说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在翻译作品时,林纾在字里行间深感外国文学的魅力,也意识到文化的交流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所以他将所得的稿费全部用于资助学生出国深造。

林纾在文坛上的地位日趋稳固,真正成为翻译界的第一人。

思想保守的翻译家

戊戌维新前,林纾的思想还是很超前的,在作品中宣传他的爱国思想。他重视儿童教育,在女子地位低下的社会提出使女子接受教育。

而且身为翻译家的林纾,他的思想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应该更能接受新事物才对。其实不然,进步的思想在他的爱国热忱面前不堪一击。

林纾更重视纲常名教,一切动摇社会安定的运动于他来说无异于洪水猛兽。

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坛上的一些大家也参与到学生阵营,可是林纾却高举保守派的旗帜不动摇。当时的文坛好不热闹,两大阵营,刀光剑影,互不相让。

林纾为维护封建礼教,一生翻译的200多部作品都用文言文写作。可是他以一己之力并不能抵挡住文学改革的浪潮,到他翻译生涯的后期,已经没有多少读者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并不能全部怪罪到社会的发展上,毕竟他的后期译笔枯燥,劲头松懈,已经不复当年的风采。其实如果他能用白话文翻译作品,相信即使在写作后期,他仍然能有不少读者。

林纾不懂外文是他翻译时致命的缺点,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错误。林纾把名著删减的部分仍然归于原作,还有许多语法的错误。

这样的翻译作品如果放到现在肯定是不能出版的,但是林纾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还能翻译200余部作品已经很了不得了。

在林纾的老年时期,他的经济大不如前,再加上他没能抵挡住文学改革,于1924年郁郁而终。林纾是现代翻译界的开山鼻祖,即使作品中有错误但是他对现代的文学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叹今时,寂寥辛酸2023-11-02 03:58叹今时,寂寥辛酸[火星网友]203.17.248.125
    翻译家林纾的成就令人钦佩,不懂外语居然能翻译200多作品,对严复和鲁迅的热爱更让人感动。
    顶9踩0
相关阅读
提升中国文化外译的学术活力

提升中国文化外译的学术活力

5月29日,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在苏州举行

2023-10-27

刘禹锡很肉麻的一首情诗 仅仅四句 非常撩人

刘禹锡很肉麻的一首情诗 仅仅四句 非常撩人

林琴南,原名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人

2023-06-27

中国的古代俄罗斯语言文学巨匠左少兴

中国的古代俄罗斯语言文学巨匠左少兴

为避免影响颐和园和佛香阁的景观,这里的楼层较低仅三层,却花木繁盛,别具一格

2023-06-09

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 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上)

西方冲击下中国的话语转变 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上)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于本文中指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