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时间:2023-05-06

其中现代文阅读36分,文言文加诗词阅读、默写34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看了高考语文的考点配比,题型和我当年差了很多。其中现代文阅读36分,文言文加诗词阅读、默写34分。由此可见,文言文的重要性。文言文难学,而现代文相对难度较小,所以语文成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部分(和作文)。

文言文,说起来也是我以前的噩梦,提不起兴趣,看着就难受,学不好。之前看原本《黄帝内经》时,虽然大多数看不太懂,却也能看出点东西来。硬着头皮看完之后,就有了质的变化。现在我很喜欢看文言文,言简意赅,很少的文字却能表达很多的内容。

而且书很便宜,质量又好,读几页就相当于看一篇现代论文。

原来,以前语文老师教的文言文,模式和方法错了。这和语文教材选的内容也有关系,课文很多选的也不好。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文法,比如字词的翻译、句法等等,却不就文章内涵进行深入讲解。所以,文言文学起来才那么难。

所谓文言文,是与白话文相对的说法,是古代的书面语。它的关键在于用字精准,是以字为单位的。白话文则是以词为单位,所以我们不习惯。实际上,文言文的表达方式非常精准,这也大大提高了对写作者的要求,难以普及。白话文运动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利益阶级对知识和文化的垄断,让更多普通人脱盲。(所以今天某些人,恨啊)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今天却显现出不少弊端,造成我们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大幅下降。

比如,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共是九个字。除去“而”、“之”、“不”、“亦”、“乎”等助词,就四个字有意义。其中,最难分辨的是学和习,我们通常一起用。但是学习了那么多年,学和习都分不清楚。为什么有“学而不思则罔”,而没有“习而不思则罔”?

但如果你真正学汉字,就会明白:

学的涵义是启蒙、接受教育等,是了解未知的事物或知识;

习的涵义是反复操练、直至熟悉,强调的是重复琢磨一个事物。

所以学而时习之的句意就很清楚了:学了之后,还要经常练习。

再讲“说”字,现在课文将它解释为通假字,是“悦”的古体字。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孔子那个时期,“说”就表示快乐的意思。说字,左为言,右为兑,其中兑表示愉快的心情,合起来就是用言语表达快乐。

这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字的用法不断发生改变,也造了很多新字。但是不能为了解释而解释,曲解原意。不过,这就是当下学界和语文教育的问题,沉迷于细枝末节,没抓住关键。

举一个高考题的例子,出题者都没把内容搞对。

答案是A,应是道、法、儒。但C选项的“礼乐”解释有问题,礼别尊卑,乐殊贵贱。礼指礼制已经很牵强,乐还应该包括音乐、舞蹈等等,是礼制里面的一个重要部分。礼乐本身,就是礼制,不需要再特别拆开解释。

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的方式是一样的。首先应该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领略作者想表达什么内容。其次,是理解段落的论点和论据。最后,是理解每一句。

在理解句子时,往往有误区,喜欢翻译成现代文。一翻译,就失去了原文的韵味,不能领略到真正的涵义。正确的方式是,意会全句,而不是逐字逐字翻译。

以《荀子·劝学》为例,下面这段话,不用翻译我们就能看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只有一些字可能不明白,得查字典,如跬。但我们也可以推断,跬的涵义大概是形容小的步。

翻译之后,不仅意思被曲解,还完全丢失了原文的气势和格局,弱爆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划线的句子我再翻译一遍:

蚯蚓无利爪钢牙和钢筋铁骨,却能在泥土里穿行自如,只因专心一致。

虽然我的翻译已经好了不少,但是依然玷污了原文。荀子的意思很明确,人不怕条件差,就怕不专注。

这叫画蛇添足,我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就这样慢慢被耗掉了。当我重新阅读《荀子》原文,而不去看翻译的时候,收获是巨大的,里面有大智慧、大战略、大格局。至于某些不懂的字,就再去看注释,参考理解,但基本不影响学习。而很多字的注释、翻译,是偏离原文涵义的。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原文去理解其中的字眼。也就是说,以文解文,才不会出谬误。

对于小孩子,打基础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学汉字的时候,顺便把字义给学准确了。不能用近义字去解释,比如认和识区别在哪里,思和念具体是什么意思?这样,孩子就能准确地用字,将来对阅读文言文和写作都特别有帮助。

举个例子。我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句式来写几句现代文。

今之学者必有机。机者,所以求知受业解惑也。

今天学生都有计算机,又称电脑,是学习知识、查阅资料、解决困惑的好帮手。

文言文的句法是非常精炼的,就算变成现代文,风采也仅有稍减。如果孩子平时就熟读文言文经典,那么写作就不发愁了。

我建议《千字文》一定好好学,字字琢磨,是最好的基础教材。我就是这么学完《千字文》之后,文言文功底大幅提高的。阅读《尚书》《孟子》《荀子》《韩非子》《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鬼谷子》等等都没有困难,甚至可以说非常轻松,就跟读现代文一样,而且有意思多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摘抄 值得思考的哲理句子盘点

荀子名言名句及解释摘抄 值得思考的哲理句子盘点

荀子是我国的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年轻的时候周游列国,钻研儒家思想,集百家之长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我们看看荀子的名言名句都有哪些吧。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解释:不经过一年中最寒...

2023-07-20 #经典句子

「理型语文出品」|2022年北京高考50篇必背古诗文精品资料

「理型语文出品」|2022年北京高考50篇必背古诗文精品资料

...、必修上(16)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2022-11-30 #经典句子

这篇文章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篇 已在中学语文中存在了近70年

这篇文章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篇 已在中学语文中存在了近70年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但是很多人只知孔子和孟子,却不知荀子。其实,荀子的贡献和影响力并不亚于孔孟,要知道,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出自荀子门下。更主要...

2024-01-19 #经典句子

350字《劝学》背了100遍 不料高考考的却是这句 答对才是真学霸

350字《劝学》背了100遍 不料高考考的却是这句 答对才是真学霸

...深厚的同学,很可能一分也拿不到。其中一题考的就是《荀子·劝学》,《劝学》已经是老少皆知的名篇了,必然也是考试前老师反复提到的重点背诵文章。但是我们熟记于心的名句要么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2023-01-03 #经典句子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追溯《文子》成书渊源

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追溯《文子》成书渊源

...接下来将进一步提供佐证,证明《文子》与战国后期的《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文献有关。所谓战国时语,是指常见于《战国策》、《荀子》、《吕氏春秋》以及《管子》中的《白心》、《形势》、《自术》、《...

2023-07-20 #经典句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压轴试卷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压轴试卷语文试题

...过程又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儒学的重要人物,荀子延续了将修身与“学”相联系的传统。众所周知,《论语》首篇《学而》开宗明义便突出了“学”,《荀子》首篇《劝学》首先提到的也是“学”。这一篇章结构上的...

2023-10-10 #经典句子

锲而不舍写一句话造句子 逆境总是有的 人生总要进击

锲而不舍写一句话造句子 逆境总是有的 人生总要进击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二十一)、探索科学,探索生活,生活中蕴含的就是科学,只有充满信心,锲而不舍,才能得到科学的真理(二十二)、在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当中,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

2022-11-21 #经典句子

「庆斌晨语」知天命 畏天命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考

「庆斌晨语」知天命 畏天命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考

...,乃当致人力之地,不可归之于天”。李说,这有点近乎荀子了。我又查荀子怎么说的,荀子说,“节遇之谓命”。程树德认为,天命是悟境。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引明儒顾宪成的话说: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

2010-08-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