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周益民:回到话语之乡——我的民间文学阅读与教学|论坛看点

时间:2022-12-28

那些彩贝就是民间文学,我与民间文学一见钟情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9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我就像一个海边嬉戏的孩子,偶然发现一堆五彩的贝壳,顿时被深深吸引,于是,停下足步细细把玩,竟然发现奥妙无穷,进而发现那原本就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抑制不住地把它们推介给了更多的玩伴,大家也都由惊异到由衷地热爱。那些彩贝就是民间文学,我与民间文学一见钟情。

1

与童年的天然亲近

那是2007年。中秋节即将来临,我计划着在班级上一节关于月亮的文化阅读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也是一个富于哲思的精神寓所,相关材料浩如烟海。如何取舍?我想到了课的定位。我们一直在言说、传承月亮文化,但却很少考虑接受人群的特点。于是,我将这一课定位在“童年视野中的月亮”。

这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很多以吟咏月亮为主题的童谣自然出现在我的视野。比如:

月光光

月亮光光,装满筐筐,

抬进屋去,全都漏光。

我犹如发现了一个宝藏,一遍遍诵读,童谣所特有的音韵、节律以及内容的风趣吸引了我。

在童谣中,月亮是儿童可亲的人,月亮是一个游戏者的形象,月亮带给孩子的是快乐与遐想。在童谣中,在语言中,儿童建构起一个特有的月亮。

意料之中,当我将这些材料呈现给学生时,那些已经上高年级的孩子立时快乐无比,一个个喜笑颜开地诵读起来,并且拍着桌面轻轻打起了节奏,课堂出现了少有的活泼与生机。

这一偶然的尝试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相关材料,并将这类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

首先是童谣的系列阅读,除去一般童谣外,更关注到绕口令、颠倒歌、摇篮曲、谜语等特殊形式的童谣。无一例外,这些都让学生充满兴趣。

记得一次在外地教学绕口令,临下课,一名学生兴奋地递给我一张纸。原来读着那些有趣的绕口令,他忍不住模仿着也编了一则:

鸵鸟高,企鹅胖,鸵鸟没有企鹅胖,企鹅没有鸵鸟高。企鹅骑在了鸵鸟上,鸵鸟不让企鹅骑在鸵鸟上,企鹅偏要骑在鸵鸟上。不知是高高的鸵鸟打了胖胖的企鹅,还是胖胖的企鹅打了高高的鸵鸟。

而在一次教学颠倒歌时,一旁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编起了颠倒歌。

我受到极大鼓舞,进一步拓展内容,将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故事、对联等悉数纳入计划,开始了自觉的民间文学阅读课程的探索,这同样获得了学生的共鸣。

有一回过节,班上的瀚诚同学在贺卡上写了一副自创对联送给我:

春风习习拂绿草,秋雨潇潇映红枫。

看着孩子们投入的状态,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邻村有一位民间说书人,夏天的夜晚,在空旷的场地中央搭一个临时舞台,村里的男女老少把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说书人端坐舞台中央,醒木一拍,就开始了他的说书,间或操起胡琴唱上一曲。记得所说故事有杨家将、狄青、花木兰、秦香莲,等等。

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分身模拟传说故事中各种人物的语气、神情,说到紧张处,偌大的场地没有一丁点声音,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盯着台上。而当说到险情解除时,大人孩子都不约而同地长长吐出一口气。

每一回我都听得如痴如醉,常常是夜很深了,在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朝分解”的套话中,依依不舍地往回走。第二天,就盼着天快点暗下,说书早点开场。

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直在脑海里盘旋。有一次,我甚至傻乎乎地问外婆,你小的时候是否见过穆桂英。现在回想,说书人的嗓音其实并不动听,甚至有点苍老和沙哑,但那分明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妙的乐音。

其实,这样的记忆很多人都有。

梁从诫先生说:“不识字的保姆是我最早的文学老师。她教了我许多老北京儿歌。近七十年过去了,我仍然铭记心头。”

鲁迅先生更是对那“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的《山海经》日思夜念,及至长妈妈给他买来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称其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有人说,民间文学是民众狂欢的形式,童谣的音韵、神话的神秘、传说的传奇、故事的有趣……正与儿童的好奇、天真、游戏心理契合,成为童年贴心的牵挂和营养,儿童在它们的浸泡中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正如周作人所说,“对于神异故事之原始的要求,长在我们的血脉里”

2

播下民族文化品格的种子

民间文学的阅读教学实践始终伴随着孩子们的快乐与满足,我也重新体验到久违的口耳相传的愉悦。不过,与此同时,我心底的疑问也在渐渐浮起。

随着所谓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日益推崇“文字的权力化”,作为田间野花的民间文学已经边缘化,难登大雅之堂。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现代意义的儿童阅读民间文学还有价值与必要吗?

就在我犹豫彷徨之际,遇到了诗人学者耿占春先生的一本书:《回忆和话语之乡》。耿先生把这本书称为“个人记忆的考古学”,在书中,他用很大的篇幅回忆童年时期姥姥给自己唱过的数不尽的歌谣,回想那些歌谣里的神秘图景:

芝麻秆,顶花碗,

花碗破,狗拉磨,

鸡打水,猫烧锅,

老鼠上去捏窝窝。

……

打动我的,除了真挚的情感和远逝的温馨场景,更有作者的深刻思考。耿先生认为,姥姥的这些歌谣传递给自己的是奇异的语言的力量,“它是初始的,因而是有持久作用的力量”

在这些非现实的叙事中,他惊异,幻想,欣喜。那些充满嬉戏情趣的童谣,因为韵脚的改变,使得事物之间有了神奇的联系。确实,“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原本风马牛不相及,是押韵让它们走到了一起。这种荒诞与意义为作者打开了隐秘的语言之门。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开始审视语言的力量,第一次真切地意会语言超越“工具”的存在,我信服了语言与人的同位一体。

由歌谣出发,我似乎看到了原先被遮蔽的民间文学的芳华与光芒,于是,我一方面继续阅读民间文学作品,同时开始了民间文学理论的研习。民间文学的价值之门在我心中逐渐洞开。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民间文学是属于民众自己的知识,是民众自己叙述的知识,是民众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展演。”(万建中语)它传承着民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成为一种具有强大再生力的文化原型。

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这样说:“他们把自己祖先思想和语言的传家宝放到了神话中的神和英雄的生活中去,他们在自己的传奇的结构中表现出了自己思维的进程,因此,他们就保留了他们那个时代的艺术和风俗、哲学和宗教……”

日本临床医学家河合隼雄先生在《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一书中,以日本的民间传说解读日本人的心灵。古老的中国也同样如此,那些久远的故事流淌进一辈辈中国人的血液,在心中打下相同的印记。

奔涌流淌的江水诉说着蛮荒年代的洪水神话,成为孕育生命、化育万物的始源和圣物;巍然耸立的高山讲述着百姓心中的瑰丽传说,成为诞生诡谲、构筑虚幻的灵异时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鹊桥相会……

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想象与生活,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原始意象与深层心理结构,是不可缺少的“话语”。那些俗语俚谚与笑话,保留了语言自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创性,展示出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与自然亲切,张扬着母语的本真特点。所有这些深深镌刻的古老记忆,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身份。

民间文学总是与山川河流,与花鸟虫鱼,与人们丰富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山野之花,灿烂而芬芳。

然而,今天的儿童似乎已没有了这种与山川、自然对话的机会与兴趣。作家三毛有篇文章叫《塑料儿童》,五六岁的孩子已被电视、可乐、动漫包围,对室外游戏、夏夜星空、月下山峦毫无兴趣,成了心灵脆弱、脱离自然的“塑料儿童”。这些在城市文明中长大的孩子正在失去大自然天赋的灵性,已经习惯用物质代言欢乐,无法与自然和谐共存。民间文学作为另一种意义的自然,儿童也正与它日渐疏离,民间文学负载的民族文化同样正令人忧虑地远去。

热爱歌唱的侗族人的心中,学唱侗族大歌的目的不在于歌唱本身,而在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侗族人。

我似乎接近了民间文学潜藏的密码,于此,一个念头在心中悄然诞生:把民间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一种“寻根”,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民族文化品格的种子。

3

用心书写儿童的记忆

1. 口耳相传是最质朴最重要的方式

“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古老的歌谣和故事并非借助文字,而是凭着口耳相传,一辈辈得以传承。1909年,美国传教士泰勒·何德兰在《中国的男孩女孩》一书中,记录了不少他所听到的儿歌,比如: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哭着闹着叫奶奶,

奶奶赶集还在外。

……

100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童谣仍在今天的孩子口中说唱,而这之前,谁又能说清它究竟已经诞生了多久?我们不得不惊叹那些老奶奶、老爷爷们巫术般的语言魔力,令一个孩子沉醉在语言的狂欢和幸福里。确实,相比文字记录,口传文化传承的历史形态往往更加生动、直感、具体、丰富,它直接地面对着表述的对象。

泰勒·何德兰在《中国的男孩女孩》一书中,还不惜篇幅,非常具体地记述了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听老保姆给孩子讲故事的情景。在孩子一次次的央求下,老保姆不断地讲述着,孩子听得入了迷。这样的场景在以前家家户户都存在着,它就诞生在奶奶的膝头、怀抱,孩子们在聆听中感知天地的诞生、演进,感知其间的英雄,“那童年的冬夜故事会,就是我人生最初的文学、美学和人性学的启蒙老师”(毛芦芦)。

所以,民间文学“有一种不依赖于文字的口耳相传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且是很稳固的,不过书写形式的威望使我们看不见罢了”(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民间文学的阅读就要依着其本来存在的方式进行还原。对韵语体的歌谣,自然采取诵读的方式,而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故事等,就采用讲述的方式。

你讲我听,我讲大家听,声音与表情、语调、体态一起流动。从模仿讲述到创造讲述,从讲清情节到讲清细节,再到讲出情感、讲出自我。

因为“民间故事,不论谁讲,常是不定型的,它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丰富着,同一个人讲同一个故事,此时此地对此人讲和彼时彼地对彼人讲,讲法总不尽相同。每次我们听到的都不过是一个故事丰富多彩的生活历史的一个瞬间。但在每一个瞬间里却都是表现了这不断变化着丰富着发展着的生命的一般特点。”(刘魁立)质朴古老的方式成了最为自然的亲近母语

2. 方言是最亲切的精神家园

方言是民间文学阅读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下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文化话题。

民间文学通过民众口耳相传的路径传播,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其中,方言土语起着极强的表达功能。故事中的命名乃至一切细节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用方言言说的。

在方言里,我们听到了来自久远的不绝的田间劳作之声,嗅到了水边花草的青香与鱼虾的腥味,这样的声音与气味有时是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所以有人说,方言是地域文化最佳的也是最后的载体和生存之所

以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也多有经典之作,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的《诗经》,《诗经》中的“国风”大多为口语化的民谣,其中有些就可能属于非雅言的方言词语。如今的京味小说、东北二人转、西北的信天游与花儿,还有各种地方戏曲,都呈现着方言的独特魅力。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方言的差异并不单单而且不首先在于语言器官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在方言中总是不同地说话的是地方,亦即大地。口也不只是有机体的肉体身上的一种器官,不如说,肉体和口归属于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一种稳靠的根基持存状态。”

这方面我自己有着深刻的体会。当我在外地带着陌生的孩子阅读民间故事、诵读童谣时,面对黑压压的听课教师,孩子们多少有点拘谨,而一旦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诵读童谣,他们马上放松下来,笑声不绝。有很多孩子和老师说,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方言竟如此动听。

所以,在民间文学的阅读教学中,我很着力的一点即是唤醒孩子对自己方言的认同与悦纳,诵读自己家乡的歌谣,用方言讲述家乡的古老传说。

同时,适时展示、感受其他方言的表现形式,聆听相关地方戏曲,感受方言的韵味。我还在班级设立了“方言日”,在方言日,除了上课,其他时间交流要求用方言进行。

3. 故事背后的文化语境需要显现

在中低年级,民间文学的阅读目标最主要的定位在故事(歌谣)自身,能够讲出、诵唱,甚至是喜欢,就是我们需要的目标。随着年级增高,在这一前提下,需要进一步观照故事(歌谣)背后的文化语境。这也就是我常常将低年级甚至学龄前儿童诵读的童谣放至高年级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形式的赏析。譬如摇篮曲,高年级学生阅读时,我们指导学生感受其句式多反复、所用之景多优柔的特点。绕口令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娱乐、审美功能。高年级学生学习时,就需要了解数字令、交换令、对偶令等的不同特点,并在尝试编创中体验语言的游戏。

民间故事更是个宝藏,变形化生、人兽婚配、仙乡淹留、灰姑娘、难女婿、巧媳妇、识宝寻宝、死而复生、善恶报应……丰富的叙事模式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内容。

文化意象的揣摩。有人说,神话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形象,而在于其深刻的隐喻和象征,作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中感受中华民族博大坚韧、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习得祖先崇尚道德、宽厚仁道的淳朴民风,濡染故事中的智慧与活力

跨文化的比较。在以中华民间文学为主体的阅读中,同时辅以他民族的民间文学阅读,感受不同民族的个性风貌以及先民的共有特点。

比如创世神话,我们就将埃及创世英雄拉神、巴比伦创世英雄玛尔都克、希伯来创世英雄上帝、印度创世英雄梵天的神话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比较,学生会发现很多颇有意思的现象。

再如,中秋节,我们将各国月神故事组合在一起阅读,当学生看到英国剑桥大学神话学教授朱尔斯·卡什福特说“嫦娥的形象是各国月神中最美丽的”时,都会意地笑了。

相关艺术表现的了解。民间文学是各种文学意识的不竭资源,一个故事往往被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譬如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就有绘画、戏曲、雕塑、舞蹈、歌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阅读与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欣赏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并不只是获得一种审美,更在于让学生切身地感受民间文学的源文化价值。

4. 感受民间文学的生长态势

民间文学是古老的,但又是新鲜的,对于今天的我们,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方式。

学生观光旅游,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名胜景点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是故事,让旅游罩上了一层神秘传奇的色彩。

有一回,班级(四年级)阅读小组决定去西湖游玩,我组织他们首先阅读《西湖民间故事》一书,同学们被传说中的西湖深深吸引,我又指导他们对这些故事做初步的分析,实地旅游时,要求他们与故事对照,找到故事中的地点,大家兴味十足。

▲ 《西湖民间故事》之名人分析 / 雷铮

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当下有为数不多的作家颇具眼光,在重述神话、重写民间方面积极探索,创作了具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当这些新鲜中飘散古风的文字与今天的儿童相遇,他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心底深处的某个记忆被唤醒。

祝愿,那些花一样的古老歌谣,能够一直在今天的儿童心里萦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周益民:回到话语之乡——我的民间文学阅读与教学|论坛看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写好英语句子?权威教学 必须收藏|英语写作

如何写好英语句子?权威教学 必须收藏|英语写作

英语学习中,有人认为单词最重要。但真正的交际交流中都是以句子为单位。不论是口语还是写作都从句子出发。所以说好写对一个完整、正确的句子很重要英语句子千千万归纳起来有五种最简单的句型主语+谓语主语+系动词+表...

2022-11-19 #经典句子

怎么教自闭症孩子学会说句子?康复师总结了“高频句式”教学法

怎么教自闭症孩子学会说句子?康复师总结了“高频句式”教学法

怎么教自闭症孩子学会说句子?自闭症康复师总结了“高频句式”教学法:他们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逻辑,精选出孩子们生活中最能用得上的10个高频句式。把这些句式编进故事里、用在生活里、设计进干预训练项目和游戏里。...

2022-12-27 #经典句子

英语课堂教学口语句子总结 果断收藏

英语课堂教学口语句子总结 果断收藏

1.Are you clear? 明白了吗?2.Is that right / correct? 那个正确吗?3.Can you find the mistakes? 你能找出错误吗?4.Do you know how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你知道怎么改错吗?5.Are you ready? 准备好了吗?6.Can you guess it? 能猜猜吗?7.Yes. You"re right. 对, 你...

2022-11-19 #经典句子

实词推断有方法 补写句子应逢源——蚌埠一中语文教研组开展公开教学展示课活动

实词推断有方法 补写句子应逢源——蚌埠一中语文教研组开展公开教学展示课活动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搭建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的平台,4月22日下午,蚌埠一中语文教研组开展公开教学展示课活动。活动中,秦璐和王敏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下午第一节,...

2022-12-02 #经典句子

小学生常见题型 用词语造句子 简单思维创造优美句式的方法教学

小学生常见题型 用词语造句子 简单思维创造优美句式的方法教学

小学刚入门,必定要开始学习语言能力,能说会读,更要能创造自己的优美语句。用词造句是常见的考试题型,目的就是测试孩子的语言创造能力。这类题经常会给出一个词,然后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写出一句话。孩子可能在这...

2023-01-02 #经典句子

二年级精读课文《黄山奇石》 老师教学生如何理解词语和仿句子

二年级精读课文《黄山奇石》 老师教学生如何理解词语和仿句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9课的题目是《黄山奇石》,这一课讲的是我们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那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非常神奇。在这一课的学习目标中,孩子们要完成4项内容,知识点也非常多,下面大家一起跟随杜...

2022-11-12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句子的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句子的分类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句子的分类——按结构分类。句子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1.单句单句是指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个特定语调,不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大多数单句是由短语带上一定的...

2022-12-30 #经典句子

加强句子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加强句子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的要求特别突出,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大量操练,反复实践,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运用语言的技能。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写作指导,英语写作能够比较客观...

2022-12-09 #经典句子

小学作文入门基础知识教学:怎么积累词语 写好句子

小学作文入门基础知识教学:怎么积累词语 写好句子

第一部分——词语训练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像建筑工人盖房一样,先要准备充足的砖、瓦、沙、石、钢筋、水泥等建...

2022-11-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