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孔子说错话 被人抓住把柄 他回复一句话 值得每个人学习

时间:2022-12-27

对于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总是痛心疾首,为此不惜四处奔波,希望能有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主张“礼”和“仁”的学说。对于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总是痛心疾首,为此不惜四处奔波,希望能有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张。可惜,彼此的各国诸侯,为了争地盘打破头,根本没有人听从孔子的“仁”,孔子的一生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孔子在随后的两千年之间,成为读书人心目中的“圣人”,因为孔子的见解,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人们走向成功。

不过,就算是一位“圣人”,孔子也并非没有犯过错误。在《论语·述而第七》中,记载了孔子犯下的一个过错——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简单翻译一下:有一位姓陈的、主管司法的官员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回答:“知礼。”孔子走了只有,陈司败就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作了一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国郡主娶了吴国的女子做夫人,吴国和鲁国是同姓国,所以称这位夫人为‘吴孟子’,做出这件事的鲁昭公,如果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就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孔丘太幸运了啊,如果我犯了错,一定会有人知道(并且提醒我的)。”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非常讲究同姓不通婚。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国,姓姬;周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部落首领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为了让父亲把首领的位置传给弟弟季历(周文王的父亲),而跑到了蛮荒之地,建立了吴国。所以,吴国也是姓姬。鲁昭公娶了同为姬姓的吴国女子做夫人,这是不符合当时的礼仪的。

春秋时期诸侯国夫人的名字,是她出生的诸侯国加上她的姓,在丈夫死后,是丈夫的谥号加上她的姓。此时鲁昭公还在世,所以这位鲁国的夫人,其实应该被称为“吴姬”,但是因为鲁国也是姬姓,只能称呼她为“吴孟子”。

但是孔子很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在陈司败问他对鲁昭公的评价时,孔子回答“知礼”。这就让陈司败抓到了孔子的把柄,说孔子偏袒鲁昭公。因为孔子是鲁国人。

孔子知道了自己这个失误之后,却说了一句令人很敬佩的话:“我孔丘太幸运了,我只要犯了错误,就有人给我指出来!”

此时的孔子,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但他依然很坦陈地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名声,而藏着掖着,或者恼羞成怒地进行辩驳。这才是孔子磊落的胸襟。

其实,在《论语》中,我们不难找到孔子对人犯错误时,该怎么办的指导方法。《论语·子罕第九》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做人要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同自己不同道路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孔子正是用这样的言行,来要求自己。谁都不可避免,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害怕去改正。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话,我们能不听从吗?改正错误才是最可贵的。恭维赞许的话,谁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地推究,这些话的真伪是非,才是最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加分析,不知道人家恭维你的话是真是假,只是表示听从而从不改正错误,这样的人,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犯了错误也承认,但是承认了也不改,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不仅我们头疼,孔夫子也头疼,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这种人。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也成为这种人。

孔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哲学家、思想家,可能有一些观点已经不符合现在的趋势,但其中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孔子说错话 被人抓住把柄 他回复一句话 值得每个人学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我都做好了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了,我想这几条不仅是对孔子没什么困难,实际上这几条应该说对我们这些所有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有什么困难,吧做到了这几条,我们可能真的未必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而没有未必能够成为一个...

2023-10-13 #经典句子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庄稼和蔬菜,孔子认为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该问稼穑,给樊迟下了一个“平庸之辈”的结论。这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

2023-08-14 #经典句子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

2023-07-27 #经典句子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1. 儒家,信奉孔孟之道,是先秦时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的一个学术流派。之后延绵两千余年而不断随时变化,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尊崇西周的礼乐文化...

2023-07-06 #经典句子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2023-07-27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不信乎?传不习乎?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

2022-12-29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是孔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论语是孔子讲课教授学生的课堂实录,这样论语就相当于是一部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的记载者不是孔子本人,那么是谁呢,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

2023-08-05 #经典句子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众所周知,孔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影响力、最高尚的思想家之一。汉武帝“废百家,独尊儒学”以来,儒学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尊重,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地位得到了越来...

2023-10-10 #经典句子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馆供图西汉《仪礼》简、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明代《孔子圣迹图》、商周十供等孔庙礼器……近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4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汇集一堂,系统展示...

2023-10-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