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对于审美 孔子说了一个字 老子说了一句话

时间:2022-12-27

推开斑驳的门把,顺着青石路走去,在一株青翠的树下,两名学者静静跪坐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以木溯文,寻道东方文心

随着夏商的逝去,我们恍惚间,看到了一座古朴的学宫竖立在平原中。

推开斑驳的门把,顺着青石路走去,在一株青翠的树下,两名学者静静跪坐。

“何为美?”

这个贯穿人类历史的命题,在这一刻拉开了回答的序幕。

从人类有文字记载开始,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便开始成为争论的话题。

在这个轴心时代,人类智慧大爆发的时代,更为尤甚。

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沉吟片刻,轻轻点了下头,开口道:“仁。”

一个字,道尽了孔子对于美学的看法。

孔子认为:仁者,尽善尽美,中庸为美。

而这,就是孔子的审美标准。

在这里,我们要分析:仁是什么?什么是尽善尽美?什么又是中庸为美?

仁是什么?

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之美,也是一种做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他喜欢自己的弟子颜回,从来不吝赞美之词,开口便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达到仁这个境界的人,才能够正确的去看待好与坏,美与丑。

对于音乐之美,孔子对《韶》和《武》也做了评判:“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在孔子眼中的美,是形式和内容的互相统一,是精神与外在的同时升华。

在仁者眼中,中和为美。

何谓中庸为美?

孔子对此也同时做出了回应:“《关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可以说是孔子对于审美这个领域提出的概念总结了。

美是什么?是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这就是审美。

这种审美在后世也影响了一代代儒家学者,也影响到了华夏民族对于美学载体如家具等在设计理念上的美学宗旨。

因此,对于孔子,审美就是一个字,即仁。仁者,尽善尽美,中庸为美。

听到这儿,我们不由好奇另一位学者,对于美学又将会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来。

只见老子微微抚了抚自己已经发白的胡须,平静地看着孔子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话就像是在指引一个在沙漠中行将渴死的路人,告诉他,不远处就有一片绿洲,绿洲上有一湾清泉,干净,甜美。

这话的意思就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那么什么是丑也就明白了。当天下人都知道善是什么的时候,那么什么是恶也就清楚了。

所以,要了解审美,一定要知道审丑。

美女与丑女的定义,帅哥与丑男的定义,优秀文学与毒草文学的定义等等这些,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解释。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出这样的话:“这话不是废话吗?我们要是知道什么是美,知道什么是善的话,那还要去了解审美干嘛?”

其实当有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在回答老子说的话语了。

因为美和丑不就是人类自己给出来的定义?就像长和短,难和易等等对立问题一样。

而用现代的话来回答什么是美的时候,我们大可以非常直白的说,于社会有益,于人类有益的精神感官体验的,就是美。

这种美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愈发浑厚,成为中国文脉中坚实的一座高峰。

当社会层面的美学体验得到了建立,自然就会开始慢慢排斥那些低俗的审丑文化,从而让毒草慢慢被拔除殆尽。

人类具有从众心理,也会有排斥心理,既希望得到社会层面的认可,又希望自己不为世俗所左右。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统一的概念。这种情况转嫁到美学上面,便产生了审美与审丑的理论之争。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有人认为应该清除审丑。

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丑的出现,才体现美的可贵,恰恰因为丑的衬托,才显得美的优雅。

对于美与丑,孔子的一字,可为后世之师,老子的一句,可为后世之基。一个重仁,仁者,美矣。一个重对立,有美,便有丑。

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美与丑的辩论之争,终究会随着文脉蔓延下去。

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另一边似乎开始了新一场的辩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对于审美 孔子说了一个字 老子说了一句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我都做好了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了,我想这几条不仅是对孔子没什么困难,实际上这几条应该说对我们这些所有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有什么困难,吧做到了这几条,我们可能真的未必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而没有未必能够成为一个...

2023-10-13 #经典句子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庄稼和蔬菜,孔子认为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该问稼穑,给樊迟下了一个“平庸之辈”的结论。这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

2023-08-14 #经典句子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

2023-07-27 #经典句子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1. 儒家,信奉孔孟之道,是先秦时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的一个学术流派。之后延绵两千余年而不断随时变化,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尊崇西周的礼乐文化...

2023-07-06 #经典句子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2023-07-27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不信乎?传不习乎?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

2022-12-29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是孔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论语是孔子讲课教授学生的课堂实录,这样论语就相当于是一部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的记载者不是孔子本人,那么是谁呢,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

2023-08-05 #经典句子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众所周知,孔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影响力、最高尚的思想家之一。汉武帝“废百家,独尊儒学”以来,儒学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尊重,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地位得到了越来...

2023-10-10 #经典句子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馆供图西汉《仪礼》简、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明代《孔子圣迹图》、商周十供等孔庙礼器……近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4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汇集一堂,系统展示...

2023-10-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