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 侃侃而谈学问 老子听后为何只回了一句话

时间:2022-12-26

其中,孔子首次拜访老子是在17岁那年,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此时,孔子三十四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对于孔子与老子两人,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他们一个是儒家创始人,一个是道家创始人,而且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属于同一时代,同时,据不少史料记载,孔子曾多次拜访老子,向他请教。

其中,孔子首次拜访老子是在17岁那年,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此时,孔子三十四岁。

然而,万万没想到,孔子跋山涉水,终于见到自己的前辈老子,并兴致勃勃走到其身边,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出后,老子却只说了一句话,便将其打发走,那这就究竟是为何呢?

老子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所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从鲁国长途跋涉,拜访老子,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老子这里印证学问。

所以,两人一见面,便侃侃而谈,博古论今,滔滔不绝起来,另一方面则是想听听老子的想法与学问,取长补短。

没想到,正当孔子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后,老子却丝毫不留情面的一一予以否定,将孔子心目中的优秀先贤全部说了一遍。

紧接着,淡淡说道:君子,如果天下太平,社会安稳,官场较为干净,就可以出来坐坐公车,当个官,如果运气不好,发现官场较为腐败,那就去野外随风散步生活也是足够惬意。

一旁的孔子听后,很是诧异,因为此时的他年仅34岁,正是满腔抱负,志向满满,雄心勃勃之时,所以,对老子的话大为不理解。

老子与孔子

可是,反过头来一想,正是因为此时的他,年轻气盛,在他身上表现出一股傲慢的气质,甚至还有点咄咄逼人,所以,此时正需要这样的话来点醒,给予他当头一棒。

紧接着,老子仍毫不畏惧,说道:这世界比你的额头坚硬得多,不要正面撞上了,不仅要知道进,更要学会退,不仅要学会勇,还要懂得怯,不仅要知道直行,还要明白迂回,不仅要明白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孔子听后,半天没有说一句话,陷入了深思,这一点在孔子之后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隐约可以看到老子的影子。

比如: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这些虽然是出自孔子的著作,但是也是受老子当年的传授。

老子

除此之外,孔子与老子坐下来,老子紧接着对孔子道: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这句看似平平无奇的话语,却悄悄指出两个字:藏与愚,其实,藏就是愚,要把智慧藏起来,把才华藏起来,把理想藏起来,把志藏于胸中,而藏不是指没有,也不是放弃。

而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坚持,也是一种含蓄的坚定,不需要昭告天下,而老子口中的愚,并不是贬义,而是一种褒义的藏,将智慧藏起来,低调一点,含蓄一点,这样才能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接下来,老子更是拍着孔子的肩膀,说:戒掉你身上的傲气,戒掉你内心的欲望以及过度的志向。

老子

我们可以敞开想想,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值青壮年之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胸怀高贵的理想,自信满满,斗志昂扬。

这些显现在身上的优点,是他的财富,也是成功的资本,但是,如果不在关键时刻去掉一些过分的傲气与欲望,适度补充一些淡泊与退守,最终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成功。

对于此时的孔子来说,拥有了一定的学问,心中也有着远大的志向,胸襟与远见也在心中,但是唯一缺少的东西就是弹性的性格,适当的退守与淡泊,将会大有作为,成为大才。

其实,从始至终,老子对孔子说了那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性格即智慧,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性格,无论做什么事情了,都会有所成功。

老子雕像

俗话说本性难移,但是,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教导与引导,将会有所改进,这样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好处。

老子与孔子都是我们喜欢与尊敬的先贤,两个人的观点也各具特色,而且互相都有借鉴与学习,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具特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瑰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34岁的孔子拜访老子 侃侃而谈学问 老子听后为何只回了一句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论语:论语:作为诗人的孔子 哲人的孔子 政治家的孔子第二篇

...我都做好了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了,我想这几条不仅是对孔子没什么困难,实际上这几条应该说对我们这些所有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有什么困难,吧做到了这几条,我们可能真的未必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而没有未必能够成为一个...

2023-10-13 #经典句子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辛弃疾将儒家经典句子集成一首宋词 水平之高 无人能比!

...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种庄稼和蔬菜,孔子认为有远大志向的人不该问稼穑,给樊迟下了一个“平庸之辈”的结论。这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

2023-08-14 #经典句子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用《论语》写作文 提升作文档次!语文老师的最爱!快收藏起来!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

2023-07-27 #经典句子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1. 儒家,信奉孔孟之道,是先秦时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的一个学术流派。之后延绵两千余年而不断随时变化,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尊崇西周的礼乐文化...

2023-07-06 #经典句子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则》知识点 习题

【译文】1.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2023-07-27 #经典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不信乎?传不习乎?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

2022-12-29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是孔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论语是孔子讲课教授学生的课堂实录,这样论语就相当于是一部课堂笔记,这个课堂笔记的记载者不是孔子本人,那么是谁呢,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

2023-08-05 #经典句子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 今成老师惯用语

众所周知,孔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影响力、最高尚的思想家之一。汉武帝“废百家,独尊儒学”以来,儒学受到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尊重,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主流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地位得到了越来...

2023-10-10 #经典句子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孔子文化展:带你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

...馆供图西汉《仪礼》简、东汉《熹平石经》残石、明代《孔子圣迹图》、商周十供等孔庙礼器……近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240余件(套)精心挑选的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汇集一堂,系统展示...

2023-10-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