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腊八节由来 蕴含了多少璀璨的华夏文明 贾宝玉也在腊八节编故事

时间:2020-12-22

地球形成以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大自然的骤变中,这个水球上演绎出了很多的星球文明,当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部分,慢慢进化和拓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地球形成以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大自然的骤变中,这个水球上演绎出了很多的星球文明,当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部分,慢慢进化和拓变,从而主宰地球,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文明几乎都是从神话开始。

一、腊八粥的来历。

1、万物始于粥,周而复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粥是五谷之汤,还有一层意思。粥字古通育,是生养的意思

《礼记》中记载:请粥庶弟之母。

粥又是食物,人类乃以生存的前提就是食物和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可见粥是一种道。

2、佛教故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当天这位佛中至尊饿得走不动路,瘦得皮包骨头,是一个女人给了他一碗粥,然后在菩提树下成佛,这也是一种孕育,粥的含义不仅在人间,还在佛界。

佛家书籍《百仗清规》曰:“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

腊八是一个时间概念,古代腊和蜡不分,古代的蜡烛大多是通过蜂蜜的蜡黄融解后凝固制作而成,所以到了腊月,各家各户为了祭奠神灵和祖宗,都要制作蜡烛,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腊八一过,年关将至。

3、驱鬼治疾。

这是古代对美好食物和自然的认知,由于当时社会条件有限,只能把有些希望寄托于神灵,通过祭祀百神来祈祷平安。

二、腊八节的文化。

《说文》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

腊八一过,很快就到了传统节日春节临近的日子,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尤其是祭奠和祭祀的物品,甚至在这个时候准备最好的食物。

在古代,贫穷人家哪有八宝粥,大多是稀羹,或者是米汤,那些红枣、粟子、花生等制作而成的粥,是达官贵人和皇家来祭奠祖宗和神灵。同时庆祝一年的丰收,展望来年的收成。

《长歌行》中曰——常恐秋节至。腊八即为腊八节,节日的意思。

现代人小康了,腊八粥五花八门,何止八种佐料,很多人家的粥奢华而低调。营养丰富,燕窝这些高档食材都是很普遍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过腊八节是一种希望和精神力量,也是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久而久之随着佛家的盛行,过腊八就成了一种习俗。

每年的腊八节诉说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也在映照社会的进步,更在传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因为腊八节是勤劳民族为了美好生活奋斗而沉淀下来的节日。

二、《红楼梦》贾宝玉在腊八节编故事。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重要节日和习俗,自然就免不了腊八节,当然红楼梦没有正面描述,但是19回提到了,而且贾宝玉表了一个故事。

原文是这样的:

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黛玉笑道:“就是扯谎,自来也没听见这山。”宝玉道:“天下山水多着呢,你那里知道这些不成.等我说完了,你再批评。” 黛玉道:“你且说。”宝玉又诌道:“林子洞里原来有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乃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的小耗前去打听.一时小耗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老耗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品?"小耗道:`米豆成仓, 不可胜记.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老耗听了大喜,即时点耗前去.乃拔令箭问:`谁去偷米?"一耗便接令去偷米.又拔令箭问:`谁去偷豆?"又一耗接令去偷豆.然后一一的都各领令去了.只剩了香芋一种,因又拔令箭问:`谁去偷香芋?"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应道:`我愿去偷香芋."老耗并众耗见他这样, 恐不谙练,且怯懦无力,都不准他去.小耗道:“我虽年小身弱,却是法术无边, 口齿伶俐,机谋深远.此去管比他们偷的还巧呢."众耗忙问:`如何比他们巧呢?"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众耗听了,都道:`妙却妙,只是不知怎么个变法,你先变个我们瞧瞧."小耗听了,笑道:`这个不难,等我变来."说毕,摇身说`变",竟变了一个最标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众耗忙笑道: `变错了,变错了.原说变果子的,如何变出小姐来?"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这显然是贾宝玉编故事哄林黛玉开心,但是也折射了不少的腊八风俗,此故事点出腊八是一个全民活动,即便是没有粥,也得想办法,世上人都熬腊八粥。

这一故事意在说明腊八节的重要性和祭祀、佛理。

清朝自从顺治出家以来,佛性蔓延,朝廷很重视这一传统风俗礼节,每年在腊八粥不仅大赦天下,还要熬粥6大锅,除了祭神和祖宗,还要给文武百官,甚至平民百姓,各大寺院在当日都要念经诵佛,超度万物,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崇尚腊八文化和祭祀先祖,也是满汉文化结合的象征,体现《红楼梦》的精髓思想——民族的融合性。

2021年的腊八和节气大寒相遇,大寒过后,春就不远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是花开草绿时,喝一碗热乎乎的粥,演绎和平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记忆,阐述对未来幸福日子的寄语。

疫情在全球蔓延,肆无忌惮,我们一定要科学防范,不能带有迷信色彩,不能完全相信粥可温,疫可逐,要依靠政府的强大防控措施和先进的科学手段,加上我们民族的团结力量和战胜疫情的民族精神,就会在防疫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冬去春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愿全天下人腊八节快乐!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腊八节由来 蕴含了多少璀璨的华夏文明 贾宝玉也在腊八节编故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贾宝玉为何要写一个谎话连篇的祭文 他想悼念谁?

贾宝玉为何要写一个谎话连篇的祭文 他想悼念谁?

...么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谎话连篇的诔文,作者有什么深意蕴含其中呢?

2022-12-26 #经典句子

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 为何却在商朝这碰了钉子?

雅利安人灭了三个文明古国 为何却在商朝这碰了钉子?

...国的故事的谱写从未停止过,从黄帝大战蚩尤、尧舜统一华夏、东夷与三苗等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华夏这片土地里,战争一直不间断的发生着,但与此同时,在华夏大地里的战神们,也从未断绝过。战争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

2024-01-07 #经典句子

分析希腊与华夏文明之间的文明思想及政治差异

分析希腊与华夏文明之间的文明思想及政治差异

...并非是由一君主或者一人之喜从而建立以及改变的。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让我们一起分析下,西方文明源头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区别,在伦理以及德治与法治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异?一、两大文明价值的体现1、源头间...

2007-11-23 #经典句子

中华文化详细介绍

中华文化详细介绍

...的答案加以整理归纳成六十四个个案,这就是《易经》的由来。“医”和“易”是一对双胞胎,是人类文化的两大主轴,有关《易经》的版本流传:在人类没有符号文字之前,是采用结绳记事,《易经》的八卦的“阳爻”,“阴...

2011-03-16 #经典句子

贾宝玉说了那么多的痴话呆话 就数这一句最傻

贾宝玉说了那么多的痴话呆话 就数这一句最傻

...有宝玉同父异母的贾探春对宝玉说的一段话,也很精彩,蕴含深意。大概的意思是她心里只有一个哥哥,只喜欢一个哥哥,那就是宝玉,哪怕是她的亲弟弟贾环,她也看不上。她没事就拿绫罗给宝玉做鞋,反倒是对自己的亲弟弟...

2023-12-18 #经典句子

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于树大根深 枝繁叶茂

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于树大根深 枝繁叶茂

...的快速融合,兼收并蓄。这也是华夏儿女都为炎黄子孙的由来。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考古资料证实,夏商周时期,各朝统治者对待周边文化的态度也基本上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战争只针对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

2013-01-10 #经典句子

文化常识:夏 商 周 秦 汉 这些朝代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文化常识:夏 商 周 秦 汉 这些朝代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

...新的帝国,就以曾经用过的“汉”为国号,这就是汉朝的由来。

2024-01-15 #经典句子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事,着重阐释了“仁”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论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驻马店市皇家驿站景区的孔子书院,感受薪火相传的国学文化!皇家驿站孔子书院,是驻马店市目前唯一一家庙学合一...

2011-10-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