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今日作家」刘旭 ‖ 荒芜的土地(散文)

时间:2018-10-15

荒芜的土地文 刘旭吴家坪地薄,但满山满屲,平的陡的,颇为不少。平均下来,随便一个人,都有三五垧。有一段时间,所有的地基本都是生产队的。各家有一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荒芜的土地

文/刘旭

吴家坪地薄,但满山满屲,平的陡的,颇为不少。平均下来,随便一个人,都有三五垧。

有一段时间,所有的地基本都是生产队的。各家有一点自留地,大多不足一垧,因而许多人家缺地,很稀罕地。看到哪块地可以开垦,能种几窝洋芋,就偷偷地开垦了,据为己有。开始队上不让开垦,后来慢慢地管得松了,原本荒着的地,就很快都被开垦。

这些生产队都看不上的地,要么太远,要么没路走,要么太陡,要么不好耕种,要么不太大。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都在沟沟畔畔,角角落落。如果不是缺地,鸡肋似的,谁也不会花大力气,还被人说。

后来,所有的地都承包给了个人,不管大人小孩,名下都有了若干地,人多的,地多,人少的,地少。地多的,原来开垦的小荒地,就慢慢地撇了,地少的,就拾一些别人撇的小荒地,继续种。那段时间,好像所有的地都很慷慨,无论种什么,都长,长得比以前要好许多。因而,所有的人,都很爱自己的地,精心侍候,尽力务弄。

我离开吴家坪的那时候,所有的地,都长着前所未有的好庄农;所有能开垦的荒地,都被开垦了,能和大块地连在一起的,都被人下大力气挖动土方,连到了一起,实在连不到一起,也想方设法尽量扩大面积,被打整得很像一块地的样子。

我知道,吴家坪上人祖祖辈辈贫穷,日子过得很不成样子,主要原因,在于土地。在早,土地在少数人手里,后来分到了个人,但没多久又进了社。有人想通过力气和土地改变光阴,没有机会。老人们说,吴家坪的地薄是薄,雨水不多,比不过川里,但和周围山上人比,平地多,向阳,条件还是很不错。日子过成那样,由不得人。

有了自己的地,就成了另一种样子:所有不愿出力吃苦的人,都格外地愿意出力吃苦了,所有不怎么会务弄庄稼的人,都成了务弄庄稼的一把好手;就连一贯被人们认为很懒的人,也都成了勤快人。虽然有许多的由不得人,但机会到了眼前,自己的手中,没有人会眼睁睁地看着失去。

有付出就有回报,这话不假。人们加倍付出在自己的土地上,土地的回报,加倍地多。虽然很苦,很累,和以前相比,日子却慢慢地好了起来,家境,也慢慢地殷实了起来。这样的变化,让生于斯长于斯,衷心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土地的宝贵。

吃饱肚子,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事。为了这件事,吴家坪上人祖祖辈辈抗争着,奋斗着,吃苦着,希冀着。多少年过去了,直到有了自己的地,才算实现。变化好像发生在一两年间。但没过多久,许多人开始想,仅实现吃饱肚子这件事,还远远不够。

有了第一个外出打工的人,人们慢慢发现,世界那么广阔,生活那么多彩,自己这一点成就,天差地别。那样的满足,那样的幸福,多么可笑,多么愚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外边的美好,外边的生活。

当所有能出去打工的人,都离开了生养的村庄,离开了热爱的土地,留下的老人和孩子,慢慢地再也无法守住所有的土地,侍弄好所有的庄稼。虽然有许多不得已,但许多人知道,如果永远不出这个村庄,自己的生活,也就永远停留在吃饱肚子这一步。也有许多人明白,就算继续耕种土地,再下加倍的苦,土地的回馈,也有它的限度。苦死苦活,种不出金子,种不来多少钱。打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老人们在慢慢老去,小孩子在慢慢长大。老去了的,没有了继续耕种土地的力气,长大了的,没有了继续耕种土地的想法。

二十几年后,我再次回到吴家坪,看到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开始我不明白,和一些留守的老人交谈之后,我才慢慢明白:种地,在吴家坪,真的太苦太苦了。那么干旱的土地,靠广种薄收,勉强吃饱肚子,没有了力气,怎么广种?只好少种精种,将远些的,陡些的,薄些的,都撇了,只种一些近些的,平些的,肥些的。就算这样,很多时候,也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还有一点力气的,勉强种一些,用老四的话说,庄稼的籽种,不能失,各样庄稼,多多少少都种一点。没有力气实在种不动的,就只好勉力种最近的一点。说是种,其实不指望能建多少庄稼,更多的是用来解闷。下了一辈子苦的老人,没有了力气,也闲不住,种几窝洋芋,几行麦,够自己忙就行。家里待得闷了,一趟又一趟地跑到地里去看,是对以前种地生活的一种承继和怀念,也是对晚年生活的一种调剂和丰富。

打工,已经让许多人尝到了甜头。有了钱,吃得用的,哪里买不来呢?荒芜了的土地,杂草丛生,再栽些树,让满山满屲长起来,绿起来,这样的环境,人住着不是更好吗?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实在无可奈何。

老四说,那样薄的地,该荒的时候,就让它荒起来。社会发展到这一步,怎么着,放弃一些瘠薄的土地,总比放弃更加美好的生活强吧。听到这话,再看那些荒芜了的土地,以及退耕还林被栽上了的各种树苗,我想,过不了多少年,吴家坪,一定会脱去它贫穷苍凉的外套,换上殷实富足的绿装。

作者简介:

刘旭,字老东,男,1970年3月生,甘肃通渭人,笔名甘当牛、胡笳等,号半画、陇上行者;迄今发表美术作品40余幅;文学、灯谜作品近200万字;出版谜书两种;著有灯谜作品集《一品斋春灯录》十四卷,散文集六卷,小说、诗歌、杂文四卷,近体诗词三卷;曾为多个全国、省、市级社团会员,现居兰州。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今日作家」刘旭 ‖ 荒芜的土地(散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秋雨绵绵最思乡(散文)

「今日作家」古道苍狼 ‖ 秋雨绵绵最思乡(散文)

...情,读书练笔,恣意涂抹,拙文妍思,只为其乐。“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2014-05-16 #经典句子

「今日作家」王长柳 ‖ 从“快闪”说到家国情怀(散文)

「今日作家」王长柳 ‖ 从“快闪”说到家国情怀(散文)

从“快闪”说到家国情怀文/王长柳在祖国70华诞的欢庆锣鼓响起时,“快闪”便像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给人们惊喜,给人们力量。从宏大肃穆的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下,到人流熙攘的城乡广场上,多少人脸上的旗贴红光闪烁,...

2015-11-15 #经典句子

「今日作家」李金田 ‖ 又到金桂飘香时(散文)

「今日作家」李金田 ‖ 又到金桂飘香时(散文)

...文作品多次发表在《老山》《大江之北》刊物上。“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

2015-06-13 #经典句子

读创今日荐书|贾平凹七十岁出散文集 称应对35岁焦虑要保持奋斗

读创今日荐书|贾平凹七十岁出散文集 称应对35岁焦虑要保持奋斗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编辑 刘悠扬最近,著名作家贾平凹七十岁之际推出全新散文集《人生从容》,书中的语录在各大社交媒广泛流传。其传达的理念“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为焦虑内卷的时代注入一股平...

2023-08-24 #经典句子

曲靖籍作家叶浅韵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曲靖籍作家叶浅韵获第九届冰心散文奖

...奖,10篇作品获散文单篇入围提名奖。其中,云南有三位作家获奖,作家杨杨作品《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获散文集奖,作家叶浅韵作品《生生之土》、段爱松作品《南糯山的声音》获散文单篇奖。目前获奖...

2014-05-13 #经典句子

「今日作家」凌其友 ‖ 千年海城(散文外一篇)

「今日作家」凌其友 ‖ 千年海城(散文外一篇)

千年海城文/凌其友如今的平果市海城乡,在过去叫做“那海”,古壮字在汉字“那”的下面还加上一个“田”字。壮话汉译,“那海”就是田地的海洋,田地就是富庶的象征。后来由于辖区的扩大,过去近邻的田东县祷午、进...

2008-09-19 #经典句子

「今日作家」张桂婷 ‖又是一春榆钱香(散文)

「今日作家」张桂婷 ‖又是一春榆钱香(散文)

又是一春榆钱香文/张桂婷每年杨柳风拂面、杏花雨飘落的时候,一串一串的榆钱就挤满了枝头,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眼下,公园道旁的榆树上,长出了诱人的榆钱,一嘟噜一嘟噜地挂满枝头,绿绿嫩嫩的,很是诱人。望着茂盛的榆钱,...

2023-11-23 #经典句子

散文《乡愁淡漠在春雨里》凌子

散文《乡愁淡漠在春雨里》凌子

...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会员,无极县作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爱情诗歌驻站诗人,郑州晚报专栏作家,今日头条文萃斋撰稿人,作家撰稿人。写有数百首诗歌、散文,多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一生飘泊...

2010-02-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