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日本俳句相比中国古诗有什么特点?

时间:2013-01-09

严格的俳句必须符合两个规则:第一,俳句由三行575共十七个音节组成,这里的音节以日文假名为标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日本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古典短诗。

严格的俳句必须符合两个规则:

第一,俳句由三行(5-7-5)共十七个音节组成,这里的音节以日文(假名)为标准。

第二,俳句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季节语。可以是春、夏、秋、冬、新年、节日等季节用语。也可以是众所周知能够表明季节的动植物或生活、自然用语。

俳句的由来

日本中古的时候将中国乐府诗发展为和歌,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俳句是三行十七音,相当于是截短的和歌。

这有点像绝句被看成是截短的律诗,按日本学术界的说法,俳句的原型是中国古诗中的绝句。

比如近代俳句的代表人物正冈子规就曾说:

“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源于汉诗绝句之故。”

俳句的具体发展脉络大致可以看作是:

首先,受乐府诗影响发展来的“和歌”,主要采用汉字,用词追求典雅,主要在贵族中流行。

然后,以和歌的形式多人连唱,发展为“连歌”(也可看作是和歌的一种形式)。

接着,在连歌基础上,用词日本化、通俗化,句式更加简短,形成以滑稽诙谐内容为主的“俳谐连歌”。

最后,在俳谐连歌基础上,使发句独立成诗,形成追求瞬间情思感悟的“俳句”。

除了严格的俳句之外,俳句也发展出了,无季节语俳句,和抛弃一切格式的自由律俳句。

日本俳句早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1. 山崎宗鉴(?—1553)

当时日本流行和歌以及多人连唱的连歌,宗鉴自度不擅长连歌,另创俳谐与之争衡,被后世尊为“俳谐之祖”。

宗鉴提倡以口语俗语作讽刺揶揄,主张废除一切格律,但对季题却很尊重,后来成为俳句一大铁则。

宗鉴的作品大致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嘲世诙谐,例如:

“良月若安柄,绝似佳团扇。”

“老朽轻抚地,蛙鸣似个长。”

另一种是安贫淡泊,例如:

“入夜食毛栗,明月出山巅。”

“十月纸窗破,遂识金风寒。”

宗鉴临终时咏了一首“辞世”歌:

“宗鉴,何处去?他界行。”

2. 荒木田守武(1472—1549)

守武既擅长连歌,又热衷于俳谐,曾说:“俳谐连歌的格律当由我制定。”

晚年应用连歌法则,作了制定俳谐格律诗的尝试。他的作品十分生动:

“岸湾似螓首,翠柳若娥眉。”

“娇蝶翩翩舞,落花疑返枝。”

3. 松永贞德(1570—1653)

贞德致力于制定俳谐格律,编撰《御伞》一书,详列俳谐用语1476条及其用法规则,将俳谐法则化繁为简,确立了“贞德派”(俗称“贞门”)的标准。

他的作品喜用比喻,当时颇为人传诵,看来虽讲究一定技巧,但缺乏思想感情,难以称为名句。例如:

“斑烂彩霞起,迎得寅年至。”

“灵凤欲出世,酉年何悠长。”

“白银何曾似,庭砂夜月中。”

“今朝又时雨,还同春夏秋。”

后人将宗鉴、守武、贞德并称“俳谐三祖”。

日本俳句中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1. 松尾芭蕉(1644—1694)

松尾芭蕉在日本被称为“俳圣”,他在贞门、谈林两派成就的基础上,将以前滑稽为主的俳句,提高为追求意境美的庶民诗。

他的几首作品:

《古池》

“古池,蛙入水,咚!”

《赏樱》

“树下汤食上,飘落樱之瓣。”

《春雨》

“春雨芳草径,飞蓬正茂时。”

芭蕉尊崇李白,他取过一个俳号叫“桃青”,对应“李白”。他一些俳句是受李白作品启发,比如:

“无花,无月,独酌,无相亲!”

2. 与谢芜村(1716—1783)

芜村提倡“离俗论”,反对耽于私情、沾染庸俗风气的俳谐,致力于“回到芭蕉去”。

他的作品:

“秋风寂寥愁意起,酒肆吟诗有渔樵。”

“春雨细细落,润沙滩小贝。”

“蔷薇花开处处,忆当年乡关路。”

“暮春已随风归去,樱花萧萧而开迟。”

3. 小林一茶(1763—1827)

一茶一生坎坷,他的作品有对弱者的同情、对强者的反抗,也有孤独和愤懑。

他的作品:

“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施米亦为过,群雉皆相争。”

“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

一茶另一首著名作品,我猜测是受了曹操《短歌行》的启发:

“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日本俳句后期代表人物及作品

1. 正冈子规(1867—1902)

子规认为俳谐连歌缺少文学价值,提出俳句革新的主张,使发句独立成诗,定名为俳句,为后世沿用。

他的作品:

“吾庭浅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信家木曾问旅路,唯闻前方白云深。”

“渡船春雨至,船上伞高低。”

2. 种田山头火(1882—1940)

山头火是最受欢迎的自由律俳句作家。所谓“自由律俳句”,是指彻底地放弃一切俳句的格式,但一直未成为主流。

他的作品:

“行行复行行,身在青山中。”

“怀静心眠于花间。”

“晨空何等清,云飘碧空间。”

“夕阳无限好,吾辈须慎行,切莫误年华。”

总的来说,俳句有点“枯藤老树昏鸦”的感觉,尽可能去除一切多余的词藻,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定格于瞬间的画面,表达难以言明的情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日本俳句相比中国古诗有什么特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当日本俳句碰上中国诗词 美不胜收!谁胜谁负 你来评

当日本俳句碰上中国诗词 美不胜收!谁胜谁负 你来评

...易很多。日本非常有名的一种文学体裁,俳句,对上中国古诗词,哪个更美?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俳句是由中国的绝句演变发展而来的。中国又通常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

2023-06-04 #经典句子

禅宗:起源于中国 却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禅宗:起源于中国 却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并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禅宗与中国禅宗相比,更加注重实际,而不是理论。日本人将禅的精神运用到了园林、茶道、武士道、文学、绘画等诸多领域。日本禅宗与园林艺术日本的建筑深受禅宗影响,尤其表现在...

2023-11-17 #经典句子

七夕读《万叶集》 这4首七夕和歌别错过 短小精悍 情感热烈!

七夕读《万叶集》 这4首七夕和歌别错过 短小精悍 情感热烈!

...日本还有和歌。虽说不管是俳句还是和歌都比不上中国的古诗词,但是就像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一样,俳句和和歌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要了解日本文化,绕不开俳句和和歌。和中国的古诗词相比,俳句和和歌的篇...

2014-07-01 #经典句子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用了据说是当今中国青年喜闻乐见的“裸诗”的译法。■日本列岛美丽的大自然和四季变化,使情感细腻的日本人创造了很多优美的“季语”(不消说,不少“季语”是借用中国的),而“季语”的不断增多,又反过来使日本人...

2016-12-09 #经典句子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

日本经典俳句欣赏

...要是对诗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些日本俳句,与中国古诗词做一下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吧!

2023-08-26 #经典句子

俳句男孩:这些取自俳句的名字文艺高雅 让你的宝宝风采出众!

俳句男孩:这些取自俳句的名字文艺高雅 让你的宝宝风采出众!

...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相比其它诗歌,俳句的特长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日本的俳圣松尾芭蕉将俳句推向了高峰,他的风格浪漫、清丽,而俳句还有另一位大家——小林一茶,一茶...

2011-08-29 #经典句子

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 就是我开创现代俳句的世界

正冈子规:这病床六尺 就是我开创现代俳句的世界

...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1月。02跟十二层高的大楼相比,夏天的富士山,只有五层高子规的“新”俳风起始于1867年,打破锁国政策、迎向西方的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在政治、经济、教育上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日...

2023-09-07 #经典句子

各国语言的优美和浪漫 在春天的时候 漫步于樱花雨中

各国语言的优美和浪漫 在春天的时候 漫步于樱花雨中

...成了现代的日本语。日本人民创造出来的和歌,比起中国古诗更加短,因此意思更加的朦胧,也更加的浪漫。日本人民还创造了一种更加短的俳句,由两句话即构成一种文体。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日本人民最喜欢的俳句是“在...

2020-10-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