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哲学思想

时间:2012-10-06

然而,上自汉末下迄南北朝统一,玄风大盛,学术思想的自由解放、往复辩难的气息浓厚,对于语言的哲学反思继先秦、两汉之后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想,后人或以清谈误国批评之,或以风度雅致赞美之,褒贬不一。然而,上自汉末下迄南北朝统一,玄风大盛,学术思想的自由解放、往复辩难的气息浓厚,对于语言的哲学反思继先秦、两汉之后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诸如名实关系论、言意象之辨、“理胜”与“辞胜”之辨、佛经翻译中的“格义”和“合本”等关乎语言的哲学论辩层出不穷。这一时期语言哲学思想,既有本体论的也有工具论的,既有认识论的也有境界论的。本文将分别从语言,政治、实在,翻译和文字训诂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葛瑞汉曾经认为,中国语言哲学的主要关注不是本质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问题。把握名称与现实的关系,不仅是研究整个古代汉语概念的主线,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语言概念的关键。名称与现实的关系通常被定义为先秦大师和墨家所指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也就是说,名称和概念同一个阶段的关系,以及他们所指的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现实。然而,汉魏时期的名实关系理论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不仅是一个语言或逻辑问题,也是一个关于如何识别、选择、使用和评估人才的知识理论和政治学。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习的名称和现实,主要关注人才流动和实用人才之间的关系。二是人才的名称和现实,主要研究人才和美德的关系。它的兴起与曹魏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第三是法律的名称和现实,主要研究官员职位的权力和责任关系,以便进一步“参考五种形式的名称”——综合比较官员的实际效果和法律法规的书面规定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个时代的人只是偶尔提到先秦名家的话题,比如陆生的《墨注序》和《西晋论战》,其中高度赞扬了著名艺术家,但陆生补充道:“从邓·到秦朝的著名艺术家都有历史,其比例很难知道。学习后,他们被禁止重复学习,现在他们已经500多岁了,已经去世了。

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五百余岁,遂亡绝。”这表明先秦名家的语言逻辑学传统几成绝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之自觉大都集中在了如何超越语言的形式性和有限性上面,阻碍了增进语言与逻辑工具之细致严密性的努力。 与魏晋南北朝学者从语言逻辑转向形而上学沉思的倾向相反,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通常基于拒绝或中止形而上学的口号,认为形而上学沉思是对语言的误用。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中说,“可以说的一切都可以说得很清楚;任何不能说的话都应该保持沉默。”他要求人们诚实地承认形而上学是难以言喻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中国传统思维认可语言范围以外的形而上学,但它始终致力于“言不由衷”的意识形态任务。根据王弼的《老子之略》,对“意义”的超越类似于对“道”的超越,既有终极的也有超越的,具有“无形的和无名的”特征,超越了形象和语言。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有限性,形象和语言不能解释终极的、无限的和全面的,它被称为“名字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名字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王弼限制语言的原因是“名字必须分开,名字必须合理”。“

这句名言被指出来了,但是因为它指的是有限和具体的事情,所以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称谓被解释,而且因为它们都是事物的一个或某些方面的属性,所以事物的真正本质是没有尽头的。因此,王弼的“意义理论”更接近终极体验和生活境界,无论是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作为一个个人体验,而语言表达是分析性的和公开的,所以“意义理论”本身不能说。王弼的“区分词语和含义”的重点不是解释思维、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是界定事物和我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人们应该在这个世界上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

因此,王弼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语言本体论和语言中心主义的立场上,而是始终坚持工具主义的语言观。可以说,包括王弼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思想家都强烈质疑充分解释语言最终含义的可能性。“道”的最终实现需要人们跨越语言和事物之间的鸿沟,以便人和事物能够直接共存,达到事物与自身融合的状态。王弼对终极源的理解,使他的语言哲学不仅重视思维主体,而且暗示它超越了主体本身,具有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间性”的现代思维模式的特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哲学思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怪神仙以及一些佛法感应、因果报应之事。此书虽是魏晋南北朝最着名的志怪类小说,内容丰富,共记录近五百条条目。然而,关于隐逸的记载却很少,仅有三条,记载了三位隐士的传奇故事。樊英灭火(《搜神记》卷二)樊英...

2007-07-09 #经典句子

战国时期 儒家道家对辩术有何影响?孔子有话语 却没有话语权

战国时期 儒家道家对辩术有何影响?孔子有话语 却没有话语权

...乐的庄子。历史上曾出现三大乱世,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乱世不仅是烽火连天的“兵战”,也是外交纵横家们的“舌战”,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外交纵横家长袖善舞、纵横捭阖、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大...

2023-07-05 #经典句子

古代围棋文化的历史嬗变 谈谈中国人棋道精神的文化内涵

古代围棋文化的历史嬗变 谈谈中国人棋道精神的文化内涵

...,也会和好友下棋,展现临危不惧的将者风度。3、两晋南北朝的围棋文化:狂士的“纹枰论道”两晋南北朝的围棋文化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前期围棋的教化、娱乐、斗智的功能,下启后世人们“手谈”的雅趣,把文...

2008-06-21 #经典句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造诣排名(上)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造诣排名(上)

...历史上第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学应该与后来的汉赋、魏晋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为中华古代文学最具独特标志的时代,而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更加多样性,更加具有开创性,应该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时...

2017-05-04 #经典句子

暑假书单:一生至少应该读懂一本的20本中国文化古籍

暑假书单:一生至少应该读懂一本的20本中国文化古籍

...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山海经《山海经...

2023-07-25 #经典句子

春秋时期的古文 总是言简意赅 当时的人们也这样说话吗?

春秋时期的古文 总是言简意赅 当时的人们也这样说话吗?

....中古期的语言华夏文明语言的中古期,一般被认为是从南北朝到宋,口语开始和记录的文言文出现了细微的差别,从读音来说,中古期的文字音调更接近现代。无论唐诗和宋词,文字的运用都和先秦典籍有明显的差别,从表达...

2023-10-02 #经典句子

以孝治天下:魏晋南北朝 儒释道思想如何影响孝文化?

以孝治天下:魏晋南北朝 儒释道思想如何影响孝文化?

...的推行后,到西汉时期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纲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将“以孝治天下”这一理念发扬光大,制定和推行了许多维护孝道的措施。例如:在政治生活中,历代帝王以身作则,躬亲孝道,为天下百姓树立榜样,以...

2023-11-05 #经典句子

探析魏晋南北朝的养生文化

探析魏晋南北朝的养生文化

...体表征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具有十足的时代特点。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其思想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地兴盛,而把魏晋南北朝的因素与养生文化结合,又会产生怎么样的故事呢?养生文化起源...

2022-12-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