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资治通鉴》中的名言 句句都是经典 教给孩子

时间:2012-07-08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史,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完成时,整整两间屋子都是草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历史浩瀚,一书千载,气势恢宏。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编年史,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完成时,整整两间屋子都是草稿。

《资治通鉴》风格严谨,线条清晰,史料丰富,简约得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世界文明的奇迹。它的伟大,自然不需要进一步解释。

书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都出自其中,如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今天,我们从《资治通鉴》中选取了10句话与大家共读。

01. 言之有物,不如遇之有物;闻之有物,不如见之有物。

耳闻不如亲见,亲见不如亲闻。

0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你听从各方意见,你就能理解事物;如果你听从片面的意见,你就会愚昧和迷惑。这句名言是魏征劝告君王接受建议的名言,正如王符(汉)的《潜夫明暗论》所言:"君王之所以明,在于兼听则明;之所以暗,在于偏信则暗。" 这句话简明扼要,发人深省。

这两句话从 "明 "与 "暗 "的两种不同效果,说明人应该 "兼听 "而不 "偏信"。只有兼听则明,才能充分了解情况,分清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兼听则明很可能会导致欺骗。特别是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认真听取,以免出错。这句话可以用来告诫人们,特别是领导人,要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03. 口中有蜜,腹中有剑。口如蜜糖,心如刀绞。这是唐人对奸臣李林甫的形象概括。

《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人臣,凡有才有德而为上者厚之,势位必逼己,必百般打击,尤以打击文士为甚。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李林甫说:"我不知道。世人都叫他李林甫"。"嘴甜如蜜,心狠如刀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阴谋家阴险狡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 "成为形容阴谋家和口甜心毒者的专用词,并长期沿用

04. 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

使用器物要根据器物的独特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优势来使用。如果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摒弃自己的短处,不仅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如果你看不到人的长处,而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成为他那一代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的特点是对人才的开明看法和善于用人的方法。

05. 知道自己的缺点不难,改正缺点很难;说好话不难,做善事难。

事实上,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很难。人们在经验中做出的判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经验,从这个 "自己的观点 "出发,他们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有些意见和判断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最好的方法是放下"自己的观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你认为某人的意见不靠谱,那就多听几个人的意见,当你意识到大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就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做出相应的调整。

06. 凡是谈论一个人,一定要先赞美他(她)的优点,这样缺点就不说了,大家都会看到。

评论一个人,必须先赞美他(她)的长处,这样他(她)的短处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了

07、万物之成也在敬,其败也必有在缓。

事物之所以能够成功,这是从能够认真对待它开始的。而失败的原因,多是因为轻视或懈怠。

08. 德为人之所严,才为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故察者多隐于才而遗于德。

有德之人受人尊敬,有才之人受人爱戴;受人爱戴的人容易受宠和任用,受人尊敬的人却容易疏远。

09. 争强好胜,耻于听到缺点,口若悬河,聪明得令人眼花缭乱,苛刻严厉,恣意任性,这六条是统治者的缺点。

他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别人的缺点,喜欢开口争辩,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别人过于苛刻严厉,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该特别警惕的缺点。

1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德之帅也

所谓人才,就是道德的资本。所谓德,就是人才的主宰。

这实际上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要高于一个人的才能。这是因为,一个人没有才华,但有德行,也只能是平庸之辈,很难有大的作为;如果一个人有才华而没有德行,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很大。因此,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其思想道德素质,然后才是知识和技能。

那么这么多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吗?

其实很多人都说这么多历史典故谁记得那么清楚?其实不然,有许多学霸,从小爱阅读的那些孩子,经常与被人交谈的时候就是出口成章,许多时候都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应该从小就是在书籍的海洋中长大。

让孩子自己多读书,提升阅读能力,孩子却读不进去、坚持不了让孩子读诗词积累写作素材,从来没在写作文的时候用上过

现如今,随着传统文化教育愈发受到重视,语文课程也增加了相关学习要求。

语文为王时代,你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如今父母都知道学好语文的方法便是四个字“阅读理解”,大量的阅读理解课外书籍,大量的阅读理解经典书籍。

书海浩瀚,经典众多,但尤以史书,为滋养孩子。

而说到历史,有1部经典,基本上是每一个中国孩子必看的。它便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

原版书籍生涩难懂不适合孩子读,而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就很适宜仍在上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阅读理解!

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内容通俗易懂,插图精美绝伦,读来令人震撼不已,孩子肯定会爱不释手!

有别于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版本,这套书用说故事的方法来给孩子们讲历史,足足120个精彩故事,串联起跌宕起伏的千年历史,极其精彩。

并且,作者们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幽默风趣的口吻,简练生动的语言,把一段段历史都写“活”了,读上去尤其过瘾!

假期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抓紧时间阅读,读这套《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等到开学,你的孩子语文成绩就会优秀,一定要记住了!

小编也给家里孩子买了一套,时常拿出来给他读读,让他领略中华文化之美,顺便积累阅读,为将来的语文学习之路夯实基础!

仅仅169元,一顿饭钱和孩子的成绩相比不值一提!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选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资治通鉴》中的名言 句句都是经典 教给孩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资治通鉴》中的10句名言 句句都是经典 教给孩子共读

《资治通鉴》中的10句名言 句句都是经典 教给孩子共读

...。它的杰出,当然不用进一步表述。书里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都源于在其中,如 "以人为镜,能够明得与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今日,大家从《资治通鉴》中选择了10句话与大伙儿一起阅读。01. 言之有物,比不上遇之...

2022-12-28 #经典句子

《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名言警句 洞见古人智慧精华!

《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名言警句 洞见古人智慧精华!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清人王鸣盛一句话概括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一、兼听则明,偏信...

2010-12-21 #经典句子

《资治通鉴》:10句名言警句 让你看到司马光的处世态度

《资治通鉴》:10句名言警句 让你看到司马光的处世态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这本书当中出了很多的名言警句,让人们在读过之后,总是产生一些思考,它的内容,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经济文化,还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他一边警示后人,一边也向人们揭露了...

2023-07-19 #经典句子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洞见古人智慧!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 洞见古人智慧!

《资治通鉴》25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

2023-09-02 #经典句子

《资治通鉴》中的20句至理名言 洞见古人智慧精华!

《资治通鉴》中的20句至理名言 洞见古人智慧精华!

《资治通鉴》中的2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精华!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耗时19年主编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

2013-01-27 #经典句子

读懂《资治通鉴》这9句话 往往能放大你的格局 提升你的境界

读懂《资治通鉴》这9句话 往往能放大你的格局 提升你的境界

...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走得更远。读《资治通鉴》中的九句名言,放大自己的格局,提升自己的境界第一句话--祸不妄至,福不徒来意思是说,生活中遇到的灾难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原因的,幸福也是如此,它不会无缘无故的...

2022-11-24 #经典句子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 300万字浓缩6句金言 引人深思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 300万字浓缩6句金言 引人深思

...,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就是资治通鉴中的经典名言,也许大众对这句话看法各异,但对于帝王来说这句话却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至理名言。四、人如器,各取所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为君王用人要像使用工具一样,不...

2022-11-29 #经典句子

《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 以史为鉴 读史自省

《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 以史为鉴 读史自省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宝元进士。神宗初任翰林兼侍读学士。所著《资冶通鉴》影响深远。另诗文有《司马文公集》。1、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语出...

2010-06-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