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苏格拉底

时间:2012-03-07

我们认为,自然与社会是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对这种整体性的感悟表现为各种文化现象,苏格拉底意识到文化冲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提出美德即知识,希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1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的里程碑,他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来自百度)。我们认为,自然与社会是人类自身整体性关系,对这种整体性的感悟表现为各种文化现象,苏格拉底意识到文化冲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提出“美德即知识”,希望以此形成人与人之间不同意识形态的统一。

美德是精神价值取向,精神取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整体性影响力,或者说,精神是由一切客观层次(自然、历史)对整体性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现实)汇聚而成的生命影响力(文化精神、未来)。精神是生命感受,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这种生命感受至上的精神境界。

从个性立场出发,哲学概念应该涵盖一切客观的、主观的、客观与主观步调一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整体性关系;从整体性角度看,哲学追求各种文化个性的整体性(文化精神),并强调各种文化个性之间的统一性。

哲学就是建立一个能够描绘整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为此,哲学应该是不同文化精神之间的融合。这一过程首先是从现实整体性角度切入,去寻找各种个性影响力,譬如,“在人群中偷看了你一眼”,其中,“人群”是整体,“你”是个性影响力;其次,是界定个性的整体性意义,就是说在人群中为什么会偷看你一眼?或一个人的哲学性体现在哪里?

显然,个性的整体性是以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为依托的,人们对此的生命感悟过程就是不同文化精神之融合,直至显现真理的绝对意义,我们认为,这种绝对意义是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客观发展的精神价值取向。

人类精神是在宇宙物质运动必然趋势下不断地发展起来的。在苏格拉底之前,哲学被称之为自然哲学,即人们在努力地寻找精神的原始根基如物质基础,并往往以科学形式表现出来,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开始关注人类生命本身,于是,哲学家在各种历史层次探索对现实的精神支撑,从而将人类生命引向光明的未来。“未来”是整体性精神对人类生命历史发展的带动状态。

我们认为,哲学发展就是人类精神的客观化过程,譬如,西方哲学史上,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同时哲学与宗教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对立。哲学产生以前,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和神话,以形象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诞生意味着人们开始通过抽象的思维,用概念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这是宗教与哲学的根本性区别。

古希腊哲学是在对宗教信仰和神话的反思过程中诞生的,它从一开始便与科学结成了不解之缘,譬如,科学家可能朝着哲学家的方向发展。但当时的人们只能从整体角度上去观察自然界,而不可能渗透到整体的内在,由此决定了古希腊哲学的素朴辩证法之性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在西方哲学史包括其各个发展时期都具有特殊性。近代哲学家们认识到思维与存在,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并力求克服这种对立,这就是整体性发展意识,譬如,培根曾公开主张人应主动征服自然,使自然服务于人类;唯理论者则企图以人的理性认识作为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基础。

经验论者企图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由于他们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分割,所讲的统一仍然是形而上学的统一。但康德给了“形而上学”的支撑,我们认为,康德区分“现象界”与“物自体”是引入“相对性”的概念,并非是思维与存在相割裂的产物,而是在由“相对性”所决定的更高层次上去寻找支持正义(道德精神)的力量。

事实上,康德的“知性十二范畴”就产生于这种力量,因为“知性十二范畴”是一种历史影响力,即“存在”,产生于对“现象界”的实践过程。康德认为“物自体”不能凭“知性十二范畴”去把握,却可以凭信仰去把握,特别是他强调自我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在他所谓的“现象界”达到了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之统一。这说明人类精神是历史之存在,人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填满精神空间。

在个性与共性关系上,始终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互斗争的中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角度发展到认识论角度,逐渐克服了将两者割裂的形而上学,走向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辩证观点。

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究竟是水,还是气,或者是火的讨论,都是在个性中寻找到共性的过程,譬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中的感性事物就是指个性的东西,而理念就是指这些东西的共性,显然,他把两者割裂开来。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理念说”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理念,即共性的实在不在感性事物之外,而在感性事物之中;普遍不在特殊之外,而在特殊之中。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因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具有时间的永恒魅力,对此,今天的人们如何从各种哲学智慧中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成分,考验着哲学思维的客观化能力(理论构建)。

我们认为:由于个性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同时,个性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必然形成各种不同客观层次上的个性化发展。而“思维”就是对个性之间关系的自我支配意识。由于个性化发展是整体性框架下的客观节点,我们把其影响力称之为思维线性。

“思维线性”取决于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发展状态,因而由各种思维线性之间规则化所形成的思维空间具有统一性。由此决定了个性之间对整体性思维空间的体会千差万别,从而显现出“思维线性”的个性特征。

所谓“个性特征”是指个性对思维线性的自我支配意识,其本质是个性化发展对整体性发展的带动,从而将个性之间的相对性转化为支撑个性思维空间的相对意义,也就是思维能力。可见,思维其实也就是指个性思维空间,即由个性思维能力所支撑的思维空间。

由于个性思维空间的本质是个性主观规则对其客观基础发展的带动形式,而其客观发展历史就是思维逻辑,所以思维逻辑就是符合整体性发展规律的个性思维空间。

客观发展要求主观进步,决定了个性思维空间不断客观发展的必然性。在此,思维是对由个性主观规则的整体性带动所形成的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客观发展状态之概括。

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概念的涵盖性。哲学概念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概念的无限涵盖。所谓“存在”是针对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的客观化形式而言之。对此,依据个性化发展对“存在”的客观化程度不同,可将“存在”表述为物质形态、精神状态。

同时,“客观”就是个性与“存在”之间相对的清晰状态;“客观化”就是不断挖掘出被无序的个性主观状态所掩饰、困扰、阻断的各种历史影响力,从而形成影响力的概念化,即“存在”。

由于此时的“存在”必然是一种客观状态,所以“存在”无处不在,并不以个人主观意识为转移,而是取决于个性化发展的客观化能力。由此说明个性状态决定了个性对“存在”的承受能力。同时,“思维”是个性主观规则在不断客观化过程中与各种“存在”之间所形成的整体性关系。

古希腊哲学

公元前5世纪,雅典已经经过几次民主改革,在反对波斯战争中成为希腊各城邦的盟主,并在伯里克利领导下,实现了发达的民主政治,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于雅典民主政治的需要,涌现出一批以教授演说的论辩术为业的思想家,即“智者”。

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是集中到了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也就是将“人”做研究的中心,如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关系(个性之间关系),这无疑为当时的民主政权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普罗泰戈拉思想也导致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相对主义思想发展到极端,产生了高尔吉亚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所谓“相对主义”是一种认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对立的哲学学说。在相对的思维模式下,价值观和伦理学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对此,智者的思想是古希腊哲学最初的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

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他要为各种伦理道德范畴寻求到具有普遍性的定义。他反对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张用论辩诘难、找出对方论证中的矛盾的方法,启发人们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辩证法”一词的历史渊源。(来自百度)

苏格拉底自己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思想主要在他的学生柏拉图写的对话篇中保留下来。因此,难以判断他们两人思想之间的差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有大量著作流传至今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是最早的,也是少有的。其中,柏拉图认为,感觉到的种种变动的、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只是现象,它们是相对的,它们的本质是一个同名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的“理念”。比如,具体的美的事物有无数个,“美的理念”却只有一个,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为目的,并不断地追求它,却永远不能达到它的高度,所以理念是具体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体事物之外,并且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

人对理念的知识是先验的,只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就可回忆起来。所谓“回忆”是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他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那些变化幻灭或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触及到永恒的、真实的理念。(来自百度)

我们认为,“理念”是一种精神感受,具有整体性,或“理念”是人类整体性精神的发展成果。柏拉图的哲学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在后期的“对话”中对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因为他看到了理念这一普遍的范畴并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联系的,显然,这一看法具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与老师的观点有悖。他把理念称为“形式”,而把物质称为“质料”,认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试图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找到融合点。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此时,他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的,而在《形而上学》等著作中,却认为“质料”只是潜能,“形式”才是现实,“现实”先于潜能,而形式决定事物的本质。他还认为有永恒的第一推动者、即纯形式的存在,这就偏向唯心主义了。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从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变化的哲学体系,又用辩证的方法研究了许多哲学问题和范畴。亚里士多德还是第一个要将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学家。他分别地研究了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天文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他是这些学科最早的建立者,也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学者。(来自百度的整理)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的时代背景是雅典的经济繁荣与民主政治。然而,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本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经济利益而服务的,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具有阶级性的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的局限性。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始客观支撑点。

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客观性在于由此促进了希腊社会的整体性发展。特别是在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70年期间,斯巴达与雅典搁置彼此之间的纷争,共同抗击波斯人的入侵并赢得了胜利,雅典以此为契机成为繁荣的城市。

不过,经济发展和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交流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事实上,不同文化现象(如,各种宗教信仰)不断地冲击着希腊(雅典)社会发展的历史格局,信仰的多样性迫使雅典社会必须要形成信仰的统一性。

对此,苏格拉底可能希望寻找出能够带动希腊社会发展的具有整体性的精神意志,这就是寻求意识形态的主流影响力,即强调个性化发展的精神带动性。但显然这一切是当时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所不能给与的。

在此对苏格拉底的解读是:苏格拉底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去寻找其“美德即知识”的客观依据,即不同文化个性之间的融合,从而赋予人类生命的共同价值观,显然,价值观的共同性必然取决于相同的信仰,由此自然而然地成就了苏格拉底心中的上帝(信仰)。

所谓“美德即知识”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之目的就是去挖掘、拓展人的各种美德。或者说,各种美德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的。同时说明,美德能够反映出人类生命的根本性,从而形成精神之引领。

苏格拉底认为,最基本的“美德”就是正义。我们认为,正义来自信仰的牵引,而信仰是精神的力量。但最重要的是:苏格拉底在向青年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他人被动地接受其思想观念,而是发明了以寻求对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方式,其作用就在于启发他人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这就是文化融合对历史的挖掘。于是,苏格拉底不断用各种问题去追问他人,直到他人否定其自我(承认无知),从而迫使他人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由此去思考各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客观规律或真理)。

事实上,一个哲学家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具有历史客观性的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而“对话”之所以能够得到响应,就证明了雅典社会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美德。“共同”必然含蓄精神的细胞:美德所成就的精神带动力。

苏格拉底由此将精神与个性之间关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惟有精神才能将一切影响力囊括其中,由此显现苏格拉底的个性之间整体性发展之客观立场。显然,苏格拉底的精神究竟能够涵盖多少个性要求,取决于其时代背景与其自身历史客观性。

历史证明,由精神带动所形成的人类对自然、社会的探索成就了人类的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这是因为追求精神就必然要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夯实精神的客观基础,显然,追求精神永无止境。

同时,人们掌握“真理”必然会对传统的“民主政治”之固化产生革命性的冲动。于是,苏格拉底身为雅典的公民,最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诸神和蛊惑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为了维护雅典法律的权威和其自身的信仰,而选择赴死。这说明哲学应该对历史负责。

苏格拉底的哲学意义在于以思辨(对话)方式开启了人与人之间直通心灵的对话,由此界定人类生命的整体性精神本质属性,但对个性化发展而言,苏格拉底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美德。可见,对生命本质的追问是哲学思考的目的,由此形成的精神让哲学成为至高无上。

总之,苏格拉底的生命作为告诉世界,哲学既是追求精神的过程,又是如何追求精神的方法论,即思辨方式,由此将人类精神引入哲学的漫漫长路。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以前,希腊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即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摘自百度)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存真理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的观点,成为哲学史上的滥觞。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人们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来自百度整理)

2.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将一般性从特殊事例归纳开来,认为一般先于和高于特殊,是一种独立自存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这种谈话的特点在于: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地追问,让青年人承认自己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格拉底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这就是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系统思想观的哲学家,开始了主体和理性、抽象思维,以自然神论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来自百度整理)

3.教育培养人的美德,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

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

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中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苏格拉底其实有一个助手,这个助手才是他真正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提出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来自百度整理)

4. 美德的表现形式,即伦理道德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来自百度整理)

苏格拉底的名言

在此,我们通过苏格拉底的名言来展现其内心深处强大的生命力量,这一切无疑就是人类自始自终不断追求的生命精神:

“无知即罪恶。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

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自己产生的产婆。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摘自百度)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苏格拉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概论

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之概论

...,这是决定一切文化发展的历史基因。《哲学的本质》—夜莺文化的人类精神,将站在整体性发展立场,以整体性发展视觉,从中西方哲学的各种历史维度,诠释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客观节点人是社会性动物,每...

2018-10-12 #经典句子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热爱祖国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热爱祖国

...是人生要清白、正直、无私、奉献、廉明。(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关注!

2020-03-15 #经典句子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离不开你”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离不开你”

...提升而失去生命,但精神不会因此而磨灭。(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关注!

2014-08-10 #经典句子

夜莺文化的《人生与哲学》系列讲座之宇宙现象

夜莺文化的《人生与哲学》系列讲座之宇宙现象

...相对性决定了宇宙历史天空的不断客观化。(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关注!

2012-11-01 #经典句子

苏格拉底说的15句超经典的话 震撼所有人 影响力至今不减!

苏格拉底说的15句超经典的话 震撼所有人 影响力至今不减!

...是木已成舟,一位伟大的、被后来的大哲柏拉图看做一生精神导师的哲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显然,雅典法律欠苏格拉底一个对不起,世界欠苏格拉底一个对不起。后世的人们每每读到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地方,都禁不住慨...

2023-07-30 #经典句子

苏格拉底这20句话将改变你对一切的看法

苏格拉底这20句话将改变你对一切的看法

.... 只有一种善,即知识,一种恶,即无知。13. 死亡可能是人类所有祝福中最大的祝福。14. 不满足于拥有的,也不会满足于想要拥有的。15.不要为突然改变的人而悲伤。也许他已经放弃了演戏,回归了真实的自己。16.知足是天生...

2008-02-25 #经典句子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文化与文明

夜莺文化的人类情感之文化与文明

...发展,现实必然会进步,未来必然更美好。(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关注!

2024-01-18 #经典句子

苏格拉底为何被称为西方哲学的鼻祖?看看他说的这46句话就知道了

苏格拉底为何被称为西方哲学的鼻祖?看看他说的这46句话就知道了

...才知道的越少。35.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36.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37.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38.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识,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39.认识你...

2023-10-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