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世界史:论中世纪德国贵族服装文化

时间:2011-04-14

考察中世纪和近代时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文化,可以看出四个较为明显的趋势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引言

史书和史料的记载表明,在中世纪的德国以及19世纪中期以前的近代德国社会,贵族是着装方面的时尚潮流的引领者。考察中世纪和近代时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文化,可以看出四个较为明显的趋势。其一,就服装文化而言,包括德国贵族在内的德国人并没有什么值得令人注目的特色。他们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服装文化,更多的是受到外国服装文化的影响。

实际上,作为德国服装潮流的引领者,上层贵族等级在着装方面起初受到拜占廷人的影响,后来又成为西班牙、法国以及英国等西欧国家服装潮流的追随者。因此,就德国贵族等级而言,中世纪直到近代的服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充满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异国情调的时尚服饰的流行展示台,具有一定的国际性。

其二,德国上层贵族社会在着装方面明显有别于下层社会等级。他们希望通过着装的不同来显示自己与一般民众的区别,凸显自己的贵族身份。

中世纪西班牙贵族服饰

从这一角度,服装文化也被赋予了一种社会政治功能的意义。其三,人们可以从德国贵族服装潮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窥见贵族群体的政治倾向。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新兴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有时候,服装也成为某种政治倾向的标志。其四,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贵族在社会政治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受到挑战。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的原则深入人心,并且在包括服装等方面体现出来。

贵族在服装方面最终不得不走向大众化。需要指出的是,与饮食文化一样,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装也成为德国贵族展示其优越的社会地位的最好方式,成为张扬其个性和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的一种鲜明标志。

因此,虽然服装款式在不断变化,华丽和时尚始终是贵族服饰文化的主要特点。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只要从服装样式上就可以一眼看出一个人的等级身份。一般说来,贵族的着装是极具时尚的。

中世纪服装文化

在宫廷之中生活的贵族,服装方面尤其华丽考究。查理大帝在庆典时,身上穿的是用金线编织的衣服,大衣上别着镀金的别针,脚上穿的是镶嵌着宝石的靴子,头上戴着缀满宝石的金冠,可谓一身珠光宝气,金光闪闪,显示出不凡的高贵形象。

其他贵族也竭力在着装方面凸显自己。他们的服装大多用丝绸等源自东方的最昂贵的布料做成的,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款式时髦多样。不同的历史时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款式和风格都有所不同,极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查理大帝

在中世纪早期,德国贵族的服装样式受到拜占廷人的影响,通常穿着昂贵的、色彩艳丽并且带有各种图案的绣花织物。为了凸显中世纪时期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统治阶级对社会各等级的服装色彩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红、绿、蓝等靓丽的色彩只有贵族才能享用。一般下层民众则只能穿戴由羊毛和亚麻混纺而成的不显眼的原色服装。当时,贵族绅士的基本装束是:一件长过膝盖的罩衫和一条紧身长裤,另加一件无袖的外套或一件整块布料做成的披风。

拜占庭风格

脚上穿一双长统袜子、长靴或齐膝高的、脚踝上缚皮的农民鞋。此外,还饰以一些装饰品,如披风上的别针,手臂上的镯子,皮带以及用青铜打制成的带扣等。贵妇们的服装则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基本样式是一种用白羊毛织成的短袖束腰的内长袍。衬里长袍的袖子细长,一直盖到指关节,外套则短而宽松,袖子短而细。

外面穿的短大衣通常是用昂贵的材料做成的,不仅镶有美丽的花边,而且带有绣花图案。已婚妇女在公共场合必须遮住自己的头部,因此,头巾、饰带、披纱和小便帽等很常见。

一些贵妇还配戴着贵重华丽的冠状头饰。她们脚上穿着软皮尖头鞋子。发型则变化多端:起初以编成辫子或自然披肩长发最流行,后来又转为时尚卷发。至于装饰物方面,用金银制成且镶嵌着宝石的螺纹型手镯、冠状头饰、项圈、耳环等最受欢迎。

外面的短大衣通常由一枚金制别针或一条金链系扣着。到中世纪中期,随着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宫廷诸侯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仪表服装越来越讲究。以细长为特点的哥特式服装开始大行其道。

贵族华丽头饰

男子的服装款式出现了女性化趋势。到12、13世纪,男性服装与女性服装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从整个装束看,服装形式趋于紧身化,突出人体的线条美。原先古罗马的那种短袖束腰的长袍服装逐渐被淘汰,只有农民仍把它作为长罩衫使用着。男式外套仍然拖到脚踝。多数贵族的穿着是,在一件长袖内套的外面要再穿上一件无袖的外套。袖子的开口处一般都会饰以毛皮。这种外套通常用反差强烈的材料或毛皮做衬里。

古罗马士兵外套

由于用料讲究,而且价格昂贵,这种裁剪成半圆型的大衣只能是骑士和贵族绅士们的奢华服装。作为社会下层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既穿不起它们,也不允许穿它们,他们只能穿粗俗的土产织物。贵族们对服装的做工很讲究,而且制作紧身服装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包括裁剪、钮扣和细线等在内的技术在服装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服装材料方面,由于与东方贸易的发展,昂贵、漂亮、舒适的丝绸、锦缎以及毛皮等逐渐成为上层贵族社会的新宠。

东方丝绸

从头和脚的穿戴来看,当时包括贵族在内的社会各阶层都流行头戴领子状的、配有长长的尖角的风帽。但是,在涉及到冠状类头饰时,只有包括骑士和各级封建领主在内的贵族才享有佩戴权。在出猎的时候,贵族们则通常戴一种帽边向上卷起的帽子。他们的头发卷曲地披散在肩上,头顶则用冠状头饰紧紧地束住。脸庞也剃得光亮,给人以精神抖擞之感。在脚上,原先流行的鞋帮只到脚踝的无跟鞋,逐渐被一种鸟嘴状的尖头鞋所取代,而且这种鸟嘴状的尖头越来越长。

到中世纪晚期,这种尖头已经达到脚本身的数倍之长。如前所述,在中世纪中期,女性服装与男性服装的差别不大。多数情况下,贵妇要穿几套亚麻或丝绸衬衫,但只有最里面一件才是长袖的。通常带有一个拖在地上的长裙后襟。她们的头上也常常用类似于王冠的冠状头饰物加以遮盖,同时用亚麻布带将头发结扎起来。就发型而言,年轻的姑娘通常养着长长的卷发,披散着一直垂过粉白的玉颈。

中世纪丝绸服饰

已婚女性和老年妇女则将头发束扎起来,藏在头巾、宽翼帽或面纱之中。到中世纪后期,贵族服装又出现了新变化。14世纪,勃艮公国的宫廷成为豪华艳丽的新时装的发源地,这些新时装风格迅速扩散开来,进而成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整个中西欧地区的贵族服装的风格。当时的人们将细长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运用到服装制作上。中世纪中期已经引入的鸟嘴鞋越来越长,妇女们的头上则顶着高达一米的尖顶帽。

哥特式建筑风格

服装的制作日益趣味化和复杂化。甚至男人的衣服上也装饰点缀了许多小铃铛,衣袖上饰以一些小布片,给人以柔美之感。就男性服装而言,与中世纪中期的款式相比,勃艮第服装的外套变短了,通常只到膝盖或只盖到臀部。这种被称为“花斑马”。的服装大多有一个竖立的衣领,背部是褶皱图案。胸前和袖子的上部填充着棉絮,这样就更加突出了男性那种宽肩细腰的十足阳刚之气。袖子则被裁开,以便能够使人看到里面白色的亚麻衬衫。

“花斑马”的腰部会系上皮带,有的时候,系着的皮带会向下一直滑到屁股上。头上则通常配以高高的、硬硬的无边便帽。中世纪后期的贵族女性服装也有新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其裙子如百褶裙,布满褶皱,还有一个长长的后襟。前面的短紧身胸衣的裁剪,一直够到束得较高的宽腰带,上面则与另一种色彩的围领或皮毛的边缘相衔接。

中世纪男性服饰

衣袖紧而长,一直盖过双手。还有一种颇受欢迎的服式就是大宽袖口,这种服式的大宽袖口非常之大,以致可以使展示女性优美身材的紧身内衣泄露出来,因而又被人们称为“地狱之窗”。头上则通常戴一顶锥形尖顶帽,帽子最高可以达到一米。这种尖顶帽对勃艮第式服装的垂直、细长线条特点可以起一种衬托的作用。此外,当时为了显出高高的前额,妇女们都流行拔除发际和眉毛。雪白、光洁无瑕的肌肤被视为美丽女性的标志。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迈人近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们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人们思想观念文艺复兴运动使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人们从中世纪时期“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摆脱了禁欲主义的束缚,更加注重现世的享受,从而为世俗贵族贪图享乐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服装成为展示其外在美的一种极佳的方式。

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地区一统天下的局面,西班牙、法国等逐步形成了以君主专制主义为特征的独立国家。君主专制的理念对服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森严的等级观念进一步渗入服装文化之中,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服装的趋向更加突出。因此,近代早期的贵族服装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华丽、时尚,二是具有明显的等级色彩。西班牙最早确立起封建专制制度。

因此,西班牙的宫廷服装在宗教改革后首先在欧洲各国宫廷得到流行。由于统治德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与西班牙王室之间的特殊同宗关系,西班牙服装也在德国大行其道。当时有一篇讽刺杂文写道:“谁想穿得威严气派一些,就穿西班牙式服装。当时整个德国都成了西班牙人的天下。”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随着法国在欧洲政治地位的上升,特别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在欧洲霸主地位的确立,法国式服装取代西班牙式服装,成为欧洲最流行的时尚。

西班牙宫廷

结语

法国宫廷的服装成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的宫廷和贵族们竞相仿效的对象。贵族在服饰方面几乎千篇一律的一身法国打扮。当时贵族服装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豪华艳丽。绅士们穿的常礼服通常镶着金边,缀着钻石;衬衫的领口大多配以褶皱花边,甚至鞋子和膝盖处的搭襻都要用缎带;贵妇们则束着纤纤细腰,穿着大木桶般的钟式裙,配以长达数米甚至10米以上的拖地长后襟。一切都显得十分雍容华贵和气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世界史:论中世纪德国贵族服装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16世纪 什么是东欧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过渡的产物?

在16世纪 什么是东欧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过渡的产物?

...之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胡斯运动时期的文学是东欧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文学过渡的产物。扬·胡斯出身于捷克南部一贫苦农民家庭。曾在布拉格大学学哲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升任校长。受英国宗教改革家约翰·威...

2023-12-16 #经典句子

为什么以前欧洲的贵族语言是法语?不是意大利语?

为什么以前欧洲的贵族语言是法语?不是意大利语?

...简单的语言,甚至使用法语沟通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但在中世纪和近代,法国贵族确实征服了相当一部分的国家,最著名的就是葡萄牙王室和英格兰王国。这些国家也确实被法语的“法式”优雅所吸引并统统效仿学习。法国也因...

2015-02-23 #经典句子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 看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 看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

...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的官方语言,西罗马灭亡后,在漫长的中世纪广泛流通于西欧各地。拉丁语和圣经是西欧各族的初级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和大学的教学和交流的唯一语言。牛顿、笛卡尔等17世纪科学家的著作也都是用拉丁语写成...

2023-10-14 #经典句子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文学 有赞美英雄的 也有不满现状的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文学 有赞美英雄的 也有不满现状的

...区愈接近宗教中心者,则受基督教和封建道德影响愈深,中世纪的色采愈浓。无怪乎产生在中世纪教权极盛时代,封建统治巩固的地区的文学作品,更充满着封建主义的道德观和宗教感情了。有的文学史根据这类史诗受宗教影响...

2012-06-05 #经典句子

法国文艺复兴晚于意大利 中世纪晚期人文主义已经在酝酿

法国文艺复兴晚于意大利 中世纪晚期人文主义已经在酝酿

...反映。然而,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中世纪晚期,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引发思想的变迁,人文主义已经在酝酿。15世纪下半叶,费歇、加甘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法国的传播。...

2007-11-16 #经典句子

中世纪西班牙文学 人文主义思想在诗歌领域的传播及影响

中世纪西班牙文学 人文主义思想在诗歌领域的传播及影响

...出现了新的叙事体文学,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源于中世纪,以田园牧歌生活为主题的田园小说。首创于意大利诗人桑纳扎罗的《阿卡迪亚》。西班牙的葡萄牙诗人豪尔赫·蒙特马约尔以其《迪亚娜》开创了西班牙田园牧歌...

2020-06-08 #经典句子

Gucci和麦昆最爱玩的哥特风 原来背后的文化这么耐人寻味!

Gucci和麦昆最爱玩的哥特风 原来背后的文化这么耐人寻味!

...才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惊艳服装,这场秀中,麦昆以中世纪的圣女贞德为灵感源。发布会的最后,Annabelle Neilson 蒙上头罩,扮演贞德压轴出场,仿佛是从远古的黑暗时代走出的复仇之魂。又或者是 Jurgi Persoons 用哥特风格解构...

2008-08-07 #经典句子

面包物语 可吃 可防身 用来敲核桃 还嘎嘣脆

面包物语 可吃 可防身 用来敲核桃 还嘎嘣脆

...被提取用来制作面包,使烤出的面包更加松软可口。直到中世纪晚期,欧洲人还在使用罗马时期的啤酒花酵母法制作发酵面包。古罗马市民习惯将磨粉、过筛、揉面、发酵、烘烤的繁琐工序交给专业的面包师,既免去了自己没有...

2012-05-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