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面包物语 可吃 可防身 用来敲核桃 还嘎嘣脆

时间:2012-05-30

是谁突发奇想,将稍加研磨的麦粉加水拌成糊糊状,放在烤热的石板上制成薄饼的?我们已无从知晓,但这种未经发酵的烤饼即是面包的雏形,在诞生差不多两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7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面包的出现几乎与农业文明的曙光同步。是谁突发奇想,将稍加研磨的麦粉加水拌成糊糊状,放在烤热的石板上制成薄饼的?我们已无从知晓,但这种未经发酵的烤饼即是面包的雏形,在诞生差不多两千年后,被古巴比伦人带入埃及。

尼罗河水定期泛滥,埃及人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因祸得福获得肥沃的耕地。小麦不仅是尼罗河水的馈赠,更被当作是埃及丰饶女神伊西丝的头饰。在埃及人手里,小麦面包由无发酵面包升级到易消化的发酵面包。

公元前260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埃及奴隶在为主人制作面粉饼,饼还没烤好他就累得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炉子里的火都灭了,生面饼比昨晚大了一倍。奴隶连忙重新生火,把面饼塞回炉子,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偷懒了。饼烤好后,没想到又松又软,很快这种技法传遍全城。

顺带的,埃及人还发现面包烤制前的液体,经过初筛后也能填饱肚子,所以最早的啤酒又被称为“液体面包”。面包、啤酒,构成一个普通埃及人的主食。数千万建造古埃及金字塔的劳工以面包为食,维持体力、应付高强度工作。如尼罗河一样,埃及人把面包同样看作是神的恩赐。埃及人无比珍惜神赐的面包,将其作为敬奉给神明的供品,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烤炉。从留存的木乃伊,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牙齿普遍欠佳。现代医学认为是因为他们面包吃多了,造成磨损和糖分残留。

伴随贸易地往来,发酵面包由埃及传到希腊。与埃及人一样,希腊人认为谷物、橄榄油以及葡萄酒皆是众神所赐。雅典娜教会希腊人种植橄榄、葡萄酒来自酒神狄俄尼索斯、谷物则是女神德墨忒尔的馈赠。埃及人已经忘记了发酵面包的发明者,但希腊的历史明确地记载了,公元前5世纪左右,一位名叫忒亚里翁的雅典人开了第一家面包房。除了埃及人的小麦面包,在希腊人的面包房里还可以买到黑麦面包、谷物面包、白面包等商品。

罗马人接过希腊人面包制作的接力棒,又额外添加了两个贡献:一是专注于技术改进的罗马面包师发现,酿造啤酒的酵母液可以被提取用来制作面包,使烤出的面包更加松软可口。直到中世纪晚期,欧洲人还在使用罗马时期的啤酒花酵母法制作发酵面包。古罗马市民习惯将磨粉、过筛、揉面、发酵、烘烤的繁琐工序交给专业的面包师,既免去了自己没有厨房和工具烹饪的尴尬,也省下大把时间用作广场的高谈阔论。面包在罗马人生活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历代罗马皇帝都将,提供免费的“面包与马戏”作为赢得平民支持的重要手段。

蛮族入侵、古罗马时代结束,公元5世纪起,欧洲拉开中世纪的序幕。兵荒马乱中,繁琐的面包制作工序几近奢侈,欧洲人多以燕麦粥和饼充饥。公元6世纪,乡间才陆续有简陋的炉火被支起,面包才成为主食。与古罗马时代相比,欧洲人采用的是一样的炉火(大部分时候更为简陋)、一样的酵母(啤酒花酵母极其珍贵);不一样的面包供给关系:城市消亡了,变成零星散落的乡村。罗马城市公共基础的面包提供,被乡间小作坊或家庭手工替代。

通常情况下,欧洲一片地区只会有一个公共磨坊和一个公共烘炉,要么是领主所有,要么就是教堂所有。使用磨坊和烘炉的人需要交税,这个税被称为磨坊税和烘炉税。穷人好不容易能烤一次面包,自然要多烤点。这种面包要求又干又硬,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可以几个月不变质,基本都是咸面包。殖民时代以前,糖本身就是奢侈品,普通人无福消受。这么硬的面包,能砸核桃,都能磨刀,能防身砸小偷,整一口还不干死?

很简单,欧洲百姓饿的时候,会把面包在火里烤一烤,然后用刀叉切碎,丢进汤里煮一煮或泡一泡再吃。《悲惨世界》里就曾写过法国农民的生活:“他们烤一次面包要吃六个月,烘烤用的是干牛粪。冬天,他们用斧头砸碎面包,在水里浸二十四小时才能吃。”欧式面包绝对不是让你干吃的,那玩意又不是馒头!这种错误就跟老外吃中国皮蛋要一口闷一样吓人,松花皮蛋不切开,配点酱油、辣椒和香油,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欧洲的平民百姓吃硬邦邦的面包,那欧洲贵族们总该能吃上松软可口的面包了吧。也不是。中世纪的天主教确实会制作发酵的松软白面包,并称之为“潘德美茵”(精制、神圣的面包)。但黑面包与白面包的原材料并没有区别,都是用面粉,差异来自于人工加工。贵族骑士家里可多雇几个仆人,从早到晚专门筛选面粉,烤出一个个细腻的白面包。平民家里没磨坊和烘炉,筛面粉的次数也会少很多,混杂麸皮和杂质的面粉,烤出来就成了黑面包。在餐具还没发明之前,贵族们的餐桌上白面包和粗粮黑面包都会准备。用餐时,吃白面包,黑面包被当作餐盘垫在下面,用来吸收掉肉上的汁水和油脂。吃完饭,贵族再把吃剩的面包分给穷人。

提到黑面包,我们不能不说到俄罗斯的大列巴(liě ba)。俄语中面包的音译,就叫列巴хлеб。俄罗斯人的餐桌上可以没伏特加和鱼子酱,却少不了黑面包。俄制黑面吃起来略微带一点酸味,但多嚼一会,就会有股甜味。多数中国人怀着好奇心品尝一口黑面包,觉得又酸又苦有股怪味,便不会再吃第二口。而俄罗斯人对黑面包却情有独钟,有的老妇人专门要买这种黑面包,拿到鼻子跟前闻一闻,甚至会亲上一口,仿佛是遇到久别重逢的亲人。用黑面包蘸着汤汁吃,是战斗民族的最爱,还可当下酒菜。由于黑面包制作工艺复杂,俄国主妇一般不会在家中制作,而是每天到街上的面包坊里购买。

特别是著名的“鲍罗金诺黑面包”,据说是为了纪念,1812年8月26日在莫斯科郊区鲍罗金诺战场,同入侵俄国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军队作战时,英勇牺牲的俄罗斯将军亚历山大·图奇科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用他的原型塑造了安德烈·波尔康斯基)。将军的妻子悲痛不已,便进入莫斯科市郊的一个修道院烤制面包,以纪念阵亡的将士们。她采用特殊方法制作“鲍罗金诺黑面包”,和好的面要发酵三天,再把一些开胃健脾的草籽放进揉好的面包里烤制而成。刚烤出来的面包颜色黑黄,味道特别棒,是享誉全俄和世界的美味。

二战期间,德国进军俄国时,黑面包又立了大功。德军叫嚣着要把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从地图上抹去。围城轰炸3年之久,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掺着锯末的125克黑面包几乎是列宁格勒平民,每天所能得到的唯一食物。125克黑面包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二战后被抓到西伯利亚干活的日军战俘供应是每天350克,还嗷嗷喊吃不饱!苏联人依靠少量黑面包,同时利用空地种植蔬果,才熬过封锁。当列宁格勒900天地狱般的日子结束时,他们获得了胜利,也付出了60多万人被饿死、冻死、炸死的惨痛代价。由于黑面包是如此尊贵,在俄罗斯的礼仪中,敬献“面包和盐”也成为最重要的迎宾礼。这种礼仪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餐桌上一定要有面包,去作客时一定要吃面包。

都是面粉,为啥老外烤面包,中国人蒸馒头?

在欧洲,面包是主食,面包和牛奶可以代表一切。而在中国,面包只是副食,可有可无。中国面包店里出售的,多数是日式面包。这种面包加入油、糖、奶、蛋等配料,松软香甜,既可以作简餐,也可以作零食。虽然弄点糖和鸡蛋做软面包一点都不费事,但欧洲的很多面包房却不卖,因为老百姓没那饮食习惯。

中国的餐饮文化,以蒸煮为主。而欧洲的餐饮文化,是以烘烤为主。稻米在火上烤会焦煳,烤炙法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来适用于华夏民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隔水蒸熟食物的技艺,食材不用直接接触火或水,而是用热气蒸熟。

欧洲长期缺粮,老百姓只能靠硬面包和乳酪活命。中国一开始,只有大贵族才有鼎,后来家家户户都有锅。只要年景好,家有余粮心中不慌,中原人就使劲折腾厨子。“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烤、盐焗、熏、泥烤、氽、炖、熬、煮、蒸、拔丝”,外国厨子一到中国直接就蒙了,要从头拜师学艺。

东方智慧将面粉带入新的高度,面饼放入陶锅中蒸,成了馒头而非烤出来的面包。馒头里再加入五花八门的馅料,如青葱、鲜肉、青菜、豆沙甚至糯米,变成花卷、包子、烧麦。不发酵的面皮加入不同馅料就成了饺子、馄饨或汤圆。面粉切片或拉伸后,直接与沸水接触,在汤水里成就各式面条,中华料理已经“疯狂”,永无止境。

国外面食制作相对简单,面包师虽是中世纪最早诞生的职业之一,但行业管控更多的是商品价格。公元630年,法国达戈贝特一世出台了第一条控制面包价格的法令;1266年,英国的“面包与麦酒”法令规定了每便士能买到的面包数量。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面包师会受到严厉惩罚,轻则处以四五十倍的罚金,重则封闭炉门、终身禁入面包行业。

都知道刚烤出炉的面包好吃,一战时为了让前线的士兵心里更平衡些,英国食品部甚至颁布了一个《面包令》,规定在面包出炉的12个小时之内不允许销售。目的就是为了一视同仁,让面包变硬,所有人都吃不到香喷喷刚出炉的热面包。

17世纪,人类终于发现发酵酵母菌的原理。从此,用酵母菌发酵面包的制作法便流行于欧洲。19世纪,随着机器和电力的出现,面包生产进一步了机械化和自动化:1870年,发明了面包搅拌机,1880年,发明了面包整形机;1888年,发明了可移动的钢壳自动式烤炉;1890年,发明了面团自动分割机……

科技进步的直接后果是,从1870年代开始,每个英国人包括贫民都买得起去掉小麦胚芽的白面粉,过去昂贵的白面包变得价格亲民起来,也不再成为高端人士身份的象征。

如果你翻到某个漂亮美眉朋友圈,野餐派对:漂亮的格子餐布、精致的草编篮、再配上一根法棍面包,看着好像充满了欧式风情,但希望只是摆拍做做样子,因为没有蘑菇汤和牛奶“滋润”,谁也不会干吃这玩意,不然真的叫牙好胃口也好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面包物语 可吃 可防身 用来敲核桃 还嘎嘣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内涵搞笑: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

内涵搞笑: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

...家惊呼哪个女人这么[牛]时,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妈,我都这么大了,咋还当着人面打我啊”2、上英语课,一同学在睡觉,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说,这位同学后面的差同学说:选C。然后这位睡觉的同学考虑了...

2023-07-12 #经典句子

GQ小编吃瓜“嘎嘣脆” 成语新解内涵娱乐事件 亲上加亲绝了!

GQ小编吃瓜“嘎嘣脆” 成语新解内涵娱乐事件 亲上加亲绝了!

...不少人,有“指鹿为马、四大美人等等”。GQ小编吃瓜“嘎嘣脆”,成语新解内涵娱乐事件,亲上加亲绝了!不仅成语新解,配图也是很绝。首先是指鹿为马。朱丹连续的口误让不少人对她的专业产生了质疑,毕竟曾经朱丹可是...

2020-02-08 #经典句子

内涵段子: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

内涵段子: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

...家惊呼哪个女人这么[牛]时,结果司机一句话把我雷了个嘎嘣脆“妈,我都这么大了,咋还当着人面打我啊”2、带男朋友回家吃饭,老妈淡定的问道:“你俩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我俩都低着头红着脸...老妈笑着说道:“没事,...

2023-11-18 #经典句子

加分器|用日语还可以怎样描述食物口感?

加分器|用日语还可以怎样描述食物口感?

...:酥脆トロトロ:软软黏黏,入口即化ザクザク:酥脆,嘎嘣脆ぶるぶる:Q弹,弹性十足代表食物:果冻、布丁サクサク:脆脆的バサバサ:干巴巴的ベトベト:湿漉漉,黏糊糊的ざらざら:粗糙,不光滑,颗粒感しっとり:...

2017-06-16 #经典句子

故宫文创:10万人点赞的古风雪糕长啥样?

故宫文创:10万人点赞的古风雪糕长啥样?

...款雪糕看上去就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硬朗感觉应该是嘎嘣脆的巧克力口感感觉适合牙好的朋友07火焰山芭蕉扇雪糕呆萌的芭蕉扇造型吃着吃着会不会变大呢08无锡灵山大佛佛掌雪糕这肉墩墩的小胖手也太卡哇伊了拿上它就可...

2023-01-10 #经典句子

(写得真好)乡土散文:炊烟袅袅镬焦香

(写得真好)乡土散文:炊烟袅袅镬焦香

...显眼的金黄色。嚼在嘴里,镬焦相对绵软,全然没有那种嘎嘣脆的口感,但三五下咀嚼后,唇齿间已然品咂出几分香味儿,这种味儿于我而言,似乎久违而又曾经那么熟悉。小时候,农家孩子也没有什么好的吃食,一日三餐后的...

2023-12-14 #经典句子

8类18种文玩核桃 文玩核桃种类大全 你认识几种?

8类18种文玩核桃 文玩核桃种类大全 你认识几种?

对于文玩核桃的种类,可能很多玩家都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种,总之大家常玩的无非就是狮子头,官帽,虎头等等这些热门的文玩核桃,其实文玩核桃有很多种,就大家熟悉的狮子头就有很多种狮子头,闷尖啊,矮桩啊等等,今...

2016-07-31 #经典句子

这些假文玩核桃 比真品更耐玩 有钱人才玩得起

这些假文玩核桃 比真品更耐玩 有钱人才玩得起

接触过文玩圈的朋友,对文玩核桃都不陌生。前些年文玩核桃特别火的时候,一对核桃几千上万非常普遍,假货也是层出不穷,像树脂核桃、塑料核桃、拼接核桃、朱砂核桃、高锰酸钾核桃等等,坑害了不少的小白,让人深恶痛...

2019-10-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