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二节 依此偈语修行 定能开悟人生

时间:2007-06-07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二节中这里分为六段内容讲述慧能大师为众生说法,第一段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自然的本性色身作城,六根有门,外五内一,内意余外,是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二节,依此偈语修行,定能开悟人生。

《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二节中这里分为六段内容讲述慧能大师为众生说法,第一段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自然的本性“色身作城,六根有门,外五内一,内意余外,是心作地,自性为王,王在心地,余外无王。“第二段告诉我们“心地世界,善行能达,除去颠倒,光明永现”。

第三段告诉我们“心地现佛性,自然放光明,三毒永消除,当入极乐境”第四段告诉我们“人常寻方道,何时方尽头,有居亦可修,无居处处修”第五段和第六段是《决疑品》最重要的一段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去信受奉行,依照慧能大师的偈语如实修行,前四段我用简单的偈颂做了简单的介绍,方便大家开悟。

一,六祖曰:“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大师说:“大众,世人自己的色身就是一座有门的城池,眼、耳、鼻、舌也是门,这是外边的五个门,里边还有一个门,就是意。心是土地,本性是国王,国王居住在心的土地上,本性在国王就在,本性离去国王也就没有了。

本性在,身体和精神就存在,本性离去了,身体和精神也就毁坏了。佛就在本性里产生,不要向身体外面去追求。自己的本性迷惑那你就是俗人,自己的本性觉悟那你就是佛,慈悲为怀你就是观音菩萨,乐善好施那你就是大势至菩萨,心灵纯净你就是释迦牟尼佛,公平正直你就是阿弥陀佛。

二,六祖曰:“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计较人与我的利害就出来须弥山,产生邪恶之心念就是海水滔滔,有烦恼就是波浪汹涌,有毒害之心意就是恶龙伤身,满心虚妄之见就出来鬼神作祟,追逐红尘名利就有鱼鳖横行,贪婪嗔怒就是地狱,愚昧痴迷就是畜牲。

善知识们,经常实行十善,天堂就到眼前;去除人与我的利害计较,须弥山就立刻倒塌;去掉了邪恶之心念,滔滔海水就立刻干枯;烦恼没有了,波浪就止息了;毒害之心意忘却了,作怪的鱼鳖蛟龙也就绝迹了。

三,六祖曰:”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善从自己的心地上觉悟佛性接近如来,就会放射出本性的智慧大光明。这种光明对外照得六门清净,把六欲诸天都破除了。自己的本性被光明向内照耀,贪、嗔、痴三毒也就立刻被去除了,入地狱的罪孽也在瞬间被消灭了。

达到这样内和外都光明透彻的境界,和西方净土毫无差别。如果不这样修行,又怎么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呢?”大家听了大师如此讲解,都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佛性,一起向大师礼拜,感叹叫好,齐声赞美:“但愿法界众生,凡听到大师讲解的都能立刻觉悟。”

四,六祖曰“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六祖曰:“善知识们,如果真要修行,在家修行也行,不一定非要出家有到寺庙里来。在家里能修行,就像东方人心地向善;在寺庙里不修行,就像西方人心地向恶。只要心底洁净了,就已经达到了自己本性中的西方净土。”韦公又问:“在家里怎样修行呢?希望您再给予教导。”

五,六祖曰:“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六祖曰:“我给大家念一首《无相颂》的偈语,只要根据这里面说的修行,就像和我在一起一样。如果不照此修行,即使剃了头发出了家,对于佛道又有什么益处呢!颂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六,六祖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夜半逾城大师又说:“善知识们,大家一定要按照这篇偈语来修行,认识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直接成就佛道。修佛法是不能迟延的,大家先散会归去吧,我也要回曹溪了。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惑,再来问我吧。”当时,韦刺史,各位官僚,参加聚会的善男信女们,各自都获得开悟,信仰,接受,照偈语去修行。

佛教常用偈颂的形式为大家讲经说法,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记住,也是个人的修行感悟重要的依据。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闻经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偈颂的形式记录下来,就不会忘记经中所教导的经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六祖坛经》决疑品第二节 依此偈语修行 定能开悟人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六祖坛经》|弘忍说:念诵《金刚经》的一句偈语 方得自性!

《六祖坛经》|弘忍说:念诵《金刚经》的一句偈语 方得自性!

...见到自性。”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所谓:“人生无处不修行,生活无处不道场。”我们任何时候做人做事,都应该敞开胸怀,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自然就有福报,方可心生清净。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

2023-05-20 #经典句子

《六祖坛经》中的偈语 了悟佛理 彻底明心!

《六祖坛经》中的偈语 了悟佛理 彻底明心!

...多精妙的偈语与言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让人如何去明白修行人的心,让人知道这些心在修行的路上所起到的作用。明白了这些偈语,或许可以窥可惠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的真实妙境。今天,云来就与大家一起来领悟《坛经...

2015-02-07 #经典句子

《六祖坛经》中的精华10句 句句精辟 让你大彻大悟!

《六祖坛经》中的精华10句 句句精辟 让你大彻大悟!

...能大师。1、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出自《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译文】迷人靠嘴说,智者总是心在行动。2、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出自《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译文】迷的时候需要老师来救度,悟了之后就是自己救...

2009-09-11 #经典句子

金刚经四句偈语 让你受益终生

金刚经四句偈语 让你受益终生

...又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古印度的初期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经典。禅宗的五祖弘忍法师更是专门论述经【金刚】之妙道,慧能大师便是闻说此经信受奉行,远去黄梅参拜五祖修行佛法得以【了成佛道】成为中国禅宗六祖...

2008-03-26 #经典句子

《六祖坛经》十句智慧偈语 一生必看的经典!

《六祖坛经》十句智慧偈语 一生必看的经典!

...世人而设定的。一乘才是实实在在的,是为了现今世人的修行而开显的实相。目的是教众人去假归真,归于实相;归入实相之后,不必执著于实。十、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

2009-08-04 #经典句子

狂禅与豪僧 8句偈语道尽了鲁智深的一生 他背后的花秀有何深意

狂禅与豪僧 8句偈语道尽了鲁智深的一生 他背后的花秀有何深意

...逃难的史进,二人一见如故,于是进了那间改变了鲁智深人生轨迹的酒楼。有的人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而有的人却一辈子当牛做马仍然食不果腹。鲁智深他们进的这家酒楼里正好就有一对这样可怜的父女,女的叫金翠莲, 被...

2023-10-11 #经典句子

千古之谜!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深度好文)

千古之谜!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深度好文)

...谁让我成为我?我究竟是谁?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人生百年,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被尊为道教三清之一的老子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儒家的代表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伟人毛丄泽...

2008-10-20 #经典句子

《金刚经》:真正修行的核心 就在这句话里 懂了 你就会开悟!

《金刚经》:真正修行的核心 就在这句话里 懂了 你就会开悟!

...。有些人得到了,会喜不自禁。而得不到的人,就会觉得人生悲苦难当。在佛陀看来,这些现象,是人的一种正常表现,正因为人有了这些欲望,才会造成自己“放不下、得不到,舍不得”。集合所有的现象,佛陀找到了其中的...

2023-09-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