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时间:2007-02-11

正是因为我国传统诗歌的多种形式和丰富多采的艺术风格,一代影响一代,不断推陈出新,才创造出璀璨无比的中华民族诗歌文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75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云帆视点

高朝先

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

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诗的形式是多样的,风格是多采的。正是因为我国传统诗歌的多种形式和丰富多采的艺术风格,一代影响一代,不断推陈出新,才创造出璀璨无比的中华民族诗歌文化。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风格中,宋诗散文化特征应是突出的一面,并且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当代,对于改善我们的诗词创作,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谈点个人认识。

一、诗的内容本来是散文的

按理说,诗是诗,文是文,诗和散文是形式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但在事实上,二者除有韵与无韵的区别外,于艺术属性方面,却有着许多方面的内在关联。说其关联,一个散文诗就足以说明问题,散文诗,是散文,又是诗。还有,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郑伯农先生2015年9月在南戴河的一次诗会上讲诗,从头到尾讲的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以上所述,不是说诗就是散文,散文就是诗。诗与散文的概念当然不能混淆。但以此从广义上认识诗与散文的关系,或者说从艺术角度认识诗与散文的相互影响,是有一定意义的。

说诗与散文相互影响,并且形成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问题的揭示还是肤浅的。有甚者是,五四新文学家废名(冯文炳)还说过这样的话:“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诗的价值正因为它是散文的”(《新诗十二讲》)。这里尤其说到“旧诗”和说到“诗的价值”。废名的话,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为什么?一、任何文学作品的内容都是具体的,而具体内容的艺术表述方式往往从散文始,从散文构思和立意;二、风格从内容始,又从内容深化,内容是散文的,风格的基点当然也在散文的,而且从这一基点出发,可以生出许多的创作风格。中国诗从一开始就表现了散文特征,包括诗歌起源于劳动号子,以及由《诗经》产生的“赋比兴”表现手法,都与散文特征密切相关;三、诗的价值在于贡献作者的思想和道理,而接受贡献者则往往是从散文意义进入,其次才是诗的漂亮词句。四、废名的话是为讲新诗而说的,以当代流行的新诗为证,可以说基本上都是散文的,而且连韵都没了。新诗也是诗。

二、关于宋诗风格的形成与诗的散文化特征

说传统诗歌的散文化特征,以及由散文特征形成的散文化风格,最具影响力的应当首推宋诗。宋诗是唐诗之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艺术典范,宋以后学诗的人,不是入于唐,就是出于宋。宋诗的典范就是散文化特征的典范。

围绕宋诗散文化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争议;正因为有过争议,宋诗才更具影响力。争议是另一回事,我们要了解的是宋代为什么出现了诗的散文化。据资料显示,宋诗散文化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定历史条件:一、在宋之前的唐代,新兴的近体诗,可谓格律完备,意象纯熟,以至臻于诗歌艺术的顶峰。到了宋代,诗歌如何发展,当然得另辟蹊径。二、宋之初的诗歌基本上是沿袭了晚唐和五代时期的“花间派”和“西昆体”,其中尤以雕章丽句、多用典故的“西昆体”影响最大。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发展非常成熟的时期,凡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各学科门类改革如潮,其中唐宋古文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家,因此而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以及反对不重内容的唱和诗风自然成为风气,同时也很自然地要将散文特征引入诗歌。从这一点说,宋诗散文化风格的形成,实际是宋代文化发展的产物。三、唐诗顶峰出现后,至宋代出现了宋词的异峰突起,宋词的出现是宋代诗歌发展的突出成就。但宋词的登峰造极又必然会对同时代同样为诗的宋诗产生压力,这是迫使宋诗另辟蹊径的又一动力。四、在宋之前的唐代,本来就有杜甫博采口语,白居易“老妪能解”,以及韩愈、杜牧等人的散文化诗歌创作,为宋诗散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只不过到宋代才形成风气。综上所述,宋诗散文化特征的出现和形成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和历史的必然。

宋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议论化”和“散文化”,或者叫“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因为宋代诗人很多,作家很多,评论家也很多,来自社会多方面对宋诗特点的总结、评论,以至争议,是必然的。但争议的结果,无疑是助推了宋诗散文化风格的完善和定格。这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和有意思的是严羽与他的《沧浪诗话》。

严羽本身是宋代人,但在当时围绕“学唐”和“宗宋”问题上,严羽是主张“学唐”,并主张“批宋”的,他在《沧浪诗话》中的许多观点,是站在“批宋”的立场上提出来的。说其“有意思”的是,这位夫子未曾想到,正是他在《沧浪诗话》中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纲领性批评,反而成了对宋诗特点的高度总结,还有他的诗有“别材”、“别趣”、“妙悟”、“兴趣”,以及诗当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神味”等核心诗观,也都是从诗的散文化特征所出,不仅给予当时人们求诗大开天窍,而且直至今天,也还成为人们谈诗、论诗和学诗的座右铭。

根据宋诗风格的形成及其理论和实践,从创作意义讲,我们可以归纳诗的散文化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于典雅中力挺老境。诗讲典雅,是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特色的第一要素。但宋诗的典雅与唐诗的典雅不同,唐诗的典雅多重华丽,宋诗的典雅则多重老境。老境美是一种平淡美,是如老树著花的美。老境美的创作理念是多重细节摹写和个性刻划,于形象思维中议论杂出,以至道出许多谈吐不凡的艺术境界,这就是“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次小小的泊舟之事,一个小小的荷叶吐尖之景,诗人在力求典雅中却勾勒出如此超凡的境界,看得出宋诗的“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所表现的观察事物的态度与才学,是何等的冷静和老到。

二、于平淡中蕴藏理性。与唐诗重描写、重言情和以情韵取胜不同,宋诗的以文为诗,则尚议论、重言理和以理趣取胜,其创作的又一理念是在平淡中蕴藏理性。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平淡得像在说话,但所含哲理却千古无与伦比。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宋诗在创作时,是尽量避免使用华丽辞藻,只以严谨的态度,将理趣深藏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当然,这里也必须同时说到的是,由于宋诗的平淡特点和以人文意象为主导的创作理念,自然意象多受人文意象钳制,有的宋诗还多用冷僻典故,容易造成作品干瘪和奥涩难懂,是不可取的。

三、于章法中规范结构。传统诗词的“起承转合”章法理论是元代提出来的,但却是自《诗经》以来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宋代将散文章法引入诗词,不能不是宋人“以才学为诗”的一种创造和对诗词结构的一种规范。宋人写诗非常讲究逻辑思维,并且将逻辑思维潜贯于形象思维之中。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短短四句二十字,思想性如此强烈,不能不与逻辑章法有关。唐诗也有“起承转合”,但毕竟未成“章法”。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尽管历来被称为好诗,却只是好在意象鲜明,对仗工稳,是初学格律入门的范例;但是,这首诗是一首不成功,或者说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为什么?因为没有“起承转合”,由此也就没有主题,杜老夫子心知肚明,所以只将诗题冠之为“绝句”。宋诗于散文章法中求得了诗的结构的完善,不仅为宋诗散文化风格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而且为后人,直至为今人力求作品出新提供了捷径。

四、于白话中提炼语言。宋诗的平淡风格和散文章法的引入,决定了宋诗语言白话化特色的应用和引人入胜。宋诗的白话化当然不是纯粹的口语化,而是如今人常说的经过了“诗化”的过程和千锤百炼。如前面提到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一个“绿”字,就是经过了对“到”、“过”、“入”、“满”等字的推敲和提炼才用到的,用“绿”字后也仍然不乏白话特色。再如,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句句白话,无一字难解,却又剔透晶莹,璀璨无比。有如当代诗论家李元洛先生所说:“古代优秀的诗人,总是注意提炼生活中的口语入诗而使自己的作品活色生香,就像花苞上含着黎明的露水,就像绿叶上闪耀着春日的阳光”(《口语入诗》)。宋诗的平淡和白话化特色,就如那“黎明的露水”和“春日的阳光”。

三、宋诗散文化特征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诗的风格从来是多元的,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创造。这里说的宋诗风格,只是我国传统诗词风格的一种,但其历史影响却不亚于唐诗。宋以后,我们不仅可以从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诗作,看到宋诗散文化的影子与前进步伐,而且尤其在当代,宋诗的散文化风格,已经在不经意间走进了千千万万诗人的书斋,无论从创作还是欣赏角度,人们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爱上了这种风格。举几个例子,如,李树喜《题鹳雀楼》:“众鸟疑飞尽,黄河几断流。欲知百姓事,请下一层楼。”杨逸明《咏白云》:“露怪藏奇纵复横,何甘散淡过浮生?闲来出岫非无意,欲借东风化雨声。”一介愚夫《祖孙乐》:“两岁孙娃头戴盔,挥枪直把老翁追。佯装中弹朝天仰,一日牺牲好几回。”等等。这些诗于直率中见清新,于白描中见含蓄,百读不厌,什么原因?就是诗中表现的散文化特点。可以说,散文化风格是比较适合当代诗词创作环境的,抑或可以成为当代诗词创作风格之主流。

风格是可以自由的,用什么样的风格写诗,当然是作者的权利,何况还有“百花齐放”之说。但是,风格是为艺术服务的,又不是随意的。在当今诗词尚未走向稳步发展的形势下,学习古人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仍不失为改造我们诗词创作的一个方面的良方。尤其以宋诗散文化特点,审视当前的群众性创作,其意义,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广泛性。例如:

一、“唯美”倾向。这里说的“唯美”,是指作品所表现的纯外表美。在当代的诗词创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作品通篇只注重景物描写,堆满了漂亮词汇或典故,或者强塞进一些完全与己无关的愉悦或伤感情调,若究其主题,则不是空洞无物,就是让人费猜;还有一些应制或唱和作品,只一味奉迎说好,尽见歌功颂德,毫无真情实感,等等。所有这些,就是“唯美”倾向。须知,宋诗散文化特点的兴起,正是针对宋初对晚唐和五代时期香软诗风的崇拜提出来的,如今再走这样的回头路,岂不让人汗颜。有人说,诗讲美,是学唐诗风格。殊不知,唐诗也不是“唯美”呀!这里且不说唐诗的内容也是散文的,只以“美”说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是很美的,却一样是平淡自然之美,而且于美中见凝重,诗中写的,并不是从字面看到的那种轻盈、惬意情调,恰恰相反,是宫女们难见天日的心酸!

二、概念化弊端。所谓“概念化”,是指一些作品只以解释概念、记述事件,或多用标语口号和现成词语成诗。现实告诉我们,诗词复兴30多年了,概念化问题不仅丝毫没有减退,而且越来越呈泛滥之势。什么原因呢?除了与一些作者还没有领会到什么是诗有关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受“老干体”影响,是误认为诸如“老干体”之类就是“诗”。笔者认为,“老干体”只是我国诗词复兴过程中的一种“创作现象”,不是什么“新诗体”。因为诗是艺术,如“老干体”那样不拘平仄,不讲意境,是不能叫艺术的。可是,因为“老干体”容易写,被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所以问题越来越严重。笔者也仍然认为,“老干体”在诗词复兴之初,为“唤起工农千百万”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认为,“老干体”也是散文式的,只不过是纯散文式。如果我们的“老干体”能从宋诗散文化特点中得到启示,在规范格律的同时,找到艺术的突破口,说不定还真的能成为一种诗体,成为新时期诗体的一种创新。

三、语言问题。诗的散文化特征,重要的是表现在诗的语言上。我们不要求所有的诗都是散文化,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当代诗词语言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或曰不妥。一是完全的白话直叙,或者是除了作者自己谁也不能读懂的白话“浓缩”。这种语言方式,是靠拼凑词句作诗,本来就不是诗的语言。二是以文言方式的成诗,尤其一些为显高雅而填充一些奥涩难懂词汇的诗作,本质上也不是诗的语言。这里仅说“文言”,诗的语言本来就不是文言,宋诗的散文化特征,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更不要说时代已进入21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都100周年了,一切文学艺术都早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为时代服务,如果我们的诗词语言,还要被禁锢在所谓的文言之中,我们的诗词还能有什么生存的必要。说到诗的散文化特征与语言的关系,诗的散文化语言,不是文言,当然也不是语言的“散文化”。诗的散文化语言,应是经过“诗化”了的通俗和自然,是白话的“意境化”。这方面,我们可以在学习和继承宋诗散文化特征中得到启示,同时也可以在与现代语言结合上取得成就。

宋诗的散文化特征,虽说是从宋诗说起,但从艺术特色说,却是自《诗经》以来我国传统诗歌艺术风格一个方面的经验总结。学习宋诗的散文化特征,对于改善当代诗词创作和创造新的诗歌艺术风格,无疑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效的。

原载《心潮诗词》

评论版2020.12月刊

高朝先简介

高朝先,江西湖口县人,1945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研究所研究员,石钟山诗词学会副会长,《石钟山诗词》主编。著有《植墨楼诗稿》《诗论漫笔》《中华诗词基本知识》等专著,并潜心南散曲理论研究。

声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参看往期精彩: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云帆·庚子中秋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七夕诗词大会

【云帆】2020·父亲节诗词大会

2020·云帆女神诗词大会

【云帆】2020·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0 || 迎新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庚子迎春大团拜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诗事快讯】云帆诗友会2019年会在庐山召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二)

己亥深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三)

己亥暮春·云帆庐山工作室雅集

已无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庐仰止八家吟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卢象贤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陈兴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王婷婷

收稿

土土 小乙 吴巧 牛应萍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杨逸明范诗银李树喜周笃文陈永正刘梦芙

熊盛元钟振振胡迎建魏新河 周燕婷郑欣淼钱志熙

方伟林峰高昌段维丁欣江岚 金水星汉苏俊无名

刘庆霖刘能英陈仁德邓世广蔡世平张海鸥 赵京战

萧雨涵王蛰堪半隐庐崔德煌崔杏花唐颢宇韦散木

抱朴书生沈华维 苏些雩张红果武立胜徐晋如 屈杰

潘泓李子 阿朱金锐天许深南谢郎罗伟崔鲲千山

周啸天包德珍廖国华姚泉名刘道平 郎晓梅 李葆国

安全东何其三孟依依何智勇吴化勇萧剑勇渠大白

卢象贤苏些雩张红果徐中美张智深陈逸卿戴霖军

宋彩霞 冉长春林丫头凌泽欣 耿立东 师红儒 廖海洋

杨强雍平鉴水燕河曹辉曹阳何静吴瑾 宁静赵英

莫真宝李伟亮 王纪波王海亮莫雨涵 倾一阁黄飞鹏

王玉明何永沂张家安张晓虹孔繁宇王守仁周泽安

汪冬霖 赵秀敏曾俊甫王连生王超群冯仲平 李增山

闫震何革李静月白楚成王旭郭七郑杰张栋何强

楚家冲 陈思明 邢涛涛黄友富程运钦李荣聪陈晓敏

杨子怡陈楚明李俊儒楼立剑徐俊丽 孔祥庚马旭升

唐云龙陆玉梅刘曙光杨森翔国印周 赵义山张银华

马建勋祁丽岩 周维芳韩倚云郭定乾姚晓明 东阁茶

刘泽宇董学增扈超峰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史外外史观棋不语落雪听禅眭谦 晋风胡晓明 曾真

梦烟霏杨春杰汪良忠刘英明李梦痴白秀萍许洁华

倪昌盛张芳君李昊宸马峥嵘周路平蔡红柳曹树友

杨新跃韩保汇蒋世鸿王善同张庆辉邓荣森曹继梅

楚凌岚时玉维 黄爱和刘希波查筱英左启顺张建章

风清孙文尤悠梅庐龙佩匡晖 姜彬黄莽小雨 枫叶

染清尘朱思丞戴爱琴彭中文王映锦邓寿康沈鉴宇

南广勋胡水莲 华慧娟侯兴黉海天风马建华张力夫

张海燕杨勇民夜轻寒风马驴郑晓京 杨景乔王柳华

黄金辉陈志文冯恩泽程良宝熊华禄周吉潭 孙临清

南风非也木樨玉蟾何鹤 曹谦潘松 桐荫安儿月儿

王海娜毛谷风程裕祯李如意蒋有亮哈声礼 陈雅国

周学锋周向东严锦尧蒋昌典 刘太品杨益安傅筱萍

巴晓芳 柳金虎汪时健郭亚军李正安陶永德 王惠玲

孙才 张奕 雨虹 老胡 文裳 陈越刘燕 晓梦眉卿王琼

傅占魁褚宝增邵天柱冷迎春刘红霞段兴朝孔祥金

辜学超朱泽民陈少聪晏水珍王惠玲邬小香刘秦文

顾青翎王瀚林苏小隐武建东 燕雁无心天然泰然

梦欣 文弱卢星马征 张琳樊令大凡 高寒郑毅于勇

王悦笛翁寒春杨名忠熊天锡黄启深詹三霞李晓明

潘乐乐江合友郭宝国阮莉萍 雷海基张正清刘金平

王永江沈尘色程章灿 许建军涂宏飞姚从新王红娟

李海彪张彦彬刘清天 周逢俊钟子邦张岩山张伯晋

王少轩胡平贵 横道子陈麦岐陈显赫闫双时杨宝翔

李清安 余秀玲罗小娟 李瑞河 黄小遐洪君默宋晓光

陈少平林志雄 康永恒吴汉林 何乃政诗影同春郁犁

周达潜斋 南风杨敏樵风田茂 李兵梁风刘军周晶

静如 瘦竹 玲珑吴楠 苏燕文森秦凤 苏声秋宝周秦

范义坤布凤华 金嗣水李云桦 杨世龙王继权牛应萍

谢少承梁二白叶兆辉蒋永桢 方跃明张金英陈金如

唐龙胥奇张洋天放静云、微灯 武斌张雷土土小乙

安洪波朱宁玉启蒿峰鹿红丽章剑钧曹淑贞曾继全

张青云高语含毛薆松狐公子 紫菩提卢金伟袁绍藻

成文生杨立新赵清莆梅玮峰陈秋莲魏丹相看不厌

郑力王一舸六也饶惠熙韩开景王惠维曹国祥吴容

胡长虹向咏梅梅凤云蒋继辉张颖娟石晓玲邱晓林

蒙显鹏崔秀春高志文雨季王聪颖王改正卓玉郎

陈竹松于虹霞阙东明徐吉鸿吴长龄周继舟张建中

宋善岭慧质兰心芳芳丰云胡彭紫筠左云戴庆生

李文朝吴洪滨庄辉龙健 李红星刘正中周红平刘刚

黄海涛叶永新白发科王海燕张小红璐雨诗曹初阳

【云帆视点】

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云帆视点」高朝先:浅谈宋诗散文化特征 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以文字 才学 议论为诗的宋诗 以富饶 美丽 富文化气息的宋朝

以文字 才学 议论为诗的宋诗 以富饶 美丽 富文化气息的宋朝

...点来发,直到今天,人们在评价宋诗时也总要提到宋诗的散文化、才学化、议论化等倾向。所不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宋诗,把“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点论,改变成为宋...

2024-01-03 #经典句子

文话沙龙:《南阳汉文化发展与科技文明进步》

文话沙龙:《南阳汉文化发展与科技文明进步》

...管部部长冯跃星:中国网赵富鼎楼盘网·南阳王跃武:南阳视点刘华:刘华影像到场的媒体: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国网,今日头条,教育文摘周报,南阳电视台,南阳晨报,南阳电台,南阳视点,南阳大观网,刘华影像纪实报导。...

2008-06-17 #经典句子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上好初中语文常态课之我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上好初中语文常态课之我见

即便从教初中语文多年,面对着年轻的你们,我仍然不能也不敢高高在上地说:我知道怎么上语文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今天与老师们分享的只是我教学多年所得而已。关于语文教学,余映潮老师说:“语文教学...

2023-11-30 #经典句子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2)多歧路,今安在?(3)直挂云帆济沧海。背诵全诗。37.*《蜀相》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

2022-11-18 #经典句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城》的语言艺术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胡风的诗和诗论路翎小说艺术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瞿秋白杂文论萧红小说的艺...

2023-06-11 #经典句子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们对余秋雨散文另眼相看的主要原因。我们以前学的散文特征就是那句大家都熟悉的“形散而神不散”,似乎有人也对其表示过质疑,今天我们暂时不谈理论,那在余秋雨的散文里,所谓的“神”又是什么?我认为余秋雨前期散...

2023-01-08 #经典句子

《两江文苑》总304期|名家有约|余璟:她挥舞着红叶而来

《两江文苑》总304期|名家有约|余璟:她挥舞着红叶而来

...程蓄水以后,这儿是观赏长江巫峡美景和三峡红叶的最佳视点,也是观日出和看巫山县城夜景的绝佳之所。由于时间不早,我们实在无福近前消受,只能远远地作壁上观了。俯瞰巫峡峡口,在大片红叶的底下,只见一弯彩虹锁住...

2015-08-04 #经典句子

2020高考:北京故宫 胡同 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2020高考:北京故宫 胡同 文化散文赏析方法

...后的情与理。我们阅读景物,对景物的冷暖色调、景物的特征词语要特别敏感,透过景物特征,分析象征意,感悟景物深处蕴藏的情感。方法三理解散文的虚与实。散文阅读重点不仅是作者写了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

2022-12-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