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醉翁之意不在酒:引经据典 表面写景 实则抒情

时间:2024-02-06

诗人通过引经据典的手法,以醉翁的视角描绘了酒后山水景色的优美,但其实质是通过景物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哲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首表面描述饮酒景象,实则抒发情怀的美文。诗人通过引经据典的手法,以醉翁的视角描绘了酒后山水景色的优美,但其实质是通过景物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哲理。这首词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暗喻,将醉翁的心境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深刻展现了对人生沉思的深刻。不仅仅是一首写景的好诗,更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让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不禁沉思人生的真谛。

薄幸

送安伯弟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醾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尽管此词采用了通常送别之作由景而情的手法,但仍有其独到之处。

词的上片着力写送别时的典型环境,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首句“送君南浦”点明地点,紧接着便画出了一幅声色皆备、有动有静的生动图画。烟柳、残红、黄鹂及树叶是作者精心选取的景物,共同组成了这幅暮春图景。从色彩看,柳丝之“青”、花朵之“红”、鸟儿之“黄”,再加上树叶之绿,五彩缤纷。从声的角度看,在诸多无声之景中,黄鹂却不停鸣啭,无声中的有声,更见突出,显示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从动静的角度看,“烟柳”等看似静物,实际上暗含动态:杨柳随风飘拂,残红片片飘零,树叶婆娑,黄鹂雀跃。作者所描绘的每一样景物,都能引起读者诸多联想:古人折柳送别,万缕青柳,增强了离情别绪;残红委地,平添凄凉情景,离人见之,陡增感伤情怀;黄鹂自语,是忧是喜?是忧则倍增离情之凄凉,是喜则更衬出喜中之忧。

每一种景物,都有着寄托。到这里为止,词中都是让典型事物自己来说话。“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句,则是直接表述离情。暮春是送别的时令节候,而“楼头水阔山无数”则是离别的地点,这个地点是经过高度概括和典型化的,山、水、楼是古人送别时不可或缺的典型性地点。山、水、楼,动静互相映衬搭配,动者动而静者静,正像送者与被送者一样。青山永驻,危楼高耸,而江水长流不息,增强了永恒与暂忽的对比感,也增强了久居与远徙的对比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总是写在高山、流水、危楼下离别的缘故。前面是由景到情。这句又由情回到景上,是与通常写法不同处。接着词中笔锋一转,用一个“记”字,由现实场景拉到回忆中去,但却没有多费笔墨,仅写“竹里题诗、花边载酒”两句,而“诗”“酒”两字一以当十,足以表现送者与被送者之间平时的亲密交往。全片最后用“魂断江干春暮”六字,仿佛电影一样,将镜头拉回到现实中来,结句干净利索,“魂断”结情,“江干”结地点,“春暮”结时令,既是对前面内容的照应,又是全片全部内容的收束。

下片以抒情为主,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到“凭高目尽孤鸿去”止。这一层显示出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之作。古人的送别之作多局限于个人情感,但这首词却将这种情感加以升华,上升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愿为国尽力、却壮志难酬的愤懑。这就具有较为重大的思想意义,具有辛派豪放词的特色。韩元吉是积极主张抗战的,但在当时主和派权奸当道的情况下,他只能空怀壮志,报国无门。词中“功名事”不仅是个人想建功立业,也渗透着对国家存亡的深切关注。“白发渐、星星如许”发出烈士空老的感慨。“任鸡鸣起舞”句用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直接表露空有壮志、无所作为的惆怅,而“乡关何在”包含着对丢失中原大片土地的痛惜。这里的每一句都相对独立,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感情。含蓄表露的强烈爱国主义感情,使这首词具有动人的光彩。“凭高目尽孤鸿去”,采用由情到景的手法,种种感情都寄托于主人公登高望断孤鸿这一动作中,将前面的直述一变而为含蓄。主人公望断孤鸿时的种种复杂心情,读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从“漫留君住”到结束,是第二个层次,也是全词的结束。“酴醾”是花,“瑶台露”是美酒,这一层充满了借酒浇愁的意味,实际上同样反映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苦闷心情,想借杯酒消去心中的块垒。这里换用了另一种手法。

结句“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化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以表达怀念故里、有家难归的强烈感情。从字面上看,这一层似乎有些意气消沉,但作者将个人情怀扩大为忧虑国家前途命运,将个人之念与国家之念交织在一起,却是难能可贵的。下片的两个层次互为照应,写同样的感情,一明朗,一含蓄;一直接,一委婉。不同的艺术手法,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醉翁之意不在酒:引经据典 表面写景 实则抒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昨*今*明2024-02-06 17:04昨*今*明[河北省网友]122.0.210.228
    喜欢这种引经据典的写法,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顶7踩0
  2. 寂静之声2024-02-06 16:57寂静之声[火星网友]103.241.223.100
    引用经典,说明作者很有学问,不过也有点看不太懂。
    顶0踩0
  3. 断弦&乱舞2024-02-06 16:51断弦&乱舞[安徽省网友]223.212.191.202
    这句话好像是在说酒不是真正的目的,有点高深啊。
    顶8踩0
  4. 风化的古墓2024-02-06 16:44风化的古墓[浙江省网友]203.55.219.57
    看似在写醉翁的情景,其实是在借酒言志,很有意境。
    顶0踩0
  5. 看、繁花落尽2024-02-06 16:37看、繁花落尽[四川省网友]103.43.185.83
    这句文言文解读起来有点复杂,但感觉作者肯定是有深意的。
    顶29踩0
相关阅读
双语幽默小故事:图书馆管理员尴尬美丽的误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双语幽默小故事:图书馆管理员尴尬美丽的误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向一个年老的图书管理员走过去,并且急切地对她说:你还记得一星期前你劝说我借的那本关于希腊史的书吗?对的,有这么回事,图书管理员回答

2020-03-31 #经典句子

蔡英文妄议新疆棉花 国台办:拿棉花说事 醉翁之意不在酒

蔡英文妄议新疆棉花 国台办:拿棉花说事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有记者问,针对最近新疆棉花风波,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3月26号声称,人权是普世价值,呼吁大陆停止压迫,才能化解国际质疑与对立冲突

2019-05-24 #经典句子

醉翁亭出名全靠欧阳修的一篇文章

醉翁亭出名全靠欧阳修的一篇文章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醉翁亭成为千载名景则源于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

2023-07-15 #经典句子

“ 六一居士”欧阳修十大经典语录 句句简短精辟

“ 六一居士”欧阳修十大经典语录 句句简短精辟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出自宋·欧阳修春秋论下。法律是执行到具体

2017-09-23 #经典句子

散文||游翁也醉“醉翁亭”

散文||游翁也醉“醉翁亭”

徐进成||江苏人间最美三月天,春雨美酒柳如烟。乡老兄弟无意酒,琅琊寻客醉心田。一日,友人相聚,茗茶聊天,谈至名亭和美文话题,以俊、加慨二友言及醉

2008-11-14 #经典句子

欧阳修文的《醉翁亭记》有三美 我想知道的人不多

欧阳修文的《醉翁亭记》有三美 我想知道的人不多

散文·欧阳修文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2023-08-26 #经典句子

十句精彩名句 就涵盖了整篇《醉翁亭记》 您都知道吧

十句精彩名句 就涵盖了整篇《醉翁亭记》 您都知道吧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因家中有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

2023-11-09 #经典句子

古人写快乐之名句

古人写快乐之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朋:原文指同学。古时朋和友有所区别。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即出自同一老师门下。这两句大意是有老

2022-12-09 #经典句子

中考古诗文名篇名段名句识记的内容 怎样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古诗文名篇名段名句识记的内容 怎样备考?有的放矢

名篇。名段。名句识记部分五一默写与简答52、李商隐的无题1这首诗寄托了作仕途苦闷的心情。2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

2023-06-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