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陈立仁

时间:2024-01-18

立秋后,常州地区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暑气一时难消,而且还有可能秋老虎发威

「来源: |文学与艺术 ID:zhongguowenxuezz」

下部

★立秋,祈求期盼愿望美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

立秋后,常州地区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暑气一时难消,而且还有可能“秋老虎”发威。“秋老虎”是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一般发生在处暑之后,持续时间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夜晚比较凉爽。

立秋日对农民尤为重要,常州地区有农谚“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民间立秋的种种农谚,释放着农民的一种喜悦和担忧的心情,表现了人们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常州民间对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的自然变化充满敬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孕育了立秋丰富的民俗。在这个大节气里,常州地区民俗虽然大都与其他地方的民俗差不多,但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举行各种的迎秋仪式;看鹊桥会(民间也有称“看巧云”);放河灯(民间也有称“结鬼缘”)等等风俗。

迎秋仪式。民以食为天,民间迎秋的仪式,几乎都和吃有关。人们在夏天几乎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多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于是立秋这天就有了“贴秋膘”的风俗: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红烧肉炒肉丝等,以肉贴膘;有些地方还“啃秋”,“啃秋”也叫“咬秋”,立秋这天常州地区流行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立秋日,在城里,家家户户都会买个西瓜,全家围坐,大人孩子都分一块,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吃时把西瓜籽留下,洗净晒干保存起来,等到大年夜炒年货葵花子时,把立秋日留存的西瓜籽和进葵花子,一起炒熟了吃,民间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在乡村,农民或在瓜棚里,或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举着黄瓤金瓜啃,拿着刚挖出来的山芋啃。还有喝“立秋水”的习俗,就是在立秋时刻,全家老小各饮一小杯加点红糖的温开水,据说喝了可以消除积暑,秋天时就不会拉肚子了。“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节令期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民间也称“七夕情人节”、“看鹊桥会”、“乞巧节”、“女儿节”。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女儿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女儿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的各种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有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的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女人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姻缘美满。

常州民间传说“七夕”有三个来源。一个来源是古人对星宿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在三四千年前,就有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人们除了对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崇拜,还崇拜代表方位的星星。代表方位的星星东西南北各有七颗,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也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二个来源是古人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都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老常州在给去世的人做悼念祭祀时叫“做七”,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民间又把七十七岁称为“喜寿”。三个来源是古人对数字的崇拜。“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再“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在常州民俗中有丰富的内容。看巧云是其中的一个。民间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天空中云彩变幻多姿,有的象虎豹兽禽,有的象菩萨神佛,有的如山岭峻峭,有的如楼阁巍峨,奇妙且神秘,引人遐思。于是,人们把这云彩称为“巧云”,并与“乞巧”联系在了一起。说是在七夕夜月亮升空时,看月轮周围是否有彩云出现,看到彩云人就巧,否则就笨。据说,抬头能看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云彩的人,就能在瓜果架下听到他们相会时说的脉脉情话。再一个是吃巧果。巧果是应节食品,形状呈腰子形,主要的用料是面粉、油酥和糖蜜,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宋朝时,七夕时就有巧果出售。民国时期,常州一些茶食店在七夕销售巧果时,客人购买满一斤,店家就送一对身披战甲,号称“巧果将军”的如门神般的面粉人偶。相传女孩子在七夕吃巧果时,要一边吃,一边默念“吃巧”,在常州话中,“吃巧”和“乞巧”谐音。这样,长大了就是一个会当家,会做事,还会裁衣织衣,纳鞋做垫,绣花剪纸……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巧妇”。老人们会带着孩子边吃“巧果”边教背常州童谣“一螺巧,二螺笨,三螺拖捧头(挨打),四螺不识字,五螺富,六螺穷,七螺挑糞桶,八螺做长工,九螺骑白马,十螺坐官船”,祝愿孩子们聪明伶俐,长大了有出息。对女儿们来说,吃巧果前,还要拜星穿针、投针试巧、蛛网乞巧。拜星穿针,就是在庭院中点上香烛,摆设巧果等茶食和时令水果祭供,向双星礼拜,然后在月光下以丝缕等穿针孔,以此来看是否能“得巧”。说是三穿能过的,就是得了巧。投针试巧,就是一只木盆里装满水,这水还必须一半是井水一半是河水,叫“阴阳水”,或叫“鸳鸯水”,放在房间里,傍晚时将一根缝衣针(常州人叫“现显”)或细草投入水中,使之浮在水面,看针或草在水底的投影像什么形状,以此来验定巧拙愚智。如成云物花头鸟兽影,成鞋及剪刀影,就是乞得了巧;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就没有得巧,是拙愚征状。蛛网乞巧,蜘蛛能吐丝结网,是昆虫中的“能工巧匠”,所以有以看蜘蛛能否结网来占验能否“得巧”。这种占验方法简便,只要在七夕前夜捉一只蜘蛛放到盒中,到七夕晚上开看,结了网,就认为是得了巧。网结得密,得巧就多;网结得稀,得巧就少。

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中元节,是一个把道、僧、俗三界的有关内容杂揉在一起后所形成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会”,民间称“七月半”,也称 “鬼节”。说是地府从农历七月初十就大开“鬼门关”,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可以回到阳间与生前的家人共聚,故俗称“冥府开禁,鬼魂过节”,常州有“七月半,鬼乱窜”的俗语,于是,民间就有了“过七月半”的习俗。

民俗“过七月半”,是以“拜祭祖宗,慈悲施赐”为主题,但其中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和历史文化韵味。常州的“过七月半”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还很兴,是与过春节、清明一样隆重的。常州地方上家家户户都会摆设供桌,为祖先烧香、上供、叩拜。在七月半祭祖前,有的人家还在七月十二夜“接祖宗”。接祖宗时,除供茶点外,还供瓜果等物品。

“过七月半”正式拜祭祖宗的仪式,是在七月十五当天,一般从上午9点左右开始,张香点烛上菜倒酒到吃饭送行烧白钱纸等祭祀物品,12点前一定要收桌。仪式中,焚香不能断,要及时点;腊烛不能点第二次;主菜是“三荤三素”,加祖宗生前喜欢吃的菜蔬。“三荤三素”就是公鸡、鳊鱼、条肉、豆腐干、百叶和豆斋饼。“三荤三素”烹制要求公鸡整只清蒸,鳊鱼白煎,肉要红烧,豆腐干、百叶、豆斋饼都是要油煎的。其他菜肴,每家就不尽相同了,供的菜只要是单数就可以,但摊面食茄饼是不能少的。茄饼,是以面粉调水成糊,面皮是圆形的,薄薄的,用面粉做成,在锅中摊成面饴,到时包上馅,馅心是茄丝和肉米,然后放在平底油锅里“熯”(油煎)成金黄色,类似半个月亮。茄饼要做两种,祭品用的只能用茄丝做馅;自己吃的,可以是素的、荤的、甜的馅都可以;“三荤三素”菜要一次上,其他菜肴可以分次上;酒可以随时添;饭一定要吃半个小时以上;面食茄饼要在“三荤三素”菜上后其他菜肴上前端上去的,不能太早上也不能太晚;烧化白钱纸时,也有人家烧化“经”的,烧的“经”要是在此之前到庙宇庵堂请法师吟诵的地藏经、心经、往生咒等经,请回后要用黄钱纸做“经皮”包好才能烧化。烧“经”的目的是让祖宗在地府能平安生活或早日得到超度。仪式过程中,每一程序都是要跪拜磕头的,不能忽略。仪式结束后,烧化祭拜物品前,先用白灰在地上画个开口的圈,圈口要朝向西,把祭拜物品放在圈子中央。说是这样可以避免无后代的“孤魂野鬼”来抢夺“钱财”。烧化完祭拜物品,整个拜祭祖宗仪式也就结束了。一进农历七月,虽说从初一到十五可以任选一天祭拜祖宗,但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人家都会看黄历,选择适宜祈福祭祀或者大吉大利的那天,如那一天黄历上写着“诸事不宜”,那么一般人家是不会摆设祭供的。

“过七月半”除了祭祖之外,还用种种方式来追荐、超度孤魂。因为传说地狱开门,群鬼一起外放,有家的可以回到家中享受子孙祭祀,无家可归的只能在野外游荡,因此要对他们给予关照,不然会给世间带来麻烦。因此在七月十五前一天的夜晚,家家就用锡箔折锭,用白钱纸托着,沿路焚烧,俗称“结鬼缘”。在清代常州人洪亮吉的文章中有“年年岁岁祈无疾,自信今朝鬼缘结”的句子。

七月十五的节俗活动中,还有一项是“放河灯”。太阳落山,天还未黑,人们就开始到住家附近的河边去放河灯。简易的,有用破碗、破灯盏做的,也有用硬板纸做的,在中间粘上一小段蜡烛桩桩点燃火,就是一盏河灯。高档的,有用纸糊篾扎或用丝绸、彩纸制作的酷似莲花的一种花灯。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或用灯草做灯芯,点燃后就可以放到河里,任其漂流。常州人将放河灯视为一种善举,说是可以让那些迷失在旷野里的孤魂野鬼,在河灯的照耀牵引下,平安地漂渡到彼岸的极乐世界。因此,放河灯时,寺庙里的僧人会穿上法衣,敲响铙钹,到河边双手合十叩首诵经念佛;民众中的善男信女们也会随着僧人念诵:“七月十五放河灯,红纸小船寄心情;水上放灯有明亮,水里干净民放心;盏盏河灯祈保佑,一年四季都太平。”

常州“过七月半”的民俗,无论是“拜祭祖宗”的仪式,还是“放河灯”,都是寄托对已经逝世的亲人的哀思,更是一种悯怀苍生的慈悲情怀。

★处暑,几多娇艳顷刻中

处暑,二十四节气第十四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处暑节气期间,常州民俗大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其中七月三十坐夜插棒棒香就是常州地方的一个主要风俗。

农历七月三十,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的生日,俗名地藏节。地藏菩萨,佛教上称“地藏王”,职掌幽冥教主,十殿阎王都归他管;道教地藏王,有是玉虚天尊化身的说法。据佛教教义《地藏本愿功德经》里说,地藏王受佛祖释迦牟尼嘱托,在释迦牟尼圆寂后,未来佛弥勒降世之前,担当起教化“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天、人”六道的任务。于是,地藏王发出五大宏愿:一是孝道,即孝顺父母和超荐父母;让父母灵魂早早超度。二是为众生担荷一切苦难;三是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四是怯除疾病;五是度尽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这些主张,如孝道,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气息,是佛教异化后适应中国本土情况的新说教;保护农业和防治百病,更适合以农立国的中国国情,特别受农民欢迎;代众生受苦难并度尽众生,更是能被众多老百姓理解和接受。所以每到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生日,祭祀就十分丰盛。明代以后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每年农历七月廿九下午起,常州天宁寺、三官堂、清凉寺香火就旺盛,烧香坐夜的善男信女通宵达旦。这些善男信女除常州城乡民众,周边江阴、宜兴、锡山、金坛、丹阳、溧阳、镇江、丹徒等地的,都蜂拥而来朝佛进香,寺院殿宇内外都坐满了人,最多时达数万人以上,有的干脆在露天坐夜念佛,盛况空前。

与各地来的善男信女坐夜同时热闹起来的,就是天宁寺庙会,山门前作节。常州的“作节”,最早纯是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的“庙会”,在择定传说中某个菩萨生日的日子,在寺庙或寺庙附近举行活动,烧香念佛,菩萨出会,演戏酬神,以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降福。后来,民间传统的调龙灯、走湖船等娱乐也参与了庙会期间的活动。久而久之,因为庙会上香贩多生意好,吃穿用玩的各类商贩也都加入其中,商贩云集,在庙会上形成了俗称“节场”的临时商贸交易集市。从而“庙会节场”沿袭成俗,被常州人叫做“作节”。“作节”时,小商贩常有数百户到上千户,最小的“作节”也有百来多户。自明清起相袭到民国时期,经历数百年,成为农业经济社会集市的一种遗俗。农历七月三十天宁寺庙会作节,特别是水门桥一段更是商贩云集。农历七月廿九下午,来自上海、宁波舟山、湖州以及各地的商贩,或驾船或驱车,满载着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前来设摊作节,为秋收秋种提供的各种农用物资精美齐全,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地方小吃香气飘溢,直到七月三十傍晚才收摊归去,整条东门街就是一幅农贸集市的民俗画卷。

特别要提到的是,七月三十节场上在通吴桥政成街后马路的武青路上那个颇具规模的“猪落”和“牛落”市场。

一是“牛落”市场。旧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因此,一方地域的牛市,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直接的 、重要的影响。武青路上的“牛落”并不是只在七月三十节场上开张,据老一辈人说,这个“牛落”很早就有了,每月农历逢三,与东门被称为“三上”的集市都开张“牛落”,但颇具规模的还是在七月三十节场上。七月三十节场上的“牛落”,集市的一早,一百多头大小水牛黄牛都集中在市场上,给广大前来买牛的人挑选,最多的时侯曾超过200头。这些牛源,除了本地乡村的,大都是周边市县乡村运送过来的,其中最远到安徽的淮南。七月三十一天,成交量一般都在五六十头,有些年也有超过百来头的。当这些买走的牛被牵向周边农村时,政成街、武青路上连成了一片,十分壮观。

到抗战前夕,武青路“牛落”除了经营耕牛,也经营起菜牛。替农村上一些不能再从事耕作,淘汰下来的老弱残牛,卖给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客人,打开了一条好的销路。武青路“牛落”,从明清起延续下来,一直到共和国成立后的“文革”时期。当现代的拖拉机等农耕机械完全替代了牛力,牛作为工具完成其历史使命以后,“牛落”才消失。

二是“猪落”市场。养猪,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副业。一个集市苗猪市场的兴盛程度,同样也明显地标志着这一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准。

老常州东门的“猪落”武青路苗猪市场,也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兴旺发达,经久不衰。小猪的来源有本地的母猪养殖户,但更多的来自苏北。苏北的苗猪,运到武青路“猪落”来销售的很多,在七月三十节场更是大批量的,有些年的七月三十节场成交的苗猪,在千头以上。购买苗猪的农民,既有本地区的农民,还有从宜兴、无锡过来的客商,他们往往一船就运去好几十头。武青路“猪落”,除了苗猪买卖外,也经营农民养成的大猪到这里来出售。买主既有当地的餐饮业老板,也有常州地方上大户人家和远从上海及苏州、无锡来的商家。

天宁寺庙会节场的高潮是唱戏。庙会上唱的戏,主要是地方上老百姓喜欢听的滩簧。那时的戏台比现在简陋,但观众一点不比现在少。著名的滩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王彬彬,以及地方上唱滩簧的名家都曾在天宁寺庙会上唱过戏,许多老年人还记得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

与此同时,天宁寺庙会这天,住在天宁寺四周的城乡居民,家家户户都准备招待上门的亲友,即使家里最穷,也要借钱招待,不能怠慢。招待亲友,一般的要三荤五素一汤。“作节”期间的招待亲友,有个老风俗,就是来庙会的亲友,还带亲邻一道到亲友家吃饭,只要见是同亲友一道来的人,主人都热情招待。这种亲友带亲友的现象,在常州是有别于其他节日和活动,仅“庙会节场”所独有。

地藏王生日东门作节的来历,说是旧时常州东门外寺庙庵观接二连三,许多庙里都有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的地藏王菩萨塑像。唐代与新罗(今朝鲜)国文化交流频繁,开元年间,新罗王子金乔觉,放弃荣华富贵的太子生活,以佛祖释迦牟尼为榜样,千里跋涉来到中国九华山,隐居山中修练。人们以他为地藏的化身,故称“金地藏”,九华山也因此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金乔觉抱着“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决心,拯救世间受苦受难的人,提出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言,因而博得民众的尊敬而神化成为菩萨。常州民众为纪念金乔觉艰辛修炼,舍己为人的精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地藏王生日时,就作节膜拜。

农历七月三十当天,天宁寺山门大开,各路香客进入寺内,各佛殿香烟萦绕,烛光荧荧。香客们有拜佛求签卜问祸福的,有烧香许愿祈求福祉的。全寺僧侣穿戴整洁,各就各位,念佛诵经。来人众多但噪声不大,全寺秩序井然,不失佛门庄严肃穆的气氛。

出会,也叫“菩萨出巡”,就是抬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尊菩萨上街游行,也是天宁寺庙会中的一项活动。但是,出会的菩萨不是天宁寺的菩萨,而是城东门外下三官堂的菩萨。

三官菩萨,常州民间传说就是尧、舜、禹三圣帝。天官赐福,上元紫微大帝尧帝(公元前2357—2256年),在位百年,施“仁政”,贤范天下,胸襟如日月,普照世界,被称为“尧天”。地官赦罪,中元清虚大帝舜帝(公元前2254—2205年),在位50年。姓姚名舜,字重华,以“大孝”闻名天下。尧死后,舜应四方诸候的拥戴,即位天子,被称为“舜日”。水官解厄,下元洞阴大帝禹帝(公元前2203—2176年)在位27年。继父亲治水历时十三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终除水患,并兴农田水利,民众得能安居。大禹为民治水,故为水官,主解厄。三官大帝历史悠久,且大仁、大孝、大忠、大圣大愿,福被万物万灵,功同日月,永垂人世。

出会时,前后仪仗有二至三里长,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三官菩萨各坐一抬八人抬竹杆大抬轿,端坐着,走在仪仗队伍的中间;队伍的前导是以敲钹为主的鼓乐,三官菩萨左、右、后边跟着二十来架高跷,踩高跷的都穿戴戏装,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等都有,他们跟随着“叮铛、叮铛”的小锣和“镗、镗、镗”的镗锣声的节奏行进。出会到白家桥下三茅堂,有人会用数张长条木桌拦住队伍,这时,踩高跷的领头人就会向拦路人点头致意,然后指挥高跷队使出浑身解数尽情表演劈叉、扭秧歌等精彩节目。他们的一招一式,应和铿锵的锣鼓点声,娴熟刚劲的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使观赏者眼花缭乱,获得一种力和美的享受。最为惊险刺激的是跨长条木桌,二十来架高跷一架架依次瞬间跨越。二十来分钟的表演一结束,拦路人赶紧递上“顺风烟”和一笔数额不小的酬谢金。据说,“顺风烟”和酬金都是东门街上各个商家赞助的。

出会,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这天,一路上挤满着观看的民众,四乡农民随行烧香的也很多,杂货店香烛纸马供不应求,整条政成街都笼罩在神的世界之中,盛况空前。据说,抬三官菩萨出行和踩高跷伴行表演,是祭神,也有以祈求天下风调雨顺,商家兴隆发财的意思。

传说在民国初年,三官堂的菩萨出会完毕,三官菩萨回三官堂大堂原位后,常州有位书法家为下三官堂书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雪仗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下联是“云从雨势黑漫天地曾何时”,后来这副对联曾经漆制在三官堂大殿的柱子上。

常州有个传说,说是平时地藏王是闭目不开的,只有在七月三十他的生日那天,人们插上地藏香后才开眼。老百姓敬重地藏王救苦救难,这天入夜,常州的善男信女就有入庙向地藏王菩萨进香礼拜的,城乡各家各户也都会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大门的台阶上点地藏香或地藏灯,一来是祭拜,三来是期盼菩萨保佑家人平安,三来是保佑逝去的先人在天堂过得快乐。插地藏棒香是有讲究的,一家有多少人,就插多少根地藏香,据说这样可以“结来世善缘”。

常州地方上还有把地藏香称为“九四香”或“狗屎香”的。这个称呼,在常州有一个传说。说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起兵反元,定都故苏(今苏州),自称吴王,控制了太湖流域地区。期间,曾惠政江南人民,一度很是得民心。在被朱元璋打败部队撤出常州时,正逢暗星夜,伸手不见五指,老百姓感谢张士诚执政时关照老百姓,就点天灯和沿路插地藏香,为张氏军队引路。张士诚小名“九四”,也有写作“九思”的,所以地藏香也称为“九四香”“九思香”。又“九四香”是用木屑拌油灰做成,焚烧后的香灰极象狗屎,故人们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就把这种香叫成了“狗屎香”。常州人把两人情投意合、感情诚笃就叫做“前世烧则狗屎香的”。

★白露,诗意温婉秋渐深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白露这个节气里,常州民间有好几个主要的民俗风俗。

在白露节气期间,有一个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和春节、端午节,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根据史料记载,古代就有“秋夕礼月”的风俗,“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在中秋晚上祭月,从汉代到唐代,赏月、玩月的风俗就逐渐形成流行,但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在宋朝。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仲秋节”、“月夕”等,常州民间称中秋节为“八月半”、“团圆节”。在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和平安,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

常州也有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的习俗,寓意一家人也能象中秋夜月亮那样“团团圆圆”,这是贯穿于整个中秋节一系列民俗活动的中心主题。古代民众生活在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农耕社会里,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乡土意识,决定了他们重视团圆聚合,不愿分散别离。这是中秋节为何从古到今受人们重视的重要原因。

旧时在常州,中秋节的习俗中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是祭月拜月,祭月拜月的形式是“斋月官”,斋月宫时,还烧斗香。斗香是用线香联成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形似宝塔的香斗,最高的有一人多高,斗香的香斗上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香斗四周糊着纱绢,有的香斗上贴着木刻水印的精美的“唐明皇游月宫”、“嫦娥奔月”、“贵妃醉酒”、“月下追韩信”等戏文故事的图画。香斗底座和撑架上还有一座用金银纸糊扎而成的月宫牌楼,牌坊柱上有金龙盘绕,并有应时的对联,横批上有“丹桂飘香”之类的匾额,这金碧辉煌的月宫牌楼在彩旗簇拥下显得壮丽动人。底座和撑架上还装点着彩色的剪纸,称“斗香花”,斗香花题材有八仙、和合、寿星等吉祥图案,多以蜡光纸刻制,每套十张左右,这种剪纸现已少见。有的以彩色旗旌等装饰,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香呈塔形,香的顶部用四角或六角的“斗”形彩色纸装饰在顶上。中秋烧斗香寄寓着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中秋团圆晚饭后不久,月亮升起来了,常州人家大都会在院子里摆好一张八仙台(也有人家摆放在大门口的),台子上放着月饼、糍团、芝麻饼、菱角、糯米莲藕、糖芋头等食品。有些人家还把月饼从下往上,底大顶小,叠在一起堆成一座七层宝塔般形状。拜月亮时,点燃蜡烛斗香,除了成年男人以外,一家人虔诚地对空跪拜,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常州民间历来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为月为太阴,女属阴,男属阳,故女拜男不拜。斋月宫一般都持续到深夜。传说“天门”只有在中秋夜和除夕两次大开,又说这夜到夜深人静之后,有福气的人就能看见五色云气重重绕月,俗称“月华”,见到的人日后就会富贵。

“天门”开在常州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横山桥清明山下有个给地主放了20多年牛的长工,仍然是身无分文,娶不到妻子。一次他患了重病,不能再去放牛了,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夜晚被地主解雇,无家可归,就在山坡上的棵桂花树下躺着,遥望明月,暗自悲伤。说也奇,忽然从月宫中飘来一位貌美仙女,来到他的身边,问明情由,便长袖一舞,赐给这位长工草屋、田地、锅碗瓢勺和锄头犁耙等。长工顿时感觉浑身全是力道,一点病态也没有了。从此,长工过起自耕自种的幸福生活。这件事在村村乡乡传了开来。于是,民众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夜就在屋外摆设祭月,仰祈“天门开”,请月宫娘娘恩赐。

斋月宫后,一家人端端正正的坐在供桌前,接受月神的赐福,品尝月神享用过的祭品。据说,祭拜过月亮的月饼是上好吉利佳品,吃了是会有福气的,吃了是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的。不少人家,会特意让孩子多吃点月饼,孩子吃了就不会生毛病,就能健健康康地成长。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的风俗据说起于唐代,当时百姓有收早稻磨成米粉,于中秋节吃甜糯饼的习俗。宋代以后早稻逐渐淘汰,演变形成了中秋吃面粉制成的月饼。月饼一词,最早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有记载,那时仅是一种菱花饼状的点心。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明代《西湖游览志会》记载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常州一些地方有中秋夜“走月亮”,也叫“走三桥”的风俗。这个风俗的特点是在明月当空的中秋夜晚,三五人结伴到处游走赏月,没有目的地,直到尽兴为止,但至少要走过三座桥,而且不能走回头路。结伴行走的人可以互相邀约,男女不限,盛妆出行,有时走到鸡叫天亮了才返回。传说在更早的那些年代,“走月亮”是女人的专利,中秋节晚上,家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事都丢给男人去做,女人则在斋月宫仪式结束后就可以结伴去“踏月”, 让辛苦了一年的女人得到身心放松的一个晚上时间。这有点现代三八妇女节的意思。到后来,走月亮就不仅只限于女人了,而且有了诸如“摸秋”之类别有情趣的内容,有点像现在的“全城热恋”。

“走月亮”时“摸秋”,就是特意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去采摘一些农作物,瓜果、蔬菜都可以。“摸秋”的由来,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是在元末,常州地区来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绝痛。起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那天,起义军转移到北塘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个兵士饥饿难忍,就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将发现,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兵士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将求情。有一老人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兵士因老人的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节,从此就留下了“摸秋”的风俗。 以后,随着民俗的传承演绎,“摸秋”有了借中秋月圆圆满满期望人生美好的追求和向往的寓意。那些在婚后久不怀孕的女子或新婚想早日得胎的新娘子,在中秋之夜采摘一只瓜果回来,最好是南瓜,因为“南”、“男”谐音,寓意求男孩;如果是想求女孩的,就采摘扁豆,因为扁豆形似女子蛾眉;如果采摘的是白扁豆,那就寓意白头偕老,今后婚姻美满。对孩子们来说,吃过月饼后,长得不高的小孩去摸竹子;小孩不聪明的去摸葱;大多孩子都会去摸瓜果,父母认为孩子摸到瓜果,长大后会不愁吃喝、事事顺利。

斗蟋蟀,也是白露节令期间常州风俗之一。北齐阳休之《秋诗》中有“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句,说的是白露时节,秋夜比白天更加怡人。一弯明月透过窗棂洒下一片清辉,有虫声自田野草丛传来,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高音婉转,低音切切,奏出一片宁和氛围。那弹唱的秋虫里最著名的要数蟋蟀,常州人叫“弹唧”。弹唧的叫声如织布时的投梭声,像是在提醒农妇冬天快到,应该织布了,所以又名促织,民间有“促织鸣,懒妇惊”的俗语。常州还有句老话叫“白露三朝出弹唧”,就是说白露三天以后,斗蟋蟀的最好时节来了。市井百姓养蟋蟀,大都不是为了听蟋蟀的鸣叫,而是用来斗弹唧,斗弹唧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白露前后常州城里城外,除了小孩也有不少成年人提着竹筒、过笼、铜丝罩等捉弹唧的工具,在田野丛草处,或者断墙颓屋间,砖瓮土石堆叠中,转来转去,侧耳倾听,像在找什么财宝一样。听到有弹唧叫,就四处寻找弹唧洞,用尖草挑或者用水灌,等弹唧跳出来就扑上去捉牢,带回家训养。养弹唧是十分细心的活,喂弹唧吃食,帮弹唧淴浴,如果弹唧病了还要请懂行的人医治,比服侍人还周到。一边养,一边还要训练它的决斗功夫,用一根牛筋草的茎,一头分裂作毛茸茸的丝状,俗称“弹唧草”,用来逗引弹唧围着它拼命的咬,这叫“开钳”。等感觉练得差不多了,就好拿出去斗了。明代陆粲的《庚巳编》卷八记载:“吴俗喜斗蟋蟀,多以决赌财物。”白露前后,一批原本无所事事的市井闲人开始捉弹唧、斗弹唧,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雅一点的称呼叫做“秋兴”。旧时,东郊公园皇亭那里是最热闹的斗弹唧场所,常常是围得人头挤挤,一个个或蹲着,或撅起屁股,看得津津有味。

在乡村,白露时节常州还有一个种菜的风俗。白露是收获的季节,该成熟的作物,这个时候应该都成熟了,即使该成熟而没有成熟的作物,这个时候也就渐停生长了。同时白露又是播种的季节。白露前后,家家户户都忙着种菜,一些新的生命也会在这个时候萌芽,等待着出世,迎接着冬天的到来。这个时节种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把握不好,虽然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头来也许空忙一场,没有多少收获。不同的菜对土壤、肥料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菜种法也不完全相同。有些菜只要把地整好,撒下种子,接着常常浇浇水、施点肥就可以了,比如毛青菜、菠菜、香菜等,不必花多大的工夫去侍弄,而大白菜、大蒜等除整好地,还得下足底肥。按照行距、株距下好种子,再蒙上草杂灰,并盖上细土,洒点水,才算播种结束。有的菜种起来更简单,比如南瓜、丝瓜、冬瓜等,连地也不用整,只要挖个坑,上一些底肥,再播下种子,任它风吹日晒,沐雨披露,自由自在地生长,你就等着收获果实吧。有些菜种起来就会麻烦一些,比如莴苣、雪里蕻等,先要整出一块苗圃,育出“菜秧苗”,尔后再把“菜秧苗”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一棵棵地分栽到大田里。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六个节气,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的节气。

秋分是个美好宜人的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同时,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忙碌的春播和夏季管理后,人们迎来了瓜果飘香、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和其它节气一样,秋分在常州民间也有很多风俗。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祭月节”就是定在“秋分”这一天的。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流传到民间。据说,现在的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来的,只是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日无月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到了中秋这一天。但常州祭月有一个特别的风俗,男人是不能参加祭月的,因为古时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人是不能给女人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人,而且代表阴性,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就是民谚所说的“男不拜月”。早先,与清明类似,秋分时节常州也有扫墓祭祖的民俗,叫做“秋祭”。秋祭一般是在扫墓前,先在祠堂杀猪、宰鸡鸭,吹奏乐曲,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扫墓时,从始祖或是远祖开始,规模很大,没有特殊原因,同一姓氏宗族人老老少少都是要参加的。

在秋分这一天,常州还有“秋分吃秋菜”的风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野苋菜嫩绿,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在秋分这天到田野里去采摘回家,与鱼片一起煨成热汤食用,有顺口溜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还有一种“秋菜”,就是北瓜(也有称南瓜的)。北瓜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品,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更是积累了丰富的营养。这些营养中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氨基酸、活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北瓜还有平喘、消肿的作用。常吃,能够预防哮喘、支气管炎等秋季多发病。但是,北瓜虽是好东西,但吃多了不仅会烧心难受,而且会影响脸色。北瓜吃太多,会摄取过量的β-胡萝卜素,沉积在表皮的角质层当中,会使鼻子、前额、手掌、脚掌、眼睛周围、指甲旁等皮肤呈现柠檬黄色。营养专家说,可以将北瓜与其他蔬菜搭配着吃,隔一两天吃一次。如果想用北瓜当主食,每天不要超过一顿主食的量。

“粘雀嘴”风俗。在常州乡村,秋分这一天农民按风俗每家都会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包馅心的数十个汤圆煮熟,置放在室外田边地头,让麻雀来吃食,意思是希望麻雀不要来损害庄稼。因此,秋分吃汤圆民间也称为“粘雀嘴”。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这自然只是农民的想象和美好愿望,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在秋分这一天常州还有吃糖藕的习俗,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传说这个习俗与苏东坡有关。常州人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被誉为“天下第一文人”的苏东坡,与常州有不解之缘,14次到常州并终老在常州。苏东坡十分喜欢荷花,在他常州住地顾塘桥的庭院里,就有一缸白莲。苏东坡常常以白莲来激励自己。他还到常州有名的荷花池去观荷,荷花盛开时去看,枯萎时也去看。看荷看得心情大好,苏东坡还为荷花池旁他经常站立看荷的那间房子题了“天远堂”的名字。这年农历六月廿四,俗称荷花生日的夜间,苏东坡一个人坐在书房里低低地吟起自己写的“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句来。这时,一阵清风吹过,一股荷香飘进窗帘,他顿时像喝了一杯美酒,微微有些倦意。朦胧中,只见那朵朵荷花的花芯里,慢慢地探出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的面孔来。一张张红白粉嫩的笑脸,实在讨人喜欢。不一会儿荷花女孩一个个站起来了。他们胸口都系着一色的清白肚兜,露出了嫩藕似的手臂,手里都握着一个圆圆的莲蓬,滴溜溜地朝四周甩荡着。一颗颗碧绿的莲子就像雨点一样从莲蓬里喷撒出来。乐得苏东坡伸出手去想抱起那小胖女孩,一下扑了空,险些跌倒,原来是一个梦!说也奇怪,第二天一清早,有朋友来说:“昨天晚上荷花池下了一场莲子雨,塘河里撒满了翡翠般的莲子。这莲子啊,清香扑鼻。剥一颗尝尝,甜津律,凉飕飕既能解渴,又可充饥,可是个宝贝哩!”苏东坡摸摸胡子说:“真有这回事吗?怪不得,昨晚我看见荷花缸里跑出不少荷花女孩来,把莲子撒了满天。这是老天赐予的宝贝啊!”苏东坡精于美食,就用桂花卤煮糖藕,还在藕节中灌糯米,焐熟食用,风味很是独特。从此,常州四乡的塘藕越种越多。由于塘河水质清冽,长出来的藕活像荷花女孩的臂膀,又胖又嫩,吃起来又脆又甜。

另一个是传说与宋代时晋陵一位吴姓县令有关。吴县令十分喜欢荷花,常常以白莲来激励自己,在自家的庭院里也种了一缸白莲。这年农历八月的一个深夜,白居易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想着如何加快整治常闹水灾的阳湖治理进度。这时一阵清风吹过,一股荷香飘进窗帘,他顿时像喝了一杯美酒,微微有些倦意。朦胧中,只见那朵朵荷花的花芯里,慢慢地探出一个个胖乎乎的宝宝的面孔来。一张张红白粉嫩的笑脸,实在讨人喜欢。不一会儿荷花宝宝一个个站了起来,她们胸口都系着一色的清白肚兜,露出了嫩藕似的手臂,手里都握着一个圆圆的莲蓬,滴溜溜地朝四周甩荡着。一颗颗碧绿的莲子就像雨点一样从莲蓬里喷撒出来。乐得吴县令伸出双手想去抱起那一个个小胖宝宝,一下扑空,险些跌倒,原来是做了一个梦。说也奇怪,第二天一清早,正在阳湖的河工跑来禀报说:“吴大人,昨天晚上阳山那一带下了一场莲子雨,阳湖里撒满了翡翠般的莲子。这莲子啊,清香扑鼻。剥一颗尝尝,甜津律,凉飕飕既能解渴,又可充饥,可是个宝贝哩!”吴县令摸摸胡子说:“真有这回事吗?怪不得,昨晚我看见荷花缸里跑出来不少荷花宝宝,把莲子撒了满天。这是老天赐予的宝贝,大家要好好把它种起来才是!”从此,常州四乡的塘藕越种越多。由于塘河水质清冽,长出来的藕又胖又嫩,活象荷花宝宝的臂膀,吃起来又脆又甜,满口清香。常州人精于美食,在藕节中灌糯米,用桂花卤煮出糖藕食用,风味很独特。由于阳湖治理工程是在秋分那天收工的。地方上就在这天做了很多桂花卤煮糖藕,慰问治理阳湖的河工。从此,这桂花卤煮糯米糖藕在桂花飘香、金秋送爽的秋分之夜,就成为了常州千家万户必备的小吃。

★寒露, 民俗中的真善美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七个节气。

农事上,寒露以后就是霜降,天气会更冷,农谚有“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提醒农民要抓紧秋收秋种。这时,常州农村全面进入秋收秋种的农忙季节,农谚有“寒露呒青稻,霜降一齐倒”,意思是说寒露以后,稻谷都成熟了,一到霜降就要全部收割,呒老少了。还有,常州民俗认为,重阳节天气晴,则冬至、年初一、正月半、清明也都是晴天,反之,重阳下雨,这四天也会要雨。这些说法当然也不一定灵验,但却反映出老百姓对重阳节气的重视。

寒露节气期间,常州民俗中最被重视的风俗要算是重阳节了。民间以“九”为阳数,所以将农历九月九日称为“重阳节”。重阳节,在常州民间历来有登高赋诗、赏菊饮酒、戴菊避灾、插茱萸驱邪、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这些传统的重阳习俗,在常州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是“登高”和“吃糕”。

重阳登高习俗,这个风俗起始于东汉,到唐代已经非常普遍。《西京杂记》记载:“九月重阳,就此出游登高。”唐代诗人王维也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从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能知道在唐朝,登高、插茱萸是当时的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相传与“避难消灾”有关。传说桓景的师傅――“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难临头。”桓景请“师傅指教解救方法”。费长房对桓景如此如此一说。桓景依照师嘱,九月初九日清晨带领全家登山,果然无事。傍晚时回到家,发现家中牛羊鸡犬全都暴毙……从此,留下了“九九”登高以避灾难的习俗。

常州城内无山,民间重阳登高,城区的民众大都去东郊太平寺内的文笔塔和东郊公园里用泥土堆积貌似小山的“文成坝”攀登,也有文人墨客聚集着到城外西北部的孟河小黄山和到城东的清明山去登高。孟河镇至今还流传着一个重阳登高的趣闻,说是东晋时,征西将军桓温率兵驻扎孟城,镇守长江,入乡随俗,农历九月初九带着幕僚随从等人,登小黄山,在山上观景、吃糕、饮酒,喝着香喷喷的菊花酒,遥望波涛滚滚的江水,酬唱咏诗,猜拳喝令,十分热闹。酒酣耳热之间,参军孟嘉雅兴大发,一时引吭高歌,激动得手舞足蹈,正兴致勃勃时,一阵大风吹来,把他的帽子吹落到山下去了。孟嘉是个秃头,帽落,露出了一个光头,顿时就醒了酒,一时间十分狼狈和尴尬。桓温将军见状哈哈大笑,在场人也是个个捧腹……于是,“孟嘉落帽于龙山”的故事成了龙城小黄山的千古趣事和美谈,小黄山孟嘉落帽的那一段山也因此有了“嘉山”的别称。

重阳吃重阳糕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吃糕起始于西汉,重阳糕当时称为“蓬饵”,就是黍糕。重阳节吃糕的起因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缘于重阳登高的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有了吃糕的习俗。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南北朝时,梁武帝规定重阳节是军事操练的日子。这天,萧衍会亲自带兵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相传,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从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演化而来的。在民间,九月初九天明时,常州不少人家大人会以蒸好的糕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儿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羊是吉祥的象征,做两只小羊,以吻合重阳(羊)的意思。常州方言“蒸糕”与“登高”是谐音,糕,寓意了“高”,民间认为重阳蒸糕吃糕是个吉兆,图个吉利,可以步步登高。因此,常州人做重阳糕是很讲究的。一般做重阳糕都要把喻意甜甜蜜蜜的蜜枣、象征生活多姿多彩的红丝绿瓜、增加香味的芝麻、与糕粘合成“高高在上”的茭白丝撒放在糕的表面,而把加了糖的豆沙做馅心,寓意面上光标内心甜。在常州一带农村,民间制作重阳糕更是有一套独特的做法。先要用糯米和粳米拌和,放进石磨里牵糕粉,然后把粉放进粗眼的筛子里筛匀,再放到小蒸笼里,下面铺上干净的夏布,浸水使透湿。接着把糖调入糕粉,铺进笼里,做白糕用白糖,做黄糕用黄糖。糕粉先铺三分厚。再取用猪油熬熟,调入细粉,加白糖,制成甜油酥,如果吃素的,则用素油调。将这油酥调好后,铺一层在笼内的糕粉上,上面再铺上三分厚的糕粉,用筷子括平。然后洒上芝麻、蜜饯、瓜子仁、枣子、红绿瓜丝等,另外再要切些茭白丝放上。将蒸笼置于镬子上,蒸约三刻钟左右,美味的重阳糕就熟了,开笼后用刀子划出一块块菱形。这种重阳糕,是乡下农民过重阳节都要做的。吃重阳糕就更有说法了,“糕”与“高”同音,吃糕就有了仕途发达高高在上;学有所成步步提高;生活美满节节向高……

常州地方上有一个“重阳节吃糕避灾”有传说。齐梁时,在常州长江边小黄山住着一户勤劳善良又善于做善事帮助人的农民,凭着辛勤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有一天,这家主人收工回来,天色已晚,路上遇到一位投宿的老人,农民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好吃好喝地招待。第二天老人离开时,对这位农民说:“九月九日你家中要有灾,必须往高处搬家,越高越好,还要搬到草木稀少的地方,这样可以免灾。”善良的农民听了老人的话,就搬到山上居住了。九月九日这一天,善良的农民从山上往下一看,果然见自己原来住的房子着火了,而且火势向山上蔓延,好在农民听了老人的话,选择了草木稀少的地方,火没烧上来。从此登山避灾的事就传开了。但年年这个时候要搬家,太烦。于是有聪明人想出了吃糕,代替向高山上搬家的办法。“糕”“高”谐音,从此,重阳吃糕可以避灾的习俗就传下来了。重阳节盛行吃糕的风俗,是在宋代,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重阳节前,常州人家家家都会蒸几块以粗粒米粉拌糖杂和,加蜜枣、大栗、红丝绿丝、芝麻星点在糕面的重阳糕,还要接回已出嫁的女儿,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吃重阳糕,尽享“步步高升”、“寿高九九”的吉祥愿望。家家蒸糕(争高),人人吃糕(盼高),重阳糕成为重阳期间最受民众欢迎的节令食品。

“感恩敬老”心向善的风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重阳节在发展的历程中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1989年,重阳节被国家定为“敬老节”。中国有着悠久的孝文化历史,“百善孝为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这一天里,人们更多的是孝敬老人。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带着老人外出登高,形式上我们是观赏风景,登高祈福,实际上是人们孝敬老人的一种方式,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更多的抓住机会去孝敬老人。

除了“登高”和“吃糕”、“感恩敬老”心向善的风俗,重阳在常州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习俗。在乡村,还有“九月初九日祭田公田婆”的习俗。重阳节时当秋收,这天一早,许多农民会备了祭品,挑到田头,祭祀田公田婆,表示对田地感恩的心情,也祈求保佑来年更大丰收;中午农家会烧鱼肉,煨鸡鸭,吃重阳菊花酒,故有“重阳不吃饱,亏煞种田佬”的俗语。

在寒露节气期间,常州还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农历九月十三的“钉鞋生日”。钉鞋,古时称“钉靴”、“钉筷”,是一种形似高帮朝靴,用桐油油了布帮晒干后使用的鞋子。这种鞋子鞋底里钉满了特别的钉,踩在烂泥里不打滑,因此被称为“钉鞋”。清代常州籍著名民俗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有“钉鞍”的记载,说“钉鞵之名,始见于唐。”“德宗人骆谷,值雨霖道滑,卫士多亡归朱泚,唯李子昇、郭子署、令狐子彰等六人着钉鞋行幐,以至梁州……”但钉鞋明朝时,只有官家在下雨天才有资格穿钉鞋。江南水乡的常州多雨路滑,特别是农村土路雨后更是泥泞难行。旧时贫民百姓都是赤脚或赤脚穿草鞋,妇女也不例外。也有大户人家太太小姐化高价从京城买回钉鞋,在雨天偷偷穿着。直到清代初期,常州人雨天穿钉鞋才普遍起来,街头也有了很多专做钉鞋的匠人。于是,就有了“钉鞋生日”的风俗。光绪《武进阳湖县志》有记载:“农历九月十三日曰‘钉鞋生日’,谚曰:‘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城乡也有了钉鞋的俗语:“九月十三晴,皮匠老婆要嫁人;九月十三落,皮匠老婆好吃肉。”意思是说农历九月十三天气晴朗,秋冬就可能干旱,皮匠钉鞋生意就清淡,就会穷得没有饭吃,老婆都要改嫁别人去了!如果那天落雨,后面的日子必定是秋雨绵绵,要做钉鞋的人多,皮匠生意好,老婆就有肉吃了。“钉鞋生日”风俗,给人们对寒露节气留下了风趣的记忆。

★霜降, 秋收冬藏农务忙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第十八个节气。

霜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节气,侍候庄稼的农民,记着了这个铁定的时日。“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这是常州乡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民谚。田野里金色的稻子,一到霜降,就得全部收割,秋收的节气是绝对耽误不得的,因为一误就是一年的收成。但也有农谚说:“麦老要抢,稻老要养。”“三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上场,要不然麦穗在阳光下会开裂掉粒,掉粒,就会减产。“稻老要养”是指虽然水稻到了收割的季节,但还是要根据情况仔细观察田里水稻青黄的程度,黄色较浓一点的先收割。农民称“青,青,青,半天少收一百斤”。意思是水稻的叶、秆如还没有起较浓的黄色,带青提早收割半天,每亩要少收一百斤谷物。常州有一些乡村的话很有意思的,开镰收割稻子,不叫秋收,也不叫割稻,而是叫做“捉稻”,好像稍不留神,田里的稻子就会逃之夭夭的。的确,常州地区霜降时节大都处在三秋大忙时刻,是秋后农作物收获的一大时令,割稻等秋收全要开始并结束,“寒露一过接霜降,秋收冬藏农务忙”、“霜降到,呒老少”, 意思是“霜降”一到,田里的农作物不论老少, 一律都要收割,俗话说“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说的就是霜降后抓紧收割水稻的事,不能贻误了农时。所以,这个节令是农民秋收冬藏最忙碌的时刻, 也是喜获丰收最欢乐的日子。秋种上,主要农作有关注麦田苗情,及时修补麦苗,由于此时小麦均已播种上,麦田苗情是最让人担心的事,人们需要及时发现缺苗断垄,进行补种,以避免粮食减产。清理庄稼秸秆、根茬,翻耕土地等,正所谓“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翻耕土地的事这时不能耽误,否则等到土地受冻,就翻耕困难,不能毁坏地下蛰虫或虫卵,同时无法实现冬日养地的目的。

霜降节气期间,常州民俗也不少。

一是打霜降风俗。自唐代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打霜降”的旗纛祭民俗。常州历史上,人们对霜降十分重视。清代以来每到霜降日这天,常州府及所属八县,都会在教场演武厅旁的旗纛庙举行隆重的收兵仪式,称为“打霜降”。旗纛庙庙中有筑台,设置军牙六纛神位。春季在惊蛰日祭祀,秋季在霜降日祭祀。《周礼》中记载,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官职)凡是出师的时候,都很重视旗鼓的作用,要对旗纛进行祭祀,称之为军牙六纛之神。牙旗,是主帅在军队中位置的标识。纛,是浦头,古代马头上的一种札饰,是皇帝乘舆的标记性装饰。天子有六军,因而称六纛。汉高祖当初立为沛公,在沛丰供奉黄帝,祭祀擞尤,以所杀白蛇之血涂鼓旗行祭。《汉书.郊祀志》载:“秦代祀东方八神将,三日兵,主祠蚩尤。”蚩尤旗,是星名,这是祭祀旗纛的开始。后来汉武帝设置灵旗析祝兵事,太史以此旗指向所讨伐之国。三国孙权曾做黄龙虎牙旗。后齐天子亲征,也建有牙旗。自唐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旗纛之祭。在常州,霜降前夕,常州官府就会委派专人在旗纛庙里进行隆重的收兵仪式的准备事务。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的日子,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在霜降这天的清晨,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收兵仪式由常州府最高级别的武将主祭,向旗纛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再试火炮、打枪,然后唱着军歌整队而归,或者绕街游行,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民间俗传, “打霜降”是古人向天神的一种示威行动,行仪式之后, 天上的霜神便不敢任意施虐, 随便祸害本地的农作物了。武进、阳湖诸县农民,这天起早进城,赶在五更前到常州府旁旗蠢庙观看操兵,并且以枪炮声的响亮程度来预测年成的好坏,另外也以这日是否下霜来占卜来年的丰欠, 以有霜为佳, 倘若无霜则主来年饥荒,农谚说“霜降无霜,確头无糠”。霜降日“打霜降”的仪典,自古延续至清末,辛亥革命后废除。

二是吃桂花酒酿风俗。常州人家在霜降期间吃桂花酒酿,一般都是自家用桂花酿制成的,酒色金黄如桂花,其味特别香醇甜美。据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寻找生身父亲。有一年十月,他听说父亲在常州东门延庆寺做了和尚,就身穿便服,只带了一个贴身内侍再次起驾南下。乾隆是傍晚时到常州的,他没有进城,也没有惊动地方官员,就住进了离延庆寺不远的政成桥军营。晚间,他进了延庆寺,一一看过正在念经诵佛做功课的和尚,和住持和尚交谈后,仍然没有找到生父。乾隆很是丧气地出了寺院,走到政成桥下的菱溪街上,在一家小酒店里坐了下来。这个小店是家夫妻店。钱姓老板见来了客人,忙上前打躬问道:“客人要用酒吗?”内侍回答:“我家老爷要吃酒,拣最好的拿来。”钱老板一面答应,一面察看乾隆,觉得这人相貌不凡。正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掀起了乾隆的衣角,露出里面的黄袍子来。钱老板大吃一惊,这人竟穿着黄色衣服。那时有个规矩,黄色衣服只有皇帝才可以穿,其他人穿了这种衣服是要被杀头的。钱老板走进内室,见老婆正在烫酒,忙把刚才的看到的说了出来。老婆是个聪明人,想了一想说:“听说当今皇上为了寻找生父,已经好几次微服来江南了。这客官老爷,说不定就是皇上呀!”钱老板说:“那你赶快把黄酒烫热,去好好招待。”老婆说:“那黄酒是好,但皇上会喜欢吗?”钱老板说:“那怎么办呢?”夫妻俩看着酒壶发起愁来了。忽然,老婆想起前一阵自己做的那坛酒,就说:“今年桂花盛开,我采了一把,撒在了自家做的米酒里,有一个多月了。你去取来看看,要是好吃,就用它去招待。”钱老板把那坛酒抱了出来,打开盖子,一股浓香直冲鼻子。倒出一杯一看,酒色金黄,吃一口品一品,又醇又香,果真是好酒。钱老板十分高兴,立即拿这坛酒去招待客人。乾隆皇帝喝着这酒,觉得十分上口,便问:“酒家,这酒真好吃,是什么酒呀?”钱老板听问,一时心慌得答不上话来,呆怔时忽然想起是老婆用桂花做的,就答道:“客官,这是桂花酒,是小店自家做的。”乾隆道:“怪不得尽是桂花香味,真是好酒呀!”乾隆畅旺饮了好几杯,才高高兴兴地离去。回到京城,乾隆就下了一道圣旨,要常州府进贡桂花酒。常州府台奇怪,常州没有什么桂花酒呀,一查,才知道是钱老板家做的桂花酒酿,便令钱老板做酒进贡。钱老板和老婆一商量,索性大量收购桂花,做了几十坛桂花酒酿,一面进贡,一面自售。从此,桂花酒酿就这样出了名。又因为乾隆在常州吃桂花酒酿是霜降时节,因此,在这个节气,常州人家家家都会做桂花酒酿吃,形成习俗,代代相传。

三是霜降扫墓的习俗。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是要去扫墓的。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如今,在常州地区霜降扫墓的风俗已不多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仍较为盛行。旧时,常州人将孟冬的“寒衣节”与季春的“清明节”视为同样重要的祭祀节令,届时都要上坟(扫墓)祭祖,特别是“十月朝”天气逐渐转寒,是到需要添衣加裳的时候了,常州人讲究孝道,在这天,尤其是当年亡故亲人的,儿女们都要哭着上坟(扫墓),为他们焚化装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的纸糊衣物和纸钱的纸箱,给亡人祖宗送寒衣御冬,避免他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所以寒衣节也叫“烧衣节”、“哭日”、“十月朝”、“祭祖节”。上坟(扫墓)祭祖供品是用刚收上场的上好的新糯米,煮熟捣烂,以芝麻、黄豆磨粉拌糖为馅,制作成称为“糍团”的团子。也有些人家出于慈善,会烧一些祭祀物品给无后无家的故人,表达一种怀念、哀思、关怀的情感。常州还有有专门的叫做和“扎库”的纸坊,用五颜六色的纸,剪出一尺多长的男女不同的衣裳,供亡故者亲属选购。后来,糍团除了作为上坟供品外,也作为乡土美食馈送亲友尝新和留自家食用。江南大儒、常州诗人书法家钱振锽写的“古来稼樯信艰难,却喜初冬岁事完。底事上街肩担重,逐门来送荐新团”,就是一首吟咏农业收获、新米上场,农村人家以新糯米做糍团馈赔亲友事象的民俗风情诗。

“十月朝”是给亡故亲人送温暖,“寒衣节”还有另一个传说,是考虑给在世的人增加冬衣的节日。在常州,民间就传说过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说是生活在南方的孟姜女在农历十月初一感受到冷风中带有寒意,想到身在远方修筑长城的丈夫衣裳单薄,就有了送寒衣的念头。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感动着一代代民众。旧时,凡是丈夫在外的妇女,约定俗成地在这天为夫君寄送冬衣。在这时节,家庭主妇们都会算计查看旧年棉衣哪些今年还可以穿,哪些需要修补一下或改一改还能穿。普通人家要上街去购买布匹棉絮,准备动手缝制。无人缝制的就送去裁缝店加工。有钱的富户还会把裁缝请到家里来,搭起案板,给全家人逐一量身定做。街头布店里买布,花席店里买棉花,成衣铺裁缝接活,这些店家都会忙活起来。因此,常州地方上有“寒风到,剪刀跳”的口头语,就是暗喻该动剪刀裁剪寒衣了。

说到底,寒衣节既有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如今,旧时“十月朝”、“烧衣节”的民俗风情活动大都已经淘汰,连节日也不大为人们所知了。

四是养生保健风俗。常州民间有谚语“一年天天补,不如补霜降”,是说这个节气养生保健的重要。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因此,霜降养生要重视保暖,要防秋燥。首先,可适当加大运动量;其次在饮食调养方面,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米、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牛肉、鸡肉、泥鳅等。在这个节气里,应景美食是柿子。柿子的最佳成熟时期在霜降前后,有谚语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全盛状态。这天吃柿子,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说法,其实吃柿子并不是只有“不会流鼻涕”的保健功效,还有御寒、补筋骨的功效;也有的地方认为吃了柿子,冬天脸色就会像柿子一样红润。柿子有保健功效,不过,也有反保健作用,如空腹吃柿子容易患胃柿石症,另外切忌与螃蟹一起吃。

★立冬,十月小春伴岁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个节气。

农事上,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农家都会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收藏质量。也会抓紧冬小麦播种,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略为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做到带蘖越冬,防止年内拔节,并尽量扩大冬种面积,减少空闲田。各种植物,除了生长在沼泽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入冬草木凋零,枯枝败叶到处都有,正是农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时候。同时趁着有闲暇,农家对所有农具开始加以检查,进行整修。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可使用的,会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来春贻误农时。《礼记.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农计搁耕事,修来招,具田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立冬日这天,常州的民俗主要有:

一是拜冬。拜冬,也叫“贺冬”,俗称“迎冬”。无论是作为四季循环的终点还是起点的节气标志,立冬都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立冬日迎冬是天子最权威、最盛大的典礼。在古代,立冬前三天,主管历法祭祀的官员会告知皇帝立冬到来的时间,皇帝便会进行沐浴斋戒,到立冬这天,就带领文武百官到皇城北郊设坛祭祀,昭告天下百姓准备过冬,并赏群臣冬衣,抚恤孤寡,以安社稷。迎冬时,天子穿黑色的衣服祭冬神。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山海经》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长相怪异:人面鸟身,耳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两条会飞的红蛇。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70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减……籍敛之时,掩收嘉毅。”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秋收冬藏。

在常州,宋代时有立冬日放假一天的规定,让官吏祭祀天神、地祇;到明代,拜冬的传统风俗,比以前简化了些,扩大到民间,成为全民节庆,地方官和百姓一起到北郊天地坛参加祭祀。为显诚心,参加祭祀前,一些官员和百姓还用香草、菊花、金银花等花草煎汤沐浴“扫疥”。拜冬祭祀结束后,官府要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以顺应肃杀的节气。拜冬习俗直到民国以后才渐渐消逝。但在民间,有些活动却逐渐固定化、程式化起来,更有了普遍性。如在立冬日,常州一些乡村宗族农民会捧着自酿的酒,宰杀鸡鸭,大家一起来到祠堂,跪拜祖先,敬献酒、菜。

常州乡村不少地方立冬有拜师的风俗。常州人好学敬师,在立冬节气期间,日短夜长,又是农闲季节,常州地方好些乡村在这个季节办“冬学”。冬学就是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材;“普通学习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冬学的校址,大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有文化知识的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在这个节气里,城乡好多地方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着家长和学生,端上红漆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有些老师人家,在立冬或冬至这天,像过大事一样,设宴招待前来拜师的学生。在庭房挂孔子像,上书“大哉至圣先师孔子”。学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礼,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后孰如孔子!”然后学生向老师请安,礼毕,学生分头在老师家中做一些家务活。

在立冬节气期间,常州一些乡村有过“感恩节”尝新吃新米饭的风俗。过“感恩节”尝新吃新米饭不定明确的日子,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底十月初,尝新的新米是秋收登场的第一担稻谷。按风俗,尝新用的新米是不能用碾米机加工的,只能在打谷场上用石碡球滚出来。这种称为糙米的新米,灰黄不白,但散发着稻穗的清香,而且是酿酒的好米。

新磨的糙米,新鲜的蔬菜,新汲的井水,杀了还没有下蛋的芦花鸡……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姓氏家族就会选一个吉祥的日子,在祠堂或姓氏中一位有名望的人家大门前场地上,摆好供桌,点燃香烛纸钱,端上新米饭和菜肴,让祖先在天之灵先品尝丰收的果实。一个姓氏家族的老老少少全都无比虔诚地跪在供桌前,祭祀祖先,祈祷神农,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庄重虔诚的祭祀仪式结束后,长辈们就座,小辈们站立,端起饭碗,开始尝新,表示对土地恩赐的最原始最崇高的感恩,从而也激发起后代人继承祖先的勤劳和开拓精神,让祖先的精神代代相承。

“感恩节”尝新,在常州民间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没有稻谷,人们是靠猎取野兽、采摘野菜充饥度日的。天上的仙狗心想:人间有肥沃的土地,有充足的阳光雨露,假如把仙境的稻种送给他们种植,他们不是就不会过这么苦的日子了吗?把仙境稻种送往人间,是触犯天规的。仙狗苦思冥想了好久,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天,仙狗像往常一样,守在晒仙稻的地方,等众仙离开之后,仙狗便在稻谷堆里打了几个滚,一身毛上沾满了仙稻,连尾巴上都沾满了。

天黑后,仙狗避开巡逻的天兵天将,出了天门,腾云驾雾,直到人世间。仙狗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手里提个包袱,向有人的地方走去。走了不多一会,碰到一个农夫,白发老翁把稻种送给他,并告诉他如何种植。农夫接过稻种的霎时,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白发老翁突然昏倒在地上,农夫吓得浑身发抖,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过了一会儿,白发老翁苏醒过来,连忙催农夫快离开这里。农夫见白发老翁不能行走,就上前去扶他,白发老翁连连摆手说:“我不能走了,我本是天上的仙狗,今天偷送稻种到人世间。这稻种是天上神仙们吃的,如今被玉皇大帝晓得了,我要遭雷打火烧惩罚的。”农夫听后,心里很难过,但无力相助,只好含泪离开。风停雨住仙狗被雷打火烧后,失去灵气,再也不能上天了,变成了人世间的狗,从此在人世间生存。

第二年,农夫按照仙狗传授的方法,精心种植,禾苗长得特别好,获得好收成。为了感谢仙狗送稻种,在农历九月底十月初收上第一担稻,农夫就用石碓舂了谷壳,煮一大锅新米饭,先盛一大碗,还夹一块肉放在上面,给狗吃。此后,每年稻谷熟了的时候,收稻了,农夫都要让狗先尝新。就这样,一个感恩尝新吃新米饭的民间食俗逐渐形成。

立冬还有一个风俗是立冬以后进补吃膏滋。这是常州人家的老传统风俗。在旧时常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立冬后烧汤喝,以补气活血助阳。通常每到立冬节气,常州中医医师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而且,常州大多数人家都懂得立冬后进补宜“温补”,不宜“寒凉”,都会多食温性或平性食物。蔬菜类如山药、洋葱、南瓜、大头菜、黑木耳、荠菜、红薯、土豆、芋头等;水果类如山楂、石榴、木瓜、龙眼、橘子、柠檬等。坚果类如栗子、杏仁、核桃等;饮料类如:咖啡、牛奶、豆浆等。常州俗语有“立冬补冬,补补嘴空”,意思是说,立冬后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对饮食也要愈加注意。劳动了一年的人们,要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做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人家还会这些菜品与能增加药补功效的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一起煮,以此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小雪,雪飞随风不厌看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个节气。

小雪的农事也忙。尽管常州地区有俗话“节到小雪天下雪,小雪时节不耕地”。田里的农活已经不多了,但这时天气还不算太冷,早晚上冻,中午还能耕,有的农家就继续给小麦浇水,让小麦安全越冬。大多数农民在家做些修补农具,做牲畜的御寒保暖的事,为来年开春做准备。他们有时间温上一壶酒,慢慢地品味着初冬的充实。旧时在农村,小雪时节,勤快的农家早已把草垛柴堆堆很高了,为冬日的生火取暖做足了准备,而今有土灶的人家已经不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改用煤气灶、电磁炉了,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旧事物的消亡,与之同理,小雪的物候和景观也在悄无声息间发生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里有四个“小”,她们像是美丽的四姐妹。但小暑太过热情,小寒又过于冷峻,唯有小满和小雪最有诗意。先不说小满的诗情,单论小雪的气质,宛如邻家女孩,轻灵、淡雅,她伴着冬日款款而来,清澈无邪的目光,恬静深情地凝视着你,让人回味无穷。

小雪节气期间,常州的民俗主要有“腌咸菜”、“搓糍团”和“斋三官”。

“腌咸菜”习俗。常州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俗语。进入小雪,很多人家就开始忙着洗刷坛坛罐罐张罗腌咸菜了。尽管人们都知道腌制食品吃多了不利于健康,但老常州人始终无法忘怀这一习俗,只是腌制的数量有所减少。

腌咸菜,分为两种,一种是俗称“水腌菜”的大咸菜;一种是俗称“咸菜”的小咸菜。

“水腌菜”,一般用的是被称为“白梗菜”的青菜,这种菜长大后菜梗长且梗多叶少,梗洁白如玉,叶绿似翡翠,踏成水腌菜后又鲜又嫩,菜梗最受人青睐。种白梗菜,每年立秋期间育苗,白露过后接近秋分时进行分种,到立冬北风吹起时,菜就长大了,几番风霜过后,就可食用。新鲜的白梗菜炒着吃有点硬,但很适合腌水腌菜。腌水腌菜是很有讲究的,要选晴好天气把被霜打过的白梗菜收割下来,在太阳下晒一二天,让其半脱水。然后将菜一棵棵洗干净,或摊在铺了席条的地上,或挂在晾衣绳上,经风吹、日晒至干爽,干爽的菜才能腌制。再就是要选用陶瓷缸。腌得多的话,就选用容量大的俗称“七石缸”的大缸,腌得少就用稍小的缸。腌制时,先在缸底撒上一层盐,再把一棵棵青菜铺在缸里,铺好后,就要赤脚或穿上新草鞋开始用力踏,第一层菜最好要踏到出水,俗称“踏熟”,然后再安放一层菜,再撒一层盐,再用力踏,而且层层要踏。踏菜时双脚要一上一下跳跃式用力,要将菜踏透踏熟踏结实,不能漏踏,踏不好腌出的水腌菜不好吃。腌制用盐也有讲究,一般一百斤白梗菜用粗盐三、四斤,用盐少了菜易变酸变坏,用盐多了咸得吃不进嘴。有的人家为了保持咸菜的脆劲,将盐水澄清,还加进适量的明矾。习俗踏水腌菜都是要孩子踏的,民俗有“童子脚踏,水腌菜鲜嫩”的说法。白梗菜被踏实在缸里后,要用一块或数块擦净的青石或黄石,压在白梗菜的上面,将缸盖好。几天后,石块下沉,缸里就会有金黄的汁水,这时可以掀开缸盖,但要让一棵棵青翠碧绿的菜淹没在金黄的汁水里,与空气隔绝,这样,既能保持腌菜的色香味,而且还能防止发生霉烂变质,使之放久不坏。十天半月后,水腌菜就全都变得金黄灿烂了,想吃时,就捞出一棵来食用;也可以全部捞出来,挂到屋山头避阴的地方,晾起来风干了收藏好随时食用。水腌菜还可以生吃,捞起一棵切成一小段一小段,香气清纯,脆生爽口,味道鲜美;更多的是斩切成段后加植物油炒熟后食用。水腌菜的食用范围很广泛,荤素都可,一年四季都鲜嫩。和猪肉搭配,做成色泽油润,香气扑鼻,味道甘甜鲜美的水腌菜烧肉;和豆腐混合烧,做成的菜也别具风味;如做团子、馒头的馅,荤素都喷香,百吃不厌。风干的水腌菜加进酱油素油煮熟制成干腌菜,炖肉、做扣肉的底或单独烹制食用,其味都是独特。在盛夏时节,用水腌菜和蚕豆瓣做成汤食用,咸中带鲜,糯中兼酥,是特别受人欢迎的。这水腌菜的汁在夏季也能派上大用场。水腌菜的汁水,可以用来腌制臭豆腐、臭豆腐干、臭苋菜梗等,长豆结(豇豆)收得多了,取一些腌入水缸中,两三天后就成咸豇豆,烹炒后做菜别有一番滋味。“咸菜”,也就是用雪里蕻俗称雪菜的菜切碎后腌制的咸菜。“家有咸菜不吃淡饭”,一只咸菜瓮头,可以说是常州人家旧时生活的写照。

腌咸菜,第一步是把收割来的新鲜雪里蕻挑选一下,去除黄叶,削平菜根,摊晒到形状瘪蔫蔫时再拿回家清洗。清洗干净后就可以一棵一棵全部切碎,尔后撒上粗盐,不停地揉搓,最后把加了盐的碎菜,拢成团,挤净水分,再日晒到干爽,要晒到常州人说的“一俏干”,再撒盐搅拌,要拌透。腌制时,水洗干净的瓮头一定要用干净的布头擦抹干,再放进底盐,再一层层放切碎的菜,每放一层都要压。压菜大都是由家里有力气的男人担任,手持棒头用力压菜层,并沿瓮头四周边向中间压,作“圆周运动”,要压坚实,直到装满瓮头,再放一次顶层盐。最后一步,就是封瓮头。封瓮头时,用干燥的稻草团成瓮头口大小的圈,塞紧在腌菜上,再用硬板纸或笋壳盖在稻草上,然后再用烂泥封住瓮头面,使瓮头面成半圆形的中间高、四周低。腌制的咸菜,十天半个月就可以食用了。除掉瓮头面的烂泥,拿出塞的稻草团,一股浓烈的咸菜香气就扑面而来。搛些放到小碟里,橙黄油亮的,细细地咀嚼,鲜嫩脆辣,十分爽口。取出一些咸菜以后,仍要用稻草团塞紧瓮头口。一时不吃的咸菜,不要把瓮头面上的烂泥去掉。和水腌菜一样,咸菜可以生吃,碧绿新鲜的咸菜滴几滴麻油拌一拌,就是一盘可口的菜,直让人吃得暖心暖肺。如果有条件拌上熟虾仁,简直就可称作美味佳肴了。咸菜也可以小炒,比如炒肉丝、炒笋丝、炒香豆腐干丝、炒毛豆等。如果在清蒸鲳扁鱼时放上些许咸菜,味道会更鲜美。咸菜还适宜做汤,比如咸菜番茄汤,那是消暑补充盐份的佳品。在吃了大鱼大肉口感油腻时,来上一大碗咸菜扁笋汤,就更是惹人喜爱了。因此,常州就有了“家有腌菜,寒冬不慌,咸菜做主,吃的饭香”的俗语。

为什么常州人喜欢在小雪这个节气开始腌菜呢?原因是如果天气热,腌菜很容易变坏发臭。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天气变得干燥。腌好菜后,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作年货享用。久而久之,小雪腌菜便成了风俗。

“搓糍团”习俗。糍团是用糯米为主料制作的。糯米清香爽口,产量却低,因此在旧时,糍团是种金贵的吃食,最早时只有在中秋节祭月时作祭品才用。后来,糍团和女孩发育成人裹小脚联系了起来,做糍团那天,就先祭拜菩萨,然后缠足。说这时包出来的小脚,才能又轻又软。这种习俗,寄托了民众祷告祖宗,保佑女儿将来嫁个不愁吃穿的好婆家,或是哄怕疼、不肯缠脚的女儿。再后来,乡村人家发现糍团营养好,顶饥饿,长力气,吃一块糍团下田,半天不觉饿;且携带方便,带几块糍团加一壶水,可以在田里顶一天。于是,在大忙季节,就做糍团给家里的主劳动力吃,让他们多做活,做好活。由于糯米是大补品,糍团是用糯米包好又是用营养好的芝麻馅心搓制的,与医学大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说的“食能祛邪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很吻合,能调养身体。因此,在这个节气里吃糍团,就成了小雪补身体的佳品美食。

“斋三官”习俗。小雪节节气时期,农历十月十五,在常州还有一个被称为“斋三官”的习俗。江南水乡常州,农业谷物种植,副业鱼虾养殖,交通舟行船航等等,事事皆与水有深厚的缘分,因此常州民间又俗称这天为“水官生日”。说是“水官生日”,但在祭祀时,还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一起祭祀的。“斋三官”这天,常州城乡各道观都要举行仪式排场十分隆重盛大的道场,常州府官吏都会到东门外三官堂参拜。道士们身穿盛装,摆设大供,三叩九拜,道乐齐鸣,四乡百姓纷纷前来上供、进香、顶礼朝拜,鞭炮炸响,祈求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山门鼎盛、道法兴隆。民国时期,“斋三官”这天常州城区街上行人拥挤,人流如潮;大运河里画舫列队,彩舟绵延,笙歌之声,不绝于耳。同时,沿街商家和大户人家堵都会在大门口竖一根竹杆,称为“天杆”,天杆上白天飘扬自家或字号或堂号的“杏黄旗”旗帜,到了晚上就换上三盏灯笼,俗称“点天灯”祀“三官”,以求得“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商贾和不少民众也聚集到三官堂前,设坛祭典,烧香念佛,到了晚上还有吃素念佛婆婆妈妈们云集坐夜,通宵达旦念诵《三官经》:“稽首皈命天地水。三官大帝慈悲主。神功妙德不思议。谨运一心皈命礼”;地方上私塾等学室都放假助斋三官闹热。

常州民间有个传说,说是张士诚兵败后,曾带领亲兵数人专程在晚上到三官堂进香、上供,并给寺院重金,长跪在菩萨面前不起,口中念叨不停,祈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请“三官”保佑他和他的军队平安度过这一劫难,后被道长请入厢房吃茶,张士诚没有心思吃茶,向道长请求“解厄”的方法。道长三思后说:“贫道不懂官事军事,但是世间之事均有解法,贫道送八字给你,不知如何?”张士诚急切说“请天师速速讲来”。道长把八个字写在了纸上,请张士诚务必回到军营后再细看细想。张士诚回到军营后打开一看,纸上写着“天意难违贫道无奈”。张士诚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大雪,雪盛情瑞兆丰年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一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期间的农事正如农谚里所说的,除了积肥,就是搞副业。积肥只不过是短时间的一种农活,把房前屋后的一些残渣余叶收集拢来,和猪栏粪堆积在一起,用塘泥密封,使之发酵腐烂,变成上好的有机肥料。搞副业,就是做农业外的附带行业。大雪时节,农民们地里没有多少事要做了,有手艺的农民就会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出去做一些手艺活。比如:木匠、泥瓦匠、篾匠、弹花匠人,他们都会以自己特有的技能到需要做这些事的农家谋得一些活路来做。即使在较短的时间里,他们也会赚一些钱,给家庭和过年带来一些富足和喜庆。有些老实巴交而又勤劳的农民,他们虽然没学什么手艺,在这时也不会闲着,就会到一些要做体力活的人家,寻一点事做,比方挖积肥的灰塘、挑垫猪圈的土块等。

大雪节令时,农民忌讳无雪。民间有“大雪无雪,麦穗不结”、“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大雪落雪纷纷,来年是丰年”、“大雪落雪,来年雨不缺”的谚语,这是因为,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不仅可保暖,起到提升地温的作用;还可防止春早,有助于冬小麦返青;更能冻死泥土中的病毒与病虫害。正因为大雪有如此好处,因此农民忌讳大雪口说无雪。

因大雪后面是冬至这个大节气,时间相隔不远,所以旧时常州民间在大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除了赏景玩雪的风俗外,就是在前一段时间还没有来得及腌菜、腌肉的人家,会抓紧最后的时机,赶紧忙着腌制各种“咸货”。

“赏景玩雪”和雪上运动风俗。

大雪节气落雪多了,雪后天晴,大地河道宛若琼楼玉宇,观赏银装素裹、苍茫浩渺的雪景,饶有趣味。清代时,常州城里的大户人家的孩童就会与父母或小伙伴在院中赏雪景、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农村的小孩子们在雪天要做的事不外乎这么几种——堆雪人、捕鸟。最有趣的要算捕鸟。鸟在雪天里没有觅食的地方,就千方百计地寻找那些没有被雪覆盖的一小块一小块的空地,看有没有吃的东西。捕鸟的孩子们就会扫出一块空地来,撒满稻谷什么的,用一根小木棍作支柱,支起一个簸箕或者一块木板,他们躲在一个较隐蔽的地方用绳索牵着小木棍,等鸟进入空地吃食时,拉倒木棍,让簸箕或者木板像天塌下来一样或罩住,或塌住小鸟。

常州官府也非常重视雪上运动,称为“官俗”或“冰嬉”。官吏们除了赏景之外,每年都要组织滑冰(也称溜冰)运动。滑冰运动通常都是设置在通吴门外采菱港东南一块方圆大约一公里的空地,并事先做好了用水泼洒雪地冻成冰面使之平滑如镜等很多准备工作。滑冰运动主题是滑冰,参加者穿铁齿的鞋,溜行冰上,争先夺标取胜;也有花样滑冰、冰上掷球与踢球、冰上杂戏等项目。参加者几乎清一色是驻军官兵,他们都是一身戎装,分别参加各种项目。“滑冰抢等”,就是现在的速度滑冰。发令官手举小旗,连晃三下,算是发出的信号。参加者听到号令后,如离弦之箭,蜂拥而出,飞驰而去。一时间,冰面上冰花四溅,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分外耀目。最先结束三圈滑行的便是头等,能够得到府台亲赐赏品。“圆鞠之戏”,类似今天的冰球比赛。参加者红、绿两队,每队近十人,选出统领,分位站立,争抢一球,球为圆形,用羊皮制成,内充气,双方各设一门。当时的比赛不像今天冰球比赛那样,运动员手持球杆,用杆触球,而是赤手空拳,既可用手,也可动脚,经过数次传递,能够将球送进对方球门的一方为胜。为争一球,参加者不时撕扯在一起,有时一队已得到羊皮球,另一队不甘心,便去争夺,结果双方队员被撞得人仰马翻,其场面惊心动魄。在“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中,最引人注目、惹人喜爱的是单人花样滑,双人花样滑,多人叠罗汉,冰上倒立,击鼓舞刀……一会“哪吒探海”,一会儿“金鸡独立”,一会又“双飞燕”,在数米高的幡杆顶部,也能做出各种惊险、高难度的动作;一会是“童子拜观音”,一会儿“凤凰展翅”,转瞬间,又变成了“猿猴献桃”,恰似空中银燕,观看者无不咋舌称赞。

“大雪腌肉”的风俗。四五十年前的“大雪腌肉”,一般人家都会按照“十斤肉四两盐”的比例腌制。腌肉使用粗盐,腌制前,将盐放铁锅里稍微炒一下,然后将盐擀碎,抹在肉块表面各处,然后放进缸里。抹在肉上的盐,如果能掺些花椒、桂皮粉、八角粉等五香粉,效果更好。大雪之后,需要每天查看存放腌肉的缸,来回翻动腌肉。大约腌十来天后,就可挂到外面晾晒了。

吃大雪腌的腌肉,常州人家习惯各有不同。城里人—般每天切一小块下来,再切成片,放在米饭锅里蒸一下,就能食用。而许多以劳力为生的人冬天舍不得吃腌肉,往往要留到开春享用。乡村的农民也是这样,他们有句俗语――“有钱用在刀刃上,腌肉吃在农忙中”。冬闲时,农民是舍不得吃腌肉的,都是在“腌菜里打滚”,到了次年春季耕田时,大家就要享用各种腌肉食品了。

★冬至,数九寒天迎新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二个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和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从古代对冬至的别称“冬节、亚岁、如正、新正、交冬、贺冬、长至、一阳节、消寒节、履长节”等,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的重视程度。

“履长节”是个有趣的别名。原来,冬至这天日影最长,所以晚辈希望长辈的足履能够长久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于是纷纷做鞋袜,献给长辈以示祝贺。一针一线纳出鞋底,绵绵密密表孝心,在这一阳气上升、白昼渐长之时,后辈及时给长辈奉上新鞋新袜,使老人在新岁之始,能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健康长寿,表达了后辈感恩、孝顺长辈的心情。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冬至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大年初一。后来实施夏历,冬至是排在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位的,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节气这天,常州的民俗,第一是开祠堂风俗。大开祠堂门,在祠堂里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没有特别的情况,一年中只有两次,分别是在清明节和冬至,且冬至这次最隆重。旧时,每到冬至这天,宗族里外出的人员要尽量赶回家,族人在族长和长辈的带领下,要在祠堂里进行庄重又严肃的祭祀活动,然后共吃团圆饭,俗称“吃祠堂酒”。吃祠堂酒,在宗族里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很受族人重视,有严格的年龄限止。在族长和几位长辈神情庄重地点烛、倒酒、叩头请过土地后,再以同样的仪式向祖先行叩拜礼。庄重的祭拜仪式过后,里里外外摆宴请桌,男男女女坐席。但有些地方女人只能坐在祠堂外的宴席上吃;也有些地方女人是不能参加吃的。这祠堂酒,虽然与普通酒席没什么两样,但在祖先和族内长辈面前,宗氏子孙们聚集一堂,嘘长问短,尊长爱幼,谦恭礼让,无论参加人数多少,碰杯喝酒,清清静静,一点也不能喧闹。这时,不分富贵贫穷,不分官贵民贱,都以辈分相称,少了些浮躁,少了些争斗,平时宗族人家偶尔有隙嫌的,也会在一片亲情的氛围里,来一声问候,一声碰杯中释怀。一般在吃祠堂酒这天,祭祀祖先后,族长还要向族人公布年内财务收支,表彰德高望重者,对后生中有作为的进行赞扬,对有犯族规的提请长辈们公议惩罚……等等。可以说,氏族同庆冬至共吃祠堂酒,是宗族里的一件大事,以示族人团结一心走向新一年,开创新天地。

第二是吃馄饨风俗。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来源于吴越春秋时,相传有一年,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了胃口,就带着美女西施巡视到中吴常州寻找美味吃喝。冬至那天,吴王在中吴东门行宫宴乐,下令让常州几个名厨做出有中吴特色的美食点心来。常州名厨竭尽全力加二奉承做出的特色点心,却都没有配吴王的胃口,吴王动杀心要杀那几个名厨。西施赶紧劝阻,亲自下厨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如此鲜美,此点心如何称呼?”西施想到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窍,就随口应道:“混沌。”以后,常州人为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把“混沌”依谐音改名叫“馄饨”,在过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不论穷富,都要买点肉斩馅,裹点馄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开开窍。代代相传,成了习俗。

还有一个是冬至隔夜家家户户吃“胡葱笃豆腐”的风俗。民间有说“冬至隔夜吃块热豆腐,有吃吃一夜,呒吃冻一夜,吃了暖烘烘,不吃冻一冬。”吃胡葱笃豆腐的由来是:胡葱属冬令蔬菜,正逢“冬至”前上市,豆腐是老百姓家常食品,既便宜又实惠;二是胡葱与豆腐热量高,常州有“热豆腐烫煞养媳妇”的俗话,仲冬食用,实在是既可口又暖身;三是“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这一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还有一个是民间传说,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拆常州扩南京”营造皇城,拆和建都是有油水的美差,刘基在执行中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拆迁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面君。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再抬头看刘基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醒悟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这个故事在常州传开来后,常州人家在冬至隔夜就都吃起胡葱笃豆腐来了。

在冬至这天,常州除了有丰富的吃文化外,还有不少风俗。

祭祖的习俗。民谚有“清明扫墓,冬至祭祖”。冬至祭祀祖先,祭品除了有米酒和糯米团子外,还有猪肉、鸡、鸭、鲜鱼和百叶、豆腐干、豆斋饼。供品放列在祖先的神龛或遗像前,置酒杯竹筷,点燃香烛,待“酒过三巡”祭祀结束,焚化锡铂或白钱纸叠制的锭。烧化后,全家人才能聚餐,有的人家还邀亲友一起来吃酒吃饭。常州称这为“吃祭祀饭”,也叫“吃冬节饭”。俗语有“吃了冬节饭,年纪大一岁”,俗称“添岁”。“吃冬节饭”,是一种不忘记先人的孝道,延绵着传统文化的感恩精神。

弟子向先生表达敬意,也是冬至这天的习俗。这天,家人早早起来,把院子打扫干净,快到中午时,弟子带着家长去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好酒好菜款待,送束修(先生的薪水);也有是家长带着弟子来到私塾,和先生一起祭拜孔子先师,然后向先生敬献酒菜,奉上束修。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私塾先生都乐于接受,这一天他们风光得很,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美美地享受一番。民国时期,学校在冬至是给学生们放假的,叫作“学生过年”。

冬至节气期间,在大家闺秀中还流行一个描画“消寒图”的习俗。有史料记载,消寒图“以一纸绘九格,格绘九圈,凡八十一圈,自冬至日起,日涂一圈。其法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涂尽,则九九闭”。以绘画梅花代替,以八十一枚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具体方法是先画一枝梅,这枝梅是素梅,没有颜色,上有八十一片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大家闺秀们握起长锋,缓缓地蘸上颜料,轻轻地点染梅花,一天染一瓣,待到把八十一瓣都染尽了,也就过完“九九”了,天气也暖和了。这种以很有韵味的绘画形式计算时令的活动,大约就是现代人说的“慢生活”吧?不过,现代人过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怕是不会有那种雅兴去一片一片的描那梅花花瓣的。

与“梅花消寒图”对应的,还有“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歌”各地都有,地方特色很浓,常州流行过两首“九九消寒歌”,一首是“一九二九,相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河嘞结冰人好走;四九三十六,躺嘞被窝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叫花子街头索索抖;六九五十四,沿河看垂柳;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裳;八九七十二,田鸡叫呱呱;九九八十一,花开添绿叶”;另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开门寻暖处;春打六九头,脱棉袄换夹袄;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一冬的天气、农事,都在简单的数九歌中念唱了出来。过去,不少人都会念唱这歌谣,现在会念唱这歌谣的人不多了。

★小寒, 冷气积久而为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第二十三个节气,和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每一个节气都有传统民俗,小寒是一个特殊的节气,也有它特有的风俗。小寒节气期间,常州最为重视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常州人家吃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不论官府、寺院,还是百姓人家,都要烧腊八粥吃。到清朝,吃腊八粥风俗更盛行,官府要给差役赏粥,并向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民间也烧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旧时腊八这天,在有庙大、菩萨大、烧腊八粥锅大的常州天宁寺,和尚们用红枣、菱角、栗、蚕豆、黄豆、赤豆、芋头、茨菇以及青菜、胡罗卜等菜蔬和入白米烧煮成粥,向善男信女和前来拜佛烧香的游人赐粥;常州南门孙家庵、东门卞庄庵等一些庵堂中的尼姑们则制作一种用糯米炒熟后风干的“冻炒米”(可以泡茶吃),和庵里烧煮的腊八粥一起散发送给施主,以宏扬敬农惜粮的观念。传说天宁寺用大锅烧腊八粥,还与那个挺着大肚子、笑嘻嘻的身背红布袋被称为“布袋和尚”的佛有关,说他是“腊八粥”的创始人。说是很久以前,他来到常州天宁寺,每天在斋堂打杂,发现有食物被抛落,他都会捡起来放入布袋,一年间他收集了许许多多粮食。这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天宁寺举行大典。管钱粮的和尚上忙着大典事务,忘记了开仓取米。布袋和尚无米可做饭,就把收集起来的各种粮食拿出来煮了粥。快到中午了,管钱粮的和尚想起忘了开仓取米,知道闯了大祸。当他心急慌忙跑到伙房时,只见大锅小锅都热气腾腾,掀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一尝味道不错,这时他才舒了口气。在开斋的时候,布袋和尚讲了个故事:“今天是腊月初八,大家都知道是佛祖得道的日子,佛祖成道之前,为寻求真谛,云游名山大川。一天他来到印度的尼连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见了,将自己的午饭喂给佛祖吃。牧羊女的午饭是用各种谷物混合做成的粥,叫八宝粥。佛祖吃了粥,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这八宝粥,今天我也给诸位师傅准备了,请师傅们用斋。方丈着实赞扬了布袋和尚一番。这赞扬就成了佛门的规矩,一年年地延续下来。因为这粥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吃的,出家人就叫它“腊八粥”。因此,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还被称为“庆丰日”,吃腊八粥是为了祈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俗信认为腊八粥要多烧些,当天吃了要有剩,一直吃到祭灶,称为“接年饭”。“腊八粥,剩一半”“腊八粥,吃半年”等不少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其中包含着常州人朴素的节俭心态和“顿顿有饭,粮食不断”的良好愿望。

后来,每到腊八这天,常州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烧腊八粥,而且粥的品类与形式也丰富多彩。有钱人家用银杏、花生米、莲子、金针、木耳、红枣、板栗等各种果实,和咸肉骨头、青菜等物品,拌在上白粳米中烧煮成粥,以祛寒温暖滋补;一般人家也以黄豆、赤豆、豆腐、蚕豆、胡萝卜、青菜等至少八种以上的杂果菜蔬和粳米烧煮成粥食用。腊月初七,人们就开始忙碌,淘米、浸泡豆类、精拣菜蔬,然后在半夜时分开烧,再用文火炖,一直熬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做好。腊八粥,讲究多烧,普通人家通常要煮上一大锅,今天吃了明天再吃,民俗有“三烤咸粥四烤面”的说法,俗称“富贵有余,越吃越有余”。常州有家周顺兴粥店,厨师在民间“腊八粥”的基础上,改进创制出“八宝菜粥”,用上白糯米、上白粳米、红小豆、白豇豆、发芽蚕豆、花生米、熟白果、青菜、猪腿骨、栗子丁等为原料,精心烹制,其粥稠厚粘润、香气朴鼻,更是成为风味小吃。

常州文脉源远流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腊八节唱诗的传统。清代时,常州流行过一首“腊八诗”,内容大意是:“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对这首诗,可以理解为: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牛迹多多;腊日里邻人们互赠着佛粥,更觉出新春的临近……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来源,在常州民间有很多传说。传说最多的是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说是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从小就给村里的财主放牛,有一次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柴房里饿了三天。他饿得实在难忍,就在柴房里四处搜寻可以吃的物品,终于在墙角落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挖出赤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不顾不管地生嚼呑吃充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吃多了鸡鸭鱼肉,想起自己生吃五谷杂粮的情境,就下旨御膳房集五谷杂粮烧煮成粥。朱皇帝一开“金口”,御膳房加二奉承,赶紧用各种豆类、蔬菜和大米混和煮了一锅糖粥,专供朱皇帝享用。朱皇帝要与群臣同乐,就开了五谷杂粮粥盛宴,让众官员地起来尝尝五谷杂粮粥的美味。后来,朱皇帝君臣同吃五谷杂粮粥这事传到民间,老百姓纷纷效仿,烧煮五谷杂粮粥自家人一起吃和宴请、赠送亲眷朋友。因为朱皇帝宴请群臣吃五谷杂粮粥这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民间就把这粥叫做“腊八粥”。

另一个传说是,秦始皇下旨修建长城,全国各地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全由民工所在地方组织人员送来。不少民工,居住地离长城工地路途遥远,加上山山水水阻隔,粮食不能及时送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没有粮食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烧煮成薄粥,每人吃了一碗,最后还是受不住饥饿,饿死在了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就吃“腊八粥”,以示纪念那些为修建长城饿死的民工们。

也有说腊八吃腊八粥来自“赤(红)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民众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于是就有了“赤(红)豆打鬼”的说法。后来,发展成为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赤(红)豆煤煮成粥吃食,以祛疫迎祥。更有说腊八吃粥的风俗,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示后人要勤劳而相沿下来的。说是古时在常州一个村子里有一家人家,老两口吃苦耐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创下了一个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到这年的腊月初八,寒风呼啸,小俩口冻饿交加,可怜嘻嘻地向村人求救。村人慈悲,四邻同情,各家我一把米,他一束菜,豆豆类类全都拿了出来,烧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接济小俩口。村上的长辈老人还教训他们:“吃了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杂合粥,终于让小俩口醒悟了过来,改掉了恶习,走上了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还有一个鲜见的传说是:腊八节吃腊八粥是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岳家军在广德与金军激战六次,消灭了金将王权的部队,斩杀金兵一千二百多人,活捉敌将二十四人。以后,岳家军以宜兴为中心,南控广德,西至溧阳,北达常州近郊。他一面加紧训练部队,一面不断在敌人后方发动袭击,有力地打击了金军的侧后。那年,金兀术从杭州回兵北返,亲自带领亲兵六万进攻常州,岳飞亲率部队扎营在离常州二十里的淹城。他运筹帷幄,派部将张宪、王贵、傅庆等领兵埋伏在戚墅堰南,派王万领兵埋伏在西河滩,又令岳云、张宪扮作溃军埋伏在新闸,派李道、姚政率军东西援应,留下刘经守营。这时时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常州各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把家家户户烧好的粥送到岳飞军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来的“百家粥”后,按照岳飞的布置,在常州东郊展开血战。岳家军精神抖擞地奋勇杀敌,打得金军丢盔弃甲,捉女真万户少主孛堇等十一个将领,“四战皆捷,兀术率军向西奔窜,敌人死伤和溺死者不可计”,岳家军大获全胜。这天正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后,民众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吃食,代代相传,成为习俗。

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人们称“冬月”,强调冬至祭祀和岁首的意义。同样,称十二月为“腊月”,这名字起于汉代。“腊”同“猎”,意思要捕猎各种禽兽,准备祭祀先祖,所以腊月是全面祭祖的日子。中国社会很古老,“国之大事,唯戎与祀”,祭祀充斥各个领域,一年到头都有。但数千年来,腊月始终是祭祀的高峰期,小寒期间的腊八节是腊月祭神的开始。最早是祭祀八位和农业直接有关的神明,既有神农、后稷这类大神,也有猫虎、昆虫这些和农家有关的小神。具体做法是把当年收获的粮食、瓜果、猎物作为礼物奉献于神。由于供奉的神仙多,就烧一锅粥,渐渐就形成了烧“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活动不仅民间搞, 帝王家也搞得火热。唐代杜甫的《腊日》写道:“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描述了帝王家腊八节发护肤品和补品与民同乐的场景。汉代以后,佛教渐渐深入中原,看到腊八节如此火爆, 就宣示佛祖是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 主张这一天要煮七宝五味粥布施天下。由此,腊八节更加盛行。到了宋朝,年迈的陆游某年腊八散步乡间,看到“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表示那时腊八粥在乡下已被称作“佛粥”了。如今的腊八粥更是千姿百态, 孩子吃得热闹,老人吃得养生。

小寒节气一般在农历十二月,这个时间段,常州还有个“乱腊无禁忌”习俗。常州民俗中搬家、破土、安葬等都会看风水,查方向、选日期,禁忌很多,怕碰到“太岁”遭来灾祸。但在小寒节气期间的农历十二月(腊月),民俗认为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属“开放”时段,也就是俗话说的“乱腊无禁忌”,无论什么方向都无凶,要搬家、破土或做平日要看风水子做的事情,尽可放开手脚去做。

小寒这天吃咸饭是常州民间的一个风味食俗。咸饭的主料是青菜,大多人家是用青梗菜,这时的青梗菜已经过霜冻,变得又甜又糯,加上的咸肉都是百姓自家腌的,又香又鲜。一般人家做咸饭的过程很简单,但讲究咸饭有风味的人家就繁杂一点――咸肉切成丁,大小根据自身喜好而定,青菜洗净切好后,再改正刀,切得比平常炒菜小一点。接下来往锅中加入洗净的粳米和适量的糯米,再加进正常煮饭的水量。然后在另外的炒锅里加少许油,倒入咸肉丁煸炒一番,煸炒过的咸肉丁连同锅里的油一起倒入饭锅里稍做搅拌,这样就可以按照煮饭程序开始煮饭了。等饭煮好后,不需要焖,另用炒锅放少许油,倒入青菜炒一下,菜略为变软就行了。关火加少许盐调味,将菜倒入煮好的饭中拌均匀,然后再焖几分钟,就可以起锅食用了。这样煮起来的米饭十分鲜糯可口,吃时再放点熬熟的猪油,就更加喷香,可与腊八粥媲美。

小寒这天吃风味咸饭的食俗自古就有,如今,这个习俗已经逐渐淡薄,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咸饭就是普通的饭,不如羊肉和狗肉有风味,特别是羊肉汤增加人体热量,有助于冬天保暖。但也有人家创新食俗,小寒这天也煮咸饭,再配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让人垂涎欲滴,却更能去湿气、暖心胃、补阳气,称得上“一九补一冬”。

★大寒, 冷冻逆极春天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大雪节令期间,是农历新年前,常州城乡人家在腊月二十三送灶家菩萨上天后,就忙碌着大扫除掸檐尘、做团子蒸馒头、杀年猪干河塘捉鱼、做米酒、过年祭祖宗等事务,准备过年了。集市上也铺满了年画、春联、糖果、炮仗横鞭等喜庆物品销售;剃头佬夹着包裹,挨家挨户理发,让每个人变得清清爽爽;卖香烛的师傅也挑着担子一颠一晃地走过来,散发着浓浓的檀香味;裁缝师傅,无论是坐店的还是上门到人家家里,都加紧给人家做新衣……过年的味道是越来越浓了。这个节气的常州民俗,也是丰富多彩,别有特色。

“杀年猪吃年饭”的风俗。常州乡村人家杀年猪一般在腊八过后就陆续开始了,但多数人家还是选择在家人全部团聚后的日子里。在杀猪的那天一早,家庭主妇就会烧好一大锅水,男主人会摆放好挂净猪的木梯子、搭斩肉台案等事务。一到杀猪佬进了大门,家里无论大人小孩就不能再说话,特别是不能说忌讳的话而影响了杀猪佬的情绪,弄出点什么麻烦来。杀年猪是一个家庭的非常重大的事情,除了预定好的时间一般不能更改外,动刀的过程也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一切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宰杀时的第一刀,无论对主人还是杀猪佬来说都至关重要,俗信认为杀猪能否一刀毙命,将预示着这个家庭和杀猪佬来年运气的好坏。一切准备就绪后,主人会燃放起一挂鞭炮,以示喜庆和庄重。在杀猪佬小心翼翼但又很果断地对着猪下巴一刀下去,血随刀出,直喷事先放好的一个木盆里时,家庭主妇要赶紧用黄裱芯纸醮点猪血,快步跑到猪圈前焚烧,嘴里念念有词,祈祷来年家人平平安安、家事顺顺当当,猪羊牲畜肥肥壮壮。杀猪过程中,最讲究的是落猪头这个环节,首先是不能说“落猪头”,要说“拾元宝”。主人家在“拾元宝”之前要准备好茶叶、绿豆、大米、黄裱芯纸、鞭炮、香烛之类祭祀物品摆放在已被刮洗得雪白光亮的年猪前,进行一番祭祀后,才由杀猪佬将头上还特意留有一撮毛的“元宝”落下来,让主人拿去恭敬地摆放在客堂的案桌上,然后在一阵鞭炮声中刮去猪头上那最后一撮毛,还要把割下的猪尾巴横放在猪头的嘴巴里,寓意“年年年头接年尾”。

吃杀年猪饭,常州乡村也叫“吃年饭”。乡村人淳朴,重乡情,大家住在一个村里,多多少少有点沾亲带故,杀年猪这天,杀猪饭是一定要吃的,烧一锅白萝卜煨肉,炒几盆诸如大蒜炒猪肝、雪里蕻炒肉丝,炖一钵猪血汤等菜,端出自家酿的米酒,把左邻右舍三亲六眷都找来吃上一顿,而且来的人越多越好,主人家越会感到有面子。吃杀年猪饭,邻里乡亲一起聚个餐,半个村人都吃到,一来庆贺今年的丰收,二来借此联络感情,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那些平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结下的怨恨,常常在你敬我敬中一笔勾销。在乡村,杀年猪吃年饭,往往要持续到腊月廿九小年夜那天。

过年时的“祭祖炯怏”习俗。“祭祖炯怏,连接着“烧路头”,如果是在大年夜“过年”的,还有一个接灶家菩萨的项目。祭祖炯怏时的供桌桌缝要朝大门,桌子三面放长凳,有凳的一面放小酒盅和碗筷,然后再摆放供品,供品有荔枝、柿饼、大栗、桔饼四碟干果,寓意利市大吉;然后点燃香烛,把三荤(红烧肉、扁鱼、整鸡)三素(百叶、豆腐干、豆斋饼)六样菜同时端上供桌,再在小酒盅中倒酒,倒酒不能一次倒满,隔点时间添倒一次,一个祭祀过程要添倒三次;以后再把其它菜肴逐个端上,其中豆斋饼和用豆芽菜烧的“家祭头”是不能少的;酒过三巡后,就要盛上乌豇豆和白粳米一起烧的年夜饭,俗称“春饭”。炯怏时,家人分立供桌两侧,不能嘻笑,说话不能高声,不能碰动供桌和坐椅。每次添酒和上春饭时,家人都要按长幼顺序跪拜磕头,口诵:“慢慢吃啊,多吃点啊……”盛上饭后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给祖宗“送钱”,“送钱”就是烧化白钱纸、冥币、锡白制作的元宝和银锭,等烧化完后要拎起凳子轻轻地挪一挪位置,表示“送客”了。然后,把供桌上的饭菜全部端到灶台上去“搁一搁”,再把供菜加加工热一热,这样“祭祖炯怏”才算完成。接着就是“烧路头。“烧路头”就是接财神,祈求财神给主家带来好运,来年财运亨通、生活富裕。敬财神的祭品与众不同,需用猪头、鲤鱼和公鸡。在祭祀中要热闹,要点灯放炮仗,取“闹发闹发”的吉语。大年夜“过年”的人家还要“接灶家菩萨”,就是把灶家菩萨的神像放入灶龛中,供上鱼、肉、酒,感谢他“上天宣好事”的旅途辛苦,欢迎他“下界保平安”及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

过年祭祀中的“斋土龙”习俗。进入腊月以后,常州人家家家都会进行俗称“过年”的祭祀,一系列的祭祀仪式中,有一种叫“斋土龙”的仪式。“斋土龙”是有常州地方特色的龙崇拜遗俗,明清时叫“蛮宅”,乾隆年间著名藏书家吴骞在《桃溪客语》一书中写有“毗陵之俗,多于幽暗处筑小室祀神,谓之蛮宅,神形人首蛇身”的句子,近代常州人称“斋土龙”仪式为“安宅”,也有一些地方称“谢宅”。

旧时,常州世俗认为,住宅是有“宅神”(俗称“屋基亡人”)的,宅神就是老宅中出现的“家蛇”。常州人家对“家蛇”一向是恭敬崇拜的,并把它的出现看作是家宅吉凶的预兆:“家蛇”出现在米囤里、箱柜中或床铺上,就是“昌龙”,是吉祥的征兆,发财的先示;“家蛇”如果悬挂在大梁上屋檐下,那就是不祥的凶兆,家里要有灾祸出现。世俗认定,“家蛇”是神,“家蛇”出现,不管主凶主吉,都只能“嘘,嘘……”地驱赶,也可以在出现的最近处烧化点黄钱纸,是禁忌捕捉和打杀的。蛇,历来是被常州人称为“土龙”或“小龙”的,而人类的祖先女娲就是古人心目中的“土龙”。“斋土龙”,就是古代民间“腊祭”中祭祀“宅神”、“土龙”,祈求神灵护佑家宅平安的一种礼仪。

“斋土龙”礼仪与其他民间祭祀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一、一般的祭祀,如“炯怏”等,香烛供品都是安放在供桌上的,“斋土龙”是不用供桌的,而是将香烛供品直接摆放在地面上的。二、祭祀设供的方位,一般是坐北朝南,“斋土龙”是靠山头墙,可以坐东朝西,也可以坐西朝东,以示“宅神”就在家里。三、盅筷摆放数量,一般祭祀按所祭神祇或祖先的位数摆放,“斋土龙”是按农历月份数来定,平常年份摆放12副,闰年要放13副,一盅一筷依次一字形排列,酒菜先上,点燃大半支香时上饭。四、上供的“三荤三素”也与一般祭祀的“三荤三素”大致相同,但荤食中的肉是猪头,鱼是鳊鱼,蛋是煮熟的鸡蛋;素食是用油熯(音同“汉”,意思是焙,或是用极少的油煎)过的豆腐干、百叶、豆斋饼。“三荤三素”只要半生半熟,撒点盐就可以了。与一般祭祀不同的是,供品中有放在一只小竹篾筛子里用米粉做的“土龙”,土龙包括一条盘着的米粉龙和12个(闰年有13个)米粉碗,碗里装满糖元那么大的实心小团子。放“土龙”的小竹篾筛子要放在盅筷的前面。“安宅”仪式结束后要把土龙头扭一扭,然后放到挑稻麦的竹萝里,上面盖上棉絮,待到明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早上,才拿出来加上青菜等笃面条吃;另外要在一竹篾大筛子中,放一个升罗,升罗里装着白米,米上插秤、尺、镜子、线板、剪刀和针箍,靠墙放在地上,祈求人安宅宁,称心如意。五、“斋土龙”礼仪一般是在下午进行,要排在“过年”系列祭祀的第一位。

常州民俗祭灶神,也称“送灶接灶”。送灶,常州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说是在明朝时就有规定,官府的送灶日是在腊月廿三,庶民百姓是腊月廿四,长年生活在水上的船家是腊月廿五。不过到民国年间就没有那么死板了,有的地方在腊月廿三,有的地方在腊月廿四。传说这天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他所在人家的善恶功过。常州称灶神为“灶家菩萨”,是玉帝委派到民间的“特使”,负有监察这一人家的“是非善恶”、提供玉皇大帝决策“奖善惩恶”的重任。罪恶一旦被灶家菩萨批露,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因此,旧时无论是官还是民,对“送、接灶家菩萨”都是十分虔诚的。送灶仪式一般是在吃过晚饭后开始的。常州民间有“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只能由男子来操持。烛明香绕后,当家的男人要来磕头作揖打拱,嘴里念念叨一番“腊月二十三 ,灶家菩萨您上天,嘴里吃着糖团子,玉帝面前多好言,大年三十回家来,有米有面有酒有衣穿”的念辞,然后在灶台的锅盖上摆好供品,给灶家菩萨的供品是不讲究的,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但有一样糯米做的甜食品――送灶团子是必不可少的。送灶团子和其它团子不一样,是用红糖水和糯米粉搓成的球型实心甜团子,蒸熟后供奉。据说灶家菩萨敦厚老实,又恪尽职守,一家人家的大大小小事都看在眼里,好坏善恶他心里一本帐明明白白。为了不让灶家菩萨在玉帝面前报流水帐,主人家在祭灶时只供甜团子,好让他多向玉帝说好话和甜蜜的话。在祭灶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据说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狐狸、黄鼠狼之类都是灶家菩萨的部下,要打点一下。有送有接,十二月廿三送,大年夜就要接,接灶也简单,在灶台原神像位置上用浆糊贴好“请”来的新灶家菩萨神像,贴上新崭崭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摆好送灶时做的供品,点燃香烛,全家人跪拜磕三个头,接“灶家菩萨”“下界”,供奉起来,让他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这样,接送灶的风俗,表现了民众对祈求平安生活的向往。祭灶之后,人们基本上就停了买卖、作业、农事等,准备过年的必需品了。

作者简介:

陈立仁,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常州市故事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民间文学》《羊城晚报》等报刊,出版有《常州年节风情》《风俗常州》《常州礼俗古今谈》等作品,多篇作品选入高中语文试卷,并获得省市等级奖励。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征稿启事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记录人们在二十四节气特定时间发生的盎然诗意,现经《文学与艺术》《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五大微刊、《都市头条·中华精英》《都市头条·中国文学》《华人头条·新时代中国文艺》《今日头条·文学艺术现场》《金榜头条·当代文坛》五大头条、《世界作家图书馆》《中国文学档案馆》《中华汉语文史馆》三大馆编辑部研究,决定联合举办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自即日起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诗人征稿。

一、征稿体裁:

散文(每篇不超过5000字)、诗歌(每首30行以内,现代诗、古体诗、歌词、辞赋、散文诗均可)。每人散文限投1—24篇,诗歌1—24首(古体诗三首以上),请勿重复、反复、变换名字投稿。

二、征稿时间:

2021年11月1日—11月30日

三、评选奖项:

征稿结束后将评出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以及其它奖项若干:

1、金奖1名,奖金2000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2、银奖2名,每人1500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3、铜奖3名,每人1000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4、优秀奖10名,每人500元,颁发牌匾、获奖证书;

5、并评选出“我眼中最美的节气、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节气、我最喜欢的节气、我最喜欢的节气作品、我最喜爱的十大节气作家(诗人)”等奖项。

四、投稿方式:

1、电子邮箱投稿:mingjie1750@126.com(投稿时请在主题栏注明: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大奖赛征稿+作者姓名”)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陈立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林丫头2024-01-20 10:20林丫头[网友]121.89.107.219
    期待大展能为我们呈现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文学界注入新的活力。
    顶3踩0
  2. 亦筝笙2024-01-20 03:39亦筝笙[网友]45.114.196.180
    陈立仁的作品总是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相信这次大展也不会让人失望。
    顶0踩0
  3. ♠↖迷↗♣℡2024-01-19 20:59♠↖迷↗♣℡[网友]125.254.141.38
    作为文学爱好者,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到参展作品的精彩。
    顶21踩0
  4. ♚戏子☞2024-01-19 14:19♚戏子☞[网友]117.188.247.88
    陈立仁的文学作品一直是我的最爱,希望他能在大展中取得佳绩。
    顶3踩0
  5. longsx07102024-01-19 07:39longsx0710[网友]103.11.180.46
    期待大展能给我们呈现出多元的文学作品,为文学界带来新的活力。
    顶0踩0
  6. ヤ①个亼简单2024-01-19 00:58ヤ①个亼简单[网友]103.31.51.94
    陈立仁的作品总是那么令人期待,希望他能有更多的作品问世。
    顶4踩0
  7. 、可怜2024-01-18 18:18、可怜[网友]1.1.61.209
    期待大展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加油!
    顶0踩0
  8. 十月末、2024-01-18 11:38十月末、[网友]203.94.27.125
    真期待能看到陈立仁的作品,一定会是精彩之作!
    顶0踩0
相关阅读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潘永臣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潘永臣

...华福苑诗典第四卷编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18-08-02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李勤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李勤

...师”和“优秀班主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18-05-22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董会仿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董会仿

...,续写未来人生的精彩。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08-10-02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幽兰雨微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幽兰雨微

...版)》《草根诗集》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08-05-12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邱枫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邱枫

...文学与艺术文学院院士。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17-01-21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温国庆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温国庆

「来源: |文学与艺术 ID:zhongguowenxuezz」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首)温国庆[仙侣·后庭花]立春腊残叶已秋,春归雪未收。窗外寒梅瘦,庭前倦鸟啾。月光柔,春心萌动,幕开不罢休。[商调·秦楼月]乙未雨水会春节 须回味,羊来...

2023-12-24 #经典句子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邓锋林

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大展:邓锋林

...学与艺术》等知名刊物。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庆祝“中华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五周年2021年度“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大奖赛面向海内...

2007-11-16 #经典句子

2020—2021学年度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顺利,下次您若遇难事,我一定鼎力相助。D.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它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昼夜的温差较大。6.综合运用(6分)在“主题探...

2022-12-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