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学 时代与个人记忆

时间:2024-01-13

为什么说刘绍棠是天才呢?因为他读中学时语文课本里就选了他写的小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薛原

我一直记得当年在我们初中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突然讲起了刘绍棠:一个写运河岸边人家的天才作家。为什么说刘绍棠是天才呢?因为他读中学时语文课本里就选了他写的小说。

记住了刘绍棠这个名字,也就关注着到手的文学杂志,寻找着这个名字。1980年前后,也就是我从初中到高中的那几年,我看得最多的就是《小说月报》。学校里一位数学老师订了《小说月报》,她知道我喜欢文学,每期杂志她读后就到我们班里找我,把杂志送给我读。

那个时期,我的阅读是不加选择的,逮到就读。语文课本里的鲁迅、茅盾、峻青等的作品,提供了一个阅读选择;而各种新版的现代作家作品和新中国五十年代的名作如《青春之歌》《苦菜花》《战斗的青春》等也在重新出版,再加上“伤痕小说”开启的新时期文学,犹如几股不同的洪水突然合流奔腾到眼前。

几年过去,这种混杂的阅读才渐渐有了清晰的选择,从自己的阅读兴趣出发,从“权威”的判断出发。当时,我盯着的就是每年一本的全国短篇小说获奖作品选。从1979年到1988年,那十年,每年的获奖作品选成了我阅读当年小说的依据。有一年见到一本厚厚的《小说拾珠》,也才醒悟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优秀小说没有获奖。这种选集到了1989年戛然而止,再往后,各种小说年选就多了起来,但显然和那十年的获奖小说选集有了不同的遴选标准。

1980年至今已四十年过去,转眼新时期文学也已经成为历史。之所以想到了这些,是因为案边有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这部书,勾起的多是我阅读新时期小说的印象和记忆。

该书所关注梳理的是“新时期”小说的复杂状貌,感受“新时期”小说有血有肉的、丰满健壮的、富有魅力的躯体,梳理新时期的文学潮流,例如“伤痕”“反思”“寻根”“新写实”“现代主义”等文学群体与个体风格上的差异与现象。

在作者看来,“新时期”小说史上,必将留下一批优秀作家的名字,如王蒙、汪曾祺、阿城、苏童、余华等。

如果说《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是从整体上剖析四十年来的当代小说,那么张元珂的《韩东论》和项静的《韩少功论》则是对新时期文学两个标本的解剖。

项静在《韩少功论》前言里说:她之所以选择韩少功,是因为生于1953年的韩少功,经历了特殊岁月里的“上山下乡”,持续不断地把自己生命经验和历史记忆作为塑造理想世界的资源。

项静说,韩少功从“寻根”文学,就开始了对自己生活经验的深度凝视,熔铸出了九十年代的一系列散文随笔和《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革命后记》这样具有探索性的作品。

在《韩东论》作者张元珂眼里,韩东是新时期以来不多见的横跨多时期、多领域、多文类写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多面手。韩东的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散文、电影、话剧等领域。韩东在1980年代前期的出场,快速扬名,既是“新时期文学”内在律强力规约与自动筛选的必然产物,也是天时(社会文化的大变革)、地利(深处西安、南京等中国文化中心,拥有便利的诗歌发表渠道)、人和(作家本人的文学天赋,哲学功底,对语言的敏感,以及对时代的聪敏体悟,等等)共同发力的结果。

张元珂说,作为当代诗人,韩东是自1990年代以来三十多年间新诗写作群体中最具持续力最具诗学品质、写作最接近母语本体的代表诗人之一。韩东也写小说,近年来,韩东陆续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舞台剧,还尝试话剧创作,其在小说、电影、话剧界的跨体实践,也是一个典范个案。

至今四十多年的新时期文学,从作家到作品,蔚为大观。但对我个人的阅读有纪念意义的却只有几本书,譬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邓友梅的《烟壶》、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学 时代与个人记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尘墨·殇2024-01-19 20:22尘墨·殇[西藏网友]203.57.247.226
    时代的变迁会让人们的个人记忆逐渐模糊,但文学作品帮助我们保留和珍惜这些重要的记忆片段。
    顶4踩0
  2. 爱昕昕2024-01-19 00:24爱昕昕[新疆网友]103.37.145.8
    文学可以让我们重温个人记忆,同时也能引领我们认识和思考时代的变迁。
    顶0踩0
  3. i[il[il2024-01-18 04:27i[il[il[广东省网友]103.22.120.253
    每个人的个人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文学作品则能将这些个人的记忆融入到时代的大背景中。
    顶0踩0
  4. 燕在林梢2024-01-17 08:29燕在林梢[青海省网友]203.32.84.148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镜子”,透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人记忆和历史的联系。
    顶0踩0
  5. ok你在啊2024-01-16 12:31ok你在啊[贵州省网友]159.226.109.112
    阅读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奔腾与沧桑。
    顶7踩0
  6. 命比纸薄2024-01-15 16:33命比纸薄[重庆市网友]203.26.57.15
    文学作品可以长久地记录个人记忆,也是时代精神的积淀。
    顶0踩0
  7. 指尖情缘2024-01-14 20:35指尖情缘[山东省网友]45.122.232.2
    个人记忆与时代发展的交织,总是让我对文学产生新的思考。
    顶0踩0
  8. RRRR。2024-01-14 00:37RRRR。[海南省网友]203.22.99.20
    这篇文章真是唤起了我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顶0踩0
相关阅读
《重读八十年代》:从莫言到苏童 “三联”前主编朱伟的文学履历

《重读八十年代》:从莫言到苏童 “三联”前主编朱伟的文学履历

...,一出来就很有影响,一个有眼光的编辑,就能够看到这个人可以成为大作家。”苏童直接比喻说,朱伟是“黄金时代”最重要的掘金者之一。“抢稿”也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故事之一。莫言写《红高粱家族》时,朱伟过几天就...

2016-09-10 #经典句子

朱伟:在年轻时 亲历了八十年代的文学革命

朱伟:在年轻时 亲历了八十年代的文学革命

...是一个编辑应该做的工作。有人说,这其实是一部,一个个人经历的,八十年代文学史。我想,也许,再花几年时间,涉及的作家更广泛些,才能形成系统与规模。且,一部文学史,还必须对八十年代各阶段社会背景的烙印作出...

2012-02-07 #经典句子

北京伦敦举行国际文学城市对话:关于“城市精神与文学表达”

北京伦敦举行国际文学城市对话:关于“城市精神与文学表达”

...篇非虚构作品《北京传》即将面世。这本书既是一个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又是一座伟大城市的个人记忆。在对话现场,邱华栋从到现代北京的街巷漫谈到唐朝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的幽州台所在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2023-01-25 #经典句子

北京十月文学月|第一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举行

北京十月文学月|第一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举行

近日,“立足百年经典,再创时代高峰”儿童文学论坛暨第一届“小十月”青年作家创作营在北京永定门公园内的十月文学院举办。本次活动作为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核心活动之一,邀请数十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

2020-01-23 #经典句子

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

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

...的人物和虚构的人物帮助作家建构了一部敢于直面生活和时代问题的小说。作品可以说是对意大利当代历史和社会碎片的精确重现,同时又有强烈的自省,带有日记体和意识流的文本特质。小说是一代人心理的缩影,尤其是70...

2012-12-21 #经典句子

知青文学里程碑式的巨作 再现40万知识青年命运的悲壮

知青文学里程碑式的巨作 再现40万知识青年命运的悲壮

...的知青形象,同时这部作品还曾被改为电影。不管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其实都一样,爱做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渴望爱情,所以在《今夜有暴风雪》中,我们看到女指导员在平时一本正经,但是也会在河边偷偷唱歌跳舞;看到插...

2023-12-29 #经典句子

重温红色文学经典 谱写时代奋斗篇章

重温红色文学经典 谱写时代奋斗篇章

...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年,是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2011-04-07 #经典句子

对话|如何描述我们时代的文学生活?

对话|如何描述我们时代的文学生活?

...活得更好?我觉得这可能会更有文学上的启发性。假如一个人在这个时代能够接触到文学,他感受到的这个时代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刘汀:我的答案和贺老师类似。为什么?第一我们没有办法设想活在我们想象中的时代。比如大...

2023-09-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