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

时间:2012-12-21

小说长达一千三百页,聚焦于意大利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的齐尔切奥谋杀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16年度斯特雷加奖获奖作品是爱德华多·阿尔比纳迪的《天主教中学》。小说长达一千三百页,聚焦于意大利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的齐尔切奥谋杀案。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一个私立学校,几个刚离开学校没多久的学生制造了震惊意大利的虐杀案。作家曾经是该校一名学生,四十多年来人们对这一事件讳莫如深。于是他深入审视这个躁动、神秘、变形的地方,既描述各界人土针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也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青春期、性、宗教和暴力、金钱、友渲、复仇、神秘教授、神父、打手、变态、恐怖分子真实的人物和虚构的人物帮助作家建构了一部敢于直面生活和时代问题的小说。

作品可以说是对意大利当代历史和社会碎片的精确重现,同时又有强烈的自省,带有日记体和意识流的文本特质。小说是一代人心理的缩影,尤其是70年代罗马青年失衡状态的缩影,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希望与幻想。那个年代的罗马中产阶级是产生犯罪、杀人犯和恐怖主义的温床,小资产阶级则因循守旧,过时的宗教教育和道德解放之间的不平衡在他们身上有明显的痕迹。小说也是深刻反思教育的作品。在天主教学校,年轻男性与女性世界隔离,学校成为性焦虑的孵化器,加剧了男性身份认同的困难。

性开始吸引暴力,而暴力则成为性的语言。评论界对此书评价很高,认为这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还是一部充满细节的回忆录,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作品篇幅太长,其中摘引的大量原始的陈述材料和社论画蛇添足,冗长的精神分析和哲学思辨也冲淡了叙事的凝聚力。再者,作品虽然解释了男性暴力的心理机制,但作者似乎忘记了暴力不仅仅是男人的特权,还是女人的。作者是对女权主义特立独行的可怜迎合。

2016年是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意大利当代史上。《如果当时》也是对意大利七十年来尤其是战后时期的历史回顾。老作家罗马诺卢佩里尼的《忿恨》就是从人文的角度跨越了意大利近百年的历史。书名体现了但丁和当代诗人蒙塔雷的渊源,似可以用以描述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和冲突。蒙塔雷曾经用“ rancura”这个坚硬、粗粝的词来形容每一个儿子面对父亲时的感受,包含挑战的欲望和理解的希求。而但丁则用这个词来形容炼狱中骄傲者承受的痛苦。

小说讲述的是从二战时期至今发生在父子三代的故事,以不同的风格和写作方式将其划分成三个时期:法西斯时期、政治恐怖主义时期和女权主义运动时期以及当代的“大兄弟”时期。父亲路易吉是个小学校长,1943年曾参加意大利与克罗地亚和南斯拉夫关于伊斯特利亚归属纠纷的战斗,此后经历了反意运动以及天坑大屠杀。儿子瓦莱里奥是大学教师,共产党员,参加过“六八运动”,试图在意大利创建一个革命党派,经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治恐怖主义时期。

孙子马尔切洛生活在贝卢斯科尼执政时期和“大兄弟”流行的时代,四十岁时从伦敦回到意大利打算变卖位于托斯卡纳郊区的房子。在这部小说中,儿子总会发现父辈的痕迹,比如照片、信件、日记、便签,有时惊愕,有时烦躁,从而去质疑、挑战、尊敬、怀念或者憎恨父辈,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引发了去了解他们的冲动。由于对现今世界的幻灭和失望,过去对父辈的抗拒变成了试图去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试图叙述时间的愿望。作家对以孙辈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带有批判态度,但并没有放弃对这代人的观察。

而孙辈马尔切洛在检视父辈过往记忆时也并非总是否定,无论是关于他们对诗意人生的理解还是对极端时代的态度。三代人的记忆共同组成了一部家族风云式的历史小说。作家用冷峻的笔调书写着战争记忆、而这种书写又都包纳在对托斯卡纳风光的优美描绘之中,尽管其间充满突如其来的冲突以及对当代英雄或反英雄的幻灭。而从历史考察的角度看,从法西斯主义至今到底什么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人类学上的断裂没有发生在孙辈的父辈和祖辈之间,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身上?

这部小说姑且可以看作是作家的回答。作家是知名学者和文学评论家,出生并生活在托斯卡纳地区,这是他的第四部小说。小说清醒、克制、简明扼要的叙事方式也被评论界认为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经历意大利历史变迁的还有另一位九十岁高龄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吉安皮耶罗博纳,他于2016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犹太朋友》。

“拯救一个生命,就是拯救整个世界。”犹太法典的这句格言,完美诠释了二战屠犹期间意大利北部卡里尼亚诺所发生的一桩搭救犹太人的故事。1943年春,博纳的家冒险收留了十五岁的高中同学、苏联犹太人谢尔盖。他被藏在阁楼,博纳家谎称是其男主人的外甥。一个纳粹军官征用了家里的一个卧室,使情况变得危险重重,全家开始与纳粹斗智斗勇。

小说充分展现了那个充满危机年代里出现在意识形态、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分歧和冲突,自然之美和现实的残階在作家笔下充满对比,文笔的凝练更充分地体现了老作家的文字功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意大利文学的作品点评——这些文学作品评论界都是如何评价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盛行的精神恰好跟最初的艺术相反。显然,即使最杰出的意大利作家都未能体现质朴无华的思想和文笔。彼特拉克、塔索、圭亚里尼的著作中,满目皆是轻佻妙语和想入非非。意大利文学繁荣为时未久,无暇精练混杂的风格。越...

2008-06-04 #经典句子

文艺评论要讲真话善批评

文艺评论要讲真话善批评

...。 文艺评论要善于“批评”。曾经在一段时间里,文艺评论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甘当“老好人”,表扬的多、批评的少。有的为了迎合极少数人的个人喜好、达到某些人的个人目的,不惜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更有...

2022-12-30 #经典句子

【书单】这7本华语顶级文学作品 好看到停不下来!

【书单】这7本华语顶级文学作品 好看到停不下来!

...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07《人间草木》作者: 汪曾祺 豆瓣评分:9.1内容简介《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

2014-09-17 #经典句子

春花 悄然开放在新时代青海文学的枝头

春花 悄然开放在新时代青海文学的枝头

...、论辩深、文笔佳的高水平评论文章。近五年,青海文学评论界延续了前一个五年个人结集出版评论集的强势劲头,推出了多部个人专集。第五,青海文学批评家愈加重视批评个性的追求。马钧延续了驰骋于多种门类艺术批评的...

2014-06-22 #经典句子

年终好书盘点:不可错过的经典文学作品

年终好书盘点:不可错过的经典文学作品

...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文学奖项。王安忆,著有《长恨歌》《小鲍庄》《流逝》等,曾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

2011-10-07 #经典句子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民意,这给作家良知和勇气,照亮前行的路。”他感叹。评论界认为,我们不缺好题材,而是缺少敏锐的发现、发掘和大手笔的书写。现实生活开辟了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现实生活的丰富性造就了写作的丰富性。比如李动《“...

2018-11-13 #经典句子

【学党史·忆侨史】冰心:忠诚爱国的文学巨匠

【学党史·忆侨史】冰心:忠诚爱国的文学巨匠

...冰心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之后相继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和诗歌《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3留美归来 创作大量优秀文学作品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

2023-12-30 #经典句子

「新语说书」冷漠的人:写的是家庭悲剧 讲的是现代人冷漠

「新语说书」冷漠的人:写的是家庭悲剧 讲的是现代人冷漠

...拉维亚著的《冷漠的人》。莫拉维亚与卡尔维诺、夏侠被评论界合称为“意大利现代文学三杰”。创作《冷漠的人》时,作者才22岁,他以冷峻的笔锋书写了现代人的思想危机,痛斥腐蚀了现代社会的“冷漠病”。没想到这部小...

2016-07-21 #经典句子